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和植物中,目前数据库中已积累了大量的序列资料.为了进一步了解PG基因家族的分子进化,以及其作为系统进化研究材料的可能性,本研究选取了88条来自不同物种包括细菌、真菌和植物的PG蛋白序列,用CLUSTALW程序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了联配,并用邻位相接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尽管不同来源的PG序列表现了很大的差异,但仍有4个保守性极强的结构域存在(~(175)NTD、~(197)DD、~(218)GHG和~(250)RIK);同时发现在PG序列中大多数的Cys 位点均具有较好的保守性,而且在细菌、真菌和植物的PG序列中各有自身保守的Cys位点,Cys的保守性体现了物种的分类关系;进一步构建分子进化树显示,PG基因基本上首先根据物种类型而聚类,明显地划分为细菌、真菌和植物三大类;其次,不同作用方式的内切PG(endo-PG)和外切PG(exo-PG)在各类群中也都处于完全独立的分支中.  相似文献   

3.
根据白菜花粉特异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BcMF9的全长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直接扩增的方法从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和芥蓝(B. oleracea var. alboglabra)中克隆得到BcMF9的同源基因BoMF9(BoMF9c和BoMF9l)。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系统树构建发现BoMF9c和BoMF9l具有花粉特异表达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的序列特征。不同组织的表达特征分析发现它们分别在结球甘蓝和芥蓝的花蕾中特异表达。推测BoMF9c和BoMF9l可能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草莓(Fragaria×ananassa)叶片为试材,采用PCR技术,克隆到1条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基因,命名为FaPGIP.基因组DNA片段包含一个长为168 bp的内含子;cDNA编码区全长999 bp,编码332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该蛋白质分子量为37.1 kD,等电点为7.67,N端2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疏水区域为信号肽,具有5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序列同源比对结果表明,所克隆的FaPGIP基因与GenBank中登录的蔷薇科及其它物种PGIP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采用SyPred3D软件预测了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表明FaPGIP蛋白质的三维模型类似马蹄的结构,含12段α-螺旋和21段β-折叠,中心LRR结构域由10个串联的LRRs基序组成.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FaPGIP在草莓根、茎、叶、花和果五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为果>叶>花>根>茎,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46 0、0.166 4、1.371 2、0.872 1和3.415 4.  相似文献   

5.
海藻糖合酶基因的克隆及转化甘蔗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提子菌灰树花的菌丝体中提取总RNA,并纯化出mRNA,经RT-PCR扩增得到一长约2.2kb的片段,经测序,其全长2199bp,包括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随后将此片段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了一植物表达载体(pBT),又将此片段加上ubi-L启动子和NOS终止子构建了另一植物表达载体(pUBT),然后通过基因枪法分别用植物表达载体pBT和pUBT转化甘蔗,  相似文献   

6.
植物防卫基因PvPGIP2和TaLTP4的克隆及其对小麦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聚半乳糖酸醛酶抑制蛋白和脂质转移酶蛋白是植物产生的防卫蛋白,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防御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基因克隆策略和RT-PCR技术,成功克隆了1个菜豆的多聚半乳糖酸醛酶抑制蛋白(PvPGIP2)编码基因和1个小麦的脂质转移蛋白(TaLTP4)编码基因;由于它们在功能上具有协同作用,我们以pAHC25为骨架构建了Pv...  相似文献   

7.
从海南根瘤菌(Rhizobium hainanense)166提取总DNA,用EcoR I酶进行完全酶切和电泳,然后用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042B的nodABC DNA片段作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发现1条含有nodABC基因DNA片段的阳性条带,大小为2.1-2.5kb。通过电泳回收该DNA片段,用pUCl8作载体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dchia coli)DH5α,从而构建了含有nodABC的部分基因文库。提取该文库的质粒与nodABC探针做菌落杂交,筛选到nodABC的阳性克隆,称为pUER12。将含有nodABC的DNA片段与EcoR I酶切的pBBR-MCS-5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获得转化子pBER12。用三亲本杂交方法,把pBERl12转入苜蓿中华根瘤菌AK1657,将其接合子进行结瘤实验,验证了pBER12具有nodABC基因的功能。然后将含有166 nodABC片段的DNA与EcoR I酶切的pGEM-7Z( )连接、测序和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166 nodABC编码的蛋白与苜蓿中华根瘤菌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8.
吴玉  杨迎伍  邓伟  李正国 《核农学报》2010,24(3):490-494
为研究番茄EBF2基因的功能,利用RT-PCR技术从番茄果实cDNA中扩增了全长EBF2基因,将其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在烟草原生质体中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内。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构建成由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启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EBF2,通过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MicroTom番茄。经PCR及GUS组织染色检测,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
将一个2.8kb的CaMV35S启动子/SchiA编码区/Nos终止区融合基因插入到植物转化载体pCAMBIAl301的多克隆酶切位点,得到1个14.6kb的新植物转化质粒pBGlll2,用花器介导法转化水稻(Oryza sativa),经PCR检测,初步证实已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植物的基冈组中。一部分转基因T3代潮霉素抗性阳性植株对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和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的抗性较非转化对照增强。RT—PCR表明抗病性植株为阳性,而不抗病的植株为阴性。将RT—PCR产物测序后,用BLAST软件分析序列可知,该序列为细菌几丁质酶基因核苷酸序列而不是植物几丁质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T4代转基因水稻的几丁质酶活力高于对照未转基因植株,表明转入的外源几丁质酶基因能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自然弱毒N株(PPV-N)VP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PPV-NVP2蛋白基因的同源性、遗传进化、密码子偏爱性、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B细胞抗原表位及其二、三级结构。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包含VP2基因完整目的片段(1901bp),构建了VP2基因的克隆重组质粒pMD18-T-VP2,测序获取VP2基因序列(1740bp)并将该序列登录到GenBank(HM355807)。PPVVP2基因属高度保守的基因;PPV-N株与PPV弱毒代表毒株NADL-2株亲缘性近,推测PPV-N株属于弱毒株;PPV-N株VP2基因氨基酸密码子偏爱以A结尾的密码子;PPV-N株VP2蛋白可能存在7个糖基化位点,其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可能分别有9、7、8个磷酸化位点,可能存在24个B细胞抗原表位;PPV-N株VP2蛋白二级结构预测,α-螺旋占11.74%,β-折叠占22.97%,无规则卷曲占65.28%,而三维结构预测VP2蛋白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存在多个螺旋和折叠区域。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释PPV-N株自然弱毒的分子机理提供依据,并为PPV分...  相似文献   

11.
绵羊PGRMC1蛋白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及组织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是膜相关孕激素受体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参与哺乳动物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孕酮的抗凋亡过程,在促进卵母细胞成熟和维持卵巢机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对绵羊(Ovisaires)PGRMC1基因进行了克隆和组织表达谱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该基因在繁殖特性上存在明显差异的两个绵羊品种——多浪羊(常年发情)与中国美利奴羊(季节性繁殖)发情期和乏情期性腺轴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获得了绵羊PGRMC1基因部分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M114208),其中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全长585 bp,编码194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中包含一个Cyt-b5保守结构域.该基因在所检测绵羊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以卵巢、子宫、肝脏、肾脏和下丘脑组织表达丰度较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同一绵羊品种发情期子宫、卵巢和松果体PGRMC1 mRNA水平均高于乏情期;不同绵羊品种间性腺轴组织基因表达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无论是发情期还是乏情期,多浪羊子宫、卵巢和松果体中PGRMC1 mRNA水平均高于同期的中国美利奴羊.本研究结果表明,PGRM C1在维持绵羊子宫与卵巢机能、调节激素分泌和发情行为等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PGRMC1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奥利亚罗非鱼3种C型溶菌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结合RT-PCR和RACE法获得了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三种C型溶菌酶基因C-1,-2和C-3的全长cDNA.3个基因的cDNA分别为581 bp、662 bp和695 bp,各编码143、156和143个氨基酸(GenBank accession No:EU913095,EU913094和EU836689),相互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63.9%~67.8%之间.3个基因均具有与其它物种C型溶菌酶相同的8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和2个活性位点Glu~(35)和Asp~(52),可认为它们均为C型溶菌酶基因.在系统进化树中这3个基因首先与同属高等真骨鱼类的聚类,最后再与低等真骨鱼类的聚类,系统进化关系与传统鱼类分类地位相吻合,显示真骨鱼类C型溶菌酶的进化速度与物种的进化速度基本一致.蛋白分析软件分析显示这3个基因均具有C型溶菌酶的典型结构、相似的蛋白二、三级结构,推测应具有与C型溶菌酶相似的生理功能.但3个基因氨基酸序列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C-1的等电点较低且碱性氨基酸较少,因此3种溶菌酶可能具有生理功能上的差异与分工.  相似文献   

13.
从大豆(品种Williams)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出大豆11S球蛋白Gy4(A5A4B3)染色体基因,对其基因及基因上游启动区和基因下游域进行了测离,全长3680bp。基因编码区长度为2597bp,由四个显子和三个内含子组成。四个外显子的长度为:289bp,266bp,747bp和387bp;三个内含子的长度为:332bp,75bp和501bp。基因上游除具有CAAT盒和TATA盒外,还具有EGUMI  相似文献   

14.
从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工蜂毒腺中快速抽提总RNA,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各得到约含470bp的cDNA片段,将这2个片段克隆入PGEM-T载体,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片段均含有405bp、编码蜂毒PLA2成熟肽的cDNA,并分别由cDNA推导出两者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经序列比较,中蜂PLA2与意蜂PLA2具有95%的同源性,与大蜜蜂PLA2、美国熊蜂PLA2及黑腹果蝇PLA2的同源性分别为90%、54%、39%。  相似文献   

15.
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特异性地扩增到胡须鸡β-防御素基因Gallinacin-1(简称Gal-1)~Gallinacin-13(简称Gal-13)共13个基因编码区全长片段。通过克隆、测序获得13个基因的cDNA核苷酸序列,并提交到GenBank中获得胡须鸡β-防御素Gal-1、1(a)~Gal-13基因的注册号为:DQ858311~ DQ858323。比较分析胡须鸡13种β-防御素Gal-1、1(a)~Gal-13基因分别与GenBank中注册的防御素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其氨基酸的同源性均在96.5~100%之间。利用Clustalx软件对所获得的13种胡须鸡β-防御素基因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Gal-1与Gal-1(a)、3在同一分支上,Gal-4、5、8在同一分支上,Gal-2、12、13在同一分支上,Gal-6、7在同一分支,Gal-9、10在同一分支,Gal-11独在一分支上。同样用RT-PCR方法分析了胡须鸡β-防御素Gal-1~Gal-13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结果发现:Gal-1/2/4/5/6/7/10的表达分布非常广泛,Gal-3/8/9/11/12/13的分布少。  相似文献   

16.
以珊西烟草(Nicotina tabacum cv. Xanthi-nc)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PR-1a蛋白基因。将其克隆到E.coli质粒上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由504个碱基组成,编码168个氨基酸。与已发表序列相比较,核苷酸序列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9%和100%。  相似文献   

17.
18.
反义乙烯受体FaEtr1和FaErs1基因对草莓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将含有反义FaEtr1和FaErs1基因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FRS导入草莓,经卡那霉素选择压下连续分化选择、扩繁和生根培养并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其中15株的基因组已成功导入和整合反义FaEtr1和FaErs1基因。Northern分析表明,转入的反义基因对靶基因都有部分的抑制。  相似文献   

19.
甜菜碱是一种季胺型水溶性生物碱,在许多动植物体内是一种甲基供体,参与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可消除NaCl某些酶的抑制作用,是多种高等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在植物中甜菜碱由胆碱经两步酶促反应合成,甜菜碱醛脱氢(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是促进甜菜碱合成的最后一步关键酶,自1990年Weretilnyk等从菠菜中克隆了BADH cDNA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