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鸟类的躯体为适应空中飞翔,略近梭状,前方尖形,全身羽毛都生向后方,体表特别光滑;飞翔时两翅为桨,尾为舵,两脚缩起或者伸在尾下,身体重心在翅膀下面,所以十分稳定。外部形态鸟的身体表面密被羽毛。羽毛在鸟体上有一定的分布区。羽毛着生的部分叫羽区,没有羽毛的部分叫裸区。羽毛这种着生方式,有利于剧烈的飞翔运动,腹部的裸区,还与孵卵有密切关系,如孵卵期间的雌鸟,腹羽脱落为孵卵斑。鸟类全身所被羽毛可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三种。  相似文献   

2.
齐欣 《野生动物》2005,26(6):11-12
在长江沿江湿地拍摄野生鸟类的几年中,偶然遇见一种模样怪异的鸟, 头顶凤冠,体羽鲜明。记忆中,从未有过哪一种鸟头部羽毛特征有如此明显的印象。此后开始留心寻找、观察并拍摄这种鸟,先后遇见过三次,但真正拍摄下来只有两次。后来才知,这种鸟的名字叫戴胜。戴胜,属佛法僧目,戴胜科,为一科一属一种,体长约29厘米,体重约70余克,全身羽毛以棕色为主。嘴细长稍向下弯曲,呈黑色,头上有棕色的扇状冠羽,各羽先端黑色,黑端下各具斑纹,两翅和尾羽大部黑色,上面有白色或棕白色横斑。脚和趾呈暗铅灰色。雌雄两性羽毛颜色相似。因为戴胜头部的长相,因此在民间有很多有趣的名字,有“山和尚”、“鸡冠鸟”、“发伞头鸟”和“花蒲扇”等。戴胜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短距离飞飞停停。飞行时身体呈波浪状,翅膀不慌不忙地慢慢扇动,轻盈袅娜,两翼上下鼓动,很像一只大蝴蝶。在地上行走时颇有风度,头部随着步伐一点一点,羽冠合着节奏一张一合,节奏鲜  相似文献   

3.
观赏鸟饲料的研制与应用王水明(苏州市新城饲料厂215008)鸟类经过长期的进化和演变,出现了许多种类,有以谷物食性为主的鸟类,如鹦鹉;有以杂食性为主的鸟类,如相思;有以昆虫食性为主的鸟类,如画眉。杂食性鸟和昆虫食性鸟俗称软食鸟。谷物食性的鸟类以谷物为...  相似文献   

4.
1美国蒙大拿州大学飞行实验室的生物学家戴尔和同为生物学家的布莱特·托巴尔斯克一直致力于缩小飞行器与鸟类飞行能力之间的差距研究,试图揭开鸟类飞行的秘密。风洞试验中,研究人员使用高速摄影机拍摄下鸟类的飞行影像,还在鸟身上安装微型面罩  相似文献   

5.
蛋鸡断翅好处多翅膀是禽类的飞行器官,而蛋鸡在笼养的条件下则完全失去了其飞行的意义。但翅膀和翅羽的生长及代谢则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且易造成鸡群夏季散热困难、产蛋下降。若在蛋鸡育雏期即把翅膀断掉,就可节约生长翅膀和翅羽以及翅膀代谢所消耗的营养物质,并能...  相似文献   

6.
鸟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鸟类行为。目前我国各地鸟类环志站为了提高鸟类环志数量,媒鸟引诱方法是环志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但是该方法也具有其局限性。2007年3~5月,笔者对黑龙江省帽儿山鸟类保护环志站春季常见的3种鹀科鸟类田鹀、黄喉鹀和灰头鹀,通过媒鸟鸣叫声音吸引其他同种鸟的方法,研究对鸟类集群行为的影响,以找出不同迁徙阶段以及每日不同时间段其鸣声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其结果将对增加鸟类环志数量具有一定的意义。研究表明:鸟类的鸣叫声音对于鸟类迁徙不同阶段的集群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在每天的不同时间段鸟鸣叫声音对其集群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旅鸟如田鹀等,媒鸟对于同种鸟的集群行为有明显的作用。当地繁殖的夏候鸟如灰头鹀,在迁到后期则不能使用媒鸟来提高环志量,因为它起的作用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各种鸟每日不同时间段媒鸟所起的作用也有较大的差异。对于夏候鸟而言,迁来早期早晨媒鸟有吸引的作用,而迁来中晚期则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7.
"基于鸟类(basal birds)"为一种类数量相对较少的化石鸟类,基干鸟类较另一鸟类群--"鸟胸类(Ornithothoraces)"原始;鸟胸类(包括现生鸟类和反鸟类)为一类种类数量很大、具有同一祖先、且来源于基干鸟类的鸟类群.在过去的15年里,共有产自中国的8个属、12个有效种基干鸟类发表,而产自的德国的始祖鸟为唯一的非中国产基干鸟类;当然,孔子鸟化石也发现于朝鲜.本文对产自中国的基干鸟类的形态学、系统发生和生态学进行了简单的综述.中国的化石材料对科学地了解鸟类的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揭示了基干鸟类个体相对较大、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变异也相对较大等特点.尽管有些明显的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例如热河鸟、会鸟和中鸟的相对系统关系存有争议),但是由于中国化石材料的存在,鸟类早期演化的真实场景已经愈加清晰.  相似文献   

8.
鸟类无论在栖息或迁徙时往往集结成百上千只大群,并在飞行时相互间保持着一定的间距.它们是靠什么机制来完成的,对此我们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查阅了有关文献,发现色斑对集群意义非常大.色斑在集群上的作用集群强的鸟类色斑发达,不集群或集群差的鸟类,70%以上缺少色斑或不显著.而与集群有关的典型色斑多生在身体中后部的胁、腰、翅、尾上.主要作用是在集群飞行时起到保持距离的作用以雀形目鸟类为例,表1中25科有11科75种鸟类不善集群或仅有少数种类集  相似文献   

9.
不会飞的鸟     
世界上现有鸟类9000余种,其中绝大多数能在空中飞行。有少数种类不会飞行,估计有25种,如:鸵鸟、鸸鹋、食火鸡等. 鸵鸟仅分布于非洲北部和阿拉伯地区荒漠地带,是现存鸟类中最大的一种。高的270厘米,个别的可达300厘米以上;最大体重32—90  相似文献   

10.
羽髓细胞短期孵育制备染色体标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目前有关鸟类染色体制备方法的研究报道较多 ,但其中大多数方法都对鸟类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或实验技术条件要求过高 ,不利于推广利用。本文报道的羽髓细胞短期孵育制备鸟类染色体标本的方法 ,是以鸟类雏鸟羽毛的羽髓或成鸟换羽期新长出的飞羽羽髓为实验材料 ,经含有秋水仙素的培养基短期孵育 ,然后采用常规制片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结果表明 ,此方法取材容易 ,操作简便 ,对鸟类无损伤 ,是适用于濒危鸟类的细胞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鸟类的祖先是占爬行类,生活在地面,而鸟却牛活在空中,生态的特异真是名符其实的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人们虽然仿照鸟类制成了飞机,并且在飞行速度和高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它们,但人们对鸟类那种自由自在的飞行生活仍然是叹为观止,羡慕不迭。为什么鸟类适于在空中飞行呢?这是因为它们的身体形态结构有很多部分都是与飞行牛活相适应的:1鸟的身体呈纺锤形,体表被覆着羽毛,构成流线型的外廓,从而减少了在飞行中的阻力。2鸟的前肢为具有飞翔能力的翼,翼的前缘厚,后缘薄,横切面呈拱形,穿过空气时阻力小井能产生升力。而后缘L着生…  相似文献   

12.
雀形目鸟类在动物园展览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我国就饲养有75种。关于饲养方法的报导国内尚不多,笔者就雀形目鸟类在上海地区饲养管理中的体会,报导如下: 1.笼舍建筑: 鸟类笼舍设计建造的成败,往往影响饲养及繁殖成果。在建造时不仅要造型美观,还应按鸟类的习性、繁殖要求,进行全面的按排。在笼舍设计中应注意下列事项: 首先应有规划,对各种鸟类进行笼舍安排,按所养的鸟类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鸟的特点,如鸦科鸟喜笼舍高大,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研究、试验,设计制作了一种仿生机械鹰,通过机械传动形式模拟鹰类飞行姿态,并配备音频鹰鸣声和鸟类哀鸣声,设置于飞行区鸟类活动频繁的区域,用于机场鸟类恐吓和驱赶,效果良好,为机场改善鸟击防范措施,降低机场鸟击次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国樱桃生产上关于鸟类危害的报道越来越多,不仅露地栽培的樱桃遭受鸟害,而且温室大棚樱桃也常受到鸟的侵袭。分析当前鸟类对樱桃危害加重的原因,一是随着我国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鸟的种类、种群数目急剧增加;二是樱桃粒大、色艳、皮薄、浓甜、早熟,且春季鸟类缺少食物,这就加强了樱桃对鸟类的诱惑力。其中最大、最红、最成熟的樱桃受害尤其严重,有些樱桃园损失惨重,甚至颗粒无收。根据鸟类活动规律,目前樱桃园中多采用人工驱鸟、声光驱鸟、设置保护网、驱鸟器、  相似文献   

15.
《江西饲料》2013,(6):46-46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吴晶晶)热河鸟是一种原始性仅次于始祖鸟的鸟类,是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一种重要过渡类型。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热河鸟具有奇特的“双尾羽”构造,此前从未在其他鸟类或带羽毛的恐龙中发现过,对于研究早期鸟类飞行和鸟类羽毛的早期演化过程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一种非常稀有的珍贵鸟类。这种鸟体重2.5公斤,身长0.9米。其体态威武雄壮,头戴浓栗色的羽冠;体羽棕褐,如铠甲掩身。尾羽银灰,疏散如丝,仿佛马尾遮后;双腿强壮,珊瑚红色,宛如紫金铸成;嘴红眼黄,耳羽发达,突于脑后,似双角并立。这就是我国特产鸟类,名列山西省的省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世界濒危物种——褐马鸡。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上,鸟类王国中生存的鸟类,总共约有11000多种。如果,让它们进行各种各样的有趣的比赛,可以产生许多别具一格的冠军。最大的鸟——鸵鸟现代最大的鸟,多数生活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非洲鸵鸟,成体雄鸟平均高度260—275厘米,个别的可高达300厘米以上;平均体重75公斤左右,个别的竟重达56.5公斤,它的翅膀退化了,没有飞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鸟类的羽色白化现象是鸟类羽色变异的形式之一,但在鸟类各类群中并不普遍。关于鸟类羽色白化的报道多集中于小型雀形目鸟类。2019年12月4日在陕西省大荔县赵渡镇鲁安村黄河滩涂冬小麦农田(110.211°E;34.841°N)进行鸟类调查时记录到1只大鸨(Otis tarda)羽色白化个体。除白化外,该个体如觅食、集群等行为均与越冬的同群其他正常个体类似。  相似文献   

19.
正鹦鹉喙羽症(Psittacine beak and feather disease,PBFD)是由鹦鹉喙羽症病毒引起的一种全球性分布的高度传染性鸟类疫病,严重威胁着野生和宠物鹦鹉,尤其是濒危种属鹦鹉的生存与健康。该病以羽毛对称性脱落和萎缩、喙及爪畸形为主要临床特征,多发于雏鸟和青年鸟,成年鸟感染多呈隐性经过,是重要的潜在感染源。PBFDV感染能够导致动物体严重的免疫抑制,发病鹦鹉最终死  相似文献   

20.
卷尾科鸟类并无引人注目的特点,它们体长约270毫米,体色多为黑灰,形似小乌鸦,有很长的尾羽。尾羽端部叉开,部分种类尾梢向上卷曲,故称卷尾。卷尾的尾羽有重要的实用目的。根据空气动力学研究,这种尾羽构造能使卷尾上下翻飞、使其左右拐弯特别敏捷,再配上那流线型的身材和尖尖的能快速疾飞的翅膀,卷尾在百鸟中便具有了一种空中优势。卷尾鸟总喜欢独立树梢和电线上突袭空中飞行的昆虫。卷尾有时也到树林里觅食,这时其它小鸟最好躲远些,以免受到这盛气凌人家伙的袭击。曾在闽北原始林中观察过一只灰卷尾,它不允许别的鸟在离它1公尺范围内觅食。有好几次黑鹎和灰喉山椒鸟误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