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精确观察杉木种鳞内部的细胞结构,经过对2种不同固定液、3种不同软化处理、4种不同脱水与透明处理、优化浸蜡时间和温度以及后续包埋、染色等工艺步骤对比,优化了杉木种鳞石蜡切片工艺。结果表明:杉木种鳞石蜡切片的优化工艺和方法为,FAA和FPA两种固定液固定效果相同,均能有效的固定材料;12 h的盐酸水溶液软化效果最佳;最佳脱水时间为每级2 h,透明时间为每级1 h。该优化工艺有效克服了蜡带不连续、切片不完整的缺陷,可获得清晰完整的杉木种鳞细胞结构图。  相似文献   

2.
大叶藻胚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固定方法、脱水及浸蜡时间、染色方式对大叶藻胚石蜡切片制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固定液(FAA)固定48 h以上,脱水每级梯度时间2 h,分3次浸蜡(每次30 m in),苏木精-伊红染色,可制作出染色清晰、组织结构完整的大叶藻胚切片。  相似文献   

3.
以薄皮西瓜和厚皮果皮为材料,通过比较不同的脱水时间和浸蜡时间对石蜡切片效果的影响,得到西瓜果皮石蜡切片观察方法,以为研究不同西瓜果皮显微结构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比较薄厚皮西瓜果皮显微结构的异同,为研究西瓜果皮结构与裂果的关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西瓜果皮组织块在各级乙醇中的脱水时间均需约2h;大小不同的果皮组织块脱水时间可以通过西瓜果皮绿色部分的淡化程度来确认,绿色完全消失表明脱水完全;组织块透明时间在各级透明液中也需要约2h,当组织块下沉到底部且呈完全透明状时表明透明完全;浸纯蜡的时间可控制为6h.薄厚皮西瓜果皮结构比较表明:厚皮西瓜果皮细胞较薄皮的圆润;薄皮西瓜角质层上的细胞偏纵向生长,厚皮西瓜则偏横向生长;薄皮西瓜外果皮中的木质部(被染成红色的部分)类似于断带状,厚皮西瓜则是连续的直带状;薄皮西瓜石细胞团较厚皮西瓜的小一些;厚皮西瓜中果皮中的细胞要比薄皮西瓜的圆润且大.  相似文献   

4.
刺山药栽培     
1植物学特性 刺山药属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藤本植物,是山药的一个种,因其地下茎、茎干、叶柄等上有刺.故名刺山药,人为常作二年生栽培。其食用部分为地下块茎,富含淀粉、糖等碳水化合物.刺山药味甘、性平,具有补脾健肾、养阴去湿,治脾虚泄泻、腰腿酸疼、消渴(糖尿病)等症的功效.块茎中所含副肾皮素,  相似文献   

5.
乌饭树茎段组织的石蜡切片制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嫩枝插条为试验材料,对其取材、FAA及PFA固定液的不同固定、乙二胺及甘油乙醇溶液的不同软化处理、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程序进行了试验探究。结果表明,2种固定液均适宜作为乌饭树插条的固定液,乙二胺软化效果较好,染色15~20s为宜。通过试验掌握了乌饭树茎段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得出了乌饭树茎段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植物石蜡切片在常规制片的脱水进程中同步完成了番红—固绿二重整染的尝试。浸蜡时,将常规法逐级浸蜡和在温箱中逐渐挥发二甲苯的方法,改为一次加蜡,在温箱中停放一段时间后,一次更换纯蜡的浸蜡方法。对通气组织发达的植物,可加长浸蜡时间,亦能获得完美的浸蜡效果。通过本法制片,染色效果好;与滴染相比,每制100片可节省酒精、二甲苯340—500毫升,提高工效8—10倍。  相似文献   

7.
含羞草石蜡切片的制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云  李涛  陈增洁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4):45-46,95
通过对含羞草进行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切片、脱蜡、染色、透明等一系列过程的试验研究,掌握了含羞草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总结出了含羞草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并通过显微观察分析,从解剖学上为研究含羞草的运动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刺山药属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藤本植物,是山药的一个种,因其地下茎、茎干、叶柄等上有刺,故名刺山药。人为常作二年生栽培。一、用途刺山药食用部分为地下块茎,富含淀粉、糖等碳水化合物,味甘、性平,具有补脾健肾、养阴去湿,治脾虚泄泻、腰腿酸疼、消渴(糖尿病)等症的功效,是一种药食兼用的保健食品。块茎中所含副肾皮素,提炼后的制成品可治风湿、哮喘、急性白血病。工业上可制淀粉。  相似文献   

9.
动物组织HE染色石蜡切片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切片方法是教学、科研、病理检验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实验技术.近年来对传统的组织切片方法进行了全面地改进试验研究,使组织固定完全,脱水彻底,透明适度,浸蜡充分,切片较薄,染色良好;不仅缩短时间,简化程序,节省药液,而且提高了组织切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以美洲商陆为试验材料,借鉴传统石蜡制片技术流程,应用微波技术,对固定、脱水、透明、浸蜡等步骤进行改进,使试验周期缩短为两天以内。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快速石蜡制片法获得了染色清晰、组织完整的解剖结构,与传统石蜡制片法的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1.
玉米成熟期茎秆石蜡切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玉米成熟期茎秆木质化、纤维化程度高,材料硬度大等结构特点的石蜡制片方法。[方法]以成熟期玉米基部茎秆节间的部分组织为材料,在传统石蜡切片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玉米成熟期茎秆的结构特点,对脱水、透明、透蜡、包埋、染色等重要制片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得到了适合玉米成熟期茎秆的石蜡制片方法。[结果]玉米茎秆石蜡制片方法较传统方法整体上缩短了制片周期,结合玉米成熟期茎秆水分含量低减少脱水时间、采用蜡屑逐级透入弥补了传统透蜡不能使皮层致密的厚壁细胞组成的机械组织透蜡完全的缺点,并根据玉米成熟期茎秆木质化程度高的结构特点缩短染色周期,获得了厚度为10μm且染色清晰、组织结构完整的玉米成熟期茎秆横切切片。[结论]该方法进一步从解剖学上观察和研究玉米的生长机制和品种鉴定提供基础,同时为成熟期单子叶禾本科植物茎秆的石蜡切片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绵羊有腔卵泡发育过程中,多层卵丘细胞紧密包绕着卵母细胞形成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plex,COCs)特殊结构,存在于卵泡腔内。卵泡成熟后,绵羊COC从卵泡内排出,进入输卵管,等待受精。现有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蛋白鉴定技术,或者将包含各级卵泡的卵巢组织直接进行切片处理,或者将COCs从卵泡内分离,在完整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水平上进行免疫染色。但这两种方法在检测绵羊有腔卵泡COCs中目的蛋白表达时,存在显著缺陷。研究旨在对常规石蜡组织切片技术进行改进,以期满足绵羊COCs蛋白鉴定需求。【方法】首先采用抽吸法从绵羊有腔卵泡内获得COCs,以石蜡包埋方式人为构建了一种可以进行切片处理的"包含多枚绵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的仿组织结构"。然后以该特殊结构与健康绵羊卵巢组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改良与传统的石蜡组织免疫化学技术流程,检测了目的蛋白,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与其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er,uPAR),在绵羊COCs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了两种技术的免疫染色效果与染色流程差异。【结果】将所构建的绵羊COCs仿组织结构与正常绵羊卵泡组织,进行石蜡组织切片处理,经切片、贴片与脱蜡等步骤,分别形成了散在分布于载玻片上的COCs薄片与包含卵泡的卵巢组织薄层(厚度5μm)。经间接免疫染色处理后,结果显示:①目的蛋白在两种结构COCs中的表达是一致的,即uPAR在绵羊卵丘与卵母细胞上都有表达,而uPA只存在于绵羊卵丘细胞中;②在绵羊COCs薄片结构中,COCs整体形态完好,卵母细胞与外围卵丘细胞层次清晰,蛋白定位清楚,染色效果良好;在卵巢薄层结构中,绵羊卵泡内壁颗粒细胞与COCs等形态结构相对完整,卵母细胞蛋白定位清楚,但是卵丘细胞层次与蛋白表达较不清晰;③与绵羊卵巢组织石蜡切片技术相比较,绵羊COCs仿组织结构石蜡切片技术,在固定、脱水、透明、浸蜡以及脱蜡等步骤的处理时间都大大缩短,例如固定处理由24h缩短为2h;由逐级脱水的10h缩短为两级脱水的1h;透明由30min缩短为10min;软蜡与硬腊浸入由原来的6h缩短为1h;由逐级脱蜡的25min缩短为两级脱蜡的10min等。【结论】改进后的COCs仿组织石蜡切片染色技术,显示更优质的免疫定位与染色效果,不仅具有COCs获得率高、卵母与卵丘细胞形态层次清晰等优点,而且显著缩短了操作时间,简化了操作流程。该技术在保留COCs结构完整的基础上,有效检测了目的蛋白在绵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中的表达模式,对于探明绵羊卵泡发育与卵母细胞成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宜昌地区长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山药(Dioscorea batatas Decne.)是药食兼用植物,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通过几年的长山药栽培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宜在宜昌地区推广应用的长山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对广丰药薯茎尖的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程序进行优化,并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法和流式细胞术对其冻后再生苗的遗传稳定性进行检测,同时将超低温程序应用到江西山药其他地方品种,旨在为薯蓣属植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广丰药薯茎尖预培养的较佳时间为5 d,较佳的蔗糖浓度为0.75 mol·L-1;装载的较佳时间为40 min;脱水的较佳温度为0 ℃,较佳时间为60 min;冻后黑暗培养7 d可以显著提高其成活率。用AFLP分子标记法和流式细胞术对茎尖冻后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进行检测,没有发现异常条带和染色体倍性变化,气孔观察也未发现叶下表皮气孔参数的显著变异。将这种超低温保存程序用于江西山药其他基因型,成活率约为40%~85%。该研究建立的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程序能保证江西山药的遗传稳定性,可为建立江西山药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库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欧洲千里光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欧洲千里光营养器官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在显微镜下,欧洲千里光的根加粗生长,为次生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周皮、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木质部、维管射线,木质部发达,无食用和药用价值;茎为初生结构,有明显的棱状凸起,从外到内依次为:表皮、皮层、维管束、髓,髓位于茎的中心,全部由薄壁细胞组成,髓射线从茎中心至皮层,可知欧洲千里光嫩茎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叶为两面叶,由上、下表皮和叶肉组成,在叶肉中有羽状网脉,具有药用价值。[结论]该研究为欧洲千里光的鉴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怀山药茎尖脱毒培养与茎段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怀山药的茎尖、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山药茎尖分化及茎段快繁的影响,筛选适合于怀山药生长的培养基.结果表明:MS+BA 1 mg/L+KT 2mg/L+NAA 0.2mg/L是怀山药茎尖分化较理想的培养基,成苗率较高(30%);MS+BA 1 mg/L +NAA 0.5mg/L是怀山药茎段快繁最佳培养基,不定...  相似文献   

17.
刚采摘的银耳在烘干前通常需要经过清水浸泡,往往造成银耳营养成分及重量的流失。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浸泡时间,检测银耳的干物质以及营养物质的流失情况,以期获得最适的浸泡时间。结果显示:银耳干物质在浸泡1h后流失较为严重;多糖在浸泡1.5h后流失较为严重;粗蛋白在浸泡2h后流失较为严重;在浸泡50min的时候发现总三萜流失;粗脂肪在浸泡1.5h时后流失就较为严重。因此,在银耳烘干前的浸泡工艺中,建议将浸泡时间控制在1.0~1.5h,能较大程度地减少银耳浸泡过程中的营养流失,且保持鲜艳的颜色及舒展的朵型,从而为在浸泡过程中减少营养物质损失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一代更新种繁育,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病虫害科学防治等技术,研究了不同技术对山药产量、生长发育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崇明六柱头和江苏双胞短蔓这两个山药品种最适宜成为崇明主推品种;采用绿色综合防治技术使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达到85.4%,产品的为害率从95.6%T降至1.6%;应用山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经在135.3hm2山药大田示范,平均产量从38475kg/hm2提高到46305kg/hm2,经济效益比对照区增加15870元/hm2,示范区总计新增经济效益214.7万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山药组织培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包括山药组织培养的茎尖培养、零余子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等方法;总结山药组织培养的条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