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索乡村旅游发展广义梯度推进途径,以促进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方法]通过对璧山县旅游资源、交通及企业发展等梯度要素的分析,获得璧山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广义梯度结构.并提出其广义梯度推移途径.[结果]璧山县乡村旅游可以划分为3个梯度,一级梯度包括璧城乡村旅游组团,二级梯度包括璧北乡村旅游组团和璧南乡村旅游组团,三级梯度包括梅江河乡村旅游组团.[建议]优先开发高梯度旅游区,打造区域乡村旅游精品;有效实施广义梯度推移,延缓乡村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加速广义梯度推移,实现乡村产业立体协调整合,以科学地推动璧山县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翔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9):1168-1171
【目的】探索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升级发展的合理途径,为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四川民族地区区位条件进行分析,对该地区的乡村旅游进行归类,分析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的升级途径。【结果】由于四川民族地区方格状区域格局难以形成城郊型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而其农牧交错的区位条件维持了原野型乡村旅游的乡土性,因此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根据当地的区位条件分为原野型乡村旅游和城郊型乡村旅游两种类型。【建议】在松潘—木里线以东,应发展替代旅游以减少环境压力,以西则应兼顾农牧环境的客观性和传统社会的乡土性认识,加强民族文化产品和森林、草原旅游线路的开发,将高寒麦类食品和民族聚落作为深度开发的关键,重点发展原野型乡村旅游,避免数量扩张的片面性,丰富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农业、农村特点,提升乡村旅游质量。  相似文献   

3.
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升级发展区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广西农业科学》2011,(9):1168-1171
【目的】探索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升级发展的合理途径,为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四川民族地区区位条件进行分析,对该地区的乡村旅游进行归类,分析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的升级途径。【结果】由于四川民族地区方格状区域格局难以形成城郊型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而其农牧交错的区位条件维持了原野型乡村旅游的乡土性,因此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根据当地的区位条件分为原野型乡村旅游和城郊型乡村旅游两种类型。【建议】在松潘—木里线以东,应发展替代旅游以减少环境压力,以西则应兼顾农牧环境的客观性和传统社会的乡土性认识,加强民族文化产品和森林、草原旅游线路的开发,将高寒麦类食品和民族聚落作为深度开发的关键,重点发展原野型乡村旅游,避免数量扩张的片面性,丰富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农业、农村特点,提升乡村旅游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全域旅游背景下山东省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方法】以 4 类 539 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为研究样本,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结果】空间分布特征显示,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平均最近邻指数为 0.8129,显示省域显著聚集,不均衡指数为 0.169,说明市域分布不均衡;核密度分析结果表明 , 示范点在济南、泰安、威海、潍坊、滨州呈现多中心组团分布格局,不同类型示范点聚集中心与分布形态各异;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布全局自相关指数为 -0.4243,空间关联格局不明显,冷热点差异不显著;鲁中地区示范点分布区位熵值为 1.14,显示集中连片分布,鲁西北区位熵值为 0.77,说明发展程度相对滞后。空间分布影响因素显示,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具有中心城市圈层递减效应、交通便捷性带动效应、高级别景区辐射效应、自然地理环境资源化效应和社会经济发展关联效应。【结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省域全域布局,协同发展,实现区域资源有效整合、共建共享;市域突出地域资源优势,注重竞合发展,不同片区功能互补、梯级推进;村域优化乡村“物质 - 文化 - 社会”三维空间系统,完善基础节点功能布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探索福建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以推动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方法/过程】以福建省乡村旅游为研究区域,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福建省乡村旅游建设中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产品缺乏特色和品牌建设、人才要素投入不足、文化资源挖掘不深等一系列问题。未来应基于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政策,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公共基础设施;立足特色产品、特色小镇等创建工作,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服务质量与标准;植根乡村文化,培育乡村文化品牌,积极克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明乡村旅游数字化发展现状,找准制约其现阶段发展的主要问题,对助力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对贵州省乡村旅游数字化转型案例进行调研,分析乡村旅游数字化转型实践,探讨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结果】 贵州乡村旅游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取得了数字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新技术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字营销矩阵逐步拓展,大数据洞察能力持续提升,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活跃等良好局面;但也面临着数字鸿沟有待弥合,从业者数字素养有待提升,数据壁垒有待打破,盈利瓶颈有待突破,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现实困境。【结论】 从加快乡村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旅游数字化培训教育、推进乡村旅游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塑造乡村旅游数字化运作商业模式、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和新技术应用场景等五方面提出详细的应对举措,以推动乡村旅游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乡村旅游如何实现游客满意和产业成长,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方法】利用异化理论分析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结论】由于理论指导和有效监管的缺失,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景观城市化、生态退化、民风功利化、世俗化、经营策略失当、经营效益低下等异化问题。【建议】从政府推动规范发展、产业集群化、产品体验化升级、社区参与及自主管理5个方面提出推动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乡村旅游如何实现游客满意和产业成长,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方法】利用异化理论分析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结论】由于理论指导和有效监管的缺失,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景观城市化、生态退化、民风功利化、世俗化、经营策略失当、经营效益低下等异化问题。【建议】从政府推动规范发展、产业集群化、产品体验化升级、社区参与及自主管理5个方面提出推动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明月湾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为推动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文基于古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研之上,借助SWOT分析工具,深入剖析明月湾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果】从挖掘文化内涵、丰富产品体系、完善设施建设、促进区域联动、塑造古村品牌、加大人才引进等六方面推动明月湾古村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结论】研究认为明月湾乡村旅游发展基础良好,古村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把握机遇、规避挑战,通过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探索漳平市上界村乡村产业发展策略,为漳平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建议。【方法/过程】文章以漳平市上界村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分析方法,具体分析了上界村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探索制约上界村农业、旅游等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结果/结论】文章从S+O战略、S+T战略、W+O战略、W+T战略4个方面,提出上界村应着力打造乡村特色“莲”品牌;加大文创产品创作力度;多途径营销渠道推广;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入专业人才等多个具体建议,为促进上界村乡村产业发展进而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实施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笪玲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20-123
[目的]完善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为相似区域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方法]以重庆市璧山县为研究对象,分析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特点,并通过该类区域PSR模型的分析,探讨不同游憩带适宜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结果]通过充分考虑PSR模型下的区域特点,分别总结出城市游憩圈带、近程游憩带和远程游憩带的游憩地配置模式、社区参与模式及社区发展核心.[结论]乡村旅游社区开发模式的选择应当依托区域要素,构建合理发展机制,避免各种经济、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2.
干锦清  严金明  夏方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845-16848
[目的]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通过浙江省余姚市、江西省南昌县的个案分析,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对交易费用的影响并确认其影响因素。[方法]在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个案实证比较研究。[结果]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确能够降低土地流转中的交易费用,活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当地政府的介入程度、对村级组织管理者的激励、对土地拥有者的保障或激励以及当地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发展程度等因素对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建立与演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降低了土地流转中的交易费用,在建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更多的影响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詹伟鹏  蔡晨璐 《农学学报》2023,13(3):107-112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给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乡村生态旅游的生态文明理念、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两者间的融合发展,持续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不断发展壮大。但乡村生态旅游业中存在的建设管理不严格、科学规划不到位、专业人才缺乏、旅游产品模式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借鉴福建省平潭青观顶村生态旅游发展实例,从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加强生态旅游立法、明确政府职责、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等3个方面的对策,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翠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43-4644,4673
论述了融安县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包括自然环境优势、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经济环境优势、政策环境优势和人文环境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促进融安县民族经济快速发展的途径,包括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区位因素,充分利用农副产品、打造品牌优势,充分利用政府的惠民政策、深化旅游经济发展基础,充分考虑人为因素、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并从旅游资源开发质量、旅游人才培养、旅游宣传及基础设施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民族旅游经济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农村非点源污染防治模式进行研究。[方法]以天津市典型的农业县宁河县为例,在研究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农村非点源污染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于宁河县的农村非点源污染防治模式,并对其环境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根据不同的农村非点源来源,将宁河县农村非点源污染防治模式分为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生活3个污染防治模块。种植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模块包括合理使用化学品、节水灌溉及秸秆资源多元化利用等内容;养殖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模块从养殖场或养殖小区的选址、饲养方式的选择、畜禽粪尿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出防治对策;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防治模块则按地理位置将村落进行划分,分别按照小城镇建设和生态村建设的思路提出污染控制措施。各模块既相互联系又具有针对性,适合不同发展情况下的村落非点源污染防治。[结论]该研究为海河流域以及其他北方地区的农村非点源污染防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有效评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通过选取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得出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结果]马村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为434.09 hm2,现实潜力为211.48 hm2,增加耕地系数为13.29%;根据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系数,将马村区划分为3个等级潜力区。[结论]资金与农户整理意愿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释放具有显著影响,马村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应根据现实潜力大小安排重点区域,以便取得较高整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丁运超  贾永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02-15304,15308
该研究阐述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历程,基本内涵,以及研究进展;利用该理论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总体经历了探索、参与、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成熟发展的巩固阶段。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进程差异较大,应结合当地实际界定乡村旅游的区域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同时,为了使我国乡村旅游在经历巩固阶段之后,避免进入衰弱阶段,笔者提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6条建议:即统一规划、增强吸引力,加大宣传促销、提高知名度,加强政府指导管理、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加强区域合作、提高竞争实力,突出生态主体、注重旅游产品整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实际情况与影响因素,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济宁市及其他地区的5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进行测评。[结果]父母外出情况、生活情况、留守儿童的年级和性别是影响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重要因素。[结论]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状况值得关注,父母、当前生活家庭及学校应重视对其家庭功能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农业旅游示范区旅游设施建设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苏南地区农业旅游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而有效推动农业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旅游设施建设差异性分析。[结果]游客对旅游设施的总体满意度为47.2%,基本满意;对公共卫生设施最不满意,为31.8%;其次是游憩设施和解说。[结论]农业旅游以生态体验和回归自然为特征,其设施的建设应切合农业旅游的主题,以体现农业特色,彰显乡土气息为首要原则,在规划设计规模、建设风格和选材上,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应开展游客资源调研,有效地进行建设,搞好交通绿化和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留住游客,争取回头客,使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永春县云峰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探讨其文化与旅游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品创意提升的策略,为推动乡村旅游由高速增长向优质旅游转变,解决当前乡村旅游创意产品供给不足提供思路。【方法/过程】基于文化创意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游客对云峰村乡村旅游的综合评价及对云峰村乡村旅游创意产品的消费意愿。【结果/结论】云峰村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创意,游客对乡村旅游创意体验活动、创意乡村景观以及创意地方美食等具有较高的消费意愿,最后提出从产品定位、开发原则、创意产品设计、完善创意开发环境等方面提升云峰村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