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鼠害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林孝 《植物医生》2001,14(4):11-11
鼠害是世界性灾害 ,其危害的广泛性 ,遍及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等各个方面。控制和消灭鼠害 ,对人类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鼠类属哺乳动物 ,除具有一般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外 ,还具备独有的特征。一是性成熟早 ,繁殖速度快 ,幼鼠出生后3个月 ,性发育成熟 ,即进入繁殖期 ,1年内1对成鼠可繁殖几十只甚至上百只 ;二是体型小 ,穴居 ,善于躲避除蛇类外其他天敌的捕食 ;三是具有迁移能力 ,主动迁移一般不超过1km ,被动迁移能随人类交通工具迁移到人类要到达的任何地方 ,历史上 ,鼠类曾随航海船只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四是鼠类食…  相似文献   

2.
天敌减少田鼠回升春季灭鼠保苗护穗─—农田药物灭鼠防效为75%葛学炜浙江省绍兴县农技推广中心老鼠,是人们所痛恨的四害之一。并且繁殖能力很强,一年繁殖数次,每年春季清明至谷雨及三秋时节为繁殖高峰期,每次产仔少则几只,多则10余只,且孕期短,幼鼠一、二个月...  相似文献   

3.
麦蛾茧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麦蛾茧蜂是仓库害虫粉斑螟等幼虫的天敌。在温州,一年发生13—14代该蜂生活周期短,7—8天可繁殖一代,成蜂寿命长(233.5天),繁殖量大,单雌最多能繁殖276只幼蜂。成虫与蛹能耐低温,在4—8℃下,可保存1个月。成蜂能攻击深层粮堆内的寄主,一般寄生率78.7—91.6%。放蜂期间可掌握在仓虫发蛾高峰后10~15天,根据试验结果,认为此蜂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经室内饲养观察,基本上明确了越冬代稻水象成虫越冬后,由于越冬场所及个体素质的差异,造成了同一年份成虫个体之间初取食期早迟前后相差20多天。结果出现早取食早迁飞,迟取食迟迁飞,形成了每年群体迁飞期长达20多天的现象。同时,明确了越冬代稻水象成虫越冬后喜食稻苗,并更喜欢在稻苗上产卵繁殖,但在没有稻苗的情况下,在水生禾本科杂草上同样能产卵繁殖,只是繁殖率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黄毛鼠不同季节、不同性别种群动态及繁殖特征变化,采用数据统计对比方法,对浙江温岭2013—2020年捕获的黄毛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捕获的859只鼠类中,有黄毛鼠168只,占总捕获率19.56%,黄毛鼠在农户、稻田耕作区均有分布,为温岭地区常见鼠害之一。不同年份、不同月份和季节的种群数量有明显差异,在每年的1月和11月出现两个数量峰,最高月捕获率与最低的6月相差9.6倍。雌雄的体重、胴体重、体长、尾长、耳高、后足长差异显著,但未达极显著水平。种群总性比1.58,繁殖时间集中在10-12月,平均怀孕率为11.65%,胎仔数2~8只,平均为(6.00±1.77)只。  相似文献   

6.
褐家鼠种群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了1986—1993年贵州余庆县褐家鼠种群动态的研究结果。共解剖标本676只(雌353只,雄323只),对其雄鼠睾丸下降率,雌鼠怀孕率、胎仔数、繁殖指数的季节变化及年度差异和种群数量消长动态作了系统分析,研究期间平均怀孕率为22.03%,平均胎仔数为7.92只,繁殖指数为0.7321,每年1—3月和10—11月为两次妊娠高峰。确定了各年龄组的体重标准,研究了褐家鼠的肥满度。  相似文献   

7.
对1984—2015年贵州省岑巩县、息烽县、关岭县农田大足鼠种群生态特征资料分析表明,雌、雄鼠体重、体长等形态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大足鼠在稻田区、旱地耕作区占总鼠数的1.19%,为农田常见鼠种之一。种群数量较低,平均捕获率为0.035%,每年在6—7月和10—11月出现两个种群数量高峰。夏季和秋季种群数量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种群总性比为0.92,平均怀孕率10.53%,平均胎仔数7.17只,平均睾丸下降率41.94%,平均繁殖指数0.36。主要繁殖期在4—9月。春季和夏季是农田大足鼠种群繁殖力较强的季节。平均肥满度为3.27 g/cm3,不同性别、生境、年龄、季节之间肥满度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衢县为大、小麦混作区。大麦一般比小麦和其它作物成熟期早,是春季农田鼠类的主要食物源。鼠害在夏熟作物中亦以大麦较为严重,田间株受害率达5—20%。危害大麦的鼠类以黑线姬鼠(Apodemus aqrarius)为优势种群。据1986—87年大麦生育期间农田7956夹次的调查,捕获鼠类260只,黑线姬鼠占74.2%,褐家鼠、黄胸鼠等其它五个鼠种共占25.8%。为了解鼠类在大麦田的取食行为,提供合适的鼠害抽样技术,笔者等对大麦田鼠害株的田间  相似文献   

9.
94年农田害鼠回升及其主要原因宜城市植保站张道巡1994年的农田害鼠有明显回升。特别是主要害鼠尤其为突出。据1994年1—10月共布鼠夹6006个,捕获害鼠585只、捕获率为9.69%,其中室内布夹3000个,捕鼠318只,捕获率为10.6%,农田布...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驯化过程对季节性繁殖的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性腺活性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技术从秋季(11月)至翌年春季(3月)对室内驯化1月、3年和10年的雌雄鼠粪便中的性激素水平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在11—12月非繁殖季节,驯化10年组雄鼠睾酮水平分别达到3年组和1月组的3.5倍和13.3倍,驯化10年组雌鼠雌二醇水平分别达到3年组和1月组的2.0倍和3.7倍,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长期(3年和10年)驯化组雄鼠在繁殖初期(1—3月)的睾酮水平也较短期驯化组显示出更大幅度的提升。表明在经历长期驯化后布氏田鼠对稳定的室内环境逐渐适应,非繁殖期性腺活性抑制的程度逐渐减弱,呈现出随驯化时长增加而逐渐递增的趋势,从而导致鼠类繁殖表型发生了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藏北草原进行了炔雌醚、莪术醇和增效敌鼠钠盐控鼠试验。均配制成青稞药饵,投放药饵后第20、75和350天进行控效调查。结果显示:炔雌醚具杀灭高原鼠兔作用,20d校正灭效达72.24%,对成年雌雄鼠繁殖器官均能起到明显损坏作用,且适口性最好;增效敌鼠钠盐控鼠效果最好,20d校正灭效达94.46%;莪术醇也有一定效果,75d幼体比最低,总体看,3种药物均具有一定控制效果,有一定实际应用潜力,但还需进一步试验验证其控鼠效果。  相似文献   

12.
川西北草地鼠类危害面积高达2050.5万亩,若能有效防治,按当地牧区现有载畜量(7亩/羊单位)计算,可增养羊293万只。 以鼠兔Ochotona sp.和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erii)为主的鼠种危害川西北草原,不仅阻碍了草地牧业的发展,而且还传播鼠疫等疾病,威胁人畜健康。过去草地药物灭鼠,对控制鼠害也收到较好效果,但须禁牧20—70天,加重了草场载畜量,且易造成人畜二次中毒、污染环境、杀伤天敌。1982年日本山形县林业试验场研究员大津正  相似文献   

13.
松毛虫大腿小蜂寄生马尾松毛虫蛹,该蜂为湖南(长沙)一年自然繁殖5个世代。当平均温度25.5℃时完成一世代需41天,31.2℃时需22天。单雄平均产卵99.7粒,最高可达242粒。成蜂寿命在喂食的情况下,雌蜂平均37.4天,雄蜂25天。未经交尾的雌蜂下代均为雄蜂。室内可用柞蚕、樗蚕、油茶枯叶蛾、樟蚕、栎黄枯叶蛾等虫蛹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14.
柑桔木虱传递柑桔黄龙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主要媒介昆虫。几年来的试验初步表明:无病植株上繁殖木虱成虫,在病树上吸毒20—30天以上就可传病。黄龙病病原在成虫体内约经20—30天循回期、带毒后木虱成虫,虫口密度大(20头/苗以上),吸食传毒1天即可发病;虫口密度小(1—5头/苗),吸食传毒7—14天也能传病。潜伏期一般2—8个月,个别株2年才发病,病梢于冬季回接,3—5个月后也表现出和虫传发病苗相同的斑驳状病症。  相似文献   

15.
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平腹小蜂是荔枝蝽卵的寄生蜂,我们发现蓖麻蚕卵是这种寄生蜂室内繁殖的优良寄主。平腹小蜂在繁殖利用上有下列优点:(1)世代历期不长,便于大量繁殖。在30℃温度条件下,胚胎及胚后发育的十五天;(2)成虫寿命长,常温下,雌蜂寿命约一个月;雄蜂约七、八天。雌蜂寿命丧,产卵期也长,在田间发生作用的时间也长;(3)雌蜂羽化交尾以后,不必重复交尾,即可继续产受精卵;(4)在广州地区平腹小蜂可以以幼虫过冬,翌春羽化,根据这个特性,可在晚秋大量繁殖,来春应用。蓖麻蚕卵冷藏于0—5℃温度下经60天,仍可供繁殖之用。平腹小蜂的老熟幼虫冷藏于0—5℃温度下,经112天,仍有95%可化为成虫。这些现象,都有利于大量繁殖及蜂量的累积。1961年春季放蜂治蝽试验的结果:每株5—8公尺高的荔技树,放雌蜂约一百头,十天后,荔蝽卵寄生率提高到89.5%;而对照区的寄生率只有32.9%。初步认为平腹小蜂可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6.
黑线姬鼠是余庆县农田害鼠的优势种群,研究其种群繁殖参数的年龄变化规律,对于做好黑线姬鼠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制定防治策略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贵州省余庆县2011—2015年捕获的1 241只黑线姬鼠种群繁殖参数的年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5年平均种群性比为0.95±0.20,平均怀孕率为(32.99±9.04)%,平均胎仔数为(5.17±0.25)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68.73±6.00)%,平均繁殖指数为0.62±0.08。黑线姬鼠种群繁殖参数具有显著的年龄变化。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加,种群性比逐渐降低,怀孕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和繁殖指数明显增加,表明黑线姬鼠种群年龄越大,繁殖力越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是种群的繁殖主体。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农田害鼠的发生为害及其防治宜城市植保站(441400)张道巡今年农田害鼠是一个大发生为害年,据6月在农科所繁殖队农田,对农田害鼠密度调查,布夹280个,捕获农田害鼠40只,总捕获率高达14.08%,其中黑线姬鼠36只,占12.67%;褐家鼠...  相似文献   

18.
1984年-1985年,对大仓鼠(Cricetulus trilon)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结合分期捕捉解剖,得知该鼠营穴场所以农田附近的非耕作地为主(占46—87.7%);洞系垂直,有2-10个分支;成体鼠平均日食量11.3克,活动规律受季节和食物影响,但日活动高峰都在20—24时,一般8—18时之间不活动;防治适期在4月上、中旬和7—8月份。0.5%毒鼠磷或0.1%敌鼠钠盐玉米(或小麦)毒饵每洞3-5克,一次性投放灭效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经 1996~1999年4年对黄毛鼠鼠情监测 ,明确黄毛鼠在广东阳春各月的捕获量差异很大。全年以 12月捕获率最高 ,1、2、9、11月次之 ,5~7月捕获率最低。雌雄比为1∶1.34 ,平均每只雌鼠胎仔数4.61只 ,最高为8只。在阳春灭鼠最适时机为12月~翌年2月和早、晚稻水稻抛插后排水露晒田前。鼠药宜选氯敌鼠钠盐、敌鼠钠盐和溴敌隆等高效、低毒安全的慢性杀鼠剂 ,饵料以稻谷为好  相似文献   

20.
李秋阳  赵秀兰 《植物保护》2012,38(6):147-150
为了解云南沧源县农田害鼠种类、密度、繁殖特性、分布及为害特点,采用"夹夜法",于2010-2011年开展调查。结果表明,沧源县农田害鼠有黄胸鼠、臭鼩鼱、卡氏小鼠、大足鼠、小家鼠、宽齿鼹、短尾鼩等7种。黄胸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59.22%;臭鼩鼱和卡氏小鼠为常见种,分别占22.62%和15.18%;其他鼠种占2.98%。混合种群平均鼠密度为2.54%±0.88%;雌雄性比0.94∶1.00。年内夏秋季为繁殖高峰期;5-6月和9-11月为危害高峰。平均怀孕率为31.88%,平均胎仔数(6.92±0.43)只。不同鼠种在不同季节睾丸下降情况不同,夏秋季下降率高。臭鼩鼱具有隐睾现象,睾丸不下降。黄胸鼠和臭鼩鼱分布广泛,全县均有分布。卡氏小鼠主要分布于中低海拔稻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