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蜂群安全越冬是全年蜜蜂饲养的重要一环,尤其东北大部分地区最后一个蜜源与繁殖越冬蜂时间上存在矛盾。多数蜂友为夺取蜂蜜高产,在流蜜期采用扣王方法,而后放王繁殖越冬蜂,并于9月20日左右喂越冬饲料,这就造成繁殖越冬蜂数量不足和部分越冬蜂参与酿造劳动,因而,...  相似文献   

2.
正进入秋季,天气转冷,气温降低,蜂农应加强对蜜蜂的饲养管理。秋季蜂群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促进蜂王产卵,大量培育适龄蜂越冬,喂足越冬饲料,彻底治螨,为蜂群安全越冬和翌年早春蜂群快速繁殖奠定良好基础。一、蜂王产卵力强老、劣蜂王秋季停止产卵早,第二年早春产卵晚,越冬死亡率也高。因此,在培育越冬蜂前,要诱入新蜂王,淘汰老、劣蜂王。  相似文献   

3.
买蜂的门道     
孙烨 《中国蜂业》2006,57(6):39-39
初学养蜂的人要买蜜蜂,首先要请一位老养蜂人协助,并注意以下事项。 一、看蜂数 买蜂最关键是买强群。强群繁殖快,当年可分群,生产蜂蜜和蜂王浆等蜂产品。不要图便宜买弱群(即1~2框蜂的小群)。春季买蜂要买4框以上的,忌秋季买蜂,因为蜂群经过越冬期易受损失。  相似文献   

4.
秋季是蜂群越冬的准备时期。在秋季要注意培育越冬适龄蜂,更换老劣蜂王,留足越冬期间蜂群所需的饲料,防治病虫害和预防盗蜂的发生。强壮的蜂群在越冬期间比弱小群消耗饲料少,蜜蜂的死亡率低,越冬  相似文献   

5.
据我所知,中原地区有不少蜂群经过越冬后出现剥皮死现象,轻的有10~20%的蜜蜂死亡,严重的死蜂达1/3。群势越弱,这种现象越严重,致使春衰,蜂群发展缓慢,痛失春季油菜和洋槐蜜源,尤其对定地和小转地养蜂影响较大。要想防止蜂群越冬剥皮死现象,首先要弄清蜜蜂死亡原因。我观察发现,造成越冬剥皮死的原因有四:1.秋季繁蜂没有用新王,老王秋繁出的新蜂不如新王繁殖出的蜂体质健壮,体质弱的蜜蜂耐寒及抗病虫害能力差,遇寒冷气候,蜜蜂头部扎到蜂房里,如蜂团收  相似文献   

6.
美国秋季蜂群管理要点[美国]德莱普伦,K.秋季蜂群管理的任务是培育健康的越冬蜂群。若要来年蜂群能快速繁殖壮大,越冬群必须饲料充足,群势达标。不论你养蜂是为了生产蜂蜜,生产笼蜂,还是为了分群,春天时都需要强大的群势基础。而此项工作秋天时就应着手。秋季蜂...  相似文献   

7.
胡元强 《蜜蜂杂志》2012,32(2):19-19
历年来,蜂农用白砂糖作为蜂群的越冬饲料。2010年秋季,白砂糖价格大幅上涨到8 000元/t,蜂农难以承受,改用价格较低的淀粉糖浆(3 400~3 500元/t)喂蜂。多数蜂农反映:喂糖浆蜂群的蜜蜂寿命缩短,越冬群势差,早春繁殖慢;部分蜂农反  相似文献   

8.
<正>尼勒克县种蜂场蜜蜂的越冬期长达3个多月,做好越冬蜂巢整顿、蜂群检查和蜂群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是安全越冬的关键。一、越冬群的蜂巢布置尼勒克县种蜂场10月下旬,蜜蜂便开始结蜂团,大部分蜂团聚集在残余封盖子脾上,吃光蜂团内的蜂蜜,局部向后壁移动。存有足够蜂蜜,正确地布置蜂巢,是蜜蜂安全越冬的基础。黑蜂越冬一般有5框群势,需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说一年之际在与春,而对于蜂农来说却是一年之际在于秋.因为秋季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蜂群是否能够安全越冬,从而关系到第二年春天蜂群的发展.所以,养蜂人常把秋季作为一年养蜂工作的开始.秋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更换蜂王、培育大量越冬蜂、储备越冬饲料、防止蜂螨,为蜂群越冬,和来年早春繁殖作准备. 1 提前储备越冬"口粮" 进入秋季以后,外界蜜源逐渐减少,从秋季到第二年春季蜜蜂所需的蜜源,得在大流蜜期准备好,每隔半个月还得开箱检查蜜源消耗情况. 每年的9月到11月是蜜蜂农药中毒事件的高发期.因为外界蜜源减少,蜂群粮储备相对减少,蜜蜂外出采蜜积极性高,当外界使用农药时,容易引起蜜蜂中毒,造成蜜蜂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0.
蜂群的安全越冬,是保持蜂群实力、完成养蜂场蜂群发展计划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来年产蜜量的决定因素,因此,做好蜂群越冬前的准备工作,达到群强、蜜足、王好是很重要的。一、繁殖越冬幼蜂凡是参加采蜜、酿蜜等活动的蜜蜂一般是活不到来年春天的,要在晚秋抓紧繁殖越冬的  相似文献   

11.
蜂群的秋季管理,主要是为蜂群的越冬打好基础。在云南的广大地区,秋季蜜粉源丰富,且冬季不冷,是主要采蜜期之一,应加强生产。秋季管理主要措施如下: 一、培养适龄越冬蜂 越冬蜂是那些在秋季出生很少或者没有哺育过幼虫的蜜蜂。它的任务是渡过冬季,延续蜂群的生存。培养越冬蜂要选择秋天外界气温较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答     
问:越冬蜂群要怎样布置蜂巢答:蜂群进入越冬前,要调整蜂巢,越冬蜂巢布置得好坏,是蜂群安全越冬的重要环节。冬季蜜蜂在贮存蜂蜜的巢脾上,随着气温的下降,慢慢结成蜂团,又叫冬团。蜜蜂吃食巢脾上的蜂蜜,依靠群体产生热量维持生命所需的温度,在活动的状态下过冬。因而,在布置蜂巢的时候,要根据蜜蜂冬季生活习性用蜜脾布置蜂巢。具体的方法是:弱小群双群同箱越冬,布置蜂巢时,在  相似文献   

13.
<正>有些蜂群秋季群势较强,但到了春季,在蜂群没有明显病害的情况下,蜜蜂大量削弱,甚至陆续死亡。其原因是:培育的越冬蜂不适龄、蜂螨寄生率高、越冬饲料质量差、晚秋及早春管理不当、春繁过早等。一、越冬蜜蜂不适龄繁殖越冬蜂过早或过晚都不是适龄越冬蜂,所谓适龄越冬蜂就是越冬前出房的幼蜂进行过两三次排泄飞行,并未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特别是未分泌过王  相似文献   

14.
<正>蜂群安全越冬,保持蜂群实力,是来年春季繁殖的基础,也是提高来年蜂产品产量的决定因素。但由于种种原因,越冬蜂群经常出现不同程度地死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秋繁前治螨不够彻底。部分人沿用旧的管理模式,只重视秋繁后治螨,轻视秋繁前治螨,或治螨不够彻底,喷一次药,撤一次升华硫就算了事,这样,培育的越冬蜂会不健康,越冬时容易死亡。2.培育越冬蜂期间饲料不足,也不饲喂,单靠蜜蜂自采自食。正确的做法是把繁殖、饲喂、蜜蜂自采自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培育出健壮的越冬蜂。  相似文献   

15.
正尼勒克县种蜂场是饲养新疆黑蜂的重点地区之一,8月上中旬天气开始逐渐转冷,蜜源减少,有少许零星蜜源,是繁殖适龄越冬蜂的关键时期。秋季繁殖出来的蜜蜂,经过充分飞翔排泄,未参加采集和哺育活动,保持生理上的工作,蜂群越冬安全和来年春季繁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全面检查调整蜂群由于蜜源大量减少,蜂王产卵下降,出现新蜂出房日渐减少,老蜂不断死亡现象。同时,采集蜂和小群之间的子脾有多有少,子脾质量悬殊很大,因而需要对蜂群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一)培育适龄越冬蜂 适龄越冬蜂是指秋季羽化出房后,经过排泄飞行,尚未参加哺育和采集活动的蜜蜂。这种蜜蜂保持了生理青春,能忍受冬季困守蜂巢的生活。这种蜂多,越冬饲料则消耗少,死亡率低,来年蜂群发展快。因此,应充分利用秋季蜜源植物花期,采取  相似文献   

17.
荞麦是陕北秋季的最后一个蜜源,采过荞麦蜜后,蜂群就要准备过冬了。因此,荞麦花期蜂群管理的好坏,就直接影响着蜂群能否安全越冬。下面谈几点荞麦花期的管理要点。一、培养强群采集荞麦蜜:陕北的秋季天气变化较大,旱涝不匀,阴雨连绵是常有的事,要想使蜂群既能采到较多的蜂蜜,又能繁殖大批幼龄越冬蜜蜂,只有饲养强群才  相似文献   

18.
罗林钟 《蜜蜂杂志》2014,34(10):27-27
<正>入秋以后,外界蜜粉源逐渐减少,蜂群管理由蜂王浆、蜂蜜等蜂产品的生产逐步转向蜂群越冬准备,特别是转地养蜂户,从9月开始,陆续从外地转回,准备蜂群的越冬。从近年来养蜂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每年的9~11月是蜜蜂农药中毒的高发期,主要原因是:外界蜜粉源减少,转地蜂群经长时间运输,蜂群蜂粮贮备减少,蜜蜂外出采蜜积极性高,而蜂群整体抵抗力却相对较弱,当外界使用农药时,容易引起蜜蜂中毒,造成蜜蜂大量死亡;另外,由于转地蜂  相似文献   

19.
秋季蜂群管理的好坏,影响蜂群的安全越冬和来年蜂群的繁殖。为达到群强蜜足、无病害,使蜂群安全越冬和来年早春繁殖,我们在秋季管理着重抓: 一、抓越冬适龄蜂的繁殖。在我们山西地区,蜂群约有4个月的越冬期,采过荆条蜜的蜂是过不了冬的,只有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蜂王产的卵培育的新蜂,才是越冬适龄蜂。这时的作法是:①奖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认真总结多年来的养蜂经验 ,认为在秋季胡枝子花、向日葵花、荞麦花以及各种山花等花期 ,要从利用好这些蜜源 ,生产部分蜂蜜和调整群势 ,做好越冬准备的需要出发 ,对蜂群采取以下几点饲管措施 :1、勤摇蜜。盛花时 ,每 2 -4天摇一次蜜 ,天气好 ,进蜜多 ,要把巢中的大部分蜜摇出来 ,天气不佳 ,要少摇蜜 ,保留一些饲料蜜。2、育新王。秋季盛花期是育王的好机会 ,定地饲养的蜂群和小转地的蜂群要有计划地培育一批蜂王 ,换掉老劣蜂王 ,为繁殖越冬蜂备好优良蜂王。3、治螨虫。此期蜂群里的蜂儿还不是越冬蜂 ,可采用杀螨剂 1号 ,以 1∶40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