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模拟了四角切圆锅炉中煤粉的燃烧过程 ,考虑了三种不同工况 .其一是改变二次风的分配方式 (包括正宝塔、腰鼓以及均等配风 ) ;其二是在水冷壁敷设卫燃带 ;最后是改变燃烧器的上下角度与燃烧器的排列顺序 .计算结果表明 :1#、3#角煤粉的着火距离较 2 #、4 #角长 ,这一结论与生产实践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一致 ;与均等配风相比较 ,正宝塔与腰鼓配风有利于煤粉的着火 ,但不利于提高屏入口处的烟气温度 ;炉膛内敷设卫燃带显著提高烟气的温度 .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中温中压流化床锅炉,锅炉本身由燃烧设备,给煤装置,床下点火装置,高温旋风分离器和返料装置,水冷系统,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钢架,平台扶梯,炉墙等组成流化床布风板采用水冷布风板结构,有效面积为7.7m~2布风板布置了665只风帽,布风板上风帽间填保温混凝土和耐火混凝土。空气分一次风及二次风,一、二次风之比为60:40。一次风从炉膛水冷风室两侧进入,经布风板风帽小孔进入燃烧室,二次风在布风板沿高度方向分三层讲入,布风板上布詈了两个159的放渣管,采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煤粉锅炉装置的组成以及装置的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FSSS(锅炉炉膛监测系统)在锅炉的应用,包括FSSS的构成、功能以及FSSS在DCS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转杯式燃烧器是管道加热炉上应用最多的燃烧设备,它具有许多优点,但由于配风不合理,使其燃烧性能不尽人意。根据转杯式燃烧器本身特点,在配风设计上,有三个主要问题应予以重视和解决。一是对入口空气进行分配和整流,使整流后进入炉膛的空气均匀分布,燃烧火焰形成规则并燃烧稳定;二是提高喉口风速,喉口风速提高以后,可使燃烧后期尾部的扩散和混合加强,提高油的燃烧程度;三是燃烧器砖的张角要合适。遵照以上原则,通过加热  相似文献   

5.
以110MW、四角切向喷射的煤粉动力锅炉为对象,借助CFX4.2软件,在α-250工作站对该型锅炉的燃烧过程开展了数据模拟研究,研究发现:在该型炉膛内存在某种由准强制涡和准自由涡所组成的涡结果,这些涡均属于大尺度涡(非亚格子涡);在这些准强制涡和准自由涡即大尺度涡之间以及某些涡与固壁或涡与喷射气流之间因扩散燃烧及强剪切而导致局部火焰增强现象即所谓“砂轮”效应,从Zeldovich转换和广义Reynolds比拟及粘性耗散的角度,定性地分析了这一效应。  相似文献   

6.
早籼配米配方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改善低质早籼米的食味,探讨早籼配米机理,采用混料设计法进行配米试验,并对得出的16大体上配米配方的米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种,3种,4种基米的配米中,4种基米的有最好和最稳定的食味;(2)晚籼米、糯稻质早籼米的食味,配米在拼配时要考虑其基米来源差异性,特别是香米作为基米有助于配米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低质早籼米配米配方及其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善低质早籼米品质,采取配米技术,对基米与其配米米质进行比较分析,试验材料包括19个水稻品种,即5个低质早籼品种、9个晚籼品种、3个糯稻品种和2个粳稻品种,结果表明,配米技术能明显改善早籼米品质,且其配方比例具有相似性,3种基米的早籼配米配方比例为低质早籼米66.41%,优质米16.87%,糯稻米16.72%,4种基米的早籼配米配方比例为低质早籼米62.39%,优质米12.68%,糯稻米12.67%,粳稻米14.31%,最好的配米组合为湘早籼26号(62.837%),湘晚籼10号(12.187%),晚糯91-581(12.671%),晚粳94046(12.304%)。  相似文献   

8.
秸秆成型燃料锅炉的热损失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GB/T15137--19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在不同风门开度(最小风门、较小风门、较大风门、最大风门)4种工况下,分别对作者设计的双层炉排秸秆成型燃料锅炉的热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好工况下,双层炉排秸秆成型燃料锅炉的燃烧效率可达97.81%~98.20%,热效率可达64.78%~74.39%;与单层炉排相比,燃烧效率提高4.49%~5.15%.热效率提高10.72%~11.60%.同时该锅炉具有消烟除尘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生殖激素对西门塔尔牛屡配不孕的影响,采用ELISA方法对健康组(16头)和屡配不孕组(3头) 4个时期血清的生殖激素E2、PROG、FSH、LH、PGE2、GnRH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生殖激素浓度变化。结果显示:屡配不孕组的产后恢复期与第1发情期的E2浓度,第1发情期和第2发情期的FSH浓度,第2发情期GnRH浓度,第3发情期PROG、PGE2浓度均显著低于健康组的生殖激素浓度(P<0.05)。产后第16天、第27天和第41天屡配不孕组E2浓度低于健康组(P<0.05);产后第52天屡配不孕组PROG浓度低于健康组(P<0.05);产后第41天和第58天屡配不孕组FSH浓度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产后第58天时屡配不孕组LH浓度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在产后第16天、第41天和第91天屡配不孕组PGE2浓度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产后第68天屡配不孕组GnRH浓度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综上所述,6种激素浓度低于正常值可能会导致屡配不孕,激素变化或可作为评价西门塔尔牛屡配不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呼伦贝尔沙地风沙土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土壤粒径分布可显著影响土壤风蚀强度,研究其变化特征,对阐明风沙运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呼伦贝尔沙地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表层风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衍射技术测定土壤粒径分布,计算分析不同类型沙丘风沙土粒度组成、粒度参数和粒配曲线。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呼伦贝尔沙地表层风沙土以砂粒为主,其含量可达60% ~ 80%,黏粒与粉粒含量较少。随沙丘的固定,土壤黏粒、粉粒与极细砂含量显著增加(P < 0.05),细砂、中砂与粗砂含量显著减少(P < 0.05),极粗砂含量无显著变化(P > 0.05)。(2)沙地土壤平均粒径较粗,分选性较差,粒度分布较集中,偏度情况为极正偏,峰度值为尖窄,分形维数介于2.25 ~ 2.49之间。随沙丘的固定,风沙土粒度组成不断细化,粒径分布的对称性与均匀程度不断优化,分形维数不断增大。(3)沙地不同类型沙丘的土壤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均具有唯一峰值。流动沙丘跃移与蠕移组分的分选性较好;固定沙丘悬移组分的分选性较好。随沙丘的固定,在组分之间过渡时,土壤颗粒变化的剧烈程度不断降低。结论呼伦贝尔沙地不同类型沙丘风沙土粒径分布特征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反映了风沙土粒径分布随沙丘固定的变化特征,可为呼伦贝尔沙地土地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曾婷  赵东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717-6718
利用武威市观测站2005~2013年最大风速与极大风速观测数据,拟合武威市最大风速与极大风速之间关系,从而推算1980~2004年极大风速,对武威市1980年以来极大风速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武威市极大风速共出现4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984、1985、1993和2013年,尤其是1993年,极大风速达30.5 m/s,历史灾情记录显示1993年的"5.5黑风"破环力极强,给武威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1994~2012年属于极大风速较小阶段,但由于此阶段武威市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仍是给当地生产造成的严重的损失,利用第Ⅰ型极值分布方法推算武威市未来10、30、50、100年内可能出现的最大风速,推算结果分别为28.6、31.3、32.6、34.3m/s,在今后设施农业的规划和发展应加强大风灾害的防范。  相似文献   

12.
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模拟了C,D两类地貌的风场,对某市区办公楼进行了风洞试验,分析了不同风场下高层建筑风压分布特性、风荷载及风致响应特性.结果表明:C类风场下平均风压系数、总体弯矩系数、最大基底剪力和最大基底弯矩均大于D类风场的对应值;C类风场下办公楼风荷载大于D类风场下办公楼风荷载;C类风场下各测点风压谱峰值对应频率均小于D类风场下各测点风压谱峰值对应频率;C类风场下结构顶部峰值加速度大于D类风场下结构顶部峰值加速度.  相似文献   

13.
欧阳锜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于内科临床,认为偏头痛的基本病机是肝风上扰,兼夹寒、热、郁、痰、虚所致,其治疗主张从肝风所兼夹病邪入手,常应用散寒熄风、散热熄风、解郁熄风、化痰熄风、养血熄风、柔肝熄风6种治疗法则,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从风资源的认识和风力发电机性能等2个角度对风电场发电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风资源认识方面充分了解风况的随机性,合理拟合风电场风速概率分布函数,准确估算出风场风能潜力。风力发电机性能评价问题中对风力发电机优化设计指标的选取上应以有效运行期间的最大发电量和度电成本最低原则进行考虑以提高发电量。提出以风电场的实际情况(风况条件等)进行主动设计和选择风力发电机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在太行山区专设的测风点和山区各县气象站的风况资料,采用两参数威泊尔(Weibull)分布模拟有效风速范围内的风速频率分布进行估算,得出了较详细的河北省太行山区风能分布情况,对过去认为该区风能资源贫乏不能利用的结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河北省太行山大部分地区的风能,在全年或某季节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分析张家界体育中心体育馆的风洞测压数据,分别考虑无周边建筑和有周边建筑2种情况,以屋盖和幕墙的风压为研究对象,研究周边场馆对屋盖和幕墙风荷载的干扰影响;采用干扰因子分析法和多阶模态力法分析屋盖等效风荷载.分析表明:在干扰影响下,屋盖峰值负压的干扰因子达到1.5,峰值正压的干扰因子达到5;干扰影响下的幕墙最不利风压集中位置为干扰体周边的幕墙凹陷处和干扰体周边的幕墙拐角处.  相似文献   

17.
通过GIS技术支持,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1 07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长三角传统村落格局特点为西南部多、东北部少,呈凝聚型分布;从微观层面来看,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主要集中在安徽的黄山、宣城和浙江的台州、丽水四市;从宏观层面来看,长三角地区的传统村落分布不均衡,整体空间呈集中的趋势,主要集中分布在皖南、浙西南和浙东的台州西部,其次是浙中、苏南。其中,海拔高低、经济发展程度以及特有的江南文化等方面为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一体化保护和紧密联动开发提供了重要条件,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作物残茬覆盖农田地表风沙流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移动式风蚀风洞对秋翻地和作物残茬覆盖农田进行原位测试,探讨作物残茬覆盖农田地表风沙流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作物残茬覆盖农田地表的单位面积输沙量随风速与距地表高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残茬盖度越大,输沙量越小;风沙流的活动主要集中在直立残茬高度范围内,在距地表300mm高度内的输沙量占输沙总量的86%以上;在高风速下65%以上盖度的残茬覆盖农田,具有更佳的风沙流截留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根据各地区综合优势探索地区农业发展道路已为政府农村政策方面的中心课题。论文从包括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角度,运用灰色系统局势决策方法对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地区布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1个省(市、区)有各自的优势农作物,比如,北京的优势局势为玉米、小麦、水果、油料、豆类;对12种农作物依其比较优势按省份进行了排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按国际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通行做法,论文的归属按第一作者所在的地区和单位确定。通过对作者群的学科分布,机构分布,地区分布,高产、高影响作者群分布等统计,分析我国科研队伍发表论文现状。目前,我国作者群的学科分布不均匀,高产作者群,特别是国际论文的高产作者群主要分布在化学、物理、生物和数学等学科。作者群的地区分布不均匀,特别是地域广大、跨13个省(市)的大西北论文作者数,无论是国际或国内论文的比例都不足16%。高产作者群的4/5分布在我国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