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适期及不同防治次数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防治小麦赤霉病,以小麦初花期(扬花株率10%)施药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产量均显著高于小麦齐穗期施药及小麦盛花初期施药。在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年份,防治感病品种小麦,施药2次效果较好,应于小麦初花期施药1次、7d后施第2次药。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技术,于2019年4月开展了不同时期喷施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预防小麦赤霉病以小麦破口期、扬花初期和籽粒形成初期各施药1次效果最好,对小麦病穗和病粒的预防效果分别达到85.61%和89.74%;其次为小麦破口期和扬花初期各施药1次,对小麦病穗和病粒的预防效果分别为82.84%和84.62%。建议正常年份选用于小麦破口期和扬花初期各施药1次的省力节本方案。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比较其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40%咪鲜胺·氟环唑悬浮剂600 mL/hm~2、28%丙硫菌唑·多菌灵悬浮剂1 950 mL/hm~2在小麦扬花初期防治1次,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植保无人机和助剂是否可提高农药对赤霉病防控效果, 以及为大田防控小麦赤霉病筛选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助剂可显著提高各农药对小麦赤霉病的控制作用;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控小麦赤霉病的效果优于担架式喷雾器和人工喷雾等传统方式;农药添加助剂并使用无人机喷药组合下, 小麦赤霉病发病最低。因此, 利用植保无人机防控小麦赤霉病是可行的, 这为大面积推广无人机防控小麦赤霉病提供试验支撑。小麦扬花初期防治1次, 在黄熟期前的调查结果表明, 供试药剂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明在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年, 仅防治1次的效果差异不大, 需增加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5.
通过几种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试验,比较其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40%咪鲜胺.氟环唑SC600ml/hm2、28%丙硫菌唑.多菌灵SC1950ml/hm2在小麦扬花初期防治一次,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扬花初期是防控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为了探索错过扬花初期用药补防对小麦赤霉病和毒素的管控效果,本试验选择姜堰地区存在的13个小麦品种,用48%氰烯·戊唑醇SC进行赤霉病防控,通过扬花初期漏防6天后补防1次和扬花初期用药1次、扬花初期用药2次3种方式,对各品种小麦赤霉病防效和DON毒素控减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错过扬花初期6天后用48%氰烯·戊唑醇补防1次,对各品种赤霉病的平均病穗率和病指防效、DON毒素控减效果比扬花初期防治1次分别低15.87%、21.25%、35.48%,比扬花初期用药2次分别低39.79%、44.87%、66.84%。赤霉病最适首次防治时间是扬花初期,扬花初期漏防6天后补防1次,对赤霉病和DON毒素的管控效果较差,坚持扬花初期+6天后两次用药效果最好,在各个品种中该趋势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筛选出安全有效的药剂,本研究选用3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结果表明,40%多菌灵悬浮剂、80%多菌灵·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和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在赤霉病暴发初期的小麦扬花阶段用药1次,防治效果可达到92%以上;同时,这3种杀菌剂对小麦无药害,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预防小麦赤霉病,以分别于小麦破口期、扬花初期和籽粒形成初期各施药一次效果最好,对小麦病穗和病粒的预防效果分别达到85.61%和89.74%;其次为分别于小麦破口期和扬花初期各施药一次,对小麦病穗和病粒的预防效果分别为82.84%和84.62%。建议正常年份选用于小麦破口期和扬花初期各施药一次的省力节本方案。  相似文献   

9.
研究丙硫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初期喷施丙硫菌唑对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提高小麦的产量,并且对小麦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20-121
研究2015年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大流行年份以扬花初期(第1遍)+7 d后(第2遍)用40%多·酮可湿性粉剂3 600g/hm2的防治方式的防效最高;中等流行年份以始穗期、扬花初期、始穗期(第1遍)+7 d后(第2遍)、扬花初期(第1遍)+7 d后(第2遍)的防治方式比较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1.
小麦白粉病、赤霉病是淮安市洪泽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重发年份具有危害损失重、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为了明确50%叶菌唑水分散粒剂在淮安市洪泽区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小麦的安全性,2020年在小麦扬花期间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叶菌唑水分散粒剂300 g/hm~2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的防效较为明显,一般年份可在小麦扬花初期用50%叶菌唑水分散粒剂225~300 g/hm~2兑水450 kg/hm~2均匀喷雾,药后7 d左右再喷1次。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开展众美佳(23%戊唑·咪鲜胺EW)不同用药时期和不同用药次数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众美佳用药量750mL/hm~2,在小麦扬花初期2次用药(即扬花初期施药1次,间隔5~7d再施药1次)效果最好。在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年份,要适当增大用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  相似文献   

13.
小麦赤霉病防治试验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超杰 《河南农业》2016,(30):47-49
在试验土壤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对豫农98小麦品种进行赤霉病防治试验,研究了40%多.福.酮可湿性粉剂600 g/hm2不同施药时期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温度偏高,阴雨寡照天气,第1次防治时期为小麦齐穗到扬花5%时,第2次在扬花始盛期施药防治效果较佳。小麦赤霉病施药防治要"看天、看苗、看地",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几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特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4%戊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40%戊唑·多菌灵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分别达到73.3%、70.8%,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以推广应用,生产中建议在小麦扬花初期和扬花末期各喷施一次。  相似文献   

15.
生物制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筛选豫东平原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生物制剂,以‘郑麦7698’为试材,研究枯草芽孢杆菌WP、氨基寡糖素AS、申嗪霉素SC、低聚糖素AS、井冈?蜡芽菌SC 5种生物制剂和井冈?多菌灵SC、多菌灵WP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重发年份,2次用药可以明显提高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应该进行2次用药。在小麦扬花初期、扬花盛期2次用药,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最好的处理为处理⑥井冈?多菌灵,病穗防效为78.21%,病指防效达到80.55%;处理⑦多菌灵、处理③申嗪霉素、处理①枯草芽孢杆菌次之,病指防效均在75%以上,无显著性差异。增产效果以处理⑥井冈?多菌灵最好,增产率为26.51%;处理⑦多菌灵次之,增产率为25.03 %。豫东平原防治小麦赤霉病可首选井冈?多菌灵,多菌灵仍可继续应用,枯草芽孢杆菌、申嗪霉素可作为多菌灵的替代药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应用技术,感病品种在中等肥力土壤、天气等条件适合小麦赤霉病发生时,比较研究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WP)不同用药次数及不同施药器械对小麦赤霉病感病品种病害防效、小麦产量及小麦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随防治次数增加而提高,同时产量增加2%~30%,喷施3次药剂处理小麦,DON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采用电动喷雾器、机动喷雾器于小麦未扬花期喷施药液1次较采用手动喷雾器可显著提高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和小麦产量,但对小麦DON含量无明显影响。因此,生产上小麦赤霉病流行年份应用80%戊唑醇WP防治,宜采用电动喷雾器或机动喷雾器于扬花10%、扬花100%各喷药1次,防效理想,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型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氟唑菌酰羟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验证丙硫菌唑新上市产品的防效和稳定性,进行了新型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和丙硫菌唑对小麦赤霉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扬花期2次用药以30%丙硫菌唑油悬浮剂750 mL/hm~2处理病指防效最高,达88.26%,氟唑菌酰羟胺次之;氟唑菌酰羟胺扬花期1次用药病穗率和病指防效低于2次用药,扬花初期和扬花盛期用药防效无明显差异,对赤霉病菌及其他次要病害的保护时间较长,可作为赤霉病防治替代或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用药时间和防治次数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特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用药适期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防治次数越多,并不等于性价比越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开展了防治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初期喷施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525~750 g/hm~2对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提高小麦产量,并且对小麦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任巧云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3):113-113,128
42%咪鲜.甲硫灵WP防治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扬花初期施药1次,防效可达80%以上,病害发生一般年份每667m2用药量40~60g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