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该文主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就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途径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特征及分类,分析了当前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迫切需求,提出探索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思路,从6个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施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今后更好地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推进江苏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核心问题.从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农民收入结构非农化趋势等三个方面阐明江苏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需求.以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五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代表,阐述了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顶层设计、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训职业农民、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营建优良的政策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6,(1):186-187
最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性战略任务。为此,农业部在全国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遴选了一批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人员等进行培育,不断提高新型农民的综合素质,以及学历层次和社会地位,更好地负担起建设现代农业的重任,以促进现代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作为丰富农村经济经营模式,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有着重要意义。加快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拓宽农民工资性收入渠道,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水平,充分挖掘财产性收入的潜力,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济宁市围绕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不断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以专业种植大户、家庭合作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文章介绍了该市培育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经验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扬帆农场和D村农场是两个典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个是"公司+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一个是"集体经济+公司+农场"的经营模式.扬帆农场通过"个性定制""采摘体验"和"定点配送"的方式进行经营.D村农场则通过"一二三产融合"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分工合作的部门设计,实现了现代农业的价值增值.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要拓展农业多功能,创新"小而精"农业,加强管理,不断完善公司化经营模式等.政府要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构建以农业科技、信息、人才为主的服务平台和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但在培育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土地流转难度大、政策扶持覆盖面窄、效率不高、融资难度大、人才短缺等.针对这些问题要从多形式培育、完善土地流转、加大扶持力度、推进金融改革、引导农民联合等方面入手,推动县域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6,(7):169-170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三农"发展的"牛鼻子",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意义重大。近年来,长宁县农广校结合县域农业产业布局,本着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强化跟踪的原则,培育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崇信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现状研究,深入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今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系统应用的推广,对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因子评点法,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探讨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系统应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与财务人员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相关特性、财务管理系统的一些特征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情况等都是影响财务管理系统应用的主要因素;其中财务管理系统使用便捷及售后服务对财务管理系统应用的影响度最大,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对财务管理系统应用的影响度最小。每个合作社的财务管理系统应用水平受到合作社经营情况、财务人员和合作社负责人等7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不同,因此,针对不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壮大经营规模以及加大资金投入等相关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地划定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耕地质量提升潜力计算。基于卢龙县2012年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分析通过相应土地整治可以改善或消除耕地质量限制因子的程度,构建基于耕地整治可改善限制因子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指数组合模型与可提升潜力测算模型,进行县域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划定以及可提升潜力计算。通过研究,县域内耕地共划分为三个提升重点区域:以灌溉保证率为主导的提升重点区域1,整治面积为37 658.8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3.67%,区域内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64个利用等;以有机质含量为主导的提升重点区域2,整治面积为403.62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00%,区内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83个利用等;以农田防护林为主导的重点区域3,整治面积为2 139.5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32%,区内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60个利用等。卢龙县耕地质量平均提高0.69个利用等,县域内各乡镇分别提升0.47-0.86个利用等,并且呈现县域北部的提升潜力小于南部的提升潜力。研究结果可为丘陵山区整治规划、确定区域耕地可提升潜力、划定区域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联效应,对于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基于2013—2017年湖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主要评价指标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模型测算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联效应。结果显示:1)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效应;2)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各评价指标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关联度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注册登记家庭农场数、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占比、农业机械化程度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关联度最大,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户入社率、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数、规模经营面积、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农业企业数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关联度次之,土地生产率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关联度最小。为促进湖北省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出着力培育多元规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多元高效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流转机制创新;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运营高效的体制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农业背景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人力保障。以湖南省涉农高职院校为例,分析了涉农高职院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优势、培训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路径及对策。结果表明,湖南省大部分市(州)的涉农职业院校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具有人才与资源、定位、政策等多方面优势。培训模式多样,主要包括利用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组织专家下乡、结合国家项目、利用"远程教育"、培训农机推广人员等方式进行培训。然而,在具体培训过程中,还存在理论教学方法落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基础设施投入薄弱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与培训平台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加快转变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各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应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是未来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主体,农民合作社为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社会化服务,是连接各个农业经营主体的桥梁纽带,龙头企业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基本主体。随着我国农业劳动力减少和老龄化趋势,未来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将继续增加,而且结构上将朝着各个主体的功能定位优化演变,其中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数量增长最快,龙头企业次之,专业大户总量减少。研究阐明了农业经营主体结构优化演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在法律和制度上合力推进。提出了必须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重点扶持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性服务和农产品销售环节重点扶持农民合作社;在农产品加工和物流环节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型职业农民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培育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已成为社会共识。高等农业院校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关口"前移,利用学科、师资、平台等优势,通过广泛宣传、加强融合、打造平台、创新模式、树立典型等方式,培育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后继者,既能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素质不足问题,又能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培育高素质后备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现代农业人力支撑的关键力量,是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基于西南地区农业大省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的调查,运用内生转换模型(ESRM),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收入效应,探讨不同类型和不同农业区域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收入效应差异性。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新型职业农民类型与区域差异情况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农业收入平均值明显提高了2.71万元,农业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农户更有可能选择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年龄、文化程度、培训的经历和村级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均对农户选择培育有显著正向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地点距离和家中有村干部则会抑制其选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具有明显正向收入效应,但不同类型和不同农业区域培育收入效应存在一定差异。在类型方面,社会服务型的培育收入效应高于生产经营型和专业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区域方面,成都平原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收入效应高于盆周山区和丘陵地区。因此,建议进一步规范培育机制、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分类培育和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差异化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8.
以新工科背景下的机械类基础课程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国外工科教育的研究现状、国内高校学者对新工科的研究和目前机械类基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新工科对机械类基础课程体系提出的客观要求;最后从构建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组织和课程评价4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以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9.
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北京125个蔬菜种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s采纳模型,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行为,探讨其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样本蔬菜种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已经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占71.2%,且以采纳工程节水技术为主。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影响因素方面,技术指导、资金补贴和认知程度等因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社员管理、销售情况和成本感知则有显著负向影响。研究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受到一些因素促进又受到部分因素阻碍,应降低阻碍因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负作用,提升促进因素的牵引力作用。因此,提出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示范推广区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给予技术指导与服务等措施来促进采纳行为。  相似文献   

20.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当前郑州牧专生物工程系正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在这个重要时期,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为推动我系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