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比较中蜂和意蜂混合群内工蜂对异种蜂卵和幼虫的清理行为,研究中蜂工蜂和意蜂工蜂的亲属辨识能力。混合蜂群稳定一周后开始第一次实验,再隔一周进行第二次实验。每次实验连续进行5天。结果表明:混合群刚稳定时,中蜂工蜂和意蜂工蜂对异种蜂卵和幼虫均有较强的亲属辨识能力,意蜂工蜂对中蜂幼虫的清理率明显高于中蜂工蜂对意蜂幼虫的清理率。随着混合群稳定3周后,中蜂工蜂和意蜂工蜂对异种蜂的卵和幼虫的清理积极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上颚腺是蜜蜂重要的外分泌腺,其分泌物在蜂群生活中有重要调控作用.为研究中蜂、意蜂三型蜂上颚腺蛋白的异同,对中蜂、意蜂的外勤工蜂、初出房蜂王、巢内雄蜂的上颚腺蛋白进行定量和SDS-PAGE.结果表明:每个腺体中,蜂王的蛋白含量最高,工蜂次之,雄蜂最少,三者差异明显;两蜂种三型蜂的上颚腺蛋白相同的较多,但也有明显差异.意蜂王的76 kD蛋白和中蜂王的74 k蛋白;意蜂工蜂的54 kD蛋白和中蜂工蜂的36 kD蛋白;意蜂雄蜂的27 kD蛋白和中蜂雄蜂的48 kD蛋白;均为相同级型之间的差异蛋白,它们可能与生理功能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蜂瓦螨和意蜂瓦螨的繁殖力对比观察 ,发现意蜂瓦螨完全可以在中蜂工蜂房和雄蜂房中正常繁殖 ,而中蜂瓦螨却不能在意蜂工蜂房和雄蜂房中繁殖 ,也不能在中蜂的工蜂房中繁殖。结合国际有关最新研究进展 ,提出中蜂瓦螨和意蜂瓦螨完全可能是在遗传学上具有相对独立的两个种类 (基因型 ) ,并保持着遗传隔离。阐述了中蜂瓦螨周年消长规律特点 ,提出了中华蜜蜂双重抗螨机制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答读者问     
问 :1.中意蜂同场定地饲养 ,为防止意蜂盗中蜂 ,是用中蜂隔王栅巢门好 ,还是用铁板来调定巢门好 ?是用长口形巢门好 ,还是用圆孔形或其它形式的巢门好 ?2.防止中蜂意外分蜂或逃王 ,可采用剪翅、加隔王巢门、用立式隔王栅隔王于无门一侧等方法 ,哪一种好 ?3.意蜂巢脾不留下蜂路 (框内 )装巢础可否 ?有何利弊 ?4.如何修补巢脾 ?(见本刊1999年第9期15页“问题征答” )答 :1.中、意蜂同场定地饲养 ,为防止意蜂盗中蜂 ,我认为用中蜂隔王栅巢门尺寸准确 ,防盗效果好。用铁板调定巢门 ,尺寸不易掌握 :略小工蜂出入费力 ,略大起不…  相似文献   

5.
我养蜂已有 3 8年历史了。先中蜂后出省养意蜂 ,近年又回家乡养中蜂。因而对中、意蜂习性都作过观察。认识中、意蜂习性 ,尤其对中蜂饲养者不盲目套用意蜂饲养法有一定帮助。因为 ,眼下养蜂书籍介绍的养蜂知识和管理技术 ,基本上都是以意蜂为依据的。1 .采集 :中蜂嗅觉灵敏 ,能有效地利用零星蜜粉源。在深山密林里 ,尽管云雾笼罩 ,湿度很大 ,仍能正常出勤采集。意蜂要待雾散日出后才出勤。冬天和早春 ,轻霜天气 ,背阴处气温在6℃就会有大量中蜂出勤采回柃花粉 ,且不见受冻工蜂。意蜂虽见少数出工 ,但携粉团冻在巢外的工蜂不少。中蜂 5— 7框…  相似文献   

6.
<正>中蜂防盗巢门系采用精密数控机床加工而成,它是利用中蜂与意蜂的个体大小特点,有效地避免中蜂群遭到其他蜂种的侵害,又能控制蜂王飞跑。中蜂防盗巢门使用说明:1.原设计是为防止意蜂入箱,使中蜂群严重受损,只要装上中蜂防盗门,中蜂群不再怕意蜂来作盗。2.装上防盗门,只要打开6.5 mm孔处女王和雄蜂可以完成交尾,成功交尾后关闭6.5 mm孔,蜂王是跑不出的,这样可以解决中蜂爱跑蜂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徐祖荫 《蜜蜂杂志》2020,40(5):41-41
湖北宜昌蜂友孙群于2020年2月中旬,转发给我他一个蜂友发给他的1段小视频,图像中显示1只意蜂工蜂(个体较大,体色偏黄,很显眼),在中蜂巢门口时而飞翔,时而停落在巢门口的起落板上。由于巢门口设有塑料防逃片,外出采集回巢的中蜂在巢门口显得有些拥挤。而这只意蜂工蜂只要看见带粉回巢的中蜂,便会紧随其后,伺机用下颏或足,迅速将回巢工蜂腿上的花粉扒一些下来。其实这只意蜂工蜂腿上也带有2团花粉,判断这只意蜂是还想再多带一些花粉回去。由于中蜂工蜂都急于回巢,对这只意蜂在身后扒窃花粉的行为并不是太理会,所以整个过程并无明显打斗。  相似文献   

8.
正把计划育中蜂王的育王框放入意蜂群中正常程序培育意蜂王,2日龄时取出弃意王幼虫补入中蜂2日龄幼虫,又将中蜂王台放入意蜂群中吃意蜂王浆,让意蜂培养24小时后清除意蜂工蜂将育王框再放回中蜂群由中蜂工蜂继续哺育至封盖,然后破茧成王。  相似文献   

9.
1980年6月中旬,我们在北京进行中、意蜂交换哺育试验时,把一只健壮的意大利种王,诱入到由新羽化的中蜂工蜂组成的群里。当时共组织成功两群,几天以后两群的蜂王都开始产卵。7月中旬除取碍一些由中蜂工蜂哺育成长的意蜂工蜂之外,还得到了  相似文献   

10.
中蜂来源的微孢子虫对意蜂工蜂的侵染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中蜂来源的微孢子虫对意蜂的侵染性,本试验将纯化自中蜂的微孢子虫,以每只蜂1×105个和5×105个孢子的接种量,分别给2日、5日、8日、11日龄无微孢子虫感染的意蜂成年工蜂接种,在30℃±0.5℃,65%~80%RH,黑暗中隔离饲养10日后,各日龄工蜂的平均感染率达86.3%~100%,每只蜂中肠的平均产孢量为5.60×105~3.39×106个。在两接种量下,2日、5日龄意蜂工蜂的产孢量均显著(P<0.05)高于8日、11日龄的产孢量。试验首次证实了中蜂来源的微孢子虫对意蜂成年工蜂具较强的侵染性。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地区,6~7月份,意蜂的工蜂完成卵、幼虫和蛹的发育需20.5~21天,而中蜂的工蜂仅需18~19天,意蜂蜂王需15天,中蜂蜂王仅需14天。中蜂和意蜂工蜂蛹的外形变化,随日龄而异。从研究中观察到:复节节数的合并,并胸复节的出现,复眼颜色的变化,螫针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虫体颜色和绒毛的出现等,是鉴别蛹令的重要特征。一、前言东方蜜蜂(Apis cerana Fab.也有称作Apis indica Fab.我国习惯称为中华蜜蜂或中  相似文献   

12.
正湖北宜昌蜂友孙群于今年2月中旬,转发给我一位蜂友发给他的一段小视频,图像中显示一只意蜂工蜂(个体较大,体色偏黄,很显眼),在中蜂巢门口时而飞翔,时而停落在巢门起落板上。由于巢门口设有塑料防逃片,外出采集归巢的中蜂在巢门口显得有些拥挤。而这只意蜂只要看见带粉回巢的中蜂,便会紧随其后,伺机将回巢中蜂腿上的花粉扒一些下来。其实这只意蜂自己腿上也带有两团花粉,判断这只意蜂是还想再多带一些花粉回去。由于中蜂工蜂急于回巢,对这只意蜂在身后偷窃花粉的行为并不理会,整个过程无明显打斗。  相似文献   

13.
刘昭铭 《蜜蜂杂志》2005,25(7):25-25
1对中蜂被盗即易失王现象的探讨中蜂群发生盗蜂时,被盗群内蜂王极易失去,这是众所周知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意蜂群中是很少的,其原因何在?值得与广大蜂友共同探讨。1.1中蜂爱盗而又最怕被盗中蜂爱作盗,只要发现外界蜜源减少时,最好不要开箱检查。若开箱,巢框上空就会有别群的工蜂窥视盘旋,乘机作盗,而被盗群只要有盗蜂进入则秩序大乱、惶恐不安。所以养中蜂者须以防盗蜂于未然为上策。1.2一旦被盗就会失王若发现某群蜂已被盗,往往为时已晚,连蜂王也已失了。若被盗一开始就赶快检查,就会发现蜂王被围,不论中盗中或意盗中都如此。人为解围后立即…  相似文献   

14.
十六、饲养中蜂心得1.中蜂恋王、恋子中蜂恋王,恋子性比意蜂强,所以给中蜂群介绍蜂王更容易接受。例如,将中蜂王和意蜂王各1只与几只工蜂用纱罩扣在蜂脾上,中蜂王只要12小时就能放王,工蜂安全接受,而意蜂王则要36个小时才能被安全接受。如果介绍王台,中蜂可边去掉老王边介入王台,接受率很高,甚至能在强群中介入成熟王台,迫使蜂群进行自然分群。意蜂则需失王24小时介台才安全,给意蜂大群介绍王台虽经失王24小时,破台率仍很高。  相似文献   

15.
为寻找蜜蜂营养杂交的潜在规律,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Fabricius,简称中蜂)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Spinola,简称意蜂)进行营养杂交,测量其营养杂交后代工蜂的初生重,结果表明,营养杂交中蜂第1代工蜂初生重(99.58±5.70)mg比中蜂亲本对照组工蜂初生重(89.5±4.3)mg增加10.08 mg,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营养杂交意蜂第1代工蜂初生重(109.19±6.22)mg比意蜂亲本对照组工蜂初生重(134.8±8.7)mg减小了25.61 mg,两者差异也是极显著(P<0.01)。但营养杂交各代工蜂初生重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业余中蜂饲养者最怕意蜂盗中蜂。其实中意蜂也是可以混养的,只要平时检查、饲喂时多加注意,缺蜜时期将多功能巢门中的中蜂隔王巢门关住即可防止意蜂抢盗,最好在傍晚饲喂时将巢门前加装一个纱罩门,不让工蜂出巢乱飞。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不少蜂友为了增加蜂产品的种类,同时饲养了中蜂与意蜂。为了管理方便,大多数的蜂友将中蜂与意蜂摆放在同一地点,或相距不远的2个地点,这样一来,经常发生中蜂、意蜂互盗,让人很伤脑筋。根据笔者多年来中蜂与意蜂同场饲养的实践,现谈几点中、意蜂同场防互盗的做法。1意蜂盗中蜂意蜂盗中蜂是一年中春、夏、秋三季经常发生的事,只要是在气温适合意蜂飞翔的季节,当外界蜜源缺乏时,就容易发生意蜂盗中蜂。而且一旦发生,若  相似文献   

18.
以5个不同生态型的中蜂:华南型中蜂、广东双色王、阿坝中蜂、云贵高原型中蜂和华中型中蜂为实验材料,在实验条件均一、实验变量单一的前提下对比不同生态类型中蜂的工蜂体重及其采集能力。结果表明:阿坝中蜂的工蜂体重显著高于其他生态型中蜂(P0.01),广东双色王和华中型中蜂的工蜂体重次之,云贵高原中蜂和华南中蜂工蜂体重最小;不同的生态型中蜂,在特定的生境环境条件下,工蜂采集力与工蜂个体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华中型中蜂工蜂的采集力显著高于华南中蜂、广东双色王和阿坝中蜂(P0.05),但是和贵州省另一生态型中蜂,即云贵高原中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华南中蜂、广东双色王和阿坝中蜂之间的工蜂采集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需要根据该特定环境的具体特点,以及生产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关表现性状较为突出的蜂种,以达到生产力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意蜂来源的微孢子虫对不同日龄中蜂成年工蜂的侵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意蜂来源的微孢子虫对不同日龄中蜂成年工蜂的交叉侵染性,将纯化自意蜂的微孢子虫分别接种无微孢子虫感染的2日、5日、8日、11日、14日龄的中蜂工蜂,当每只蜂经口接种5.12×104个孢子,在30±1℃,45%~60%RH,黑暗环境中饲养12天后,2~14日龄的中蜂工蜂的感染率为46.7%~72.6%,平均感染率为65.8%;其中2日龄的感染率显著(P<0.05)低于5~14日龄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中华蜜蜂抗螨行为的信息途径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摄像并同步录音等技术观测中华蜜蜂工蜂清除雅氏螨行为的信息传递途径。结果显示:工蜂被螨寄生后急剧摆动腹部并在250-500Hz音频段发出高于正常状态时15%分贝值(dB)的声波,引起附近工蜂的注意,附近工蜂通过视觉发现寄生螨及部位,冲去叼起寄生螨。通过生化培养箱内对雅氏螨培养,发现其对意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大幼虫有寄生倾向性,在中蜂封盖工蜂房内能够产卵,但卵不能发育为若螨。实验表明,意蜂蛹期铜元素含量是中蜂2倍多,中蜂前蛹期保幼激素Ⅲ量超过意蜂1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