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3414”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搞好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小麦施肥模式,探索最佳施肥量,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于2007—2008年度安排了该试验小麦“3414”肥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麦“3414”肥料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进行了小麦肥料效应试验,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得出氮、磷、钾最佳施用量分别为:256.5kg/hm2、163.5kg/hm2、132.0kg/hm2,此时小麦产量为6169.5kg/hm2。  相似文献   

3.
代厚英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131-132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4.
广德县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方案进行了小麦的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了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并拟合了三元二次方程,提出了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5.
兴化市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兴化市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建立了小麦的精确施肥模型,并根据经济效益最高产量,确定最佳施肥配比。此外,还介绍了适宜的施肥时间、施肥方法,从而指导该地合理施肥,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6.
小麦“3414”肥效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3414”试验为氮、磷、钾3因素4水平不完全设计,运用该方案进行试验,以期获得小麦最佳施肥模式.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小麦产量和品质。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和施肥咨询系统提供拳数。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河口乡小麦3414肥料效应的试验,获得姚安县大河口乡小麦最佳施肥比例以及肥料效应,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1试验目的 本试验主要为获得小麦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冬小麦“轮选218号”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北方旱地冬麦区,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及其他因素影响。旱地小麦产量较低.影响小麦总产的提高。多年早地高产攻关证明,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可有效提高旱地冬小麦产量。旱地小麦“早、深、平”高产栽培技术适合于山东省及黄淮海冬麦区.“早”是指肥料早施,“深”是指肥料深施,“平”是指旱地小麦采用平播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小麦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小麦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率以及肥料效应函数等基本参数,为构建盐城市小麦施肥模型、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 试验目的 为了获得小麦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小麦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率以及肥料效应函数等基本参数,为构建伊宁县小麦施肥模型、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3414”试验方案部分处理设计要求,通过小麦磷、钾肥二元肥料试验分析,摸清新集镇土壤磷、钾肥供给能力、农作物养分吸收量、最佳施肥量等基本参数,提出新集镇小麦每667m^2产量400kg时,磷(P2O5)、钾(K2O)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2.79、2.82kg/667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处理对弱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肥料是影响小麦品质的重要因素,肥料种类、用量及施肥方法等都会对小麦品质产生显著影响。本试验通过弱筋小麦“宁麦9号”不同施肥处理,研究其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河南农业》2004,(3):48
“周科”牌系列作物专用复混肥是周口市农科所经过多年的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和室内化验分析,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研制开发的绿色肥料新产品。“周科”牌小麦肥为“全营养型”肥料。养分均衡、选料高档、配方科学,不仅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合理配合,而且添加了小麦必需  相似文献   

15.
1研究内容 通过“3414”试验。获得玉米作物最佳施肥方案、施肥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筛选验证不同施肥量情况下,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增产效果,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分区施肥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2材料和方法2.1试验区概况试验设在乌苏市皇宫镇沙枣林村,农户:韩红卫。前茬作物为小麦,  相似文献   

16.
“双膜缓释”技术,是在氮肥的表面涂上双层水溶性而又具有缓释性能的胶结剂和包膜胶结剂,制备出不同时间段释放养分的包膜胶结型缓释肥料,以达到缓释环保的目的。“双膜缓释”配方肥料是采用国家专利技术,生产的一种新型配方肥料,为了验证“双膜缓释”配方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2010年10月我们选用小麦品种周麦22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研究表明。“双膜缓释”配方肥料在豫东淤土上表现出显著增产效果,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一般增产9.6-14.5%;“双膜缓释”配方肥料在减少10-30%用量情况下,与一般同样配比不减少养分的配方肥料相比,小麦产量没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证明,“双膜缓释”技术的应用,能减少氮肥流失,提高氮素养分的利用率∞,使小麦三要素协调,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好.对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有现实意义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小麦“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为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先是通过对小麦的施肥进行大概地讲述,接着强调了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的重要性。紧接着介绍了小麦种植过程中所需要的肥料。最后,讲述了小麦种植过程中使用的重点施肥技术,来详细地说明施肥的原则以及如何达到肥料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长武小麦对氮磷钾肥的利用效果及推荐施肥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不同量的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肥料的利用率,拟合肥料效应模型,得到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①合理增加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小麦产量显著增加。②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三种肥料的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③土壤中肥料的贡献率在小麦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④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量分别是150.859 1 kg/hm2、118.474 6 kg/hm2和62.583 1 kg/hm2,最佳产量范围是:4 157-4 527 kg/hm2。  相似文献   

20.
谢会芳 《河南农业》2009,(12):39-39
一、实验目的 严格按照《2008年河南省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万案》进行田间试验,比较各个处理小麦产量。筛选出适合当地小麦生产的最佳施肥标准,为当地小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