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脂肪坏死症是一种以腹腔内脂肪坏死,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肾脏周围脂肪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形成坚硬的肿瘤样物,压迫肠道和妊娠子宫引起肠道和子宫狭窄进而导致消化道疾病和流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以往在对牛脂肪坏死症诊断过程中都是将其作为肿瘤疾病进行诊断,但是最近几年,通过深入研究发现,该种疾病并非脂肪肿瘤疾病,而是脂肪组织变性坏死引发的一种疾病,因此称为脂肪坏死症。该种疾病广泛的存在于牛养殖场中,严重危害牛养殖产业。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牛脂肪坏死症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4组黑花母牛,在日粮中添加3种不同量微量元素(按每公斤日粮干物质添加),1组铜4毫克,2组铜4毫克、碘0.4毫克,3组碘0.4毫克、钴0.5毫克,4组碘0.4毫克、钴0.9毫克。各组牛每月测定3次泌乳量和乳中脂肪含量。试验结果,各组牛的平均产乳量分别为3969公斤、4106公斤、4208公斤和4324公斤,全泌乳期的平均产量分别为4905公斤、  相似文献   

3.
脂肪坏死症可发生于人、野生动物、家畜及实验动物。牛的脂肪坏死症以肥育牛及繁殖牛多发。在腹腔脂肪组织中,特别是结肠盘,直肠及肾脏周围的脂肪发生变性坏死、形成硬固的肿瘤状物,使肠管狭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道日本黑牛常常发生牛脂肪坏死症,发现采用一种治疗人肝硬变的药物异丙硫灵(isoprothiolane,为 malotilate 的类似化合物),处治本症有效.通过直肠检查,检出51头有轻症脂肪坏死的日本黑牛,每日口服剂量为50mg/kg体重的异丙硫灵,共8周。治疗进  相似文献   

5.
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广泛应用廉价的岩盐废物,利用夏、冬牧场作为牛羊的饲用食盐,效果良好。饲喂牛试验,对照组平均日增重872克,试验组为892克。屠宰试验,肉化学成分及肉品质指标:对照组屠前活重394.0公斤,胴体重208.6公斤,内脏脂肪重3.05公斤,屠宰率53.9%,胴体内含干物质22.96%,其中蛋白质20.69%,脂肪1.47%,  相似文献   

6.
发酵初乳饲喂犊牛早期断奶与产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发酵初乳培育犊牛,近年在国内许多地方和单位由试验阶段逐步向推广阶段发展。为了进一步探索利用发酵初乳饲喂犊牛早期断奶对产奶性能的影响,于1985年5月份对我厂在1982年10月份开始试验的母牛20头,推广群174头进行了生长发育与产奶性能的初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各阶段的生长发育 1.体重的生长发育: 由表1得知,6月龄的试验组比对照组牛的体重低11公斤;推广群比试验组牛的体重低21公斤;统计处理(P>0.05,P<0.05),但推广群比对照组牛的体重低32公斤,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正>脂肪坏死症是以腹腔内脂肪,特别是结肠襻、腹膜、大网膜、肠系膜、直肠和肾脏周围等的脂肪发生变性、坏死,形成坚硬的脂肪块。压迫肠管,导致排便困难和消化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致死性疾病。由于坏死的脂肪呈瘤样,也曾称之为脂瘤症。本病在人医上常见报道,动物的发生多见于乳牛和肉用牛,而在羊尚未见发病报道。笔者在临诊工作中偶见1例奶山  相似文献   

8.
<正> 李氏杆菌病(Listeriosis)是人畜共患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反刍兽的临床特征为中枢神经系统紊乱、流产伴有胎盘炎及胃肠道消化障碍。该病系由李氏杆菌感染所致。该病在我国多见于猪,而牛的李氏杆菌病极少报道。兹将我们所见乳牛李氏杆菌病脑炎型一例记载如下。 病史 黑白花母乳牛一头,1982年4月30日来院就医。主诉病牛16月龄,体重200公斤,今年3月从福建购来,4月27日发现病牛瘤胃臌气,废食,反刍停止,粪便干、少,呈球形,  相似文献   

9.
1 牛杂交效益 根据调查了解,用西门塔尔、鲁南黄牛改良本地牛出生重在35~40公斤,日增重在0.7公斤,6月龄体重达100~150公斤。西门塔尔与本地牛杂交日增重与出生重都稍高于利木赞改良牛。但西门塔尔改良的牛额部有白斑,肉质稍差,老百姓不太喜欢。现市场价格一般1500~2000元/头,而本地牛出生重在22.5~30公  相似文献   

10.
腹水也称腹腔积水,是一种慢性继发性疾病。可发生于所有动物;而以犬、猫、羊较多,牛、马次之。笔者于1983年5月29日,在内古蒙自治区商都县渠家村发现一头七岁母猪,腹水重达60公斤。该母猪系改良杂种一代,父系长白猪,母系为当地土种猪。从1977年秋开始产仔,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泌乳牛日粮中的化学处理干草对牛适口性、生产力和奶质量的影响。作者选择年挤奶量3500~4000公斤、5~6月龄泌乳的黑白花牛156头,按相似原则分为两组,每组78头。  相似文献   

12.
我场地处沿江,属棉花产区,年产40~50万斤机榨棉籽饼。我场养奶牛200头,我们在成年牛和育成牛的配合饲料中分别加入25%和20%的棉籽饼。成年牛的日喂量为1.5~2公斤;育成牛为0.5~1公斤,6月龄以内的犊牛日粮中没有棉籽饼。连续饲喂18个月,对奶牛的健康、繁殖无不良影响。怀孕牛和产奶牛的日粮一样,也未因棉酚中毒而出现流产、早产。一年多来,我场从未发生棉籽饼中毒事故。1983年奶牛发情期,受胎率为58%,犊牛成活率100%。而且奶牛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情况 我市某养鸡户饲养的2500只蛋鸡,165日龄发病时产蛋率仅为18%,且上升缓慢。发病率为30%,死亡率超过5%。多数是在夜间死亡,早晨喂料时发现,而且是营养良好已开始产蛋的母鸡。 二、剖检变化 死鸡肌肉丰满,胸肌呈熟肉样;腹部稍有膨胀,腹腔内遍布黄色干酪样物;卵巢变性或坏死,卵泡浅黄色或棕褐色,有的呈椰菜花样;腹部脂肪、心冠脂肪、心外膜和胸膜有出血点;肝脏有灰白色针尖状坏死;肾肿大呈紫红色;十二指肠严重出血,有的死鸡子宫内有完整的蛋。  相似文献   

14.
正牛黏膜病是一种屡见不鲜的牛传染病,又称为牛病毒性腹泻。其临床特征是身体温度偏高;白细胞变少;牛口和呼吸道等发生溃烂,组织坏死,腹泻等,牛发病的原因大多是潜在性的感染。世界上第一发现这种病例是在1946年的纽约,现在全世界经常发生,已经变成了一种常见的牛疾病。我国是在1980年以后才开始发现一系列的牛黏膜病症,死亡率较高,在30%以上。这种病对牛的危害很大,特别是幼小的牛,这给牛业的  相似文献   

15.
实验证明,脂肪在饲料中的含量能影响牛的消化吸收率。所用饲料中含有62~76%的麦秆,加入不同量的脂肪后测定去势牛(体重325公斤)对纤维的消化率。实验分两步进行:一、饲料中分别加入整粒棉子、棉子油和动物脂肪,添加量均为6.3%,研究各种脂肪对消化率的影响。二、饲料中分别加入0、2、4、8%的动物脂肪,研究不同添加量对消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黑白花牛(兼用)原产荷兰,为世界上产奶量最高的品种,目前已普遍引入世界各地,各国引入后经各自选育冠以各国名称如美国黑白花牛、中国黑白花牛等。该品种体格高大,性情温顺,毛色为黑白花,体躯长,年平均产奶量6828公斤,高者可达10000公斤以上。乳脂率3.66%,有的达4%以上。260日龄牛体重300公斤,400日龄体重500公斤以上。 <2>娟姗牛(兼用)原产英吉利海峡的娟姗岛,属中小型品种,被毛灰褐色,少数为黑褐色;胸部开阔,外形美观。成年公牛体重500-700公斤,母牛350-450公斤,年均产奶量3295公斤,乳脂率4.9%。乳脂肪球大,适宜制作黄油。本品种具有早熟性,饲料报酬高。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湖北省武汉、咸宁等地每年4—6月常发耕牛焦虫病。最近,在查治过程程中发现数例双芽巴贝斯焦虫和牛巴贝斯焦虫混合寄生的患牛。现就武昌县金水乡淮山六队一例报道于下: 临床表现:患牛系本地水牛,母,六岁龄,体重约300公斤。据畜主反映:5月21日发现患牛尿色变红、精神沉郁停食,测温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在包头市某屠宰场,笔者在猪的宰后检验中发现了十几例猪腹膜下脂肪(板油)坏死,开始误认为肿瘤,后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脂肪坏死.  相似文献   

19.
新鲜啤酒糟是畜禽的一种补充副料,奶牛爱吃,有增进泌乳的效果。但啤酒糟必须新鲜,喂量也要适当,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南通市郊一个奶牛场1990年试喂啤酒糟,成母牛每头日喂10公斤左右,效果较好。今年从2月26日开始每头日喂量高达40公斤,这样饲喂两个月后,发现部分牛食欲不振,胃肠疾病增多并出现死亡。4月下旬又逐步调整饲料配方,啤酒糟喂量控  相似文献   

20.
牛脂肪坏死症(Fat necrosis)是牛的一种以腹腔内脂肪,特别是结肠、直肠及肾周围脂肪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形成坚硬的肿瘤样物,压迫肠管和妊娠子宫,引起肠管和子宫狭窄,进而导致消化道疾病和流产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以往由于沉着的脂肪形成肿瘤样脂肪肿,故称之为脂瘤症(Lipomatosis).近年来发现,该病并非脂瘤症,而是脂肪组织的变性坏死现象,因而称为脂肪坏死症,被认为是由于脂肪代谢发生异常所致的肥胖综合征的一种.本病分布广泛,并严重危害养牛业的发展.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日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瑞典等均有本病发生,并造成了一定损失.据日本报道,由于该病造成的死亡和淘汰约占2.4%~3.0%.本病不仅奶牛发生,肉牛也有发生,而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牛群近年来也有该病发生,据报道,在种畜场或奶牛场历年淘汰牛的宰后检验中可经常见到此病.患病牛不分性别,但以母牛多发,其发生年龄以3~19岁居多,2岁以下牛较少见.不同年龄组中,以5~7岁以上的经产牛多发,且常见于较肥胖的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