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洪江涛  吴建波  王小丹 《草业科学》2015,9(11):1878-1886
草地围封工程是改善退化草原生态环境和促进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以典型高寒草原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群落为研究对象,选取自由放牧、围封4年和围封8年3块样地,比较分析不同草地管理方式下群落生物量分配和碳(C)、氮(N)、磷(P)储量差异。结果表明,自由放牧、围封4年和围封8年的群落地上生物量分别为46.12、146.40和256.44 g·m-2,0-15 cm土层根系生物量分别为274.74、214.87和764.59 g·m-2,15-30 cm土层根系生物量分别为17.80、17.56和31.64 g·m-2;围封显著促进了植被群落的增长(P<0.05),其中对围封4年的优势种紫花针茅和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总生物量影响最显著(P<0.05)。围封显著提高了植物群落地上部分C、N、P储量,其中围封8年样地营养元素储量最高(P<0.05)。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草地围封工程对藏北高寒草原紫花针茅群落物质分配的影响,为评估该区域退牧还草的生态效应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退牧还草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退牧还草实践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牧民之间的利益密切相关,策略相互依存,通常由政府确定项目任务和制定补助标准,牧民负责具体实施.通过构建中央、地方政府和牧民间退牧还草的博弈,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三个利益方的博弈决策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如能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差异、合理安排任务量、适当提高补助比例、完善项目后续保障措施,就能充分调动牧民完成项目的积极性,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盐池草地禁牧期间农牧民违规放牧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禁牧政策的全面实施,放牧草地得以休养生息.但禁牧区农牧民从其短期经济效益出发,违规进行放牧以增加经济收入,以致政府全面禁牧的宏观政策不能很好地执行,部分草场生态再次恶化.为此根据草场面积、草场管理方式、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在禁牧区选择了234户农牧户用抽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农牧户的违规放牧行为进行调查,并从养殖成本、地理位置、草场使用权界定、禁牧政策等方面探讨分析农牧民违规放牧行为发生的原因,寻求改变禁牧区农牧民的生产行为方式,解决禁牧与放牧矛盾,以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恢复生态、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滩羊放牧行为及营养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爱兴  王宁 《家畜生态》1994,15(2):9-13
本文研究了滩羊在宁夏盐池干草原夏季草场上的放牧行为及放牧营养生态。结果表明,同一般的绵羊相比,滩羊在放牧行为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其独特的方面。成年滩羊和当年断奶羔羊的日平均采食速率分别为53.5口/分和41.2口/分,日平均采食干物质量分别为1.51kg和0.79kg。成年滩羊的日平均游走、采食、卧息和反刍时间分别为149.1、408.0、10和2.5分,日平均饮水量达6.68土1.51kg/只。成年滩羊和当年断奶羔羊均存在着营养供应不平衡,除粗蛋白摄入量较高外,其能量、钙和磷的摄入量均不足。本文建议,随着滩羊放牧环境日趋干旱、沙化和退化,对于草原草场上放牧的滩羊在夏季进行适当的能量和矿物质饲料补饲,仍然是一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山羊行为学及其对生态条件的反映为基础,观察测定不同品种的山羊在浙江丘陵低山缓坡生态环境下的放牧采食行为。结果表明,马萨本三元杂种山羊善行走登高,放牧采食能力强,适应放牧饲养;同品种山羊在不同类型植被放牧,行为差异显著;山羊放牧采食效果,阴天优于晴热天,下午优于上午,越近黄昏,山羊采食越专心。  相似文献   

6.
在较低放牧率和限牧时间条件下,不同放牧时期对绵羊牧食行为的影响有:(1)当放牧时间缩短时,绵羊通过缩短反刍行为的时间而保持采食时间的相对稳定,并通过调整各采参数数以保持进食速率和日采食量的相对稳定,对饮水行为影响不大;(2)9月份反刍周期数和总反刍食团数量少,反刍时间最短;6月份每个食团咀嚼次数最少,咀嚼时间最短;(3)7月份排尿次数量多,每次排尿时间最长;9月份居中;6月份量少。排粪行淡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7.
于1993年6月8~9日,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以5岁阉割绵羊在不同放牧率下的牧食行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放牧率1.33和2.67羊/hm2(放牧138d)对绵羊的牧食行为有明显地影响:(1)放牧率较低时,能明显缩短采食时间,提高采食速率、每步采食口数和每口采食量及日采食量;(2)明显延长反刍时间,增加反刍周期数和反刍总食团数,对其它牧食行为影响不大。结果表明,在春末夏初,放牧率1.33羊/hm2比2.67羊/hm2更适宜于当地退化草场的放牧标准  相似文献   

8.
放牧绵羊行为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诗平 《草业学报》1997,6(1):10-17
于1993年6月8-9日,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生态研究站,以5岁阉割绵羊在不同放牧率下的牧食行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放牧率1.33和2.67羊/hm^2对绵羊的牧食物行为有明显地影响;(1)放牧率较低时,能明显缩短采集时间,提高采食时间,提高采集速率,每小采集口数和每口采食量及日采食量;(2)明显延长反刍时间,增加反刍周期数和反刍才数,对其它牧食行为影响不大。结果表明,在春末夏初  相似文献   

9.
放牧家畜牧食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牧家畜牧食行为在草地生态学、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以及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放牧家畜在不同放牧强度、不同放牧时期和不同放牧制度下的牧食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系统地分析和讨论了放牧家畜的牧食行为.  相似文献   

10.
放牧草地载畜量与放牧率是草地生态系统的研究重点。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放牧草地载畜量与放牧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分析了目前有关放牧草地载畜量和放牧率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退牧还草政策对我国牧民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的总结和评估,提供我国退牧还草政策实施和改进的科学依据,通过问卷和访谈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31个牧户家庭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退牧还草政策对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和草原生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促进了牧民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的转变,改善了牧民的收入结构,使牧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调查和分析退耕还林还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奉节县自然地理情况,提出了在奉节县退耕还草使用生物围栏发展围栏轮牧的思路。这是加快生态建设,发展经济,促进林牧互相结合共同发展,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础,退牧还草工程是恢复、更新天然草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新疆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退耕退牧还草农牧户的社会认知与政策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退耕退牧还草生态工程的实践,采用问卷、访谈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对宁夏中部干旱荒漠草原区和南部黄土高原干草原区共4个县市160个农牧户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宁夏草原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退耕退牧还草中农牧户的社会认知与政策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不同退牧还草模式角度,以农牧交错、干旱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生产功能区的典型项目村为例,采用半结构访谈的数据采集方法与分位回归的分析模型,对不同生产功能区农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因素作了细致分析.结果表明: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后,农牧民家庭畜牧业生产的工作经验与牧民家庭收入呈现出了负相关.文化程度、劳动力因素对农牧民家庭收入起到了正面影响,并且影响作用显著.收人结构并未达到质的转型,其他产业的介入发展并未达到提高农牧民家庭收入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6.
红池坝人工草地放牧方式和放牧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淑强 《草地学报》1995,3(3):173-180
在红池坝人工草地对放牧方式和放牧强度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已给定的载畜量加以验证,以便制定该草地的最适放牧制度。研究结果表明,适于该地区的放牧管理制度是划区轮牧;各个阶段的载畜量与牧草生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用数学模型表示为:Y=179.5+5.48X,在每公顷7.5个绵羊单位的载畜量下进行中度放牧强度可获得草地最大产草量,并保持其稳定。  相似文献   

17.
放牧绵羊牧食行为及采食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锡林郭勒草原对三种放牧绵羊(蒙古羊、引种羊、杂种羊)进行不同月份的牧食行为观察及采食量测定,结果表明:放牧绵羊9月份的采食时间比例均高于8月份;沙质草地放牧绵羊的采食和游走时间比例低于高平原草地;蒙古羊、引种羊和杂种羊沙质草地的平均采食量分别为1.15kg/d、1.60kg/d和1.35kg/d,高平原草地为1.56kg/d、1.82kg/d和1.71kg/d,分别相差0.41kg/d、0.22kg/d和0.36kg/d。  相似文献   

18.
划区轮牧与草地可持续性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划区轮牧是一种充分利用饲草生长旺季而进行的集约、区块式放牧管理系统。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轮牧制度的发展现状,概括了划区轮牧的优势包括: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性、草地生产力;降低草食动物肠胃线虫感染率;分析了其与传统连续放牧相比所具有的局限性。进一步从放牧类型的延展、放牧策略的改进、人为因素的投入、生态模型研究等多角度综合考究,提出综合协调生物因素与环境、平衡生态与经济以及优化牧企合作现状的轮牧策略,以期为轮牧对于生态恢复和草地可持续性利用的生产实践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优化管理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对比研究了划区轮牧和自由放牧两种放牧制度对草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划区轮牧与自由放牧相比,表层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土壤机械组成优化;划区轮牧表层土壤质地有所改善;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均较自由放牧区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制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对比研究了划区轮牧和自由放牧两种放牧制度对草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划区轮牧与自由放牧相比,表层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土壤机械组成优化;划区轮牧表层土壤质地有所改善;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均较自由放牧区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