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贫困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而生计改善是缓解贫困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关注那些可能被边缘化的贫困山区农户,考察他们的生计转型状况尤其重要。回顾和梳理国内外学者针对山区农户生计转型研究的相关成果,围绕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安全等方面探析山区农户生计转型状况,分析山区农户生计转型驱动力和影响因素等,试图提炼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以贡献于山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缓解。  相似文献   

2.
从农业规模化经营与生计多样化的作用机理、实证分析、存在问题和对策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其中农业规模化经营可以促进农户寻求多样的生计方式、提高经济收入,特别是非农经济收入,还可以促进生计可持续发展,但规模化过程中存在土地流转政策不完善、产业链带动不强以及学科研究方法有待创新、学科融合性不高等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基于西南民族地区1529户生计转型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了民族地区生计转型农户城镇化融入能力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对农户城镇化融入能力进行了综合测度,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城镇化融入能力差异。研究表明,民族地区生计转型农户城镇化融入能力总体偏弱,不同融入阶段的城镇化融入能力发展不均衡,离开农村能力相对较强,进入和融入城镇能力相对较弱;在四类农户中,外出经商型农户城镇化融入能力最强,就近多元型农户次之,外出务工型农户第三,就地多元型农户最弱,且这种差异体现在农户城镇化融入的全过程。鉴于此,提出了从注重人力资本投资、深化户籍制度、城市住房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升民族地区整体生计转型农户的城镇化融入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何瑞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7,(32):235-237,258
基于英国国际发展署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选取宁夏回族聚居区4个县区的8个村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获取数据,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区差异明显,农户不同生计资本的拥有量对其生计策略的选择存在显著的影响,同时也间接影响着农户生计转型,致使呈现出不同的生计模式。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农户生计的快速转型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农户生计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并为后续的生态保护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利用三峡库区忠县退耕农户的调查数据,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归纳分析了农户的生计变化情况,比较了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资本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生计资本对其生计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退耕后农户的非农就业时间增多,而生计资本的差异使得其生活状况存在变差、无变化与变好3种结果。人力资本、金融资本、退耕还林面积以及种植生态林与农户的非农就业时间增多呈正相关。提高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能够促进农户生活由变差向无变化转变,提高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能够促进农户生活由变差向变好转变。  相似文献   

6.
借鉴先进的国际理念,解决中国农民的生计问题,是当前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新农村建设中最为关注的大问题。笔者利用2006年夏季山西省西北四县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民生计的可持续性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农民生计问题的严峻性和严重性。其形成的原因:自然条件导致粗放的谋生方式;农村人口增长和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农村土地和生态退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解决农民生计问题的影响结果:阻止土地、生态退化;不断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环境资产的产权赋予农民”、“确定政府与农民的交易量”和“政府给予农民的补偿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解决农民生计问题的三大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业科学》2019,(9):270-272
不同城郊带农户呈现差异化的生计特点和土地利用特点,并存在某种相互影响关系。从农户层面和区域理念出发,建立农户生计多样化与土地利用理论框架,以河北省19个村庄416户农户调研问卷为基础,分析不同城郊带农户生计多样化与土地利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郊区农户偏好粮食作物种植活动和兼业型生计策略,农地利用强度较低,农地转出可能性高;近郊农户的农地利用强度因农地经营规模的不同而不同,选择经济作物和多样化农业生计策略可能性较大,转入农地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远郊农户多采取滞留农业或脱离农业生计策略,农地利用情况因生计策略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一项全局性、长期性、深远性发展战略,少数民族农民作为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且特殊群体,在推进有民族特色的城镇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湖南麻阳、广西三江的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在影响民族地区生计转型农户城镇化的因素中,提炼出文化因子、政策因子、经济因子和老家因子这四个主因子,相应地提出了加强城市民族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扩展民族地区农民的收入渠道、消除老家的后顾之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家庭生命周期、社会资本与农户生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采用农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Mlogit回归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北农村家庭的兼业化程度较高,家庭结构呈现"纺锤形"分布,社会资本积累会促使农户选择偏非农型的生计策略。通过检验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发现社会资本在家庭生命周期对生计策略的影响中既存在调节作用,又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的大小为35.2%。为促进农户生计多样化,加强农户抗风险能力,防止生命周期阶段两端的家庭遭受生计风险,建议政府通过职业教育或者技能培训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加强对农户资金、贷款方面的支持,扩大农户的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可生计和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基本内涵,利用4省5县的数据,从农户的生计资产、生计策略和生计成果的角度对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进行分析,了解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民生科技是最贴近人民生活、直接服务于人民的科技。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的目的是通过发展民生科技,让广大农村居民实现生存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分析了贵州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进而提出了贵州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农业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农业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为了加快农业信息化,以农业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从农业信息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入手,探讨了以农业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提出了如何以农业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且不平衡,区域问存在明显差异.对贵州省新农村建设应针对各类区域的基础条件,在不同阶段分别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任务,使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取得最大实效.从三个阶段探讨了分步推进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以期对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分析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并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务输出对湖南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效应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农村劳务输出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就业、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等正面效应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可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从纠正认识偏差、科学规划农村劳务输出、创造条件和环境、强化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保护体系诸方面,提出了加强农村劳务输出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耀芳  孙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843-13844,13890
从资金投入、农民的文化消费力以及文化素质等方面分析了农村文化建设存在设施落后、文化生活单调等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整合多方面的资金与力量、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当前基层图书馆的现状,图书馆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应发挥哪些作用,并提出了在我国发展基层图书馆的一些思路以及市级公共图书馆参与农村图书馆建设的一些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县(市)级公共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于基层,最直接面对农村广大读者,如何发挥它的作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通过对新农村建设需求的分析研究,为此提出了县级公共图书馆新的服务模式,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推进至关重要,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必不可少。以兰州市"五区"新农村建设为实例,在构建了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其建设绩效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作为当今时代的首要发展工具,对农村的技术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村建设中,始终摆脱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在农村传播新型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农牧业水准,就要依靠科学技术手段的传播。所以在进行对农村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就要规范图书馆管理,确立良好的基础,提高农牧业发展水平。这对于当下农村先进生产力的提高,致富手段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