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994-2003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陕西吴旗县、安塞县进行中国沙棘优良类型和俄罗斯优良沙棘品种引种试验,采用家系选择法初步筛选出5个中国沙棘生态经济型优良单株,对3个俄罗斯良种沙棘的生长适应性经济性状进行了评价。前者生长迅速、树冠好、根系发达、郁闭快、水土保持效益好,果实较大、单株产量较高、Vc和含油量较高,适于在黄土丘陵区种植;后者经济性状较好,果实大、无刺或少刺,但适应性较中国沙棘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西伯利亚沙棘育种、开发利用、沙棘机械采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选育出了40多个沙棘品种。这些新品种产量在7.5~18t/hm2不等,百果重62~120g,最大的百果重140g,果柄长度3~6mm,含油量4%~8%,类胡萝卜素含量15~48mg/100g,糖含量5%~10%,总酸1%~1.9%,多数属于少刺品种;对于沙棘的开发利用,只有油脂利用最多;并对沙棘的机械采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设置于黑龙江省绥棱县的俄罗斯大果沙棘优良引进品种特丰1号和特丰2号实生子代选种群体表型性状指标分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以揭示俄罗斯大果沙棘品种实生子代性状分离规律,为大果沙棘良种实生选种提供理论基础,并选育沙棘优良新品种,得到几点主要结论:(1)引进品种实生子代在我国东北具有良好的生长适应性,生长指标有较大幅度的分化;各表型指标中单株产量及棘刺数变异程度较大,表明子代群体具备良好的经济性状选种潜力;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雌雄分化性状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规律。(2)从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中初选出的55个单株在果实百果质量这一重要性状上表现优异,一些单株果实产量可达10000kg/hm2,表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潜能;55个初选单株果实VC、VE、水解总黄酮含量均有明显的分化,且实生子代初选单株果实黄酮组分中以异鼠李素含量最高,与中蒙沙棘杂交子代不同。(3)在以百果重及单株产量为经济性综合评价指标基础上,筛选出3个高产、高VC型沙棘优良单株、5个高产、高VE型沙棘优良单株、3个高产、高黄酮型沙棘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4.
智利1994年引种了德国3个品种、俄罗斯6个品种,分别种植在不同纬度地区,并对其生长情况、 果实产量、产生的根瘤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在同一地区德国沙棘比俄罗斯沙棘生长良好,果实产量高。 试验证明德国沙棘在南纬53°的地区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国沙棘雌株进行灌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灌溉对中国沙棘雌株无性系的叶、果生长发育及果实产量影响显著,非充分灌溉可提高果实产量约20%。  相似文献   

6.
在Askola、Hergo和Leikora三个德国沙棘品种的浆果中,根据不同采集时间来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糖,有机酸,黄酮醇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用以提供一个更为完善的浆果成熟期内沙棘品质变化的情况。沙棘浆果成熟期内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1940-4660mg/100g),奎宁酸(810~2820mg/100g),维生素C(180~370mg/100g)和柠檬酸(90~160mg/100g)。在这3个沙棘品种中所有有机酸的浓度在成熟过程中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其糖类如葡萄糖(0.26~2.10g/100g)和果糖(0.14~0.54g/100g)在3个品种中成分变化略有不同。所有3个沙棘品种维生素C浓度在成熟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含有的主要黄酮醇是异鼠李素(350-660mg/kg),槲皮素(30~100mg/kg)和山奈酚(2-5mg/kg)。在3个沙棘品种中黄酮醇浓度在成熟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主要类胡萝卜素是玉米黄素(30~150mg/kg),β-胡萝卜素(3~50mg/kg)和β-隐黄质(5~19mg/kg)。基因型对类胡萝卜素的收集和类胡萝卜素的形态都有影响,但在3个沙棘品种成熟期间类胡萝卜素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在成熟期间抗氧化剂的分类表现出不同的组成变化,最大浓度也出现在不同的收获期。  相似文献   

7.
东北黑土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棘生长及改良土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立地(盐碱地、草场退化地、废弃地)栽植沙棘,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1998~2000年),结果表明:沙棘在pH值8.77~9.18之间的盐碱地栽植可以成活,同时沙棘林下土壤各单项肥力指标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沙棘栽植2年后土壤pH降低0.1~0.23左右,全盐量绝对值降低0.01%~0.02%,有机质绝对值增加0.01%~0.15%左右。草场围栏成效快,围护效果显著。废弃地栽植沙棘生长正常,株高达76.4cm、冠幅达79.2cm×76.2cm。  相似文献   

8.
柳叶沙棘果实品质好,植株无刺或少刺,是栽培和育种的好材料。采用嫩枝扦插,全光喷雾繁殖柳叶沙棘可获62%~95%的生根率。生根时间较其他种类沙棘晚10~15d。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和吲哚丁酸能提高生根率10%~20%。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优良沙棘育苗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俄罗斯沙棘品种的引种栽培实践, 提出了适于区域推广的俄罗斯沙棘主栽品种以及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 俄罗斯沙棘栽植株行距为3m×2m、4m×2m、4m×2 5m, 栽植株数1000~1667 株/hm2,雌雄株比例8∶2或9∶1, 为生产上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成熟度不同与品种不同,沙棘果实百粒重在270~480g(平均重量为350g)。这些果实可以得到60%~85%的果汁。有报道表明,通过离心方法可以得到67%的果汁(Heilscher and Lorber,1996a)。果实或果汁的成分见表11.1(Beveridge et al.,1999)。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果实中含有相当多的天然油质,这一点在果实的使用中至关重要(在本书第12章中加以说明)。在沙棘果实中有两个油脂来源:  相似文献   

11.
沙棘是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掌握其遗传改良和繁殖栽培研究进展对沙棘资源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由于沙棘是多用途树种,因此其遗传改良涉及多个性状、栽培模式也因造林目的不同而异。近年来,通过以选为主以及选、引、育兼顾的系统遗传改良,获得了许多果实大、产量高、无棘刺的优良品种,同时在良种的繁殖和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后,应加强生长性状和雄株的遗传改良、积极开展造林模式以及现有林分改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建平沙棘发展具有阶段性的历史过程,从引种到发展到百万亩沙棘林最终出现大面积死亡,综合分析沙棘死亡的客观和主观因素,提出从建平沙棘现存状况出发,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并结合品种选育、良种扩繁、选择栽培模式、抗旱造林等营林关键技术,从认识上入手,从技术上发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重振建平沙棘产业,树立建平沙棘品牌,构建具有辽西特色的林-工-贸一体化的人工沙棘商品林业。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地处我国黄河流域优势棉产区北界,棉花产业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京津冀棉花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棉花的种、管、收等作业环节仍靠人工作业,劳动强度极大,产出效率过低,植棉效益不高。结合京津冀棉花主产区亚区布局和自然条件,总结了各棉花种植亚区现有的不等行距、等行距、棉麦套种等棉花种植模式和农艺特点,调研了京津冀棉花种植机械化技术发展现状和机具类型,分析了该区域棉花种植机械化技术最新需求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棉花栽培模式改进、配套机械化技术研究和新型机具研发等发展建议。依据河北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具体任务要求,开展了适合于该地区的棉花播种多功能联合作业机的研发、试验和示范工作,多款新型播种机通过了技术鉴定,推动了京津冀地区棉花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物炭施用对农业生产与环境效应影响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炭(Biochar)因其特殊性质而被广泛应用在土壤改良和固碳减排等方面,因潜力很大,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生物炭性质不仅因生物质制备材料来源不同而有所差异,还受到热解温度和工艺的影响。同时,生物炭性质和土壤条件差异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其改良土壤效果和固碳减排成效。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炭在农田水土环境及固碳减排影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生物炭在农业领域、固碳减排及盐碱地改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现存问题,并对生物炭在农业相关领域的研究应用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广泛应用生物炭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曼  樊哲 《农业工程》2019,9(1):41-43
在现代园林的创建中,绿色植物的树种选择及种植方式,对生态发展和环境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讨论了树种类型及种植方式,并提出应用到现代园林建设的方法,达到能美化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search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42 studies are identified for in-depth review and analysis of documented impacts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from 1959 to 2009. This body of evidence is subjected to a systematic, quantitative scrutiny for the coverage and type of impact to derive patterns, gaps and trends in documented impacts of research in the subregion. The analysis offers compelling evidence that past investments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region have been productive. In so doing, the study also reveals some persistent patterns and identifies a number of gaps between investments and documented impacts. Strikingly, the benefits are principally derived from rice improvement research, which has generated 86% of total documented benefits in the Southeast Asia region over the past five decades. In comparison with rice improvement research, evidence of impacts in other areas such as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other commodities is minor. This suggests that there is considerably more certainty about the ability of rice research, particularly genetic improvement, to generate impact than is the case for other research foci.However, even for rice, the evidence has been patchy across time and space. There has been no comprehensive and subregion-wide attempt to inventory trends in adoption of improved rice varieties and document historical net benefits generated by this research effort. Despite the large-scale, long-term and sustained adoption of research generated rice technologies for smallholder farmers in this subregion, an impressive story on the impacts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on long-term developmental goals still remains undocumented. The paper also reveals a declining trend in total documented net benefits from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which is probably attributable to research lag times and changes in the intensity of impact assessment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麦垄套种夏花生产量,同时又节水,于河南省新乡县古固寨镇开展了夏花生节水高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麦垄套夏花生高产栽培必须把小麦和花生两季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考虑;既要考虑品种结构和种植模式的优化,又要根据这两种作物需肥需水规律进行合理水肥运筹。冬小麦应选用适当晚播、早熟的品种、如豫麦18-64系和温麦4号,6号等,采用宽行24cm、窄行12cm的宽窄楼播种;于麦收前10 ̄15d在小麦宽垄  相似文献   

19.
将可变透光智慧膜材料应用于低纬度高原桃树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材料可促进试验组花芽成长率、坐果率的提升,促进果实表皮发育,进而提升果实品质,提高桃树产量,改善桃树经济性状。可变透光智慧膜材料板可以改善果园光环境,实现果实的品质与产量双丰收,可增加果树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助力产业提升。   相似文献   

20.
黄芳 《湖南农机》2011,38(9):206-207
种植旱地浅水藕是一种新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效种植模式,文章介绍了浅水藕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藕田选择与整地、品种选择与种藕处理、栽植、田间管理、采收与留种等内容,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