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高寒牧区运用生物技术控制草原害鼠种群数量从而降低牧草损失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运用生物技术控制草原害鼠降低牧草损失量,并根据灰色系统原理建立了运用生物技术控制草原牧草损失量和牧草控制效率的灰色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山丹县现辖天然草原365.83万亩,针对草原鼠害严重,药物灭治成本高、害鼠易产生耐药性、容易发生人畜中毒、年年防治年年有鼠的实际情况,我们经过多年的防治研究,探索出了一条运用招鹰灭鼠(生物灭鼠)、药物灭鼠等方法综合防治荒漠草场、荒漠化草原草场鼠害的路子,从根本上将害鼠密度控制在了防治标准以下,达到了有鼠无害、长期控制的目的,有效地保护了草原植被,恢复了草原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正>草原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保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屏障。鼠害是导致草原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害鼠啃食牧草,挖洞成丘,严重危害活动区域植被生长,草地形成大面积秃斑,植被覆盖度降低,优质牧草减少,草地产草量下降,超载过牧现象严重,草地生境恶劣。为了确保生态保护建设顺利进行,促进草原  相似文献   

4.
干旱对内蒙古草原牧草生物量损失的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草原干旱对牧草生物量造成损失的评估方法,以内蒙古扎鲁持旗北部的巴雅尔图草原为例,利用水分亏缺量作为内蒙古草原干旱评估指标,建立不同生长阶段牧草生物量损失评估模型。结果表明,牧草生物损失量与牧草返青期、旺盛生长期的水分亏缺量有着显著的Logistic曲线关系。依此确定了不同干旱等级相对应的牧草生物损失量,以满足草原干旱监测与灾损评估需要。  相似文献   

5.
以青海省海南州天然草地鼠害对牧草危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鼠害对牧草的危害程度,根据灰色系统原理建立了本区因鼠害造成的牧草损失量的灰色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以海南州天然草地鼠害对牧草造成的危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鼠害对牧草的危害程度,根据灰色系统原理建立了本区因鼠害造成的牧草损失量的灰色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以海南州天然草地鼠害对牧草造成的危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鼠害对牧草的危害程度,根据灰色系统原理建立了本区因鼠害造成的牧草损失量的灰色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鹰架招鹰控制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鹰架招鹰控制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研究初探侯秀敏(青海省草原总站810008)高原鼠兔是我省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除家畜而外的主要消费者。每只高原鼠兔每年约采食新鲜牧草21.6公斤,降低了草地家畜数量和经济效益。因此,防治和控制高原鼠兔种群数量一直是草地保护工...  相似文献   

9.
海北藏族自治州草原鼠虫害调查报告*陆元彪倪青耀武晓雄(海北州牧科所青海矿区810200)害鼠在我州分布广,面积大,危害严重。由于鼠虫啃食牧草,与畜争草,破坏了植被类型,优良牧草减少,杂类草丛生,草地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加之牲畜头数的增加,草地利用过度...  相似文献   

10.
凉山州草原资源丰富,有天然草原241.15万公顷。但草原鼠害十分严重,年危害面积达31.6万公顷,使草原质量低劣、生产力下降、生态恶化。2001~2004年,在木里、盐源两县鼠害区应用生态控鼠技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有效控制了害鼠数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2008—2010年对草地"无鼠害示范区"进行调查监测,对其害鼠种群密度、猛禽和食核数量、牧草产量及生物量进行分析,探讨和分析生物控制鼠害的效果及其产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08—2010年各监测月份的定点样方害鼠有效洞口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每千米目击猛禽数和食核数呈逐年上升趋势,3年内草地生物量增加27.7%,植被盖度增加43.8%,牧草高度增加22.9%;设立鹰架控制害鼠当年即挽回鲜牧草损失总量43 697.4 t,挽回经济损失773.948万元;年内草地生物量增加值为873.948万元。结果提示,在该地区设立鹰架,利用草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食物网的自然结构因子,从生态学角度对害鼠进行防治,控制草地害鼠的种群数量及危害,能够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提高草地灭鼠效果,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害鼠数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生态控鼠技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州草原资源丰富,有天然草原241.15万公顷。但草原鼠害十分严重,年危害面积达31.6万公顷,使草原质量低劣、生产力下降、生态恶化。2001-2004年,在木里、盐源两县鼠害区应用生态控鼠技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有效控制了害鼠数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不同角度论述害鼠防治中涉及的许多方面问题,通过对大面积灭鼠实例的分析,证明一塌糊涂2鼠可以得到新的草原生态平衡。灭鼠后第二年牧草质量由劣变优并保持稳定,优质牧草与杂草的比例从灭鼠前的1:6恢复为2:1,牧草价格从0.029元/公斤提高到0.042元/公斤。灭鼠后可获得高于灭鼠投资7倍以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天祝县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草原分布有高寒草甸、灌丛草甸等草甸草原,高原鼠兔是南部草甸草场的优势鼠类,危害严重,有效洞口密度达458个/hm2。为了进行有效防治,制作鹰架,招鹰控鼠。观测结果表明,招鹰控鼠方法控制高原鼠兔效果明显,第3年有效洞口密度平均降低37.5%,植被破坏率平均减少11.4个百分点,有效抑制了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的恢复,减少了牧草损失。  相似文献   

15.
草原鼠害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害鼠的防治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生态控制法。大面积草地害鼠的防治主要以化学方法为主,生物和生态制法为辅实施综合防治。对害鼠密度达到防治指标的区域,运用适当的技术方法,使害鼠种群保持在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以下。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县发生不同程度的草原鼠害,经济损失巨大.对鼠害发生区的草原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造成严重破坏.草原鼠灾发生的主要特点是:害鼠以鼠兔和地下生活的鼢鼠为主.草原害鼠加剧了草场退化和荒漠化进程.过度或不合理放牧是鼠灾"爆发"的诱发成因.本文提出防治鼠害发生的对策:建立健全草原鼠害防治体系;推广综合防治示范区;合理用药与用药安全;发挥地方政府和群众及各方面积极性,做到"治理一片、巩固一片",稳步改善生态环境,长期巩固防治效果,实现鼠害的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17.
草原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鼠类是草原生态系统组成成员,鼠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影响是多方面的,影响的深浅、益害程度随空间环境条件的变化、鼠类数量的消长而异,草原鼠害的防治应科学地控制害鼠数量,推广生物灭鼠,保护草原鼠类天敌,维护草原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初步研究了川西北草地主要害鼠高原鼢鼠、高原鼠兔的综合开发利用,探索了化害为益,有效防治害鼠,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初步研究了川西北草地主要害鼠高原鼢鼠、高原鼠兔的综合开发利用,探索了化害为益,有效防治害鼠,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应用招鹰灭鼠实施生物防治@王俊梅¥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应用招鹰灭鼠实施生物防治王俊梅(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兰州730046)招鹰灭鼠是依据鼠类天敌———鹰类与鼠之间具有食物链关系,人为地为鹰类提供有利的生存环境,使之捕食害鼠,从而达到控制害鼠种群数量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