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母猪窝均活产仔数是规模猪场的重要生产指标,也是衡量一个规模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一个猪场断奶仔猪年产量,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在养猪生产中,只有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达到母猪多产仔以及仔猪多活、快长、体壮的目标,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潜力,才能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母猪繁殖障碍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每头母猪提供断奶猪的数量,为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繁殖障碍性疾病是主要因素,其他还有饲养管理、营养、环境等非传染性因素.笔者主要简述母猪繁殖障碍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减少非生产性天数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母猪的繁殖性能,而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强饲养管理和改善环境条件,尽可能减少非必需生产天数,提高母猪的年产胎次,不仅是猪场提高母猪繁殖性能重要措施,而且是猪场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种猪场还是自繁自养的商品猪场 ,经济效益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母猪繁殖成绩的好坏 ,母猪生产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本场常年饲养生产母猪 2 0 0 0头左右 ,从 1 997年开始逐渐淘汰长枫二元杂交母猪 ,培育长大、长上后备母猪 ,以杜洛克为终端父本 ,生产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瘦肉型商品猪。提高第一、二胎母猪繁殖力 ,从母猪产后失重与配种间隔来分析饲养管理是否符合要求。母猪产后患产道疾病对配种间隔有多大影响 ,生产上是怎么解决的。通过延长母猪的利用年限 ,结合综合技术措施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来源于生产实践 ,反过来又…  相似文献   

5.
一个养猪场要提高其经济效益 ,就必须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一般来说 ,1头母猪 1年内能生产 2~2 .2 5胎 ,18~ 2 1.5头断奶仔猪。根据一年来的生产数据统计 ,我们 PIC扩繁场平均每头母猪每胎产仔达12 .6头。我们能达到这种水平 ,本人认为除选择优良品种外 ,掌握母猪适宜配种时间是相当重要的一点 ,要作好适宜配种工作必须掌握以下几点。1 掌握精卵最佳结合时间 公母猪交配后 ,精子和卵子是在输卵管的上端结合。母猪排卵一般是在发情开始后 2 4~ 36 h,持续排卵时间一般为 10~ 15h。输卵管中卵子仅在 8~ 12 h内保持有受精能力 :精子在…  相似文献   

6.
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每头母猪提供断奶猪的数量,为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繁殖障碍性疾病是主要因素,其他还有饲养管理、营养、环境等非传染性因素。笔者主要简述母猪繁殖障碍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前肉种猪在生猪养殖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母猪是猪场发展的最重要群体之一,肉猪繁殖性能的高低体现一个养猪场的科学管理水平.建立并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加强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充分的发挥肉种猪的繁殖潜能,对于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加强种猪的培育筛选,采用先进的繁殖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繁殖率相应的管理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8.
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直接影响着猪场设施的利用率、饲料报酬以及商品猪的出栏量和存栏数, 对于自繁自养的规模化猪场尤为重要,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9.
保持母猪良好繁殖性能,可大大提高养猪生产技术指标,是猪场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1 建场之初母猪繁殖状况某场1992~1994年,母猪群繁殖障碍严重,母猪三年平均产仔率61.5%,窝平产弱仔2.4头,窝平产死仔1.7头,母猪流产、死胎、木乃衣占6.2%;仔猪42日龄断奶存活率仅66%,共死亡仔猪2344头.瘦弱和过肥母猪比例较大,占32.5%.窝平产仔仅9.4头.如1993年,母猪存栏179头,应产仔358  相似文献   

10.
青绿饲料适口性好,营养丰富,含有利于母猪繁殖的因子,对种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具有其他饲料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4个生产母猪场饲喂青绿饲料与母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作了分析比较,结果得出:加喂青绿饲料可提高母猪的年产仔数和活产仔数,降低母猪的淘汰率,节约了饲料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母猪的繁殖性能对增加猪场产能、提高猪场经济效益和保障猪肉市场稳定供应至关重要。在生产中母猪的繁殖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从品种、饲养管理、营养摄入和环境等方面详细阐释了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提高猪场效益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母猪的营养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配种前营养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配种前营养水平对后备母猪和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相关的内分泌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养猪场的经济效益高低与母猪繁殖率有着根本关系。母猪的繁殖性能是衡量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充分发挥和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根本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气候因子对母猪繁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在养猪生产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母猪的繁殖性能受遗传、饲养管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温度对母猪繁殖性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因为气温的季节性变化影响母猪的性活动。气温过高或过低都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有着不良的影响。由于气候变化有地区性差异,文中旨在以怀化市种猪场大约克夏母猪为研究对象,结合本地区气象资  相似文献   

15.
母猪的营养和饲喂技术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和泌乳力。1头繁殖母猪1年大约消耗1100kg以上配合饲料,母猪的饲料成本占了养猪总成本相当的比例。根据季节调整母猪的营养和饲喂技术有助于提高母猪生产性能,降低母猪饲养成本,提高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特别在目前肉猪市场低靡、规模化养猪普遍亏损的形势下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我国母猪存栏量急剧下降,三元母猪留种成为许多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首选.为了解山西本地三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及其后代的生长性能,研究对大同同铁生活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大南养殖基地所养殖的自繁自养二元母猪和三元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了跟踪调查统计,同时对三元母猪所产后代的生长性能测定统计,并对其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  相似文献   

17.
养猪业一直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而能繁母猪作为生猪生产的基础,其繁殖性能直接决定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达到世界总量的50%,但我国母猪繁殖性能水平远低于欧美养猪发达国家。目前,制约我国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品种、年龄及胎次、饲养管理、营养和环境等。文章针对影响我国母猪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以期在生产实践中得以借鉴,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8.
提高母猪群体繁殖性能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场母猪群体的繁殖力是衡量猪场经济效益的一项主要指标.猪场每年每头母猪产仔数多、仔猪成活率高、窝重大,会降低猪场饲养管理的各项成本.根据本人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可从调整猪群结构、缩短繁殖周期、优化母猪饲养管理条件和提高配种技术等方面来提高母猪群体繁殖力.  相似文献   

19.
哺乳母猪采食量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是当前养猪生产中存在的一大难题,特别是现代瘦肉型品种的哺乳母猪这一问题更为严重。泌乳期母猪采食量低下会对种猪繁殖性能造成有害影响,提高泌乳期采食量将有利于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养猪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因素,弥补哺乳母猪采食量不足的营养与饲养措施,哺乳母猪采食量的营养生理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20.
几种护理方法对产后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三种护理方法(生产过程补液、产后子宫灌注猪产康、产后子宫颈投放宫炎净片)对产后母猪恶露排净时间的长短、断奶-配种时间间隔、受胎率几项指标影响的分析,从中找出有利于提高母猪繁殖能力的有效护理方法,以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实验表明:1.产后对母猪全身和局部进行护理,能提高母猪的抗感染能力,促进子宫排出各种有害分泌物,加快子宫复原;2.猪产康具有抗菌消炎,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能使恶露迅速排出,加快子宫复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