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1966—1978年间,立陶宛一些集体农庄进行了运动对乳牛生产力和再生产性能的影响的实验。按相似法则组成了黑白花和立陶宛红牛两个实验组。根据品种、年龄、生产力和产犊日期选择实验牛。要求挤乳量相差不超过10%,乳脂率相差不超过0.25%,产犊期相差不超过一个月。每头牛全年喂4057个饲料单位的饲料。放牧期昼夜在牧场放牧。舍饲期按全苏畜牧研究所的饲养标准进行喂饲。舍饲期(从10月到来年4月),第一组实验牛每天在舍外强迫运动两小时,第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生物发酵稻草与氨化稻草黄牛育肥效果对比,试验选取6头去势和6头未去势的5~7岁龄公牛,分为三组,分别喂氨化稻草、生物发酵稻草和未处理稻草,另每天每头牛加喂适量精量(1kg/280kg体重)。经85天试验,三组平均每头牛日增重0.63kg、0.701kg、0.421kg,平均每头牛盈利119.3元、171.3元和71.0元,生物发酵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美国达科他南部大学的Brookings利用38头荷斯坦奶牛(26头经产和12头初产,产后105d)研究在炎热夏季饲喂酵母培养物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每头牛每天添加量为60g。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期从7月初到9月初,然后再进行2周的观察。对照组日粮不含酵母培养物,试验组日粮每头牛每天添加60g酵母培养物,试验时间为12周。  相似文献   

4.
选择1月龄、3月龄、1岁、2岁不同年龄段短本杂交牛各25头,放牧情况下,犊牛试验1组每头每天补饲配合饲料200g,试验2组每头每天补饲玉米200g;生长牛、育肥牛试验1组每头每天补饲配合饲料500g,拌麦麸2kg,试验2组每头每天补饲玉米500g,拌麦麸2kg。90天的补饲结果表明:不论各年龄段,均以补饲配合饲料组的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好,补饲玉米组次之,并明显优于不补饲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的精料饲喂量对德宏高峰牛育肥效益的影响,为养殖户进行德宏高峰牛育肥合理使用精料饲喂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试验分为4个组,每组10头,按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分别以每头每天1.5 kg,2 kg,2.5 kg,3 kg精料进行饲喂,通过90 d育肥,分析得出效益最好的精料饲喂量组。[结果]结果表明,试验1组平均日增重0.64 kg,每天每头牛可获利7.40元;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0.712 kg,每天每头牛可获利8.02元;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0.748 kg,每天每头牛可获利7.57元;试验4组平均日增重0.779 kg,每天每头牛可获利6.96元。[结论]德宏高峰牛育肥按每头每天饲喂精料2 kg经济效益最好,即按体重1%左右给予精料育肥德宏高峰牛效益最可观。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讨饱和链烷技术在典型草原自由放牧家畜中的应用,定量研究放牧牛食性及食量,于2004年夏秋季节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典型草原进行自由放牧试验,选择体重相近4岁肉乳兼用哺乳牛4头,分两期测定其食性和食量,每头牛投喂一粒YC饱和链烷缓释胶囊,试验期内每天跟踪放牧牛的采食路线,收集其所采食的牧草及粪便样品,利用气相色谱分析牧草和粪样中的链烷含量,应用链烷技术估测放牧牛的排粪量、牧草采食比例和干物质采食量.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季节放牧牛采食的牧草种类基本相同,但采食的比例存在差异,随放牧季节后移,放牧牛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但日排粪量差异不显著.因此,链烷技术可以估测典型草原放牧牛的排粪量、食物组成和采食量,且放牧季节对放牧牛的采食量影响较大.建议在牧草种类组成较为复杂的典型草原估测放牧家畜食性食量时要进行多种方法比较,以进一步完善链烷技术.  相似文献   

7.
当地黑白花1岁公牛96头,其中试验组牛90头,平均体重198.4千克,对照组牛6头,平均体重203.1千克。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试前作布病和结核病常规检疫均呈阴性。并用15毫升/千克体重丙硫咪唑驱虫一次。 每天在同一牧地混合放牧10小时以上,天然河水自由饮饲,每天收牧时每头试验牛补饲试验料200克(玉米面100克加CNA100克,用水  相似文献   

8.
利用天然牧场育肥肉牛具有饲养成本低、育肥效果好、易于推广等优点,是提高肉牛经济效益,加快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肉牛在150天左右的放牧育肥期中,日增重达0.8~1.2kg,每头牛增重100~140kg,每头牛增加经济效益600元左右。现将肉牛放牧育肥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通过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高羊毛氨酸硒,探究牛奶中硒含量受其影响程度及奶牛生产性能的变化情况。选择规模化牧场健康泌乳牛270头,整个试验期共计150d,每天每头奶牛饲喂2g高羊毛氨酸硒及1g维生素E,比较试验前后试验牛群乳硒、乳指标、血硒、奶量、体细胞及繁殖指标的动态变化,分析饲喂有机硒对乳中硒含量及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每天饲喂2g高羊毛氨酸硒可生产天然“含硒”的功能奶,30d可使原料乳中硒含量达到0.048mg/kg,即达到“含有硒”水平;饲喂90d时,原料乳中硒含量可达到峰值0.057mg/kg。与上一年同期相比,热应激期间泌乳牛单产稳定在32kg左右,奶量同比增加3.2%,体细胞数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于2008年9月-2009年9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选用西门塔尔牛在典型草原上进行放牧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试验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旨在不同放牧方式。即全年自由放牧与冬季舍饲+夏秋季放牧制度在家庭牧场尺度上对家畜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冬季舍饲对家畜减少掉膘有良好效果,舍饲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家畜体重变化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家畜比对照组平均每头少掉膘约0.212kg/d.实验组家畜日平均增重高于对照组0.034kg/d。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冬季舍饲+夏季放牧的实验组净收入比对照组高1万元以上。在减少家畜数量的情况下,进行冬季舍饲禁牧,其牧民的收入水平基本上与全年放牧的对照组保持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1.
放牧育肥牛是以利用天然牧场为主的育肥牛方法。放牧育肥法具有饲养成本低,育肥效果好,易于在广大农牧区推广等优点,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加快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弱瘦牛在150天左右的放牧育肥期中,本地牛日增重达0.5~0.7千克,肉用杂种牛日增重达0.58~1.2千克,每头牛总增重100~180千克,每头牛增加经济效益300~400元。现将放牧育肥弱瘦牛技术介绍如下。 (一)驱虫与健胃 牛在放牧育肥前要进行驱虫和健胃。由于牛采食牧草和经常接触地面,牛消化道内经常感染各种线虫,体外也易感染虱、螨、蜱、蝇蛆等寄生虫,同时要进行健胃,以提高增…  相似文献   

12.
放牧育肥是指以利用天然牧场为主的育肥方法。放牧育肥法具有饲养成本低,育肥效果好,易于在广大农牧区推广等优点.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加快农村牧区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瘦牛在150天左右的放牧育肥期中,本地牛口增重达0.5~0.7kg,肉用杂种牛13增重达0.58~1.2kg,平均每头牛总增重100~180kg,每头牛增加经济效益300~400元。  相似文献   

13.
36头川南山地黄牛,随机分为放牧和舍饲二组,各组主同公母牛二个不同水平,采用2*2因子4个试验处理。每头牛自由采食工人牧草和青草,并日均补充精料2千克,育肥111天。结果表明:放牧和舍饲二组,组间增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原文作者对德国拜耳药厂生产的左旋咪唑进行了药效及耐受量试验。自150头饲牛中,经过粪便检验,选择了50头感染园虫寄生虫较严重的牛作为试验动物。上述育令3~18个月的试验动物是放牧在平均温度为14℃及相对湿度为70%的海拔2,630公尺的高原放牧场。试验时,将40头试验牛,分成5组,每组8头,每组中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西门塔尔牛的产奶量、乳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6头泌乳后期产奶量、日采食量、体重接近,胎次相同、精神良好、体质健康的西门塔尔牛,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舍饲组和放牧+补饲组,每组8头.舍饲组每天饲喂2次,放牧+补饲组每天放牧8 h后补充1.0 kg/天·头混合精饲料,试验30天.结果显示,放牧+...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杂种母羊的生产性能,促使改良羊稳定、优质,高产的发展,我们于1982—1983年在海晏县甘子河托勒大队对怀孕后期的杂种母羊进行了补饲试验。试验和对照群按自然群设置,力求年龄、产羔胎次一致,均由优秀放牧员管理,放牧在同一草场上。1982年设置试验和对照各一群,羊数分别为265和274只;1983年则设试验羊两群509只,对照一群317只。试验群从二月份起补喂燕麦青干草60天,每只每天0.5斤,补喂青稞渣60天,日补饲量0.1斤。其中83年试验群仅补饲草。82年补饲期间,分别在试验和对照  相似文献   

17.
<正> 种牛场协作,于1984年5月12日至6月10日在谢场7队进行了三河乳牛饲喂尿素的试验。 按照试验和对照乳牛年龄、胎次、产犊期与产乳性能相似的原则,选出20头产乳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试验,每组乳牛各10头。试验牛和对照牛实行同群饲养、同槽饲喂。对每头牛每次挤乳量及喂料与喂尿素量均进行称量和记录。试验牛和对照牛每产1公斤乳喂给混合料375克,干草足量供应。混合料的组成试验组为:豆饼5%、玉米面65%和麸皮30%:对照组为:豆饼40%,玉米面40%和麸皮20%。两组混合料的能量与含氮量(包括尿素在内)相等。混合料用水拌湿后喂给,喂给试验牛的混合料喂前拌入尿素,每头乳牛日给150克,分两次喂,喂尿素1小时后饮水。尿素含氮量46%。 为了防止尿素中毒,在试验中做到尿素定量饲喂严格管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8.
大豆粉碎粒度对利鲁杂交生产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平均体质量约500 kg的14头利鲁杂交肉牛(利木赞×鲁西黄牛)为试验动物,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粉碎粒度的大豆对内生产肉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为3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细粉碎大豆(过1 mm网筛,每头每天1 kg)、基础日粮+粗粉碎大豆(粉碎时不用网筛,大豆颗粒每头每天1 kg)和基础日粮+整粒大豆(每头每天1 kg).结果表明,不同加工粒度的大豆对肉牛营养物质采食量、屠宰率、净肉率、高档肉块产量及高档肉块百分比均无显著影响.实际生产中,在大豆饲喂量较少的情况下,加热处理的大豆可不经粉碎,直接饲喂肉牛,以减少粉碎大豆的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19.
牛放牧饲养比终年舍饲在经济、技术操作及其它方面有着明显优越性.有关奶牛和犊牛的放牧饲养在专门刊物上已刊登很多,但有关牛放牧育肥的效果却报道很少.在牧场上肥育的牛(成年牛和幼牛)群规模不如舍饲奶牛和犊牛群大,但不可低估其作用,特别是在利用数量有限的精饲料生产牛肉的一些国家中更是如此.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氨化秸秆饲料在冬季对水牛的饲养效果,1996-12一叨~1997-02一兀日,我县畜牧局在独山县基长镇麻银村进行了氨化稻草与干稻草饲喂本地水牛的试验。时间m天,水牛m头,体重在250~ANkg,年龄3~4岁;试牛分为两组,每组30头,均经过预试驱虫、预防注射;氨化秸秆为当地稻草切短为3~scrn,加人7%的尿素(赤天化生产,含N>扬%)氨化处理。试验组每天每头牛饲给氨化稻草匕哈,米糠1.skg;对照组每天每头牛饲给干稻草15kg,米糠1.skg,保证饮水。30天称重1次。结果,试验组水牛头均增重z@g,对照组水牛增重为一sg。经生物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