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义平 《茶叶通讯》2007,34(4):26-27
"茶尖旺"是采用美国诺艾思技术萃取生物胰苷、氨基酸、维肽等原料制成的新一代有机高浓度、高活性叶面肥.含有茶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养分,能迅速补充营养,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叶片浓绿,促进光合作用;从而增强茶树的抗病、抗寒等性能,具有使茶芽生长整齐、有效提高百芽重、持嫩性好等特点,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为探索其效果,2006年春茶期间特设本试验,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茶世界》2018,(2)
正1月19日,济南市茶叶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市茶协")四届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市茶协全体会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市茶协会长刘勇主持,协会秘书长温庆忠作2017年济南市茶叶行业协会工作总结报告,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张国松发表讲话。会议结束后,市茶协还举办了新春联谊会,济南茶叶集团职工、市茶协会员奉上精彩的节目,共同庆祝新年。  相似文献   

3.
茶史 茶诗     
广东增城人好饮茶,早有文字记载:明代陈经翰写《游燕游岳稿》及《山中志怀》二书,就隐居城东七里的凤凰洞中,洞里多岩石、石岩产岩茶,茶味胜西坑(增城西坑茶,是茶质味优的一种).县境内还有“银泉茶”、“狮岭茶”、“东坑茶”、“十八滩茶”、“仙人洞茶”等.“增城商业话升平”一文道:增城人在唐代讲“滩茶”;元代讲“泡茶”;明代讲“焗茶”;清代讲“冲茶”;今天讲“饮茶”.滩、泡、焗冲、饮,反映了增城人五个朝代饮茶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茶似茶非     
今古形殊义不差,古称荼苦近称茶.其实,有关"茶"、"荼"二字,自古众说纷纭,混淆时有.今夏,拜读了西泠林老乾良先生《先荼后茶》妙篇(《中国茶叶》第5期),茅塞顿开.茶喜憬然之余,遂不揣学浅,续貂二三,芹献于方家,以佐茗兴. 先荼后茶.查索清《订正六书通》,在"总目·上平声第一·五模"中,"荼"字释义如下:"《说文》苦荼也,同都切,臣铉等曰:此即今之茶字."  相似文献   

5.
君品之茶是茶也非茶,此语何意?且三分而后论。一、茶的起源(一)茶的生物学起源茶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山茶属的一种高等植物。据生物学  相似文献   

6.
人们都说,神通八极的是酒,思联四方的是茶.有人说酒醉人,醉在让人麻木、浮躁、虚幻,飘飘欲仙.也有人说,茶醉人,醉在让人冷静、清醒、真实,心旷神怡.我不怎么喝酒,但却不时喝杯极香的凤凰单丛茶,那茶香茶韵,却让我常常醉在那单丛茶的清香蜜韵里.那是今年的清明时分,正是潮州凤凰单丛茶的采摘季节.平时不怎么喝茶的我和几位老朋友,应茶乡朋友周兄之约,来到了“中国乌龙茶之乡”潮州凤凰山茶区.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武夷茶是女子茶,又有人说她是男士茶,而我说她是文人茶。君见否,一部厚实的武夷茶史,把武夷茶和文人形影相随、亲密无间的关系捕绘的淋漓尽致。首先说的是唐代徐寅,那是兴化府上第一位状元,著有两部诗文集,诗工整,文厚实,大文人衔头卓卓有余。  相似文献   

8.
自1990年以来,本县常年大麦种面积58万亩左右,单产水平在258kg上下徘徊。制约产量提高的主要因子,是每年有27%左右的大麦旺长,不能实行房效控制,抽穗后往往发生倒伏,不仅产量低而且品质差。造成大麦旺长的原因,主要是播量高,基本苗过多。1994年秋播以后,气温持续偏高,11月份平均气温达14.1℃,为本县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一次,比常年高3℃,导致大麦超季节生长,加剧了大麦的旺长。本试验选择10月3O日前散播,基本苗每亩36.86万,到12月19日测查,总南每亩140.3万,叶龄5.87叶,株高30cm,百株鲜重262.9g,干重却只有57.5g…  相似文献   

9.
21世纪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成功 ,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将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据预测 ,在21世纪 ,社会旺需5类人才 :●发展高新技术的高科技人才与传统产业相比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西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正逐渐取代传统产业 ,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一要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 ;二要有一批具有较强开发能力的高科技人才 ;三要有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在国内外市场打响的拳头产品…  相似文献   

10.
11.
《茶世界》2018,(7)
正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梵净山茶源于唐代早期,因产于梵净山而得名。据茶圣陆羽《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其思、播、夷往往得之,其味极佳……"。"黔中茶区"为唐代八大茶区之一,包括思州、费州、夷州等。《中国茶经》载:唐代名茶夷州茶、费州茶、思州茶分别产于贵州石阡、思南、德江、印江等一带。  相似文献   

12.
于观亭 《茶报》2000,(4):34-34
抽烟、喝酒、饮茶是很多人的嗜好。也是交往中的一件礼遇。国宴上离不开中华烟、茅台酒、龙井茶。一般的待客也要递烟、敬酒、上茶,再简单也要敬上清茶一杯。  相似文献   

13.
茶中珍品——花卷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卷茶历史上是安化边江刘姓家族不向外传的神秘产品。1952年引入湖南省白沙溪茶厂独家生产,至1958年累计生产48550支,折算重量为1760t。产品全部按国家计划调拨,主销山西、宁夏、陕西等地。  相似文献   

14.
三峡茶谜是三峡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有关茶的谜语和谜歌两部分内容。参与三峡茶谜活动,有助于考察三峡地区传统茶俗,从而加深人们对三峡茶俗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龙凤茶(亦称龙团凤饼茶),宋代驰名天下的御茶。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载:“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风饼,名冠天下”。 龙凤茶产于福建建州(今建瓯市)北苑,取名为原产地北苑有龙山和风凰山之意。北宋初年,宋朝废唐代顾渚山贡茶院至建安,设官焙,置龙焙精制贡茶,北苑开始成为宋代贡茶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6.
17.
《广东茶业》2003,(2):33-33
  相似文献   

18.
旧时镇江茶馆颇多,茶饮之风尤盛,可谓“处处桥头见茶肆,条条小街有茶馆”。一些稍具规模的茶馆中还设置了书场、面饼摊点等,所以除集聚本地平民百姓、三教九流外,还吸引了众多南来北往的商贾游客。  相似文献   

19.
20.
据成都日报载,成都实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最近以猜迷形式进行茶叶促销。虽然谜面晦涩难懂,可参与猜谜的消费者特别多,每天8场,场场爆满。行销的方式很怪:消费者只要花2元钱购买一小袋茶叶,就可以参加猜谜抽奖活动,猜中者就奖励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