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三峡库区茶树无性系良种扩繁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是湖北省茶叶传统产区之一,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库区内低平良田大量被淹没,茶叶生产主要移至600—1200米的二高山地带。该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若全部依靠从外地购苗,成本高且因缺乏灌溉条件影响成活率;本地扦插繁殖茶苗,成活率一直不高:为此,对该地区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及茶园建设技术进行了探索,就地推广了“双膜一网”苗木扦插繁育技术,并采取名茶生产和留蓄枝条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加快了库区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2.
《茶世界》2010,(3)
松阳的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快速、高效育苗技术。调整育苗季节——茶苗夏插:以往的茶树扦插繁育时  相似文献   

3.
平利县无性良种茶园技术推广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中国茶叶》2013,(12):28-29
陕西省平利县无性系良种茶园从1992年开始引进试种,1997年扩大引种范围,并着手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试验,于1999年筛选出了二个适应平利县栽培种植的国家级茶树良种,摸索出适合平利县大范围推广的新技术,繁育试验也取得了成功,成为当时填补陕西省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的空白,为此,从2000年开始正式实施无性系良种茶园技术推广项目,并与有性系茶园(群体品种园)进行对照研究。项目执行期限2000~2012年,共13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效益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罗列万 《茶叶》2003,29(1):47-48
浙江省近年来随着茶树良种化工程的实施 ,良种发展速度大大加快 ,到 2 0 0 2年 6月底 ,全省无性系良种面积达到了 2 780 0公顷 ,良种率达到了2 1 .3% ,一举改变了多年来落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回顾走过历程 ,浙江良种发展的提速 ,除了政府引导和增加投入因素之外 ,无性系良种茶苗高效快速繁殖技术的试验与推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项 :1 地膜覆盖扦插技术试验表明 ,秋冬季地膜覆盖扦插与露地扦插相比 ,有三方面优点 :一能有效地提高地表温度 ,促进提早愈合与发根 ,促进茶苗生长 ,其插穗成活率提高1 3.4个百分点 ,合格…  相似文献   

5.
茶树双层覆盖遮荫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穗扦插是目前茶树良种繁育的主要方法,这项技术在我国南方茶区应用已趋于成熟,在生产中广为推广。河南省信阳市是我国江北茶区的重要产茶区域之一,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茶园建设长期以来以茶籽直播为主,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缓慢。上世纪80年代后,无性系良种茶园在全国发展迅速,为了适应名优茶生产需要,提高茶叶品质,降低茶叶生产成本,信阳茶区逐渐开始进行茶树良种繁育技术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茶叶》2006,32(4):197-197
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是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与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共建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现有良种茶树母本园16.7公顷,苗圃86.7公顷,可供无性系良种茶苗约2亿株。  相似文献   

7.
茶树良种化为现代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良种茶苗繁育环节,传统的方法是在畦面添加生土,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成本;本文开展了不加生土和传统的育苗方法开展了试验比较,提出了不加生土的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推广无性系良种是实现“三高”茶业的基础,罗定市连州仙境茶叶公司基地建设,坚持重点引进良种,大规模扩大良种繁育,大面积生产应用良种的发展道路。几年来,从国内引进毫香型、花香型等高香无性系茶树良种20多个,建立以遮光网为主体技术的高标准苗圃10公顷,累计繁育良种茶苗3000多万株供公司发展和当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首批参试品种的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茶叶》2005,31(4):F0004-F0004
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是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与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共建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由浙江大学茶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刘祖生教授任顾问,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现有良种茶树母本园16.7公顷,苗圃约86.7公顷,可供无性系良种茶苗约2亿株。  相似文献   

10.
2000年由农业部投资,浙江开始在新昌县大市聚镇兴建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经过3年建设,示范场已初具规模,现有茶园面积1000亩,其中采穗园700亩、良种繁育苗圃200亩、种质资源圃20亩、设施茶园20亩、品种园60亩,年可提供无性系良种插穗40万kg ,无性系良种茶苗2000万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