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石刁柏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的温度处理种子、不同发芽介质和不同发芽温度3种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观察其发芽特征,找出其发芽的适宜条件,旨在提高石刁柏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石刁柏种子发芽期长,较易发霉,常温下浸泡24h,砂床25℃,置于光照培养箱内培养,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水芹种子贮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芹种子贮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温硅胶或石灰贮藏种子效果较好;不经过干燥处理的种子在室温条件下不宜贮藏;含水量在4.5%左右的种子贮存2~3 a后,其发芽率在40%以上;相同含水量的种子低温贮藏的效果明显好于室温贮藏.  相似文献   

3.
郑鹏  张玥 《北方园艺》2012,(12):51-53
以青刺果去种皮风干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发芽方法、不同浓度激素处理对青刺果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刺果种子最适发芽方法是温水55℃、浸泡种子24 h;打破青刺果种子休眠所需赤霉素浓度为50~100 mg/L。  相似文献   

4.
5.
对豆瓣莱种子发芽的光照条件及在不同贮藏温度、不同贮藏时间条件下的发芽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豆瓣莱为需光发芽种子。在4个品种中,太原豆瓣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豆瓣菜种子常温贮藏1a后的发芽率为3%,基本丧失生活力;在4℃条件下,豆瓣菜种子的发芽率与贮藏时间呈显著负相关,贮藏20d~2a的发芽率为91.0%~95.0%,且不同贮藏时间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3a以后显著下降。贮藏4a的发芽率为78.7%,贮藏5a的发芽率迅速降为43.0%,5a是豆瓣菜种子发芽率迅速下降的拐点。  相似文献   

6.
紫苏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启高 《长江蔬菜》2010,(10):24-26
研究了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苏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恒温20℃,发芽床可选择纸上或砂上;紫苏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均可发芽,发芽时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3天,末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8天。  相似文献   

7.
对采集的野生尼泊尔鸢尾种子经过4个月的冷藏后进行种子发芽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尼泊尔鸢尾种子吸水性较好,种子经浸种24h即可萌发。光照对室温浸种的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赤霉素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提高没有显著作用,而硝酸钾溶液浸种处理可显著提高其发芽率。因此,成熟的野生尼泊尔鸢尾种子在秋季采集后可先进行4℃冷藏或低温层积处理,于翌年春经45~65℃的温汤浸种或0.3%~0.5%的硝酸钾溶液浸种后于25℃暗环境下发芽,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8.
莴苣种子发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1983年于瑞士苏黎世通过,1985年7月生效的国际种子检验规程中规定:莴苣的发芽方法是将种子预先冷冻,以纸作发芽床,将种子放在纸上、纸间,用20°C的恒温催芽,4天后计算发芽势,7天后计算发芽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相似文献   

9.
苦菜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苦菜种子的适宜浸种时间为6h (小时),适宜催芽温度为20~25℃。GA3、PEG处理均可明显促进苦菜种子发芽,方法是用浓度分别为200 mg·L-1和 20%的溶液浸种 6h。  相似文献   

10.
丝瓜为葫芦科丝瓜属一年生蔓性作物,原产印度,现我国南北方皆有栽培。它是夏季主要果菜之一,对蔬菜保淡具有一定作用。丝瓜种子种皮坚硬,透气性差,发芽慢,是属于一种较难发芽的蔬菜种子。研究丝瓜种子的最佳发芽方法,将给种子检验工作及蔬菜种子经营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1.
促进越橘种子发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橘种子具有休眠特性,自然条件下萌发困难,发芽率低。本试验采用低温和GA3处理研究解除越橘种子休眠、促进萌发、提高发芽率的方法。结果表明:GA3能代替低温层积,促进越橘种子发芽。GA3处理和低温层积相结合,效果明显高于单独使用GA3。试验中最有效的处理是GA3200 mg/L浸渍12 h后,4℃层积处理20 d,其发芽势达到40%,发芽率达到50%,芽的生长情况较其它处理好。  相似文献   

12.
百合属植物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敬  雷家军 《北方园艺》2007,(12):126-128
对8种百合属植物的种子性状和发芽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仅毛百合属于地下子叶类型,朝鲜百合、垂花百合、有斑百合、大花卷丹、细叶百合、麝香百合杂种系品种罗瑞拉、亚洲百合杂种系品种布鲁拉诺均属于地上子叶类型.有斑百合、大花卷丹、朝鲜百合、细叶百合、罗瑞拉和布鲁拉诺种子发芽率高,其中罗瑞拉发芽率最高,达91%.毛百合和垂花百合种子发芽率低,低于20%,其中毛百合发芽率仅8.8%.有斑百合种子储藏2 a后其发芽率仍较高,可高达92%.  相似文献   

13.
微量元素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种子做试验材料,以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全株干重、G值、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作为指标,考查不同浓度的CuSO4、MnSO4、ZnSO4等常用浸种药剂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所有CuSO4处理对番茄种子的萌发呈抑制作用,而浓度为0.1 g/L和0.5 g/L的MnSO4与ZnSO4浸种提高了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3种试剂浸种均能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幼苗的质量;其中浓度为0.1 g/L的MnSO4处理浸种效果最佳,其全株干重、G值和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增加了76.01%、75.29%和85.75%.既促进了种子的萌发,又促进了其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野生藏药独一味种子萌发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种子进行光照、温度、浸种时间和赤霉素处理,统计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度.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15、20、25℃时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83.33%、82.67%、80.67%,25℃时发芽势最高为68%,发芽指数最大为7.92,胚根最长为1.24 cm;在光照条件下15、20、25、30、35℃的发芽率均显著高于黑暗;浸种24 h发芽率最高;经50、200、350、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的种子萌发各指标都低于对照(蒸馏水).初步探明,独一味种子无休眠现象;适宜萌发条件为光照下,温度20~25℃,属中温萌发型,高温40℃和低温10℃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贮藏年限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实验室贮藏不同年限的7种作物种子35份材料的发芽率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种子发芽率变化各年不同,年降速率为0.135%~0.543%,其中以豌豆年降速率最大,豇豆最小,不同作物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年度间作物发芽率差异也显著,经最小显著极差法测验,对照(1a),6a与24a种子发芽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照与11a,11a与24a种子发芽率差异达显著水平。6a与11a,对照与6a之间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用桃品种秋香蜜去核壳种子,探索了种皮控制休眠与萌发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桃种子剥除种皮,休眠可被解除,出苗率与有皮种子经GAs200mg·l ̄(-1)浸种24h相近;种皮抑制萌发的效应与ABA5mg·l ̄(-1)浸渍去皮种子24h相当。②桃新鲜种子内ABA主要存在于种皮中,GA3主要存在于胚和子叶中,剥除种皮即人为地改变种子内GA_3/ABA值,有利于种子由休眠向萌发方向转化。③桃种皮对种子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具强烈抑制作用;去皮种子的酶活性随GA3处理而增强,随ABA处理而被抑制。④桃种皮无透水性障碍,种皮对种子的吸水总量虽有一定限制,但不影响种子萌芽。  相似文献   

17.
种子萌发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休眠与萌发是植物种子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特征,受许多基因调控和环境因子的影响,至今尚未能清楚地阐明其调控机制.近年来从拟南芥等植物的突变体中鉴定了一些与种子萌发相关的基因,有助于阐明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现综述光和赤霉素、脱落酸等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调控作用的分子机理以及相关的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种衣剂对蔬菜种子萌发、带菌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5种蔬菜种子为材料,用不同的种衣剂处理,研究种衣剂对种子萌发、带菌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pronmaxx和适乐时种衣剂可作为里绿花椰菜、京椒1号辣椒和中农7号黄瓜种子的包衣处理剂,不仅可显著降低种子带菌率,而且对种子活力影响不大;但对夏玉白萝卜和秋绿60大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锐胜、福.甲枯种衣剂对5种蔬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抑菌作用不大;华农D1种衣剂明显降低种子活力,故锐胜、福.甲枯和华农D1种衣剂均不适宜作为供试材料的包衣处理剂。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不同消毒方法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5 min,清水清洗脱药并浸泡20 h;或1%硫脲溶液浸种30 min,清水清洗脱药并浸泡20 h;或55~60℃的温汤浸种30 min后,清水浸泡20 h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均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