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武陵毛竹竹株生长规律分析及经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武陵毛竹竹株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经济用材长与竹径相关密切,直径越大,材长越长;枝下高与自然用材长也有密切关系。武陵毛竹有筒溥,轮枝少,营养区小,枝下高小的特点,所以主杆利用率相对较低;单株叶总面积比湘南等地略小,故光合效率低;竹杆纤维化程度较高;叶面积与竹重之比为4.24cm2/kg。还对竹杆利用率、适生条件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用材毛竹林的年龄结构是由各年度的发笋长竹构成。较为合理的年龄结构,应该是各年度新竹均较多,各龄级竹株数量差异较小。观察结果表明,合理的年龄结构应保留1~3个龄级的竹株,其龄级之间的株数比例,要求1伐竹占34%,2伐竹占36%,3伐竹占30%,这样可使竹林始终保持旺盛生长,实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望江哺鸡竹(Phyllostachys propinqua lanuginosa)和衢县红壳竹(Phyllostachys rutila)3种不同刚竹属竹子,分析了其叶片特征(长、宽、周长、面积)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表明:3种竹子叶片特征的所有异速生长关系中,仅叶长和面积的异速生长指数存在竹种间的显著差异,其他叶片特征的异速生长关系在共同斜率下均发生了沿y轴方向和沿共同斜率方向上的显著移动,说明同为刚竹属的3种竹子间叶片特征的异速生长关系较为稳定,但大小发生了变化,整体表现为红壳竹哺鸡竹淡竹。  相似文献   

4.
对印度喜马拉亚东部3个州的经济竹种的分布、生长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在梅加拉亚那邦,发现了牡竹属、巴苦竹和梨竹属3个经济竹种。巴苦竹是在米佐拉姆的记载,方竹属和牡竹属是在锡金记载的笋用竹。所有竹种除野生外均在庭院中栽培。据观察,竹子的产量与海拔的变化密切相关,巴苦竹最大产量出现在低海拔的而非高海拔的林分中。牡竹在梅加拉亚邦每丛生长69株,每公顷1839株,大大高于庭院种植的低海拔株数(每丛16株,每公顷303株)。而在天然林中,在高海拔总株数为每丛29株,每公顷1186株,在低海拔中每丛22株,每公顷178株。  相似文献   

5.
不同海拔高度对寿宁县毛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试验设计法对毛竹生长与不同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毛竹不同海拔高度之间的立竹数差异不明显,而平均胸径差异极显著,生长在较低海拔高度的毛竹平均胸径较大,经济效益好;培育高产优质的毛竹竹用材,其海拔高度应选择800 m以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回归估计的方法,测定了18株溪滩淡竹,组成9组样本数据,利用胸径与竹高,用材长、枝下高、用材重、表面积、材积、平均厚度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通过F检验和误差限计算,其线性回归关系极为显著,可靠性为99%,估计精度较高,可用于估测林分生长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雷竹-黄精复合经营中的立竹密度,以粗放经营的雷竹林为试验区域,设置3种立竹密度,D1(6 000~9 000株·hm-2)、D2(9 000~12 000株·hm-2)和D3(12 000~15 000株·hm-2),分析了三种立竹密度对黄精的生长发育、生物量积累以及块茎药用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立竹密度对黄精的株高、地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相对性状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D1密度下,黄精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最大,叶片干物质含量最高,地上及地下部折干率最高;另一方面,3种立竹密度下,黄精总多糖含量和黄精总皂苷含量无显著差异。这项研究阐明立竹密度是影响雷竹林下黄精生长的重要因素,雷竹-黄精复合经营适宜的立竹密度为6 000~9 000株·hm-2。  相似文献   

8.
在湘中丘陵区采取正交设计方法设置标准地,调查了1 302株样竹的重量、胸径和用材长度,分析了竹秆重量与胸径、用材长度的关系;选择一元回归方程W=aDb,编制了毛竹一元重量表;选择二元回归方程W=dDeHf,编制了毛竹二元重量表;经检验,编制的湘中丘陵区毛竹一元重量表和二元重量表的制表精度与适用精度均远远超过90%,说明其在湘中丘陵区适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的意义对毛竹形体关系、毛竹竹株各部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生物产量及其分配、标准竹分段关系、光合经济指数等进行研究 ,为发展和合理利用毛竹资源、提高毛竹利用率提供了依据。取材方法采用综合抽样 ,选择湖南桃源、永州、桃江、永顺等地有代表地段的不同年龄竹林作样地。每个样地面积为100平方米。样地内竹林全部检尺 ,用算术平均法求出竹株平均胸径。由于毛竹胸径变幅不大 ,样地内一般只有3个径阶。因此 ,根据平均胸径、最大和最小胸径各选1株(共3株)作标准株。标准株实测胸径 ,伐倒后量测实际高 ,再按2米区分。第一段为1…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山东省省选12株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古树的38株无性系苗木资料,利用Fuzzy关系方程对苗高生长与7个形态性状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叶片长与苗高生长关系最密切。提出了应用形态性状估测苗高生长的GM(0,N)模型。  相似文献   

11.
石竹地上部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不同秆径石竹的枝下高、冠幅、节数、最长节、第七节、枝盘数、壁厚、叶重、枝重、竿重、竿径、竿高 12个因子的生物量进行测定 ,得出各因子的平均值。分析结果表明 :各因子间大多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 ,测定了石竹叶片单位重量的叶面积为 82 .11cm2 / g;竿、枝、叶的含水率分别为 35.9%、2 8.3%、37.9% ;竿、枝、叶生物量分别占地上部的 74 .9%、16 .7%、8.4 %。  相似文献   

12.
为给科学、合理、可持续经营毛竹林提供参考数据,以上阔下竹复合经营模式和毛竹纯林经营模式的竹林为研究对象,对两种经营模式下毛竹的竿形生长和地上各部分生物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上位阔叶林对下位毛竹林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同在上坡位的毛竹,上阔下竹复合经营模式的毛竹其胸径、竿高、壁厚、竹竿质量、竹叶质量等指标均显著大于或高于毛竹纯林经营模式的,毛竹的相对竿径随竿高而变化的趋势也较纯林模式的平缓,而毛竹的相对壁厚随相对竿高的变化趋势较纯林模式的陡峭。两种经营模式的毛竹其胸径、竿高、壁厚、竹竿质量、竹叶质量等指标在中坡位和下坡位的竹林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毛竹材积主要构件因子关系研究及材积表编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毛竹立竹材积构件因子及立竹胸径与立竹实际材积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立竹全高、胸高竹壁厚与立竹胸径呈显著的正相关,是立竹胸径的从属因子;竹秆相对高度竹壁厚与秆径呈一致性变化趋势,立竹径级与竹秆相对壁厚无相关;构建了立竹胸径与立竹实际材积的数学模型:V=0.007351-0.001875D+0.000291D2,编制出竹林林分结构易测因子立竹胸径的对应材积表。  相似文献   

14.
在广西南宁市测量粉单竹竹秆的全高、材长、胸径、节间数量及每节间三要素(直径、长度和壁厚)等秆形指标,对砍倒的立竹进行分段称重,研究这些指标与竹材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材长、节间数量及三要素均与胸径相关密切,幂函数和线性方程拟合程度高。最长节间出现在第9~12节,最粗直径多在第4~6节。全株生物量中竹秆所占份额最大,为76.82%,各器官生物量依次为秆 > 蔸 > 枝 > 叶。单株竹秆鲜质量与胸径高度显著相关,可用二次线性方程进行较精确估算。研究秆形结构变化规律、全株及每段竹秆鲜质量分配格局,有利于促进粉单竹竹秆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15.
水曲柳造林密度与林分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水曲柳人工林合理的造林密度,以帽儿山实验林场10年生的水曲柳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m×1m(A)、1.5m×1.5m(B)、2m×2m(C)、3m×1.5m(D)4种不同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林木的干形、林分的产量均有显著地影响,其中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单株叶面积、冠高比随密度的减小而显著增大;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影响。综合比较4种密度水平林分,C水平的造林密度是最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实验观测了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和慈竹(B.emeiensis)不同发育期(竹笋、幼竹和成年竹)的解剖特征,包括组织比量、基本组织、维管束及纤维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发育成熟,2个竹种的基本组织比量都呈现下降趋势,而输导组织和纤维组织则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基本组织的减小量基本上等于纤维组织和输导组织的增加量。在同一发育期慈竹的维管束密度大于青皮竹。纤维长度随着竹龄的增加而变长和增宽,在同一发育期,纤维细胞的直径中部大于基部和顶部。竹子发育期间,纤维直径、双壁厚、长宽比及腔径比都随竹龄增加而增大,壁腔比则呈现下降趋势。2种竹材维管束的径向宽度均大于其弦向宽度。  相似文献   

17.
以美国不同区域引种的美洲黑杨为材料建立基因库,通过对基因库资源物候期和生长调查发现,基因库资源内存在普遍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丰富。落叶晚的系号比落叶早的系号最长可多60 d左右的生长期;相关分析发现,叶片长、宽、叶宽基距等决定叶片大小的指标与树高和胸径呈负相关,甚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单个叶片越大越不利于植株材积量增加。正态分布检验结果为树高、叶片长、叶柄长呈显著正态分布(P0.05),而其他特征虽然不呈显著正态分布(P0.05),但峰度和偏度值也较低,接近正态分布;基因库资源中不同性状变异系数从11%到29%不等。胸径超出群体均值25%的系号有32个,占到总数的7.13%。总体上,引进的美洲黑杨资源变异丰富,选育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毛竹天然林表型特征的地理变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研究了我国17个天然毛竹林的胸径、中央直径、杆高、枝下高、全杆节数、枝下节数、叶片长度和宽度、叶片侧脉数、胸高处竹壁厚度、竹腔径、壁腔比等表型特征。研究表明,胸径、杆高、叶片长度和宽度、叶片侧脉数、竹腔径、壁腔比呈现随纬度变化的地理模式,与经度无关;全杆节数受经度和纬度的双重影响;所调查的表型特征均没有表现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的地理变异模式。研究还表明部分表型特性与气候条件下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2013年5月,抽样调查了盈江县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天然缅竹,测量其全高( H )、枝下高( h )、胸径(D)、基径(d)、秆重(G)、分段秆重(g)、节间直径(dj)、节位数(N)和节壁厚(T)等因子,对缅竹进行秆形结构分析,并将缅竹与毛竹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缅竹的基径对胸径的拟合方程为: ln ( d)=ln 1.406+0.885 ln (D)(R2=0.880);秆重对胸径的拟合方程为: ln (G)=ln 86.544+2.797 ln (D)(R2=0.907);壁厚对高度的拟合方程为: T=3.487-0.433 ln ( Hx)( R2=0.832);节间直径对高度的拟合方程为: dj =8.803-0.004 Hx ( R2=0.745)。这些因子间均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其它秆形结构因子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胸径相同时,缅竹全高、秆重均大于毛竹;从基部到33节时,缅竹节间长明显大于毛竹。表明在竹材的加工利用方面,缅竹与毛竹相比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和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