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研究一种新型农业用调压阀结构,调压原理为弹簧调压。通过弹簧调压试验,得出弹簧为同一型号时,改变系统的入口压力,其出口压力降低并基本保持不变;入口压力一定时,弹簧的直径型号越小,出口压力越低,即弹簧调压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一种新型农业用调压阀结构,调压原理为弹簧调压。通过弹簧调压试验,得出弹簧为同一型号时,改变系统的入口压力,其出口压力降低并基本保持不变;入口压力一定时,弹簧的直径型号越小,出口压力越低,即弹簧调压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针对稻麦兼用排种器充种环节无法实现精确囊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精确计数的吹种装置。根据平抛运动轨迹和文丘里原理分别设计稻麦检测装置和吹种装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影响稻麦充种性能的关键因素,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气固耦合方法仿真分析喷嘴结构形式、工作转速、气流入口压力对种子运动状态特性的影响,仿真试验验证检测与吹种装置的可行性,并开展台架试验确定粒间延时时间。结果表明,Type 3方形喷嘴管在喷嘴口处的速度分布较广且X方向速度分布更均匀,确定喷嘴管截面长度为18 mm,宽度为7 mm,高度为3 mm。气流入口压力和工作转速对种子运动特性有显著影响,合力和合速度均随气流入口压力和工作转速的增加而增加,确定水稻和小麦排种时较优的气流入口压力为300 Pa、工作转速为20 r·min-1,在此作业条件下,种子间隔的仿真时间远小于理论时间,验证了检测与吹种装置的可行性。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粒间延时时间为12 ms、入口压力为300 Pa、工作转速为20 r·min-1时,水稻和小麦排种的合格率分别为90....  相似文献   

4.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正交试验极差和方差分析等方法,仿真模拟木材干燥室进气道孔口位置、孔口直径、进气风机全压与动压组合3个因素对进气孔口气流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进气孔口气流速度、风压均匀性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孔口直径、孔口位置、进气风机风压。在35~50 mm范围内,孔口直径越小,气流均匀性越好;孔口位置在靠近竖直平面中心偏上时,气流均匀性更好;进气风机全压与动压组合对气流均匀性的影响程度较低。根据分析结果和实际生产现状,综合得出气流均匀性最优时孔口直径40mm,孔口位置距竖直平面上端2/5处,进气风机全压690 Pa、动压90 Pa。按照这些参数设计的进气孔口气流速度不均匀性系数0.035,最大速度偏差9%,平均气流速度15.7 m/s,孔口气流均匀性可满足生产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5.
气力式一器双行精量排种器气室流场的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BFQ系列精量联合直播机上的单个排种器单行排种、排种器利用率低、占用空间大的不足,设计了一种一器双行气力式油菜精量排种器。为确定一器双行气力式油菜精量排种器气室负压区进出气孔的结构参数,对排种器气室流场分布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研究。利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及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CFX,分析了型孔结构特征、型孔数目及出气口直径对排种质量的影响,并采用台架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型孔端面负压和入口流速分布为其最重要的因素,当采用圆柱型直孔且直径为1.2 mm、孔数为40、出气口直径为25mm,在排种盘转速15 r/min、负压1 400 Pa、正压400 Pa条件下,油菜籽排种单粒合格率达89.99%,漏播率低于5%,两行合格指数和漏播指数一致性变异系数均小于3%,能满足油菜精量播种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地下仓通风对粮堆温度场变化的影响,对筒仓直径25 m、仓高20.1 m的地下仓粮堆进行了288 h通风工况下的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该模型以实际地下仓为背景,基于多物理场数值模拟软件COMSOL,通过调整内置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分析不同入口边界压力和温度下地下仓温度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对地下仓通风288 h条件下,竖向通风比横向通风降温更快;提高边界入口压力(由300 Pa提高至400 Pa)时,横向通风和竖向通风粮堆均温都有效下降;在降低入口边界温度(由17 ℃降至13 ℃)时,相同时间的降温效果都得到明显改善,竖向通风过程的整体粮堆温度下降较快,在通风288 h后,仓内温度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影响射流泵吸气时间的12个因素的分析,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确定了配套离心泵射流泵的最佳几何形状和结构尺寸:喉管长度80mm,喉管直径50mm,喷嘴长度700mm,喷嘴锥度8,喷嘴最小直径30mm,扩散管长度200mm,扩散管锥度30度,扩散管最小直径50mm,吸入口长度100mm,吸入口位置为喉管的最左端,吸入口的直径为25mm,部件用车床加工,螺纹连接。投入应用后,使工作效率提高了将近3倍。  相似文献   

8.
单台离心式天然气压缩机的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华 《油气储运》2011,30(2):147-149,79,80
离心式天然气压缩机在新机投产或维修后均需进行性能测试,以某压缩机站为例,单机运行条件下,以进出口电动调节阀调节压缩机进出口压力,从入口截流降低压缩机的进口压力,出口截流憋压提高压缩机的出口压力,进而提高压比和压缩机负荷。在保证管道正常运行前提下,针对不同的运行工况,通过站进出口旁通调节阀调节流量。实例说明了压缩机性能测试的操作过程和进出站压力的变化情况。从压力和流量角度分析了压缩机性能测试对干线管道输气生产的影响,总体上影响不大,但对支路及其设备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磨损管道、缩短调节阀使用寿命等。提出了压缩机性能测试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高压泵的组成以及LNG接收站配备的立式、电动、定速、潜液式离心高压泵的技术特点.高压泵初次使用或者进行维修作业再次投入使用时均需预冷.为此,将高压泵分为6部分:底部轴承以下、泵吸入室的中部、底部轴承、电动机定子的中部、上部轴承、高压泵出口法兰,由下向上进行预冷,并根据其内部结构制定了每一部分所需的预冷时间.对两种不同压力预冷方式的进行比较:当泵井压力为20 kPa时,泵井进液时液位控制较困难,但预冷入口和出口管路比较安全;当泵井压力为0.7 MPa时,泵井进液时液位上升平稳,且静置时液位变化较小,但是在预冷入口和出口管路时,可能发生高压气体窜入低压管路,导致再冷凝器液位和压力波动,甚至导致全场工艺设备停车.最后,指出了预冷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固液分离器在禽畜粪便分离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固液分离器存在能耗高、使用寿命短、壁面磨损严重等问题。为了提高固液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使用寿命,采用颗粒轨迹的模型对固液分离器壁面磨损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获得了固液分离器壁面磨损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入口宽度、锥角、溢流管直径等结构参数对壁面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口宽度增加,壁面磨损率增加,入口环形空间壁面磨损区域显著增加;锥角增加,圆锥体壁面局部磨损率显著增加;溢流管直径主要影响环形空间壁面磨损发生位置;固液分离器壁面磨损形式主要为局部磨损。希望对固液分离器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喷播机原有液压系统管路结构复杂,容易泄漏,振动和噪声大的问题,将液压转向集成块应用在喷播机转向机构中,并且利用FLUENT软件对其特征孔道的流场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1)集成块可以有效减少原有液压系统管路结构,使液压系统结构紧凑,实现元件之间无管道连接,同时减少了系统泄漏、振动和噪声;2)通过分析孔道结构对其内部流场的影响,验证了集成块孔道内部压力损失与孔道结构以及流体的速度有关,在工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降低流体的速度,以减少压力损失;3)通过优化孔道结构可以降低压力损失,如T型孔道中增加工艺孔,可使压力损失降低8%左右,当进油口孔道和出油口孔道直径不一致时,建议出油口直径取0.8~1.2倍进油口直径。  相似文献   

12.
张行  张仕民  王文明  张雷  韩月霞  林立 《油气储运》2013,(11):1227-1231
管道封堵是管道抢修的关键技术之一,作为封堵机的关键部件,悬挂式封堵器的结构直接影响管道封堵的质量.针对传统的悬挂式封堵器难以一次成功封堵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双级式封堵器,该封堵器具有扫除管内切屑和残留物,确保后部封堵皮碗可靠封堵的功能,由此达到一次封堵成功的目的.对封堵器结构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同时对封堵皮碗的封堵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双级式封堵器在324 mm管道内,介质压力在6.4 MPa的情况下,封堵能力可达9.186 MPa,能满足压差6.4 MPa的要求,并有40%以上的冗余能力,可以实现一次成功封堵的目标,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管道封堵作业安全性更高.(图12,参12)  相似文献   

13.
低压微孔地埋管灌溉技术要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地上滴灌与渗灌技术优势,提出并进行了地下低压微孔管灌技术要素试验研究,结果认为,条件许可的地方工作压力选择1.57~2.35 kPa 变水头,管径20 m m ,孔距60 cm ,孔径0.7 m m 为最佳管道技术要素;微孔管内的悬浮物质及固体物质易于清洗;管道各孔口出流均匀,土壤湿润理想;并可方便施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毛管供水长度与管径、供水压力、蓄水时间、不同规格末级导水微管水量对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关系.[方法]通过不同低压条件下单条供水毛管上各蓄流灌水器的流量观测试验,得到不同的供水管长度与直径,不同的供水压力下的蓄流灌水器出水流量值以及分析了蓄流灌水器出水量均匀度.[结果]当其它影响因素相等条件下,灌水均匀度随供水毛管铺设长度的减少而增加,随管径的增大而增大;灌水均匀度随供水时间延长而增长;末级导水微管管长为3.5m,管径为4 mm的微管最合理.[结论]当供水压力从30~ 60 cm变化时,供水压力对灌水均匀度没有太大影响,并且灌水器均匀度都能达到0.9以上.这表明蓄流灌溉方式是解决和处理自然低水头微灌系统灌溉均匀性差的一种有效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低压磨料水射流对高效率、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的CBN(立方氮化硼)砂轮进行了研究。喷射系统压力为3.8MPa,工作液体为5%的乳化液,喷射介质为80~#白刚玉,修锐CBN120 B 100的砂轮,实验证明效果良好。在3.8MPa较低系统压力下,可以对树脂粘结剂CBN砂轮进行修锐;喷嘴安装位置决定于磨料射入角、修锐参数及砂轮CBN含量;喷嘴直径为1.5mm、液流喷嘴直径为0.7mm、磨料供给率为7g/s时,其修锐效果最好;喷嘴进给速度越低,效果越好,但修锐时间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去核性能,喂料装置应单粒喂入。去核辊宜采用食品橡胶材料,直径不宜小于150mm,表面制成大齿纹可提高去核性能。慢辊转速取60r/min左右为宜,快慢转辊速比选3较佳。去核间隙应在2.0~2.5mm之间进行微调。两辊之一宜采用弹簧浮动支承,压紧弹簧的压力能根据山萸果的软硬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7.
长输管道用管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输管道选用何种型式的钢管,应根据钢管的特征、工作状况及使用环境而定,对直径为508 ̄813mm范围内的长输管道的用管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直径小于508mm的管道,当工作压力不高于6.4MPa时,宜选用高频焊接的直缝管(ERW),当工作压力超过6.4MPa时,可选用无缝钢管;直径在508 ̄813mm或大于813mm的管道,当工作压力低于6.4MPa时,可采用螺旋焊管,当工作压力超过6.4MPa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个用于微芯片电泳分离和化学发光检测体系的新接口技术。通过在分离通道始端紫外光聚合一小段整体柱作为一个选择性阀,可以阻止压力流,防止发光试剂传输过程中对电泳分离的影响。且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允许分离通道内电泳迁移过程的发生。可变体积的样品载入和发光试剂的传输通过一个简单的负压装置即可实现。该操控装置由商品化的微型真空泵、三通电磁阀、针形阀和单路电源组成。实验体系能量消耗少(4W),绿色、环保。该体系已成功地用于癌症病人血清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具有微型化、灵敏度高和重现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压力补偿滴头的抗堵塞性,为灌溉滴头的结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以孔口式压力补偿滴头为对象,综合运用流固耦合与液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压力补偿滴头在不同入流颗粒粒径(0.01,0.02,0.04和0.06 mm)及体积分数(0.2%,0.4%,0.6%,0.8%,1.0%和1.2%)下,压力补偿滴头的内流场及颗粒体积分数分布规律。【结果】在供试颗粒粒径及体积分数范围内,压力补偿滴头流道内局部颗粒体积分数升高,容易发生沙粒沉淀;同一位置处水的速度较固体颗粒大;随着入流颗粒粒径及体积分数的增大,滴头出流量略有减少,但仍达清水流量的94.7%以上;入流颗粒体积分数相同时,颗粒粒径越大,流道内最大颗粒体积分数越大。【结论】改进压力补偿滴头环形流道的入口结构能提高其抗堵塞性;提高灌溉系统抗堵塞性需同时提高滴头抗堵塞性并改进过滤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