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守全 《养猪》2006,(6):9-11
第一节发展概况及其意义 一、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在1780年意大利的科学家司拜伦瑾尼(Spallanzani)首次以狗为实验动物开展人工授精试验获得成功。随后进行一系列的类似试验。直到1899年.俄围科学家伊凡诺夫将人工授精作为一项畜牧技术在马和牛上较大规模地被应用。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主要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有l亿头以上的母猪实现了人工授精,受胎率一般在78%~90%。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尤其是美国)工厂化、集约化养猪业兴起时.人工授精普及率曾一度下降。直到80年代后期,由于人工授精技术的革新,精液保存技术的进步,人工授精用品的工业化生产,精液品质评定的先进仪器的发明和使用。使发情鉴定和传染病预防有了可靠的手段.人工授精才以惊人的速度普及。目前使用猪人工授精技术较广的欧美围家。普及率已超过80%。  相似文献   

2.
郭芳彬 《养猪》1993,(4):11-13
一、猪人工授精发展简况猪的人工授精于1932年首次试验成功;1948年日本的伊藤等人应用公猪鲜精进行人工授精获得仔猪,50年代才试用于养猪生产,直到70年代初才被重视和推广应用,人工授精的母猪已达1000万头。近年来,由于集约化、工厂化规模养猪业的发展,更促进了人工授精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猪的人工授精数量:中  相似文献   

3.
规模猪场的人工授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概况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据估计 ,目前全世界有 1亿头以上母猪实行人工授精技术 ,受胎率一般在 78%~90 %。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随着工厂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 ,自然交配开始恢复 ,人工授精曾一度下降。直到 80年代后期 ,由于人工授精技术的革新 ,精液保存技术的进步 ,人工授精用品的工业化生产 ,精液品质评定先进仪器的发明和使用 ,猪人工授精技术又以惊人的速度得到发展和普及。目前使用人工授精技术较广的欧洲、美国等地 ,普及率已超过 80 %。我国的猪人工授精技术从 2 0世纪 5…  相似文献   

4.
正1我国猪人工授精的现状上世纪50年代,猪人工授精技术最先在南方应用。90年代初引进品种推广,人工授精普及率明显下降。90年代末,最新的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南方推广。2007年纳入我国良种补贴项目(没有全覆盖),普及率约40%,部分地区超过60%。2017年全面取消人工授精良种补贴。  相似文献   

5.
动物的人工授精最早开始于1780年,当时意大利生理学家 L.Spallanzani 对雌犬用注射器授精后成功地产下3只小犬,其后则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试验阶段。直到本世纪30年代末,欧洲及美国才开始推广牛的人工授精,并于1938年5月在美国新泽西州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牛)人工授精协会,当时办理登记的母牛共有1050头。在半个多世纪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人工授精已在世界范围内显示了它在家畜繁殖和遗传改良中  相似文献   

6.
商业性养猪生产是通过人工授精(AI)来实现的,能对其产生影响的技术即使有,也是极少数.口本养猪生产人员于1947年首次倡导应对猪实行人工授精,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经常性地应用,从而使遗传学的常规移动可跨越更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正>猪人工授精(AI)是应用较早的育种技术。1900年,俄国人首次尝试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1930年,人工授精技术开始运用于猪。1980年,该技术才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在商业领域。1990年以来,全世界近50%的母猪通过人工授精技术接受配种,并且这一比例在逐年上升。在欧洲,如比利时、意大利、荷兰、挪威、西班牙等,人工授精应用率达到80%;在北美,如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人工授精应用率达到90%。人工授精使足够多的精子能够到达子宫输卵管结合处,从而保证在子宫输卵管峡部具有足  相似文献   

8.
<正> 家禽的人工授精技术于1934年由苏联学者用电刺激方法,从公鹅中获得的精液。至今有50多年历史,早期主要应用于火鸡,其它家禽应用不普遍。直到60年代,由于种禽的笼养,人工授精技术得到重视。特别是到了80年代,由于农村体制改革,食品结构调整,养鸭户剧增,传统的配种技术,其受精率只有40%~50%左右。公、母鸭的性比例为1:10左右,且  相似文献   

9.
正动物人工授精是利用器械采集雄性动物的精液,经检查处理后,在用器械将精液输入到发情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以代替自然交配而繁殖后代的一种技术。人工授精试验最早是意大利生理学家Spallanzani 1780年首次在犬上成功进行的。直到上世纪30年代,才陆续开展马、牛、猪、羊等家畜的人工授精研究,并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操作方法,并从试验阶段走入实际生产。我国山羊冻精研究开始于1980年,并在  相似文献   

10.
集约化猪场标准人工授精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猪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繁殖技术水平已直接影响到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人工授精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国的猪人工授精技术从20上世纪50年代开始试验,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逐步转入应用,在一些规模化猪场,已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的猪人工授精率大概在30%左右,离发达国家(人工授精率占60%~85%)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还必须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薛运波 《蜜蜂杂志》2007,27(9):11-14
(接上期) 2蜜蜂人工授精技术对蜜蜂育种技术发展的影响 蜜蜂人工授精技术早在两个多世纪以前就有人进行了探索,但是直到1927年美国的沃森博士宣布,在实体显微镜下,采用自制的蜂王人工授精仪和微量注射器将雄蜂精液注射到蜂王生殖腔内,蜂王人工授精技术取得了成功.通过80多年的发展成为一门新技术,为蜜蜂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可靠、有效的实验手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养蜂科技发达的国家,在蜜蜂育种和遗传学研究方面,已经普遍采用这项新技术,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蜜蜂人工授精技术的成功应用,推动了蜜蜂育种技术的发展,其重要性在于为蜜蜂细胞学研究以及育种工作中原良种保存繁育、单群选择、近交系、自交系、纯系的培育以及大规模的杂交组合配制等提供了可靠高效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家禽人工授精始于30年代的前苏联,当时主要用于研究。50年代末我国才开始进行一些探索性的试验工作。80年代末期,人工授精技术在育种和种鸡饲养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种鸡笼养的普及,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人工授精技术得...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繁殖技术水平已直接影响到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人工授精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国的猪人工授精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试验,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逐步转入应用,在一些规模化猪场,已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的猪人工授精率大概在30%左右,离发达国家(人工授精率占60%~85%)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还必须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据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l亿余头母猪使用人工授精技术,受胎率一般在78%-90%.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工厂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自然交配开始恢复,人工授精曾一度下降,直到80年代后期,由于人工授精技术的革新,精液保存技术的进步,人工授精用品的工业化生产,精液品质评定,先进仪器的发明和使用,猪人工授精技术又以惊人的速度得到发展普及.目前使用人工授精技术较广的欧洲、美国等地,普及率已超过80%.分类号:S828.3+4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7307(2013)06-0019-002  相似文献   

15.
动物繁殖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传统的生物技术革新换代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的。分子生物学的某些突破使人们能够分离基因,并在体外进行重组。这些突破迎来了生物技术的时代。作为繁殖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人工授精技术到70年代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似乎才真正开始动物繁殖技术的新纪元。本文在这里集中阐述了人工授精技术(AI),发情控制,体外受精,性别控制,胚胎低温保存,无性繁殖(克隆),胚胎分割和融合技术7个方面的动物繁殖技术的进展。1家畜的人工授精(AI)人工授精是家畜繁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近年来,人工授精头数逐年增…  相似文献   

16.
从二十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利用冷;东精液(以下简称冻精)已生产出大量的犬。在许多国家,犬的人工授精技术已作为常规技术应用,冻精受胎率可达80%以上。我国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犬的人工授精技术,并不断地在实践中推广和应用。然而,冷冻精液质量差、受胎率低等问题一直是制约人工授精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认为要提高犬人工授精技术的成功率,应从以下主要技术环节抓起。  相似文献   

17.
世界范围内的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猪人工授精技术从50年代开始试验,到60年代以后转入应用,并在很多省份推广普及,后来因技术和设备等众多原因没有推广开。21世纪初,随着技术、设备的进步,该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全国已建起了众多的场内人工授精站,并在广州、北京等地出现了大型的商业性公  相似文献   

18.
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授精技术是当代繁殖领域的一次大革命。经过百余年的研究推广,这一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于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70年代得到大力推广。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猪的人工授精普及率达到90%以上。我国猪的人工授精技术起步较晚,发展很快,但不太均衡。江苏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在全省建立猪的统一供精体系,而后其他省市大规模地推广了该技术。河南省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一些县(市)猪场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1998年,我省开展基层改良站(点)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竞赛活动以来,许多改良站(点)开展了这…  相似文献   

19.
<正>意大利生理学家Spallanzani于1780年首次进行了犬的人工授精试验,共输精30只母犬,18只受孕。试验的成功开启了人工授精这一当今最重要繁殖技术的新篇章,但在当时及以后的百余年里该试验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20世纪初,人工授精试验才陆续在几种家畜上开展起来,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该技术的价值。在马的人工授精取  相似文献   

20.
集约化猪场人工授精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人工授精技术在70年代已经在我国养猪生产中普遍应用。80年代起,由于国外集约化养猪生产体系的引入,以及在大型养猪场中普遍采用国外品种杂交组合,国外猪品种发情症状不明显,人工授精受胎率低,人工授精逐步被本交配种代替。90年代后,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提高,国外大型猪场开始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并逐步被引入到国内集约化养猪场。本文从生产实践出发,研究了广东省大型猪场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提出了猪人工授精的实施方案,供生产者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与母猪试验在广东省2个猪场中进行。随机选择正常断奶后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