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棉铃脱落取决于植株生长速率和生长着的棉铃对植株同化物的需求量。设计本研究是为了检验棉铃量(BOLL)和被定义为最大铃量的携带能力(CA)之间的比值能够用来指明具有不同生长速率棉株棉铃脱落分数的假说。1987和1988年将棉花种植在温室内,以两周的间隔施氮0、18、36、72和144 mmol。1987年5个处理的最大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幅是0.6~2.2,最大棉铃量的变幅是5.3~23.1个/m~2。1988年的相应数值分别为1.2~4.2和9.1~39.5。在两年中最高氮处理的单铃重平均为4.1g。单铃重随施氮量下降而下降,但只有O氮处理小于144 mmol氮处理的80%。棉铃脱落分数取决于处理和棉铃量。不过两年棉铃脱落分数与BOLL/CA比值高度相关(R~2=0.84)。假定相关方程是斜率为1:1的直线,其估计标准误差(S.E.)为0.13。CA值与最大LAI高度相关(R~2=0.98),这表明氮亏缺的主要影响是由于降低了叶面积指数,从而减少了截光量。本分析证实BOLL/CA比值能够用来指示棉花的棉铃脱落分数,同时通过对建立在期望产量或LAI之上的CA估测,或许作为一种投入对棉花栽培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棉花的蕾铃脱落是一个受多因子、多变量综合影响的颇为复杂的生物学问题。就生态环境而言,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棉铃脱落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但是长期以来这一结论尚停留在定性阶段,而棉花生产上,为了提高单产,减少脱落,却亟需寻求棉铃  相似文献   

3.
二十年前,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的“你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落桃的问题,是否可以研究个办法,叫它少落或不落”的号召,激发了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对研究蕾铃脱落问题的巨大积极性。我们前几年对棉花落铃问题也进行了一些研究,目的在于从生理角度上探讨落铃的内在原因。对于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很多人从营养角度出发,认为有机物的形成、运转与分配是支配蕾铃脱落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激素类物质的产生、运转与相互间的平衡是调节脱落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近年来在植物组织中分离出来的脱落酸,被认为是与器官脱落的关系最为密切。此外也发现脱落器官中的能量代谢失调,高能磷化  相似文献   

4.
棉花蕾铃脱落,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大问题,调查研究的资料表明:棉花蕾铃脱落一般都在百分之七十左右,严重的达到八十以上,比较轻的也有百分之五、六十,在我们江西棉区,每年七、八月间伏天,连日高温亢早,正是棉花开花结铃盛期,每遇暴风骤雨,更是“落花满地”,成铃无几,倘若开花当天上午遇上阴雨,脱落常是百分之百,因此群众中有“茄子开花朵朵真,棉花开花哄死人”的说法。伟大领袖毛主席很关心这个问题,他老人家一九五八年八月在山东省农科所视察棉花试验田时说过:“你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落桃的问题,是否可以研究个办法,叫它少  相似文献   

5.
在1971年曾证明,棉花密度增加,下层成熟的果枝的铃数就有所减少,这是由于这个区域内产生果节的数量减少和蕾铃脱落的数量增加的结果。1973年也证明,发育铃的同化物的主要来源是由和它紧联的叶有关。在密度高到叶面积系数达4.5的情况时,下层叶猛烈脱落,可见其净同化率是较低的,对下层铃以部分来源的同化物总量被减少了,这个减少和蕾铃脱落是相关的。又证明在减少荫蔽后,从下层来的有效同化总量则是增加了,这是从上层叶转化而来的。这篇报告是对去掉部分叶面后,上层叶对下层铃的补偿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影响棉铃开裂的因素很多,除了品种不同和棉株的长势外,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肥料等都能影响棉铃的开裂。虽然环境因素对棉铃开裂,尤其是对铃壳的充分展开影响很大,然而,棉铃的开裂过程实际上是棉铃的纤维、种子及铃壳细胞正常成熟进行的生理活动所引起的膨压消失,组织失水而收缩的结果。在棉花收获期间,常常会发现有些棉铃因迟迟不能开裂或不能充分开裂而形成僵铃、霉铃。这种情况大多数是由于棉铃的脱  相似文献   

7.
棉铃发育与环境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条件是棉花生长发育重要的生态条件之一,而环境温度又是重要的气象条件之一。棉铃发育与环境温度尤为密切。棉花蕾铃脱落、铃期长短、铃重、纤维品质等都与温度有关。为深入探讨这些关系的密切程度,便于根据我省气候特点指导棉花生产,我们于1982年、1983年在南昌莲圹对岱字15号棉花品种进行了开花挂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要总结如下:一、试验方法本试验82年4月15日播种,分每亩3000株和5000株二种密度,播种规格分别为  相似文献   

8.
棉花迟熟是造成减产、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北棉区秋季多雨,棉铃开裂缓慢,吐絮不畅,往往造成大量霉铃、烂铃,不仅影响棉花的产量,也影响棉花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1997-2000年用铃体积和铃重表示棉铃大小,研究其对棉铃主要性状的影响,认为:铃重大的类型铃体积为中等偏大、子指重、衣分较高、绒长和开裂壳径表现一般、开裂角度小、铃壳较簿。铃体积大的类型铃重大、纤维长、子指重、衣分中等偏低、开裂壳径大、开裂角度中等偏小、铃壳较厚。比较理想的棉铃体积为40-50cm^3、铃重为6g以上。  相似文献   

10.
棉铃生育与温度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南北棉区,近几年来常因秋季低温阴雨,致使棉花铃轻、籽瘪、衣分低、烂铃多、纤维品质差,最后遭致减产。过去国内对有关棉花生育和外界环境关系研究甚少,多停留在定性的描述而缺乏具体的定量指标,因此,开展棉花花铃期气象条件与棉铃生育关系的研究,特别是温度与棉铃生育关系的研究,可为我们研究棉花育种和栽培技术,正确认识和掌握棉花生育的客观规律提供理论  相似文献   

11.
棉铃发育与气温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株从开花结铃至吐絮结束是整个生育期最后一个发育阶段,也是关系到棉花产量和纤维、种子品质的重要时期。棉铃发育包括铃期、铃重、纤维长度和强度、种子品质和含油量等,经济性状都随品种而异。同时,  相似文献   

12.
丰棉铃介绍     
《中国棉花》2000,27(2):15
  相似文献   

13.
棉铃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病害俗称烂铃、烂桃,有20余种,黄河流域棉区主要是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等。发病棉铃轻则局部纤维紧结,铃重减轻,形成低等级的黄瓣花;重则棉铃成为僵瓣、不能开裂或有1~2室坏死,甚至全铃烂掉。此病虽不是新发病害,但因该病化防较为困难,加之棉农不太重视,因此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夏秋多雨年份和群体较大、后期长势较旺的棉田,棉铃病害严重,对棉花产量和品质也可造成较大的影响,其经济损失可达10%~20%,甚至3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江汉平原棉区发现异常棉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25日,我们在松滋市南海镇五朝门村九组发现一些棉花青铃产生异常,即从铃尖缝隙流出黄褐色液体(如图一),剖开棉铃,棉铃正中铃壳结合部产生一个畸形子房(如图二),畸形子房呈黄白色,腺体明显,中间裹着少许纤维及如针眼大小的未发育的棉子(如图三).随后,我们在江汉平原棉区荆州区、公安县、仙桃市、天门市等地进行了广泛调查,各地不同的品种上均有此现象.初步调查显示,产生异常的棉铃主要为7月20日左右定型的棉铃,8月中旬以后,产生异常的棉铃很少.这些异常棉铃因时段不同,表现不同,约7月底以前,异常棉铃烂铃比较严重,进入8月份,异常棉铃仍然存在,但发生烂铃的很少,能正常吐絮,只是吐絮铃中部有一个已变成黑色的畸形子房.  相似文献   

15.
采用无纺布制成棉花保铃袋,以感虫品种中棉所49为保护对象,以棉红铃虫为防治对象,在室、内外开展套袋防虫试验;同时与丙溴磷·高效氯氰菊酯喷雾的化学防虫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田间,套袋防虫所获得的棉铃健康率为89.90%,比化学防虫的76.63%高出13.27%;无论是在温室内还是在田间棉铃套袋后能正常生长并能高效隔离害虫危害,棉铃套袋防虫所获得的棉铃健康率和籽棉理论产量均比化学防虫的高,说明在小范围内套袋保铃效果优于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6.
防治棉铃的误区方四元湖北省枣阳市棉办4412001994年,鄂北岗地8万多公顷棉花普遍早发,长势平衡,成铃数均好于往年,但是,今年棉铃虫继1992和1993年连续重发之后,又是大范围大暴发,持续时间长,发生程度重,远远超过了前两年,对棉花生产构成了严...  相似文献   

17.
18.
铃重是棉花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在单位面积总铃数相同的前提下,籽棉产量主要决定于铃重的大小。品种决定着铃重所能达到的最大遗传潜力,环境条件则决定着该品种铃重能否顺利地达到其最大的遗传潜力。低酚棉全株无色素腺体,棉酚含量极低,棉株被赋予低酚性状后,必然会对其本身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低酚棉与有酚棉铃重的差异性,探讨其原因所在,对如何充分利用环境条件以满足低酚棉棉铃发育的需要是很有必要的,对合理运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棉花生产对产量、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烂铃的防治工作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尽管各地在防治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如铃衣剂、摘基部果枝等技术的应  相似文献   

20.
夏棉棉铃发育规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4~1986年试验表明,中棉10号开花后10~15天铃体基本定型。铃期长短与花后50天日均温呈负相关,在26~19℃范围内,每降温1℃,铃期约延长5天。铃重与花后50天平均温度呈对数关系,平均温度高于21℃,铃重增加较慢;低于21℃,铃重明显随温度下降。百铃纤维日增重与棉铃发育期间的日均温、白天均温、日最高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呈抛物线关系,与日照时数和日温度(6~14℃)呈线性正相关,与夜均温(27~15℃)呈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