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板栗丰产林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国29个重点产栗县54块丰产园连续4年的调查研究指出:实生栗林平均亩产111.1kg,嫁接栗林平均亩产135.4kg,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是:适地栽栗、良种嫁接、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搞好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工作。同时,对当前板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迅速改变板栗生产长期以来结果迟,收益晚,产量低的状况,从1975—1981年,我们在炮车公社果园进行了板栗密植早期丰产栽培试验.通过采取合理密植、良种嫁接、土肥水管理和修剪等综合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现已获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ame)属壳斗科栗属落叶乔木,是我国特产的著名干果树种。栗实营养丰富,甘甜味美,涩皮易剥,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为开发山区自然资源,加速板栗生产的发展,革新板栗栽培技术,实现早实丰产,提高板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于1981—1985年,开展了板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通过采取整地施肥,选用良种,合理密植,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六项技术措施,经过五年的工作,获得板栗小面积亩产305斤,是实生成年栗园亩产(80—100市斤)的3—4倍,基本上达到试验的要求,并为板栗商品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场遵照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伟大方针,利用野生资源较多的有利条件,在山坡、山腰上,已建起板栗林800多亩。但由于缺乏栽培经验,管理水平不高,常年亩产在100斤以下。1973年我场开展了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建立了三结合的科技小组,针对板栗产量不高的问题,进行了板栗丰产科学试验,摸索栗树生长规律及结果习性,探索板栗丰产的技术措施,培育优质高产栗树。试验林选在林业一队,面积4.2亩,坡向东南,坡度15°,树龄11-14年生,长势中等,品种有处暑红、焦扎、重阳蒲、黄毛蒲、大底青,全园93株,原来单株空蒲率为40%,历年亩产板栗60多斤。1973年经过试验处理后,亩产290.4斤,比当年大  相似文献   

5.
王格庄公社小柱大队遵照毛主席“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的教导,在各级党委正确领导和省果树研究所的积极帮助下,几年来,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大力发展粮果生产的同时,于1969年在虎山的东南坡上,开辟了1.62亩板栗丰产田,1971年嫁接了111株,1973年补接了6株,共117株。其中红光品种107株,红栗10株。经过几年的精心管护,板栗产量逐年增加。1973年产栗160斤,平均株产1.38斤,平均亩产100斤;1974年产栗623.5斤,平均株产5.3斤,平均亩产389.7斤;1975年产栗1,065.4斤,平均株产9.1斤,平均亩产657.7斤;1976年产栗976.8斤,平均株产8.35斤,平均亩产604斤。  相似文献   

6.
<正> 献县高官公社郝高官大队共有枣林360亩(枣粮间作),8,790株(其中结果树7,645株)。1970年以前,由于管理粗放,一般年产鲜枣8—9万斤,平均亩产259斤,株产仅11.8斤。为扭转这一局面,1971年以来,我们在该队通过搞样板田试验,采取施“三肥”(秋施基肥、花期喷肥、幼果期追肥)、浇“三水”(催芽水、助花水、催果水)、合理修剪和适时开甲等技术措施取得了丰产的良好效果(190株50年生大树,平均亩产鲜枣2354.6斤),并加以推广,从而使该大队的金丝小枣产量连年上升、趋于稳产(见表1),到1980年小枣总产量达到31万斤,为1970年的3.4倍。其措施是:  相似文献   

7.
针对富阳市板栗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在广泛调查基础上,选用新登镇王村的1株早熟型板栗优株,进行嫁接繁殖、育苗造林试验,经5年的连续验证,该无性系具有早熟,早实、丰产、高产等优良特性,而且还具有抗干旱、耐瘠薄的能力。5年生平均株产3.85kg,合每公顷产板栗3225kg,超过了杭州市科委下达的丰产指标的4.3倍,特别是该板栗无性系果实在9月上旬提早成熟,从而提高商品的经济价值。通过对早熟型高产板栗栽培技术研究实践,形成了1个从良种选育、培育壮苗、合理修剪、生长素应用和营林管理一套丰产栽培技术体系,这将对今后板栗生产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区板栗生产不断发展.不少地方采取选优嫁接、整形修枝、防治病虫害、林粮间种和加强栗林管理等措施,实现了板栗早结果、早丰产.玉林县六潘大队东风生产队七点九亩板栗(实生栗),一九七四年平均亩产达四百八十  相似文献   

9.
我县板栗实膛修剪经验,是西下营公社塔寺大队的共产党员王占元同志和贫下中农一起,在多年管理栗树的实践中,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创造出来的。目前,已在全县栗产区广泛推广,对板栗的增产起了很大作用。塔寺大队现有栗树1.1万多株,其中结果树3,600株。建国初期栗子产量1.7万斤,自采用实膛修剪法,栗子产量逐年提高。1966年产栗子3.5万斤,近二年来,产量稳定在6.5—7万斤,比1966年增加1倍。文化大革命以来共向国家交售栗子35.7万斤。大队建立的6亩40年生(60棵)板栗丰产园1973—1974年产量分  相似文献   

10.
<正> 迁西县盛产板栗,是河北省的板栗生产基地之一,年平均产量1500万斤左右。由于该县板栗含糖多,品质好,味道美,而被誉为“京东板栗”,驰名中外。过去由于采用实生繁殖,后代混杂,优劣不齐,结果晚、产量低,全县平均株产仅10斤左右。为了实现早实、丰产、优质,自1971年进行了板栗选优嫁接工作,从群众报优的1.13万棵单株中筛选  相似文献   

11.
<正> 板栗具有强枝结果的习性,而一般树的强枝都在树冠外围,因此形成外围结果。幼树结果枝少,产量低;成年树随着分枝增加,枝条越来越细,失去结果能力,这是板栗树低产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促进板栗外围长出强枝,北京地区以前多采用清膛修剪,结果更促使结果部位外移。为了达到立体结果、高产稳产的目的,三年来,我们在密云县高岭公社栗榛寨大队以13-16年生(嫁接后5-7年)的栗树为材料,在冬季采用促进板栗内膛结果的小更新修剪法并结合改接良种及其它管理措施,1982年该大队板栗产量达47,200斤(1979年仅7,024斤),获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1984年4月,韶关林科所以1年生板栗实生苗作砧木,优良的“韶林18”板栗的枝条作接穗,当年嫁接成活的苗木营造了早实丰产试验林5亩,嫁接后第3年,亩产板栗就达到77kg,比一般的板栗结实时间提早了6—7年,产量提高了2倍多,早实丰产试验获得成功,为今后发展板栗生产展示了良好前景。照片为该所科研人员在观测“韶林18”板栗的单株挂果情况。  相似文献   

13.
云台山区的板栗多为实生树.由于管理粗放,大部份表现为主干高,树冠小,骨干技、侧枝重叠,顶端小枝密生,内膛枝细弱、干枯.多为鸡爪码、香头码(即无效枝),很少有棒槌码(即有效枝),这是产量不高的原因之一.而且实生栗树坚果小,品质变化大.为了提高板栗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栗实品质,加强土、肥、水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技术措施上,现在普遍推广整形修剪及嫁接换优,即对已结果的成年树进行修剪.结果不好、丰产性差、品质又劣的栗树,则通过嫁接,改换成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昆明地区板栗产量和质量,就不同提质增效措施对板栗丰产的重要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不同提质增效措施对板栗丰产的重要程度排序为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土肥水管理。在昆明市宜良县20 hm^2实验地上通过实施2年多的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等提质增效技术措施,使板栗平均产量提高到4718.32 kg/hm^2,是改造前的1.59倍,丰产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板栗野生砧木嫁接建园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别山区北坡利用板栗野生砧木嫁接建园,引进省内主产区的11个品种和当地主栽的2个品种进行品比试验。施行的插皮舌接、夏季摘心、改土增肥、综合措施防治剪枝象甲等系列丰产配套技术均显成效,嫁接5年后便进入丰产期,6~10年生年株产达2.4okg,单产1500Kg/hm2,其中二新早等7个品种平均株产达3.3kg,单产2000kg/hm2,达到了丰产指标,为野生板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开辟了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采取适当密植、良种嫁接、合理修剪、间作套种、配方施肥,使用“TDS”生长调节剂,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措施,使50.51亩板栗试验林三年结果,五年平均亩产达86.19kg。  相似文献   

17.
迁西县素以"京东板栗"闻名遐迩,从70年代起,截止2000年底,迁西县改革了传统的栽培管理模式,实施了优种选育、嫁接树半矮化栽培、合理密植、由原来实生树乔化栽培的每公顷240~330株,提高到现在的每公顷825~1250株,达到了早期丰产的目的,全县建成了2万公顷的板栗早期丰产生产基地,栽植板栗2000万株,年产板栗1500万公斤,年加工、出口创产值2.4亿元.板栗早期丰产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是我国有名的干果,也是木本粮食。不但分布广,适应性强,果实营养丰富,而且材质性能好,的确是粮林兼备的好树种。长期以来,对板栗林的经营,都是很粗放的。因之,结果迟,产量低,品质也差。近几年,通过我们的探索,只要着重在良种嫁接、矮化密植、科学管理这三方面下工夫,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我所1.5亩板栗丰产林,1979年产子560斤,亩产370斤,比1977年翻了4倍。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对板栗光合强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我省蓬莱县王格庄公社小柱大队的板栗丰产田亩产713斤,产量达到较高水平。分析其丰产的原因,除良种密植以外,加强肥水管理,提高了光合作用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光合作用的强弱,对农林作物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品种、树龄相同,树体大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我们测得丰产试验田的平均净光合为208毫克/分米~2/小时,平均株产13.51斤;大田的平均净光合为1.35毫克/分米~2/小时,平均株产则仅有6.39斤;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院内栗地的平均净光合为0.37,基本绝产(见表1)。由此可见,光合作用的强弱与板栗产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抚宁县"京东板栗"稀植大冠传统栽培方法存在的结果晚、产量低、效益差的问题,实施了以提前整地、选用壮苗、合理密植、优种嫁接为主要技术措施的"山地板栗密植早丰栽培技术"试验,收到了当年定植、当年嫁接、当年结果、3 a丰产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