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间试验于1994/1995、1995/1996年采用满播小麦、一熟棉花和麦棉两熟不同配置方式4种处理研究了共生期麦棉复合群体作物层温度分布和总积温。结果表明,不同熟制、麦棉复合群体不同配置方式作物层温度垂直和水平方向廓线不同。与一熟棉花相比,共生期52d不同群体近地面作物层日平均温度2a显著低,依次是:满播小麦低7.2和4.6℃d-1、3—1式麦带低5.6和4.1℃d-1、4—2式麦带低5.5和3.4℃d-1、3—1式棉带低2.9和2.9℃d-1,4—2式棉带南行低2.8和2.4℃d-1、4—2式棉带北行低2.6和1.6℃d-1;共生期52d近地面作物层≥15℃积温亏缺顺序是:满播小麦群体(-372.9和-241.2℃·d)>3—1式配置(-231.5和-184.6℃·d)>4—2式配置(-189.2和-128.7℃·d)。不同复合群体温度日较差大小的顺序是:一熟地(20.6℃d-1)>4—2式北行(19.6℃d-1)>4—2式南行(19.1℃d-1)>3—1式(17.9℃d-1)。共生期间温度日较差达到20℃,有利于棉花培育早壮苗,唯4-2式棉带北行棉花趋于一熟棉花。本研究揭示出麦棉复合群体的低热量胁迫  相似文献   

2.
Bt转基因棉花抗棉铃虫毒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应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供的Bt转基因棉花(编号8840),经盆栽、田间反复鉴定对棉铃虫1龄幼虫抗虫效果平均为93.1%,叶、蕾、铃饲喂3龄幼虫抗虫效果分别为90%、85%、55%测定毒性机理。棉铃虫3龄幼虫取食抗虫棉2d后,其食量、排泄量分别比该材料未导入Bt转基因对照植株减少57.10%,57.19%;幼虫长度、体重增长率分别比对照减少71.69%、81.51%。4d后食量、排泄量减少72.02%、77.33%,体长和体重增长率分别比对照减少93.02%、107.79%。测定中肠、血清pH值分别为8.19和6.4,与对照8.36、6.5差异不大。中肠超微结构观察,取食抗虫棉中毒死亡的棉铃虫幼虫中肠横纹肌呈收缩状;表明中肠处于中毒痉挛状态,吸收营养物质的柱状细胞微绒毛萎缩并局部被破坏,肠壁细胞质内的细胞器减少。营养物质自耗成空胞。而取食对照植株幼虫中肠超微结构则相反,肌肉舒畅。微绒毛多而正常,细胞器丰富,幼虫生长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灌浆与温度,籽粒含水率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试验以三个紧凑型玉米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对夏玉米灌浆与温度,籽粒含水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夏玉米达到安全成熟,其灌浆期需活动积温≥1100-1150℃,有效积温≥500-550℃。灌浆在候平均温度11.7-11.9℃的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一的强度,千粒重日增量达1.6-4.4克。灌浆高峰期的持续时间及灌浆强度在平均温度(14.4-15.8℃)较低时,都有所缩短和减弱。研究表明,夏玉  相似文献   

4.
研究明确了玉米象的寄生性天敌--米象金小蜂(Lariophagus distinguensis Foerster)在山东省泰安地区室内变温条件下,一年发和5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体内越冬。在26~32℃、相对湿度78%~85%时,完成一代平均17.6天。当粮食中玉米象幼虫虫口密度接近600头/kg时,分别接雌雄蜂10和20对以上,2个月空害效果依次为71.63%和90%以上。由此提出了益害比为1:3  相似文献   

5.
江苏沿江稻区玉米——稻模式新型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水稻新型种植方式,可使玉米熟期、水稻移植期前移4-7d,具有玉稻产量同步增加、种植效益整体提高的功效。与常规的玉米(营养钵苗移栽)-水稻相比,粮食增长率16.7%、新增纯收益率34.1%、省工率18.3%;与常规的玉米-水稻相比,粮食增长率24.6%,新增纯收益率24.5%、边际成本报酬率4.5%。本文还提出了实现新型方式高产高效的4点关键配套栽培 。  相似文献   

6.
紫外光B辐射增强对小白菜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小白菜品种矮脚黄生长在光照培养室内,在以0.0、13.0kJm^-2d^-1(模拟氧浓度下降20%时的UV-B强度)的紫外光B(UV-B280-320nm)进行4d与7d的照射处理,研究UV-B对小白菜叶片内的类黄酮和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V-B辐射诱导了小白菜叶内吸收UV的类黄酮化合物的积累。同时UV-B辐射降低小白菜叶片内抗坏血酸的含量,13.0kJm^-2d^-1的UV-B  相似文献   

7.
从豆天蛾的幼虫中分离到一株核型多体病毒,其多角体的平面图象多为六边形和近圆形,直径0.6-2.0μm,病毒粒子杆状,两端圆滑,大小约50nm×320nm.室内和田间试验表明,该株病毒对豆天蛾幼虫有比较强的致病力,对三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1.4×10^4.8个多角体/ml,y=3.24+0.54x。田间防效效果可达70%左右,与苏云金杆菌制剂或其他害虫病毒制剂混用,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运用冬性有极显著差异的2个甘蓝材料(7224-9,旅1-4-15-42-4)对低温诱导花芽分化的温度,诱导的起始苗龄,诱导持续的时间及诱导后芽生长的温度及时间进行了比较试验,提出了以7-8叶苗龄,5℃低温诱导50d,光周期12h而后转入昼温/夜间=25~30℃/15~20℃,15d,测定花芽分化级数,计算花芽分化指数,以此对甘薯进行冬性鉴定,运用此方法,对2份自交系,8份春早熟组合进行了冬性鉴定。  相似文献   

9.
余永宏 《茶业通报》1999,21(4):27-27
1 我县茶毛虫、茶尺蠖发生概况由于去年暖冬,越冬虫口死亡率低、基数大,加之我县茶树主要害虫茶毛虫、茶尺蠖前两年局部发生,且重视不够,防治不力,导致今年茶毛虫、茶尺蠖危害严重。据县茶叶生产办公室调查,全县茶毛虫、茶尺蠖危害面积达670hm2,重度危害面积达340hm2涉及5个镇20个村68个村民组,且有蔓延之势。2 茶毛虫、茶尺蠖的危害特点及其生育规律2.1 茶毛虫。在山区一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第一代幼虫于4月上中旬孵化,5月中、下旬盛发;第二代幼虫在7月中下旬孵化,8~9月间盛发。茶毛虫幼虫具…  相似文献   

10.
桃红颈天牛发生及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表明,桃红颈天牛在河北省石家庄3年(跨4个年度)发生1代,成虫发生期在6月底至8月上旬,雌雄比为1:1.31;卵孵化的始、盛、末期分别在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8月中旬;孵化后的幼虫为害到9月中、下旬开始在木栓或皮层的虫穴道内越冬,11月下旬结束,第2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出蛰,到6月下旬或7月上旬结束。木质部内幼虫为害到9月上中旬至10月上旬全部越冬,第3年4月初开始出蛰,为害到6月上、中旬进入静止,直到第4年5月上、中旬化蛹,静止期平均290.7d。成虫在蛹室内羽化,平均经17.3d出洞。  相似文献   

11.
引发结合杀菌剂减轻莴苣种子热休眠和带菌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晋 Tylko.  K 《种子》1998,(5):6-9,12
试验研究了PEG杀菌剂对两批莴苣种子发芽和带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25MPaPEG8000溶液,在20℃黑暗条件下引发莴苣种子7d,漂洗后干燥2d,能显著减轻35℃高温下的热休眠,提高了的发芽率,显著增35℃,20℃和15℃下的发指数。PEG引发后种子与杀菌FunabenT和Apron35SD混合减轻热休眠的效果最好,两样品中,以生活力较低的样品2效果较佳,发芽率从零提高到65.5%,在不  相似文献   

12.
影响草地螟一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及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草地螟各个虫态时期发生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确定了影响草地螟一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期、关键气象因子及其指标。结果表明,草地螟一代幼虫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多的越冬代成虫基数;二是越冬代成虫产卵孵化期间气象条件适宜。在越冬代成虫基数足够多的前提下,影响草地螟一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期是越冬代成虫蛾峰出现后10d,影响的关键气象因子是温度。当蛾峰出现后10d平均气温低于18℃,或者蛾峰出现后10d平均最低气温低于13℃都将明显抑制草地螟成虫产卵,因而不利于草地螟一代幼虫的发生;而蛾峰出现后10d平均气温在22-24℃之间则有利于草地螟成虫产卵,有利于草地螟一代幼虫的发生。研究结果为预测草地螟一代幼虫发生趋势,从而提前做好相应防治准备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决明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决明(CasiaobtusifoliaL.)子叶和下胚轴为材料,游离和培养原生质体。结果表明,15日龄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比较适于游离原生质体,每1g材料的原生质体产量高达1.6×104个;PectolyaseY-23是分离原生质体所必需的;用含2,4-D0.4mg/L(以下单位同),NAA1.0与KT0.1的KM8P漂浮培养利于原生质体的分裂。培养4d后,原生质体开始分裂,15d后其植板率约为19.2%,30d形成了细胞团或小愈伤组织。增殖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可分化出芽。芽在生根培养基上培养14d生根,从而再生决明小植株。  相似文献   

14.
以3龄健康棉铃虫幼虫为供试昆虫,测定棉铃虫核型多角体和质型多角体在幼虫体内分别连续继代后的毒力变化。就质型多角体而言,不论是病毒的致死剂量(LD)还是致死时间(LT)均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而升高,继代10次后的病毒致死活性平均丧失59.3%,与未经继代的病毒相比.LD_(50)增加103倍,LT_(50)平均延长4.435d;而核型多角体在继代过程中的毒力未见显著变化,提示核型多角体与质型多角体在宿主昆虫内连续继代的遗传学行为有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5.
唐波  吴起舟 《粮食储藏》1997,26(5):26-28
在冬季选择气温低(〈10℃),大气湿度低(〈75%)的夜晚,用中压离心风机(4-72-11No.4.5A型)对苏式加高仓的粮堆通过竹笼通风系统进行冬季通风降温,降温效果理想,并能节约费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温度下青虾幼体耗氧率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温度下测定青虾(日本沼虾)幼体的耗氧率和呼吸系数,在24 ̄32℃下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高,其湿重耗氧率的回归方程为:y=-4.5383+0.3888x;其干重耗氧率的回归方程为:y=-13.2200+1.1875x。在24℃、28℃和32℃条件下,青虾幼体的呼吸系数分别为0.71、0.76、0.70。  相似文献   

17.
报食肼(RH-5849)是一种人有蜕皮激素活性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幼虫有效,具有抑制进食,加速蜕皮;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具有较强的内吸性,残效期较长。抑食肼颗粒剂残效期为30d左右,根据虫口密度,一般施药2-3次为宜,第一次床基施药3-5g/m^2,以防治立代2-3龄幼虫为主,第二次床面施药5g/m^2,析生1龄幼虫为主,总防治效果达90-94%。是目前防治地下害虫取人蒿  相似文献   

18.
1992~1994年针对黄淮海棉区棉麦两熟套种棉花迟发晚熟进行不同配置方式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方式棉行光分布型不同,宽窄行配置方式棉行光分布呈宽的“凸”字型,等行配置方式棉行光分布呈偏而窄的“凸”字型。共生期间棉茬小麦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期,丰产小麦株高从55cm增加到85cm,旗叶和旗下2叶披出宽度达到20cm,单位面积株数、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系数均达到最大并随后逐渐消减,4种配置方式全共生期棉行日总受光量仅为46.6%±13.2%,棉花受光量仅为53.9%±7.6%,光合有效辐射预留棉行为408.28±115.53μmolm-2d-1,棉花为473.59±66.85μmolm-2d-1,分别比一熟棉田减弱53.4%±13.2%和46.1%±7.6%。这些结果说明,套种棉花共生期光热资源严重不足是客观存在的,但处理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棉茬小麦选择东西行向,推广垄作和选用矮秆小麦品种,采用标准3─2式或4─2式配置方式有利于共生期预留棉行获得较多的光热资源,促进棉花早发。  相似文献   

19.
2.3幼虫试验幼虫期是虫子发育周期中的第二个阶段,经生态试验观察.不同虫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幼虫期各不相同,28℃时,米象、玉米象、谷合幼虫期为10d,拟谷盗为15d.32℃时,米象、玉米象、谷蠹为7d,拟谷盗为6~7d。经接种后的作品置于28℃或32℃养虫室(箱)内,当发现幼  相似文献   

20.
采后乙醇处理对萝卜幼苗延迟衰老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玲  细田浩 《华北农学报》1997,12(4):107-110
去根小萝卜幼苗,放置在0.5L的塑料盒中,用0.05-1.0ml不同量的乙醇处理不同的时间,4d后测定叶绿素损失量,氧的消耗量,二氧化碳产生量。结果发现,经乙醇气处理后的样品组,叶绿素损失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二氧化碳生成量和氧的消耗量也比对照组显著降低,说明呼吸作用减缓并受到了抑制,延迟了衰老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