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保大麦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大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大麦株高、倒伏率、千粒质量降低,有效穗、产量增加。其中,喷施多效唑1 000倍液对降低大麦株高效果最佳(P0.05);喷施多效唑500倍液对降低大麦倒伏率、增加产量效果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水稻生长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分析,了解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影响,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2012和2013年,用不同浓度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在水稻一叶一心期对其进行喷施处理,收获前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秧苗的抑制率为5.92%~16.85%,水稻分蘖率和实际产量增加分别为37.04%~70.37%和5.82%~16.62%。说明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显著地抑制稻株的生长、促进分蘖和提高产量;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品质有所改善,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对马铃薯促控的增产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纳添仓 《中国马铃薯》2004,18(2):108-109
1 前 言多效唑为四川国光实业公司生产的15%可湿性超微粉剂。在马铃薯栽培终花期喷施多效唑,可抑制植株后期徒长,防倒伏;加速光合产物向块茎的转移,降低植株上小薯的产生,促进大薯的形成,显著提高块茎产量和商品薯率。2 材料与方法参试品种为青薯2号(青海省农科院选育),试验  相似文献   

4.
设置5种化控制剂处理,研究了拔节期前喷施不同化控制剂对优质稻泰优398茎秆配置、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化控制剂喷施后株高均显著降低但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其中,4种制剂喷施后能够缩短基部倒4、倒5节间长度,喷施25%多效唑悬浮剂和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能显著增加植株推阻和倒3节抗折力,从而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的5种化控制剂中,在拔节期前喷施25%多效唑悬浮剂和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对优质稻泰优398的抗倒伏能力提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12种除草剂对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筛选出对麦田阔叶杂草防效较高的药剂,选择12种目前生产中常用的除草剂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5d,对播娘蒿、荠菜、猪殃殃三种杂草总体株数防效最好的是对杂草致死速度快的唑草酮,4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30g(a.i.)·hm-2(指每公顷有效成分用量为30g,其余类推)处理的株数防效达91.78%;施药后30d对三种杂草总体株数防效最好的是55%苯·唑·2甲钠可湿性粉剂412.5g(a.i.)·hm-2处理,株数防效为96.53%,鲜重防效为98.79%;总体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仅次于55%苯·唑·2甲钠可湿性粉剂处理的分别是58g·L-1双氟·唑嘧胺悬浮剂11.8g(a.i.)·hm-2处理(株数防效为93.59%)、37%炔·苄·唑草酮可湿性粉剂222g(a.i.)·hm-2处理(鲜重防效为98.76%);总体鲜重防效最低的是30%二氯吡啶酸水剂202.5g(a.i.)·hm-2处理(鲜重防效仅为35.29%)。三种杂草对同种药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12种除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有一定差异,唑草酮及其混剂处理后小麦产生的触杀型药害斑及啶磺草胺处理的小麦叶片黄化均可恢复,对小麦的产量无不良影响,其他处理均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饲草2号为试验材料,设6.0万、6.75万、7.5万株/hm2共3个种植密度,于拔节期分别喷施多效唑、饱玉、矮跺垛3种化控剂,探究化控剂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对青贮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相比,3种化控剂均显著增加各时期叶片SPAD值。多效唑喷施明显增加株高、穗位高和叶面积系数,饱玉、矮跺垛喷施则使其降低。鲜物质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在多效唑处理下较对照显著增加了2.2%和3.1%,饱玉、矮跺垛喷施后则显著减少了3.7%和3.8%、6.0%和5.7%。在7.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多效唑处理获得青贮玉米最高鲜物质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分别达82 877 kg/hm2和26 189 kg/hm2。  相似文献   

7.
杨淑玺 《江西棉花》2005,27(3):F003-F003,F002
1化学整枝的机理 所谓化学整枝就是利用化学药品抑制或延缓营养器官生长的特性,以控制棉花株型的措施。生产上利用的化学药剂主要有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比久水溶性粉剂,矮壮素粉剂,助壮素水剂,该四种药剂属于植物生长延缓剂,只对棉花亚顶顶端分生组织有暂时抑制作用,延缓细胞的分裂与伸长,对旺盛生长的部位起作用,过一段时间后,棉花即可恢复生长。所以利用药剂要适期喷药。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黑小麦植株茎秆性状及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以冬黑1号和临黑131为试验材料,在黑小麦起身期喷施不同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甲哌胺鲜酯、矮壮素),研究其对黑小麦茎节间长、株高、倒伏级别、籽粒产量及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生长调节剂均能不同程度降低黑小麦株高、基部第1和第2节间长度、穗下节长度,增加基部节间粗度。其中,多效唑可降低黑小麦株高1.1~4.5 cm,第1和第2茎节粗平均减少1.2 cm和2.3 cm,穗下节减少1.7 cm,茎粗度增加0.55~1.65 mm;甲哌胺鲜酯对黑小麦株高的影响不明显,茎粗度增加0.1~1.35 mm;矮壮素可降低黑小麦株高0.5~1.2 cm,第1和第2茎节间长减少2.1 cm和2.8 cm,穗下节变化不明显,茎粗度增加0.2~0.8 mm。喷施生长调节剂使倒伏级别降低0.30~1.22级,多效唑降低程度显著。喷施多效唑使黑小麦茎秆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显著增加。多效唑处理下,冬黑1号和临黑131产量分别为6 648.0和6 076.5 kg·hm-2,均高于其他处理;甲哌胺鲜酯对黑小麦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矮壮素使黑小麦减产。喷施生长调节剂提高产量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实现的。喷施多效唑显著增加了2个黑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3.7%~19.6%)。从茎秆指标和产量来看,在冬黑1号和临黑131拔节期喷施多效唑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多效唑是英国ICI有限公司在七十年代末推出的一种高效的广谱性植物生长延缓剂,它能有效地控制植物的生长,对多种作物和果树的果实品质亦有一定影响。多效唑对花生品质的影响鲜见报道,本文研究了花荚期喷施多效唑对花生种子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供试花生品种为海花一号。多效唑为江苏建湖厂生产的15%可湿性粉剂。 试验于1991年设置于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合大田防治番木瓜疮痂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8种药剂进行室内药效筛选。结果表明:8种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25% 咪鲜胺乳油、10% 苯醚甲环唑可湿粉填料、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 丙环唑乳油的EC50极显著或显著差异优于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 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而25% 咪鲜胺乳油、10% 苯醚甲环唑可湿粉填料和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间的EC50无显著差异,其中25% 咪鲜胺乳油的EC50最小。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25% 咪鲜胺乳油、10% 苯醚甲环唑可湿粉填料和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对扬麦13茎秆生长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高产小麦合理选用生长调节剂提供科学依据,以弱筋小麦扬麦1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矮壮素、拌种剂、种衣剂、多效唑)拌种对不同群体小麦茎秆生长及籽粒产量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拌种处理均能有效降低扬麦13的株高、重心高度及基部节间长度,对茎秆粗度、茎壁厚度、茎秆干重的调节效应因生长调节剂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低密度条件下拌种剂处理的小麦茎壁厚度增加显著,而高密度条件下多效唑处理小麦的茎壁厚度增加显著。生长调节剂拌种处理提高了扬麦13的抗倒伏能力,其作用效果表现为多效唑种衣剂拌种剂矮壮素。相关分析表明,降低植株株高、基部第一节间长度,增加基部第一、二节间壁厚有利于提高植株抗倒性能。拌种处理下小麦产量均高于对照,300×104株·hm-2群体的产量高于150×104株·hm-2群体,均以种衣剂拌种处理增产最明显,平均增幅达11.68%,在倒伏年拌种处理增产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我场地处江汉平原 ,近几年来大力发展大麦生产 ,种植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由于灌浆期常因大风造成大面积严重倒伏 ,产量不稳 ,因此 ,如何防止大麦后期倒伏 ,确保大麦稳产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0 0 0年我们用多效唑拌种进行了抗倒伏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其抗倒伏效果不明显 ,且对大麦出苗有较大影响 ,生产中应慎用。1 试验材料及方法试验设在生产种植大田 ,土壤肥力中等试验大麦品种为鄂大麦 8号。设 4个处理 ,结合大麦防治病害每公斤种拌 1 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1 g、2 g、3g及空白对照 (所有处理均同时按 2 g大麦清三号 1…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是高防效、低成本防治立枯病的理想药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对立枯病防效显著,株数防效为78.8%~100%,其药剂成本是对照药剂成本的1/3~1/2。  相似文献   

14.
3种生长延缓剂对甜高粱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斗  张涛  禤维言  胡蔚东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0):1468-1472
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比久对甜高粱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3种生长延缓剂中,多效唑对甜高粱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0.1~0.2 g/L的多效唑浸种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但幼苗生长受到过度抑制而表现不正常;5g/L和10g/L的矮壮素和比九处理可以延缓甜高粱幼苗生长,使叶片缩短、厚度增加,具有提高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的作用,促进了幼苗对干物质的合成和积累,使幼苗十物质重显著提高,有利于培育壮苗.其中,10g/L矮壮素浸种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李非 《中国稻米》2013,19(1):64-66,68
以清水处理和多效唑处理为对照,探讨了5%立丰灵粉剂在3种不同用量处理下对水稻株高、节间长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5%立丰灵粉剂可降低水稻株高、缩短节间,从而提高水稻抗倒性;合理规范施用5%立丰灵粉剂在一定程度上对水稻有增产作用。因此,喷施5%立丰灵粉剂是水稻抗倒伏措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棉田莎草杂草的高效防除技术,以清水处理为对照,设置30%(质量分数,下同)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5%草甘膦二甲胺盐水剂、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均以柴油为溶剂),以及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以水配制成药液)处理,分别对棉田莎草进行茎叶涂抹,调查其防除效果(防效),并观察因涂抹失误引起的棉花药害。涂抹药剂后20 d,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5%草甘膦二甲胺盐水剂和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的相对株防效分别为97.3%、99.7%和96.5%,均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药后10 d,这3种药剂的目测防效和相对株防效均已超过90%;药后3 d、7 d,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5%草甘膦二甲胺盐水剂的目测防效以及死草速度明显优于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从涂抹失误造成的棉花药害来看,在涂抹时切勿接触到棉花茎叶,且应考虑采用安全性高的助剂。综上,从对棉田莎草的防效考虑,使用草甘膦二甲胺盐、苄嘧磺隆、草甘膦异丙胺盐涂抹为佳。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对套作大豆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贡选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烯效唑、多效唑、豆歌、矮壮素、缩节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套作大豆形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剂处理后植株株高降低,以分枝期喷施150 mg·L-1多效唑效果极显著;茎秆增粗,以分枝期喷施100 mg·L-1烯效唑效果显著;分枝数增加.单株荚数、百粒重增加,二者均以分枝期喷施100 mg·L-1烯效唑效果极显著.调节剂处理后产量增加显著,以分枝期喷施100 mg·L-1烯效唑效果最佳,较对照增产77.6%.结果表明:在改善大豆株型、提高产量方面,均以分枝期喷施100 mg·L-1烯效唑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8.
多效唑又名氯丁唑 (PP333或MET)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植物生长延缓剂。为了摸清多效唑在夏大豆生产中的最佳使用时期和使用剂量 ,我们进行了本项研究 ,旨在为大豆生产中多效唑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本试验所使用的药剂为 1 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江苏省建湖农药厂生产。试验品种夏大豆“南农 1 2 8”。1 2 方法试验分别在大豆播后苗前、三叶期、初花期和终花期四个时期进行 ,每个时期分别设置若干处理。1 2 1 大豆播后苗前 :试验分 7个处理 ,在大豆播后苗前用多效唑水溶液进行土壤处理 ,处理①每亩用30 0p…  相似文献   

19.
以农业生产上常用的15%多效唑为对照,选择其他2种抗倒剂(5%抗倒酯水乳剂和3%调环酸钙水乳剂),分别以3种用量喷施,来探究这2种抗倒剂在不同用量下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相比,经5%抗倒酯和3%调环酸钙喷施处理后,水稻的叶绿素含量都低于对照,但5%抗倒酯和3%调环酸钙的喷施用量分别为40、60 g/667 m2时,水稻的光合作用较强。喷施5%抗倒酯后,水稻的株高明显降低,且药剂对水稻的第1、2和4节间控制效果较明显,但对水稻的第3和5节间控制效果不明显。喷施5%抗倒酯后水稻的穗长变短,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都处于较高水平,且产量排第一;而喷施3%调环酸钙后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指标基本处于中等水平。综上,在5%抗倒酯水乳剂喷施用量为40 g/667 m2时,能够保持水稻的光合作用,对水稻的第1、2和4节间控制效果较明显,从而以降低株高来增强抗倒性,对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提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试验了6%井冈霉素A.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等4种不同药剂或不同浓度的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井冈霉素A.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十分显著,浓度60 g/667 m2的防效达86.11%,适合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