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桐乡市是全国优质蚕茧重点生产基地,蚕桑产业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种桑养蚕优越条件,是我市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由于茧丝行情的不稳定、从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及生产环境的日益恶化等因素,直接挫伤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蚕桑生产呈下滑趋势.为稳定我市蚕桑生产,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现就产业萎缩现状,制约因素及稳定措施进行初步剖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蚕桑生产现状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嵊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具有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蚕桑产业是该市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嵊州市地理、气候环境,常年饲养4期蚕,以春蚕和晚秋蚕为主。近年来茧丝形势一路下滑,养蚕户利润大幅缩水,大大挫伤了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蚕桑产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稳定全市蚕桑生产,成为各级蚕桑部门的重点工作,笔者通过对蚕桑生产的调查分析,就蚕桑产业低迷的现状、主要原因及措施加以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正义 《中国蚕业》2001,22(2):59-60
蚕桑是宁夏的一项新兴产业,是宁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加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为了加快宁夏蚕桑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宁夏光熟和沙荒地资源及蚕茧质量的优势,达到以桑治沙、养蚕脱贫、改善环境的目的,利用蚕桑产业具有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特点,积极推动蚕桑产业大踏步发展,是跨入新世纪的战略选择.蚕桑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从蚕种生产、催青、饲养、收烘等多方面相互配合、协调,才能保证蚕茧生产的顺利进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合理确定养蚕布局、养蚕规模、把握养蚕关键技术、建立配套的蚕桑技术体系以及完善生产服务是蚕桑生产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浙西山区开化县蚕桑生产成本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生产是集栽桑养蚕为一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蚕桑生产效益决定了蚕农对蚕桑生产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蚕桑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因而决定了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蚕桑生产成本是影响蚕桑生产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蚕桑生产成本主要由桑园肥料、农药、蚕种、蚕药、蚕具维修折旧和养蚕用品消耗等物化成本和桑园培育管理用工、养蚕用工等劳动力成本两部分构成。近年来,由于蚕桑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和劳动工资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成本也有明显提高。开化县地处浙江省西部,地理环境、生产习惯等因素与嘉湖重点蚕区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桐乡市梧桐街道蚕桑产业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几年,由于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新型产业的崛起,城市的不断扩张、饲养环境日益恶化,桑园面积逐年减少和茧丝绸行情在低谷徘徊,蚕桑产业逐年下降,但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平衡性,且有着规模的桑园条件及扎实的蚕业基础和传统生产习惯,该产业在部份地区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仍起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茧丝行情的不稳定、从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及生产环境的日益恶化等因素,直接挫伤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为了稳定蚕桑生产,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笔者特对本街道的蚕桑产业现状开展调研,并对优化稳定蚕桑产业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蚕桑产业一直是安康市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近几年来,安康市的蚕桑产业日渐萎缩。为了找出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分析对策,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农户与企业进行调查,整理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养蚕和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农户养蚕面临困境及解决企业面临困境的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蚕业生产模式与技术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水明  王林甫  姚建荣 《蚕桑通报》2012,43(1):39-40,43
蚕桑产业是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虽众多新型农业产业掘起,但栽桑养蚕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致使蚕业劳动力匮乏,养蚕量下降,弃桑不管或有桑不养蚕的现象突出,以及农民迁入新社区后,无房进行家蚕养殖等问题愈加突出,解决养蚕业劳动力缺乏和无房养蚕的问题已刻不容缓。除了在生产中推行少回育等省力化技术外,有效解决养蚕适度规模经营和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单位劳动生产效率和蚕业经济效益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葛小兴 《蚕桑通报》2009,40(1):53-54
蚕桑是海宁市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也是我省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多年来我市一直是国家优质蚕茧的生产基地。随着近年来桑园立地条件的整改,桑品种和蚕品种的改良.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推广,更是着实提升了蚕桑产业的生产基础,因此在今后较长时间内,蚕桑收入在整个农业经济收入中仍将占很大比例,仍将是很大一部分农民的经济来源之一,因而仍将会发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市蚕桑产业将呈萎缩的趋势是客观的经济规律。蚕种生产是蚕桑产业的基础环节,其兴衰依赖于产业,更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面临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9.
金杏丽 《蚕桑通报》2012,43(3):35+37-35,37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蚕桑生产比较效益和产业风险等要素制约越来越明显。德清县近几年蚕桑生产逐步萎缩,2011年饲养蚕种7.6万张,蚕农茧款收入1.4亿。我县中东部蚕区目前在没有更好的经济作物替代蚕桑产业的情况下,有3.4万户蚕农养蚕,桑园面积4200hm2,蚕桑生产仍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传统饲养模式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只有转变蚕桑生产方式,推行小蚕规模饲养模式,在重点蚕区建立一定规模的小蚕共育基地,缩短农民生产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比较效益,才能实现我县蚕桑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嘉兴市秀洲区是蚕桑重点产区 ,拥有桑园5667h ,年饲养蚕种20万张 ,产茧量7500t左右 ,蚕桑收入历来是我区广大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 ,从事蚕桑生产的劳力和劳动者素质等矛盾日益突出 ,给传统的养蚕方式带来巨大冲击。为解决蚕桑生产 ,一些农户春蚕小蚕饲养 ,缺技术、缺设备、缺劳力的困难 ,降低养蚕成本 ,稳定蚕桑生产 ,技术部门与乡村干部群众先后总结推广了小蚕店、联户共育等模式 ,走出了共育新路子 ,但都存在一定弊端 ,如小蚕店销路不稳 ,联户共育节工省本效益不明显等。19…  相似文献   

11.
正桐乡市蚕桑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一直以来是农业的主导产业及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桐乡市蚕桑产业有所下滑,但相比本省其他县市下滑较慢,目前仍是浙江省养蚕最多的县级市,其主要原因是本市丝绵被产业发达,一定程度上支撑着蚕桑生产的稳定。2016年全市年生产各类蚕丝被近5000万条,占全国蚕丝被生产总量的10%,年产真丝毯30万条,占全国真丝毯总产量的50%,曾在2005年被中国丝绸协会授  相似文献   

12.
蚕桑生产是本地区一项传统农业支柱产业,2001年全区共拥有桑园面积3600hm2,养蚕户2.9万户,饲养蚕种133690张,生产蚕茧5675.6t,蚕桑产值达1.36亿元,占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的12.12%.栽桑养蚕收入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蚕桑产业对本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湖州市蚕桑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曾被美誉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长期以来,蚕桑产业是我市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即使在二三产业有了较大发展的今天,蚕桑产业仍是纯农业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我市在2003年被国家茧丝办和中国茧丝绸产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绸都”。但是2008年.蚕桑产业由于受丝绸织物出口形势的影响和蚕茧质量持续下降等原因,导致中秋蚕茧价格继去年秋茧大幅下跌的基础上又一次猛跌至全国主产区的最低价格,蚕农培桑养蚕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这将影响到2009年生产的稳定,同时也将严重制约“十一五”期间蚕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户养蚕大环境消毒技术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桑养蚕是淳安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发展蚕桑产业已成为淳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蚕桑产业投人少、投产快、效益好,且适合千家万户生产经营,特别是在淳安这一农业大县,其发展具有较大的优势。近几年来,淳安蚕桑生产得到蓬勃发展,桑园栽植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益日益凸显。2010年,全县有23个乡镇310个村2.04万户农民种桑养蚕,养蚕户数占农户总数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5.
蚕桑生产比较效益的高低,是决定蚕桑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淳安县蚕桑产业持续下滑,而且幅度很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蚕桑产业比较效益较低,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不高。根据淳安县蚕桑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集中成片种植桑树,发展适度规模农户;推广应用优良蚕桑品种,提高蚕茧产质量;调整养蚕布局,缓解养蚕劳动力和养蚕房屋紧张的问题;逐步推进"机器换人",提高蚕桑产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推广"十天养蚕法",节约小蚕饲养成本;推广大蚕地面育技术,降低蚕桑产业的劳动强度;推广方格蔟自动上蔟,减少捉蚕的劳动量;发挥品牌效应,提升产品竞争力等建议措施,以提高淳安县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淳安县蚕桑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嘉兴市秀洲区是浙江省蚕茧生产的重点县之一,栽桑养蚕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蚕桑产业是我区的一个传统优势农业产业。在历史的长河中,养蚕曾经是农民“造房子、娶娘子、育儿子”的主要经济来源。在现代农业中,也还是纯农户增收不可缺少的项目。目前全区仍有桑园2600多hm2,主要集中在王店、新塍2个大镇。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产业历史海宁蚕桑产业历史悠久,至唐代已具一定规模,并把蚕丝作为贡品之一。宋室南迁,大批官兵南渡,将北方的先进经验带到江南,使海宁蚕桑有了较大发展。元末蚕桑生产遭受破坏。明代提倡种桑养蚕,至中叶已成为农民家庭的主要副业,蚕桑产业的发展,使桑苗、桑叶、丝绸等产品的商品交易及缫丝、织绸等手工业生产随之加快。清初因战事影响,蚕桑受到一些损失,后经康熙、乾隆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使蚕桑产业又开始回升。鸦片战争后,生丝出口增加,农户养蚕采茧后大多缫丝出售,城镇出现了缫丝工厂,促进了养蚕业的发展。至1911年全县桑园面积15533 hm2;养蚕农户6.20万户,占总农户数的86.7%;产茧2100 t。  相似文献   

18.
蚕桑产业是桐乡农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虽有众多农业新型产业的崛起,蚕桑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然而,蚕业老区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传统技术等,已不能适应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蚕业经营主体和蚕业技术的落后,严重影响着蚕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的稳定。目前在生产中除了推行少回育等省力化技术外,有效解决养蚕适度规模经营和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单位劳动生产效率和蚕业经济效益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蚕桑生产要摆脱传统家庭生产模式,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条件和集成技术,从而解决养蚕业劳动力缺乏和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为了稳定桐乡市蚕桑产业,对经济、生态及社会再作贡献特通过调研,摸清桐乡市蚕桑生产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稳定蚕桑产业,加快培育蚕桑生产经营主体的对策与措施及其创新蚕业配套技术,为蚕桑规模化生产、生态化发展、组织化经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撑,从而实现蚕茧优质高产、蚕农增收、产业稳定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蚕桑生产方式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成为制约蚕业发展的瓶颈,大型智能化自动养蚕机的研制及推广应用,将实现蚕桑生产模式的突破性创新,将栽桑和养蚕彻底分离,进行产业分工,最终提高整个蚕桑产业的效益,推进蚕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1合作社产生的背景 蚕桑生产一直是吴江市的传统骨干副业,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发达的乡镇工业和民营企业起步的基础。但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特色的蚕桑产业更加显现弱势群体的弱点。近两年来,国际国内的蚕茧价格下跌,挫伤了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导致桑园面积锐减,失管、抛荒现象普遍存在,生产与收购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