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与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足见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文学作品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尤其是被誉为"美文"的散文更是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  相似文献   

2.
教学审美,是一门专门探讨教学的审美问题,目的是通过艺术而审美地理解和把握教学活动。努力把教学活动提升到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层次。职业院校在教学审美中存在不"美"的问题,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去改正,达到真正的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3.
1积极推进乡村环境保护提高乡村自然景观美感 乡村自然景观是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吸引力要素中最重要的方面.因此,提升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吸引力首先要从提高黑龙江乡村的自然景观美感出发,美化黑龙江乡村自然景观.但是,我省相当一部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景观环境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自然景观的形态美、色彩美、听觉美、嗅觉美、动态美与象征美的综合审美价值还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4.
运用审美心理学理论,从形态审美、声音审美及色彩审美等多角度分析了海红豆的景观美学价值,提出海红豆从物质的形式美提升到内在的意境美,是实境与虚境的统一。同时阐述了海红豆与园林建筑、山石和水体的组合美及海红豆植物群体的组合美。  相似文献   

5.
习语既是语言的精华,是语言的缩影.英语习语具有音韵美、结构美、语言内涵美等特征,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审美对象.掌握英语习语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欣赏英语.  相似文献   

6.
境界之美是一种无形无声的美,是一种浩渺辽阔的美。境界之美的形成源自于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整体性、综合性、感情性思维“,境界之美”可净化人的心灵,愉悦人的性情,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西园林建筑风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园林受文化背景、造园材料、宗教信仰不同的影响,在美学理念、审美情趣、造园艺术上存着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工美与自然美、形式美与意境美、人体美与环境美上。  相似文献   

8.
园林植物造型,是植物栽培技术和园林艺术的巧妙结合,也是利用植物进行造园的一种独特手法.小至低矮的草本植物大至数米高的大树,都可以用来造型,观赏价值很高.人们称它们为"无笔的画"、"无言的诗",是"绿色的植物雕塑".优美的园林植物造型给人们提供了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人的身心在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中得以调整、舒缓."城市绿化以绿为主,以美取胜.提倡植物造型,要求造型植物、攀绿植物和绿篱保持造型美观.要想保持美观的造型,那么植物的修剪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指导思想,在人居环境的构建中,通过健全生态结构,使规划的环境适宜于人们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做到能给人一种富有生机、精神焕发的"生态美"。营造居住环境时,采用不同的美学手段和审美取向,结合社区文化,形成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人居环境,力求处理好建筑与环境、人与环境融洽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当代赏石活动审美特色的分析,从审美动机、审美标准与审美趣味等方面,探讨了其艺术特色与创新理念,认为当代赏石是在传统赏石艺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移情审美活动。与传统赏石相比,更加重视赏石的天然美、质地美与象征美。强调赏石过程的趣味性与提高人生境界相结合的赏石观。对尝试建立当代赏石美学体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内蒙古体育专业男子篮球、足球大学生运动员的体格特点,对内蒙古某高校体育学院95名男子篮球专项运动员、94名男子足球专项运动员的身高、体重、皮褶厚度等进行测量,计算体质指数、克托莱指数,用长岭和Brozek公式估算体成分。结果发现,内蒙古男篮运动员各体格指标均高于男足运动员,且除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和体脂百分比外,其他指标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其他资料比较发现,除内蒙古男篮运动员的身高明显低于河北省男篮运动员外,内蒙古男篮、男足运动员的体格特点与河北省同项目、同水平的运动员相似,但与全国优秀运动员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表明受运动项目特点影响,内蒙古男篮运动员比男足运动员体格更强壮,身体充实度更好;同时也提示应加强对内蒙古体育专业男足、尤其是男篮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专项力量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崔培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349-1350,1371
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师观,以"平均人"伦理人"服务人"理性人"感应人"这5种角色为着力点,视觉化、形象化幼儿教师角色,探寻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交互性关系中的基础性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向。面对当前知识进步、技术迭代、制度变迁等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重建基于"文化—技术—权力—制度"多维联结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是新时代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因此,新时代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不同维度阐发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时代意蕴,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维集成路径,对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人公司是公司制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型公司形式,世界各国对待一人公司的态度各不相同。因此,一人公司是各国公司法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对各国关于一人公司立法现状作出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就关于一人公司得到承认的原因及其在我国的适用状况作出了分析论述,并就一人公司在我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积极的解决对策,以对我国的一人公司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生态与健康都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马王堆医书作为重要的医学文献,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医书不仅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阐释,还饱含了人类需要主动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尊重自然界一切其他生物,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和谐的生态理念。研究医书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形成中医养生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还能够为生态医学的理论架构提供基础认识。  相似文献   

16.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以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农村为背景,描写劳动,表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真实地反映了农村生活,与现代工业社会城市的各种弊端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以及对社会的批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哲学根源,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和谐论的精华,同时对西方文化中“人类中心论”和“生物中心论”进行了扬弃。通过“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天人合一——利用自然——征服自然——和谐共存”的变化过程,即可理清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发展及成熟的哲学历程,并揭示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明是人类最终渴求的文明。  相似文献   

18.
甘肃六十个贫困县扶贫绩效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形成综合因子,将综合因子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导致甘肃省扶贫绩效明显的主要因子依此为人均收入、人均财政状况、政府投入的人均非扶贫资金、未解决温饱人口的人均扶贫资金、人均银行存款及GDP值。  相似文献   

19.
乡土不仅是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更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契合。根植于乡土的乡土文化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沃土,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乡土人。然而受城市强势文化的同化,乡土文化的特色逐渐被掩埋,乡村基础教育也逐渐失去了根基。因此,必须重视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改变远离乡土生活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乡土文化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合理的布置城镇居民住宅区,推广和建设健康住宅,不仅有利于经济繁荣、保护环境,而且也达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健康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