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研究证明,泌乳母猪采食量随季节变化而改变。一年中以6,7,8,9月4个月份气温较高,采食量较低。哺乳母猪的生产性能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高产母猪。1采食量下降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1.1繁殖性能方面当哺乳母猪采食量不足时,母猪将动员自身的脂肪贮备以平衡每日生产所需能量的供应不足。如果环境温度比母猪的最适温度(18~20℃),每升高1℃,则平均减少采食量3.5%。这样会使其繁殖性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表现为发情时间延长或不发情,下一胎产仔数少等。1.2生长潜力不能很好发挥研究表明,环境温度比最适温度(18~20℃)每升高1℃,泌乳量降低2.3%。出…  相似文献   

2.
规模猪场高温季节的饲养管理及保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猪的生物学特性,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32℃时,猪群可能出现热应激。公猪表现为性欲降低、精液品质下降。母猪则表现为繁殖障碍,受胎率下降,返情率增加;妊娠母猪产仔数减少,流产、死胎增加,特别对妊娠早期(30d以内)及妊娠后期(100d以后)的母猪影响最大;哺乳母猪产后(子宫炎-乳房炎-泌乳)综合征发病率增加,泌乳量下降;仔猪断奶重减轻,母猪断奶后发情延迟;商品猪饲料利用率降低,采食量减少,日增重下降。据试验,当环境温度高于最适温度5—10℃时,猪的采食量就会减少6%~21%。温度过高,饲料容易发霉变质,出现霉菌毒素中毒现象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3.
周盼  杨鹛  吴德 《猪业科学》2015,(5):86-87
现代母猪的高产力导致其对热应激的敏感性随之增加。泌乳母猪因其代谢速率较高以及跟乳仔猪的最适温度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面对着严重的热应激。泌乳母猪遭受热应激后会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来保持体内的热平衡。其中,最明显的反应就是降低采食量以减少代谢产热。由于处在特殊的生理阶段,泌乳母猪采食量的降低会引起一系列繁殖性能的下降。文内提出了通过营养手段改善热应激对泌乳母猪不利影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母猪分娩后头三四天适当控制采食量,防止消化不良,影响乳质。随后即应敞开饲喂,母猪能吃多少就给多少,保证充足的饮水,注意防暑降温(气温22℃以上母猪食欲降低),尽可能提高母猪采食量。母猪采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多,则泌乳量高,仔猪腹泻少,生长快,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5.
在炎热的夏季,当气温超过30℃时,奶牛即呈现热应激反应,采食量和泌乳量下降,尤其产乳高峰期热应激反应更明显。产乳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时以蒸发为主要散热方式增加了维持需要的能量,例如体重635kg日产乳27kg的奶牛在35℃时维持需要的能量比在20℃时约高20%;二是奶牛的采食量下降,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产乳的需要。为预防奶牛热应激反应,维持高水平的产乳量,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若不采取防范措施,会使妊娠母猪出现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次数增加等现象,并由此引发妊娠母猪机体营养不良、产奶量降低,严重的还会出现死胎。因此,搞好夏季饲养管理,可有效提高妊娠母猪生产性能,增加饲养户的经济效益。1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环境猪舍要搞好温、湿度调节。如果温、湿度过高,会导致猪采食量减少,日增重下降;温度过低,则热能消耗大,采食量多,而饲料报酬低。因此猪舍的适宜温度应控制在15~20℃,湿度以控制在50%~55%为宜。对过夏的怀孕母猪,猪舍应配有遮荫、通风等设备,在气温达30℃以上时,…  相似文献   

7.
夏季热应激对泌乳奶牛造成的危害极大,发生热应激时,奶牛为了减少体热会减少采食量。据测定,气温在22~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超过30℃,采食量下降10%以上;40℃以上时采食量下降50%以上,个别奶牛将停止采食。采食量的下降造成奶牛营养不良。研究表明,在21℃以上时,气温升高会引起体温上升,体温每升高0.6℃,采食量下降1.4kg,产奶量下降1.8kg,  相似文献   

8.
泌乳期间的低采食量会导致母猪体储备的过度损失而显著降低体重和背膘储备 ,延长断奶到重新交配的时间 ,降低妊娠率和产仔数 ,缩短母猪的使用年限。母猪泌乳期间的饲喂水平也会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 ,母猪泌乳期间饲料消耗同产奶量直接相关 ,采食量增加 ,产奶量也会有较大提高 ,产奶量的高低会影响哺乳仔猪的生长速度。提高母猪泌乳期饲料采食量的方法之一是确保母猪妊娠期间不要过度饲喂。母猪泌乳期的饲料采食量和妊娠期的饲料采食量呈负相关 ,妊娠期的饲料采食量增加 ,泌乳期的饲料采食量则下降。因此 ,妊娠期的饲料采食量应减少 ,否则妊娠…  相似文献   

9.
1 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 泌乳母猪圈舍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消毒猪圈、走道及用具,并让哺乳母猪多运动,多晒太阳。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应为15℃~25℃,相对湿度不应超过75%。这样的环境可以提高采食量和营养物质转化率,增加产乳量。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温,哺乳母猪产房应有取暖设备,防止贼风侵袭;夏季应注意防暑,增设防暑降温设施,防止母猪中暑。  相似文献   

10.
精氨酸提高母猪免疫力、缓解热应激的机理与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吉鹍  吴玲 《养猪》2019,(3):31-32
20多年来,随着现代猪育种理论的迅猛发展与种质测定同步选育技术的应用,经过不断的遗传选育(如降低背膘厚度的选育),肥育猪的生长速度、瘦肉率与胴体品质显著提高,繁殖用母猪的产仔数与泌乳性能逐年增加(发达国家每头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即PSY已达30头),同时降低背膘厚度的选育也增大了母猪的成熟体型,并相应地降低了母猪的采食量。在母猪泌乳力的增加已经不能满足由于产仔数的增加所要求的母猪泌乳量的同步增加,而母猪的采食量又相对较低,特别是在炎热季节下,母猪的采食量更低的情况下,必将造成母猪体组织的大量动员与利用以满足泌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1提高采食量通常泌乳母猪的能量摄入量取决于母猪的自身体况,产乳量和乳组分以及体重和体组成的变化。泌乳期间的总采食量与母猪的泌乳性能、繁殖性能呈正相关。而泌乳期的采食量下降对母猪的生产性能影响很大,如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降低,窝产仔数减少,产仔率降低。通常母猪养殖生产中在泌乳期都应该保持较高的采食量。2蛋白质现代母猪由于体重大、产仔数多、泌乳量高,因此需要泌乳旺期母猪日粮中提高蛋白质含量,且保  相似文献   

12.
哺乳期母猪采食量会直接影响哺乳母猪的泌乳力,从而影响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母猪下次发情的时间及状态,保证哺乳母猪足够的营养摄入是养殖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因素很多,如猪种、环境、温度、基础日粮组成、饲喂方式等。本文综述了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方法,为继续研究和在实际中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 哺乳母猪|采食量|泌乳力  相似文献   

13.
王晓艳  黄川  张守全 《猪业科学》2012,29(12):70-71
1沁乳母猪泌乳母猪营养计划最重要的3个目标是:1)采食量最大化的精确配方饲料;2)高采食量中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素含量要相匹配;3)断奶猪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水平。正如众所周知的妊娠母猪需要限饲一样,泌乳母猪需要采食量最大化,然而实现泌乳母猪高采食量的方式却各有不同。本文回顾营养摄入的重要性,讨论如何确定正确的氨基酸水平,并提供一个实用的哺乳期采食策略。1.1泌乳母猪采食量最大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热应激对泌乳母猪泌乳量、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泌乳母猪的舒适温度区为16~22℃,因此分别在高温季节(日平均温度28.41℃)和适温季节(日平均温度20.78℃)各对20头长白泌乳母猪(初产母猪6头,经产母猪14头)开展相应的热应激和非热应激试验,检测并分析泌乳母猪在2种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泌乳量、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热应激极显著降低了混合胎次所有母猪泌乳期的泌乳量(P<0.01),其中热应激显著降低了初产母猪泌乳第21~24、25~28天的日均泌乳量(P<0.05),并极显著降低了经产母猪泌乳第5~8、9~12、17~20、21~24、25~28天的日均泌乳量(P<0.01);热应激还造成总蛋白含量、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降低,而尿素氮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极显著增加(P<0.01);热应激对泌乳母猪的免疫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导致IgM、补体3、γ干扰素含量显著增加及CD8活性显著增强(P<0.05),IgG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综上,持续热应激会导致泌乳母猪泌乳量减少,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发生显著改变,从而对泌乳母猪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热应激会使泌乳期母猪采食量降低近50%,母猪失重增加、泌乳量减少,使仔猪生长率降低20%~25%,还会延迟母猪断奶后的再发情。因此,如何正确分析母猪夏季高温环境下,繁殖生产水平下降的原因,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热应激影响繁殖母猪生殖性能的主要机理夏季气温常在30℃以上,而母猪在温度达到26℃时就受到热应激的影响,使母猪的生殖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母猪发情和排卵是通过内分泌途径在生殖激素的控制下进行的,而这些激素与蛋白质和类固醇供应是否充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猪只皮下脂肪厚,散热比较困难,夏季气温过高,会使猪食欲减低、增重减慢或停滞,甚至发生中暑死亡。通常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0—30℃,育肥猪前期要求18—20℃,育肥后期要求15—18℃为宜。因此,除新生猪外,当气温达到30℃以上时,猪会出现喘气,采食量下降,饲料报酬降低;当气温高达35℃以上时,即应采取降温防暑为主的综合性措施,以免对猪只产生不良影响。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温环境如何影响母猪的泌乳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猪处于高温环境下时,总是力图通过各种机制来适应这一应激条件,比如降低食欲、重新分布血流以及改变内分泌状态,以便减少产热量并增加体热向环境中的散发。这些适应性过程会导致母猪加大泌乳期内的体重减轻程度,同时降低泌乳量并从而降低窝仔生长率。在热应激条件下,母猪断奶后的再发情也会延迟。性能上的这些变化,仅仅可认为部分原因是采食量下降。泌乳母猪营养和房舍上的各种改变或许会减轻高温环境对性能的负面影响。的确,针对炎热环境的特定日粮配方,包括改善日粮氨基酸平衡、降低日粮粗蛋白含量以及增加日粮能量含量,可改善热应激母猪及其仔猪的性能,但改善的程度是很小的。另一方面,滴水降温和精心选择产房地板类型等措施,对于减轻热应激效应具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于奶牛来说,理想的周围环境温度范围为-4—.5℃至+18—21℃。奶牛舒适温度范围要比我们给于它的温度低得多。饲养员或管理者认为舒适的温度,对奶牛就可能造成应激反应。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会造成泌乳奶牛的热应激.并减少采食量。  相似文献   

19.
母乳的产量和质量对哺乳仔猪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及健康程度至关重要,而高温是影响家畜泌乳健康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特别是夏季,动物因长期处于高温环境而容易引发热应激。此外,动物的泌乳过程受到机体内分泌系统的严格调控,涉及多种激素,包括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很多生产数据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会造成母猪采食量降低,泌乳性能下降以及内分泌状态的改变,进而对母猪、仔猪均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证母猪的健康状态及仔猪良好的生长性能,了解高温对母猪泌乳及相关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十分必要。作者针对高温对母猪泌乳量、乳成分和泌乳相关激素的影响进行总结,得到高温会降低母猪泌乳量,改变乳糖、乳脂和乳蛋白的含量及泌乳调控激素水平的结论,为后续探索高温影响母猪泌乳的内分泌机制及寻找适宜的缓解高温对母猪泌乳危害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缬氨酸是三大支链氨基酸(BCAA)之一,具有调控动物蛋白质合成、生长代谢、机体组织修复并提供能量等生物学功能.在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缬氨酸可提高母猪采食量、泌乳量,改善乳品质.本文主要综述了在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缬氨酸对母猪生产性能、泌乳性能以及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为缬氨酸在泌乳母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