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复合肥示范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示范研究棉花专用缓控释复合肥对棉花的生育进程、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缓控释复合肥的施用对棉花生育期的影响与常规施肥差异不大.但提高了果枝数,地膜覆盖可以增加株高及果枝数;施用缓控释复合肥与盖膜相结合可增加结铃.从而提高了子棉产量;施用缓控释复合肥且在盛花期少量追施尿素可以改善棉花的纤维品质,地膜覆盖不利于纤维品质的改善。长江流域棉区在地膜覆盖棉田使用基施专用配方缓控释复合肥1500kg/hm2+盛花期施尿素97.5kg/hm2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永修县地处江西北部,常年棉花种植面积为7333.33 hm2,是江西省重要的棉花主产县之一.受传统棉花栽培模式影响,目前永修县棉田施肥方法存在化肥用量过大、偏施氮肥、施肥方法不当和施肥工序复杂等问题,易造成棉田土壤板结而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从而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在7月上中旬花铃肥施用时期,往往因为天气干旱或雨涝,肥料难以及时埋施而致使棉花因为阶段性缺肥出现早衰现象,不利于棉花高产稳产.为了探索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优化棉花用肥组合,减少化肥用量,促进棉花增产、农民增收.受安徽中棉种业长江责任有限公司的委托,江西省永修县农业局植保站于2010年在永修县虬津镇开展了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肥效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缓控释肥施用方式和常规施肥在棉花生产中对比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施用缓控配方释肥,省工节本,早发不早衰,增产效果较为明显,以底施1 200kg/hm2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加盛花期追施尿素112.5 kg/hm2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棉花常规施肥技术存在的施肥次数多、技术复杂、用量大、利用率低、中后期土壤追肥操作不便、施肥易受天气影响等问题,研究了主栽棉花品种营养特性,研制了易降解棉花专用缓控释肥缓控释包膜新材料、系列配方,创新了生产工艺,研制的专用缓控释肥实现了棉花减量简化一次性施肥,变革了棉花施肥技术,解决了常规技术中施肥集中期与干旱雨涝等灾害高发期重叠导致的无法追肥或肥害、从而减产的重大难题。与等养分常规施肥相比,应用该技术棉花单产增加 3.8%~14.1%、增效10.1%~25.5%;减少施肥用工50%以上,等产量情况下单位面积减少施肥11.2%~52.3%。以棉花减量简化一次性施肥为核心技术,建立了棉花绿色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滨海盐碱地棉花施肥的原理与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依据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棉花养分吸收需求规律和施肥技术的研究,并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报道,分析了滨海盐碱地棉田的营养障碍及其控制途径,揭示了盐胁迫下棉花根系和叶面吸收利用养分特性与施肥效应;总结提出了依据土壤盐分含量、地力水平和产量目标分类施肥,速效肥与缓/控释肥相结合、根际肥与叶面肥相结合的滨海盐碱地棉花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6.
缓控释肥料在香蕉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香蕉施用缓控释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香蕉施用缓控释肥比配方施肥和习惯施肥施肥次数减少4~5次,缓控释肥处理单果重比配方施肥、习惯施肥处理分别增加6g、13g,缓控释肥处理比配方施肥、习惯施肥处理增产效果显著,每666.67m2产量分别增加118.0kg、203.3 kg,缓控释肥处理的产值每666.67m2比配方施肥和习惯施肥处理分别增加424.8元、731.9元。  相似文献   

7.
缓/控释肥料对果蔗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果蔗施肥技术、提高果蔗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开展了国产控释配方肥、脲醛缓释复合肥和进口复合肥在果蔗上应用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果蔗栽培中施用缓/控释配方肥料较施用进口复合肥的产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8%~5.7%和5.7%~15.5%。与进口复合肥相比,缓/控释配方肥料成本更低,施用控释配方肥和脲醛复合肥每公顷增收11 144~17 147元和20 835~23 037元。此外,施用控释配方肥可以显著提高果蔗的NAE、NPF及NUE,提高果蔗氮肥利用效率。果蔗栽培过程中合理地施用缓/控释配方肥料能促进果蔗增产、增收、提高肥料利用率。缓/控释配方肥料可以取代进口复合肥为果蔗生长提供养分,实现轻简施肥。  相似文献   

8.
缓控释氮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兼顾增产和环境友好两大特点,在提高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以及缓解环境污染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了缓控释氮肥的概念、分类、不同缓控释氮肥作用机理,及缓控释氮肥在水稻生产上形成的不同施肥技术的特征及其效果,如缓控释氮肥一次性施肥、与速效尿素混合一次性基施、不同的缓控释氮肥相互混合一次施用,以及与速效尿素分次施用的施肥技术。介绍了缓控释氮肥不同施用技术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施用缓控释氮肥对土壤和大气环境的影响。明确缓释氮肥在水稻生产应用中的优势,进一步指出缓控释氮肥在水稻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关建议,为推动缓控释氮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缓/控释肥发展现状及在棉花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双重压力下,发展缓/控释肥对于田间养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生产类型,缓/控释肥料分为包膜型、合成型、添加剂型和基质复合与胶粘型。本文回顾了缓/控释肥生产工艺和发展现状,并分析现阶段缓/控释肥存在的问题,对棉花专用缓/控释肥作用机理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综述,探讨缓/控释肥在棉花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料、玉露牌配方肥料和当地习惯施肥(对照)作比较,探讨缓控释肥料、配方肥料在赣北瑞昌棉区棉花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棉花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料比当地习惯施肥子棉产量增产28.3%,产出与肥料投入的比值高1.63,具有省工省力、增产增收的效果;玉露牌配方肥料也比当地习惯施肥子棉产量增产9.4%,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产出与肥料投入的比值低0.54,增效欠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湖南安乡棉区影响棉花生产环境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改大棵稀植为适当密植、大肥大水为施用缓控释肥、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为油后直播的轻简高效且环保的栽培技术模式,并建议安乡棉区培育早、密、矮棉花新品种和加强棉田水利建设,以适应现代棉花的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缓控释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及施用次数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以习惯施肥作对比,多处理重复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与习惯施肥相比,在水稻上将缓控释肥采用"一基一追"的2次施肥方式,能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产量增产7.1%,氮素利用率也有所提升,减少了土壤氮素残留,起到了节本增效,环境友好的作用,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施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的减肥和增产效果,本文开展了单季稻施用缓控释肥与传统速效肥料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水稻成熟期较不施肥对照推迟3 d,不同施肥处理间成熟期没有差异;单季稻分蘖主要在栽后23~38 d期间发生,施肥可促进分蘖发生,常规配方施肥与缓控释肥处理间分蘖发生量差异不大;与常规配方施肥相比,缓控释肥处理的平均氮肥偏生产力及氮肥贡献率分别提高26.1%和34.4%,施肥次数减少1次,减肥19.3%,产量提高1.7%。不同缓控释肥的施用效果以"好乐耕"和"稻坚强"效果较好,与常规配方施肥相比,经济效益分别增加236.10元/667 m2、138.80元/667 m2。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棉花生产过程中施肥是否合理,对大通湖区2个乡镇60户棉花种植户进行了棉花施肥状况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施肥的次数、施用肥料种类及用量等,分析了大通湖区棉花的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棉花生产中,不重视有机肥的施用,有机肥投入不足;棉农施肥盲目性大、肥料用量随意性强、养分投入不合理,偏施氮肥、钾肥,磷肥偏少;肥料浪费与环境污染严重。对此提出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专用配方肥、缓控释复合肥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施用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马铃薯》2017,(6):341-345
为研究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的增产增收效果,以当地主推品种‘合作88’为试验材料,以当地农民习惯施肥为对照,研究了施用推荐施肥、缓控释肥和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施用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对改善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不明显,但是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产量增幅在7.88%~14.92%,其中处理4(施用推荐施肥减20%+生物有机肥80 kg/667m~2)的产量最高,较处理1(习惯施肥)增产428 kg/667m~2,达到3 297 kg/667m~2,增产14.92%;马铃薯经济效益增加幅度在1.73%~13.81%,其中处理4(推荐施肥减20%+生物有机肥)较处理1(习惯施肥)增加收益605元/667m~2;使用生物有机肥的经济效益要高于使用缓控释肥和常规肥料;建议在种植马铃薯时,可以适当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增加生物有机肥的使用量,起到减肥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两种缓控释肥料施用对鄂北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比较了两种缓控释肥料不同用量施用效果的差异,以期为鄂北水稻生产中缓控释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缓控释肥料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掺混包膜型控释复合肥料处理水稻增产6.6%~17.3%,施用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处理水稻增产0.7%~11.9%;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掺混包膜型控释复合肥料和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处理水稻分别增产8.4%、2.5%;各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有效穗数;与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相比,掺混包膜型控释复合肥料对水稻增产效果更明显。水稻产量与两种缓控释肥施用量均呈线性加平台关系。相同肥料用量条件下,掺混包膜型控释复合肥料处理水稻地上部N、P2O5和K2O养分积累量明显高于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处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两种缓控释肥的肥料回收利用率、肥料生理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肥料贡献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肥料偏生产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湖北省内布点进行棉花施用专用缓控释肥试验表明,棉花施缓控释肥具有显著的增产、省工效果。棉苗移栽到大田后一次开沟深施入缓释肥1 200 kg/hm2+盛花期追尿素75~120 kg/hm2的方法,能有效促进棉株生长,加快果枝、果节发育,增加成铃和减少蕾铃脱落,其子棉单产高达3 482kg/hm2,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2%以上,并实现节省劳动用工15个/hm2以上。  相似文献   

18.
在化肥总养分减量18%的前提下,比较2种不同缓释肥在新垦水田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新垦水田上施用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影响不大,但可大幅提升化肥偏生产力,化肥减量效果明显。与常规施肥(施用45%三元复合肥)相比,施用缓释肥可增加水稻生长前期叶绿素含量,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千粒重,弥补了有效穗数的不足,达到稳产的目标。相比较而言,有机缓释肥的施用效果较掺混肥料要好,较常规施肥增产1.1%、增效350.4元/hm2、化肥偏生产力提升23.2%。建议可将“好乐耕”有机缓释肥作为余杭地区主要水稻缓控释肥品种之一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金正大硝基双增双控控释肥与当地施肥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其在本地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从抗逆性上看,施用金正大硝基双增双控控释肥处理的空瘪率、纹枯病发病率分别比常规施肥低1.1%、1.8%。在穗长、实粒数、结实率等方面,金正大硝基双增双控控释肥优于常规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金正大硝基双增双控控释肥处理增产23.5 kg/667 m2,增加产值59元/667 m2,去掉成本,净增收效益3元/667 m2。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轻简化丰产栽培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冬梅  董合忠 《中国棉花》2017,44(11):44-46
轻简化栽培是简化管理工序、减少作业次数、农机农艺融合,实现棉花生产轻便简捷、节本增效的新型栽培技术体系。黄河流域棉区,通过改粗放播种为精准播种、改精细整枝为简化整枝、改多次施用速效肥为速效肥与缓控释肥配合简化施用、改分散成铃多次收花为优化成铃集中收花,集成建立了棉花轻简化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省工节本、丰产增效的目标。该体系为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