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运用频数分布法和聚集度指标法研究了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iatus Waiker)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大幼虫和蛹的分布型均符合负二项分布。频数分布法比聚集度指标法准确,但较繁琐和困难。不同的抽样方法表明,以棋盘式抽样法最好。不同虫口密度的抽样数量不同,其迥归方程为: log y=2.49224-0.18624x log y=2.46905-1.42615x 序贯抽样节省人力和物力,因此在害虫防治中起很大作用。老熟幼虫的接受与拒绝方程为: d_0=10.26n-14.90 d_1=10.26n+14.90 蛹的接受与拒绝方程为: d_0=0.23n-2.25 d_1=0.23n+2.25  相似文献   

2.
松毛虫赤眼蜂林间释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敌防治森林病虫害,可以建立新的生物种群之间平衡关系,有效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减少杀虫剂带来的危害,确保森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木兰林管局于2009年建成天敌繁育场,开始进行林间释放赤眼蜂用以防治落叶松毛虫。本文就松毛虫赤眼蜂的释放方法、释放次数、放蜂量和释放时间等相关技术做了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聚集度指标法和模型分析法对梅州市马尾松毛虫越冬代、第2代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5种常用抽样方法进行了模拟取样、测定,且编制了最佳抽样株数参数表。结果表明:梅州市马尾松毛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在抽样调查时,采用对角线法、平行线法、“Z”字形法效果好,抽样株数一般为20株。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马尾松林的主要害虫,研究马尾松毛虫的空间格局,对于深入了解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选择、确定合适的估计种群密度的抽样调查方法和该虫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种群消长的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确定合理的防治指标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通过对衢州市开元寺、荆溪、横路、华墅的马尾松林和马尾松毛虫(1984)第一、第二代、越冬前、越冬代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的估计方法。该方法以单位叶鲜重为统计单位,通过剪枝抽样估计种群密度。对幼虫、蛹样地的回估结果表明,精度基本上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 马尾松毛虫 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 是豫南马尾松林的主要害虫。为了弄清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在林内空间分布的特点,正确地指导虫情调查和防治工作,我们于1985年3月在信阳县谭家河乡席家岭林区,对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8.
松毛虫幼虫的林间分布型,笔者曾用频次分布法和分布型指数法判断符合负二项分布。本文的目的系通过隶属于负二项分布的序贯抽样法及Iwao的序贯抽样方法的比较,探讨在松毛虫幼虫期取样调查中用样本来估计总体时适宜的抽样技术及数量。  相似文献   

9.
松毛虫赤眼蜂林间寄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0年在金华县三个不同生境的松林中,对松毛虫赤眼蜂寄主种类、数量及寄主卵块年消长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并对松毛虫赤眼蜂林间种群动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性信息素引诱昆虫,监测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是一项先进科学、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的监测实用技术。文中通过连续多年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进行的松毛虫性诱试验,总结出较为规范的松毛虫性诱剂监测林间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林间增殖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系统介绍林间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增殖技术。内容包括增殖用病毒的提取方法,增殖林分的选择、增殖虫龄的确定,感染方法和感病虫的回收时间。  相似文献   

12.
系统介绍林间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增殖技术。内容包括增殖用病毒的提取方法,增殖林分的选择、增殖虫龄的确定,感染方法和感病虫的回收时间。  相似文献   

13.
松毛虫病是由于碰到了松毛虫毒毛而发生的一种变态性疾病,多发于7—8月和10—11月间松毛虫盛发季节。男女老少均会发生,以青壮年为多见。病人每因接触了松毛虫毒毛或被毒毛污染的柴草和水致病。发病以后可出现以下几类症状; 1、皮炎型:接触部位在1—2小时内发生奇痒,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云南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粉剂的制作及林间应用情况,结果显示:该病毒粉剂(15~30kg/hm^2)防治3~5龄云南松毛虫幼虫,幼虫感病死亡率达86.8%,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也是北方寒冷地区园林绿化,营造薪炭林、饲料林、水土保持林,调节生态平衡的重要树种。近年有些地区生长和结实呈下降趋势。导致其生长衰退的原因除栽培、经营管理措施粗放外,虫害严重是其主要因素。文冠果木虱(Agonoscena sp.)是文冠果的主要害虫之一,系国内新记录。该虫在内蒙古一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树干下部树皮缝内越冬。全年世代重叠严重,虫态龄期极不整齐,给防治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为了更好地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搞好该虫的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huricaFlkv.)是我省落叶松林的重要害虫。为搞好该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正确估计种群数量,合理确定抽样方法和样本数,必须首先确定其在林间的分布型。为此,我们于1985年对落叶松鞘蛾卵期林间分布型作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导如下。一、研究方法 (一)绘林间分布实况图在落叶松鞘蛾卵期设标准地(不少于100株),调查落叶松下层树冠的着卵数,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各选一标准枝,每枝再选20个叶丛,逐丛检查落叶松鞘蛾的着卵数,并依原来位置记载在方格纸上,绘出林间分布实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有效的油松毛虫生物防治方法,笔者在山西省阳泉市狮垴山林场开展了林间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3种放蜂密度的虫口减退率均在85%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8×104头/hm2放蜂密度的控制效果最好;3种放蜂密度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防治效果为:虫口密度8×104头/hm23×104头/hm25×104头/hm2,说明松毛虫赤眼蜂对油松毛虫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青叶蝉卵痕分布型及抽样技术初探牛春花,郭海岩大青叶蝉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黑龙江、吉林等20多个省区,危害杨、柳、榆、槐和果树等多种阔叶树及一些经济作物,直接威胁三北防护林建设,卵期是该虫的主要防治时期,我们对其卵痕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普通船型诱捕器,对落叶松毛虫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不同载体诱蛾效果进行了林间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橡胶塞诱芯诱蛾时间多为3~5 d,之后需要更换新诱芯,诱蛾规律性不强,无法准确判断虫情发生趋势。而PVC微管型诱芯诱蛾效果明显优于前者,诱蛾期长达1个月,落叶松毛虫成虫发生趋势明显,为掌握松毛虫发生趋势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大大节省人工及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20.
应用性信息素防治松毛虫在国外已有报道,被称为“第三代农药”。可以用来进行测报、诱杀、迷向等防治,减少农药施用次数或不施农药。此法具有不污染环境、保护天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等优点。所以,应用性信息素是防治松毛虫的发展方向。我们依据马尾松毛虫性信息素是由三种组份(E.A.G)构成的系统之理论,设想以此对浊、赤松毛虫进行活性试验,试图找出它们的性信息素。我们用炔化物和Wittig反应的综合路线(基本为北京动物所路线),在1981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合成,1982年三月合成出样品。经北京动物所分析、测定为三种组份(Z5E7)——十二碳二烯醇,(Z5E7)——十二碳二烯醇乙酸酯,(Z5E7)——十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