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土高原草原是中国北方温带草原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黄土高原草原与欧亚地带性草原的关系尚未阐明。本研究将黄土高原地带性草原种子植物区系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建立了黄土高原草原种子植物名录,采用植物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黄土高原草原和内蒙古高原草原植物区系的相似性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草原与内蒙古高原草原种子植物区系在科属水平上的区系相似度较高,但种水平的区系相似性较低。区系的地理成分有较大差异,且最主要的差异在于黄土高原草原植物区系中东亚成分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垂直地带性对黄土高原草原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适宜草原发生的环境条件使得黄土高原表现出大面积的温带草原景观,但黄土高原草原应区别于欧亚草原的地带性植被。  相似文献   

2.
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湿地资源,根据对实地采集植物标本的鉴定整理,保护区境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430种,归属65科、250属。其中被子植物64科、249属、428种;裸子植物1科、1属、2种。优势科属的统计表明,本区种子植物一方面集中于大的科属之中,同时向少种、单种科、属分散。保护区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其中北温带分布型所占的百分比数最高,占本区种子植物区系中非世界属数的37.56%,其次是旧大陆温带分布,反映出该区系的温带性质,体现保护区植物分布与本地区的气候带相适应的结果。本区系地理成分混杂,特有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植物进行实地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并参考有关资料对植物区系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确定本地区种子植物73科292属651种。优势科、属现象明显,含20种以上的科和8种以上的属分别占总科的13.70%和总属数3.08%,它们构成了达赉湖种子植物区系主体。保护区种子植物292属分为11个分布类型和10个亚型,以温带分布型占绝对优势。反映了该保护区植物种类的丰富多样性和区系成分的复杂程度。达赉湖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以保护珍禽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保护区内的湖泊、河流湿地和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以及达赉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河套地区有野生种子植物53科、161属、287种。统计分析表明:(1)本地区种子植物种类贫泛,有裸子植物1科、1属、1种;单子叶植物12科、48属、90种;双子叶植物40科、112属、196种。(2)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虽然温带分布科略少于热带分布科,但属的地理分布类型较为复杂,有15个分布类型及9个变型;温带分布属占总属的79.2%,以北温带分布比例最高;温带分布种占88.9%。(3)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2属国家二类保护植物7种。古老、残遗、原始成分较多,是东阿拉善植物区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宁夏云雾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雾山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54科163属243种(不包括栽培植物),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科属组成特点是少数大科包含多数的种,单种属所占比例高(73.6%),但包含的植物种数少(49.4%);龙胆科(Gentianaceae)、针茅属(Stipa)、委陵菜属(Potentilla)是云雾山草原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成分;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相对简单,中国特有分布属少,温带成分的绝对优势明显,占90.6%(除世界分布属);区系的起源较年轻,表现在植物的古老成分稀少;云雾山种子植物区系与六盘山和贺兰山的比较结果显示:植物区系相似性系数偏低,相对而言,与六盘山的亲缘关系较近;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于植物多样性的恢复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乌海草原化荒漠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3年实地调查结果以及大量文献资料查阅,研究乌海草原化荒漠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和特征,以期探讨其起源与演化。结果表明:该区有种子植物72科、267属、565种,其中被子植物占总数的99.1%。大型科、寡种科属和单种属是本区系的主体,是植物区系复杂性及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来源,大型科和寡种属优势明显。中型科属和单种科虽不占主体,但对植物群落的组成和植物区系的构成具有重要影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联系广泛,温带分布和地中海-中亚分布是本区系地理成分的主要组成部分,区域植物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特有程度较低。区域植物表现出较强的旱生性和古老性,从其发生角度可以归为古地中海成分和东亚成分2大地理成分。  相似文献   

7.
黄河兰州段湿地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黄河兰州段湿地作为一个独立的植物区系单元,对其种子植物分别从科,属和种3个层次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科,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种子植物的地理成分。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湿地种子植物区系含种子植物31科、84属、115种,分别占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11.00%,2.89%和0.48%,相对于该区较小的面积尺度,其种子植物种类较丰富,物种多样性较高;该区系以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以禾本科(21属,25种)和菊科(13属,22种)为优势科,这两个科共含有34属、47种,分别占该区系总属数和总种数的39.53%和40.17%,表明他们对该区系的构成起较大作用;黄河兰州段种子植物区系中科、属、种的地理分布类型都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该区系中有世界广布属25个,占该区总属数的29.4%,各热带分布型共11属,占本区总属数的12.95%,各温带分布型共49属,占该区总属数的57.65%,其中,北温带分布有20属,占总属数的23.53%,世界温带分布有9属,占总属数的10.59%,种的分布型也以北温带分布型占优势,此分布型共计55种,占总种数的47%,其次是温带亚洲分布型,有17种,占总种数的14.53%;热带分布型的种较少,仅占总种数的19.65%,表明该区系的温带成分明显多于热带成分,温带性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新疆玛纳斯河中上游低山荒漠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玛纳斯河中上游低山荒漠实地考察和植物标本的收集与鉴定,发现该区共有种子植物44科174属294种,其中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43科173属293种。科的组成中,单种科与寡种科(2~10种)共有38科,是科组成的主体;较大科(21~50种)和中型科(11~20种)合计仅有6科,但所含种数占62.93%,是该区系的主体;优势科主要有菊科(Compositae)、藜科(Chenopodiaceae)、十字花科(Cruciferae)、禾本科(Gramineae)和豆科(Leguminosae)等。属的组成中,较大属(11~20种)仅有猪毛菜属(Salsola)和黄耆属(Astragalus),为该区的优势属;寡种属(2~6种)和单种属共有172属269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98.85%和91.50%,是该区系的主体成分。生活型以草本(254种)为主,其中一、二年生草本有139种(含短命植物66种),多年生草本有110种(含类短命植物11种),寄生植物5种,灌木26种、半灌木12种、乔木2种。生态型以中生植物(198种)为主,占67.35%,但旱生植物多为该区的优势属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复杂,在属级水平上有8个分布区类型和11个变型,以温带分布及其变型(75属,占51.73%)为主;并与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其变型(42属,占28.97%)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9.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南部,该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639种,隶属70科、388属,分别占青海省总科数的70.0%、总属数的63.3%、总种数的54.9%。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点:(1)属级水平显示,三江源地区的植物区系以温带分布为主,北温带成分优势明显;在种级水平,以东亚成分占优势。(2)本区系的植物在种类上缺乏古老的、原始的类型。(3)绝大多数植物为多年生草本,灌木和乔木稀少;本区植被多为高寒类型,具有高寒区系的显著特色,植物区系的高山特化作用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黄土高原地区草地资源两次遥感调查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华  苏大学  钟华平 《草地学报》2005,13(Z1):20-23,27
本文对黄土高原地区草地资源的2000年遥感快查和1986年遥感调查进行了比较研究.2000年遥感快查应用1999-2000年TM陆地卫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GPS全球定位技术全数字作业进行,1986年的遥感调查利用TM陆地卫星影像和常规地面调查进行.两次调查的草地类型分类系统、比例尺和调查精度均相同,而方法、手段、结果不同.对草地资源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在草地资源调查中应用的方法,为建立、完善草地地理信息系统与草地资源的动态监测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土壤团聚体特征与可蚀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地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以及土壤可蚀性的分析,探讨了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特征与土壤可蚀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防止土壤侵蚀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Le Bissonais法的3种处理,慢速湿润处理(SW)后土壤团聚体粒径主要为>2mm的大团聚体颗粒,预湿后扰动处理(WS)和快速湿润处理(FW)后团聚体粒径分布较均匀,<0.2m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占主要优势。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表现为SW >WS >FW,土壤可蚀性值K表现为WS >FW >SW,表明黄土丘陵区草地植被土壤团聚体破碎的机制主要是消散和机械破坏。不同立地条件下,对于慢速湿润处理,0~10cm土层阴梁峁坡、阴沟坡、阳沟坡的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显著高于梁峁顶和阳梁峁坡,阳梁峁坡和梁峁顶的土壤可蚀性值K显著低于阴梁峁坡、阴沟坡和阳沟坡,10~20cm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阳梁峁坡和梁峁顶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低,土壤抗蚀性差,阴梁峁坡、阴沟坡和阳沟坡土壤的团聚体稳定性较好,土壤抗侵蚀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3.
运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根据古植物学资料及与现代植物区系的对比分析,对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的演变及新生代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对深入了解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植被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指导本区目前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植被恢复等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可以提供参考。文中论述了自白垩纪以来各时期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的演变发展过程,对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的演变和现代与新生代孢粉植物群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本区植物区系主要来源于4个方面:一是起源于本地及邻近地区晚白垩纪-早第三纪植物群,一些草本植物和湿生植物主要发生于晚第三纪,耐寒和耐旱的种类主要发生于第四纪;二是来源于地中海区-中亚和欧亚草原;三是来源于东北亚、西伯利亚温-寒地区;四是来源于我国西南、西北、华北及秦岭、华中地区。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草原景观斑块形状的指数和分形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李斌  张金屯 《草地学报》2010,18(2):141-147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景观斑块形状指数和分形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草原景观斑块的形状以及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45种草原景观斑块形状指数相差悬殊,垂穗披碱草(Form. Elymus nutans Griseb.)草甸草原和川青锦鸡儿(Form. Caragana tibetica Kom.)草原的斑块圆环度指数之差达到20.8460,反映出黄土高原草原景观斑块的边界率相差较大,表明草原景观斑块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活跃程度相差较大。草原斑块的形状明显偏离于圆形和方形,为不规则形,这与黄土高原地区破碎的地形密切相关。不同类型草原景观斑块分维数变化较大,早熟禾(Form. Poa sphondylode Trin. ex Bunge)草甸草原的分维最大,其格局是最为复杂的。多根葱、大苞鸢尾(Form. Allium polyrhizum Turcz. ex Regel and Iris bungei Maxim.)草原的分维最小,其格局是最简单的。这些都反映出黄土高原地区草原景观异质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草地合理利用与草地植被演替过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本文针对黄土高原草地植被退化严重,畜牧业发展低而不稳等现状,开展了草地合理利用与草地植被演替过程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草地类型,不同处理的生物量形成,植物群落结构,建群种变化的差异十分显著,尤其是割草区和限制放牧区处理有利于草地的永续利用和维持生态平衡,而完全保护区由于长期封育,不利草地的繁殖更新和再生,虽能维持一定的产量水平,但增长幅度不大,另外,不同处理对草地群落演替的影响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阿荣旗草地植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6—10月对内蒙古阿荣旗草地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全旗现有草地面积为15.64万hm2,其中可利用面积为13.40万hm2,与1985年相比分别降低了65.40%和64.25%。全旗有温性草甸草原类、低平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沼泽类四种草地类型,分别占全旗草原总面积的32.03%,52.93%,13.81%和1.22%,占可利用总面积的32.16%,52.53%,14.21%和1.11%。载畜量从1985年的46万个羊单位增加至2016年的405万个羊单位,增加了780.43%。温性草甸草原类、低平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沼泽类干草产量为3 773.8 kg·hm-2,2 452.3 kg·hm-2,2 217.1 kg·hm-2和3 176.4 kg·hm-2,与1985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2.81%,58.75%,67.22%和63.20%;草群高度为30.1 cm,30.0 cm,35.0 cm和40.5 cm,与1985年相比,分别下降了9.9 cm,17.0 cm,15.0 cm和9.5 cm;低平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和沼泽类盖度分别降低了4.76%,9.78%和10.64%,温性草甸草原类增加了21.33%。阿荣旗草地现有植物资源共35科120属155种,其中饲用植物24科71属88种,药用植物31科72属80种,野生观赏植物20科34属37种,野生食用植物15科26属29种,工业植物9科10属18种,有毒有害植物9科11属14种,二级珍稀濒危植物3科3属3种。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为充分利用天然资源,从理论上建构不同立地条件的科学利用草类模式.依据自然适应理论,初步将不同立地类型区天然草地植被的优势种和主要伴生种确定为适选草种,尽量选用符合生态经济共同标准的乡土草种.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中部草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碳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伟  程积民  陈芙蓉  高阳 《草地学报》2011,19(3):425-431
对黄土高原水平方向的4种主要草地类型(森林草原、典型草原、高寒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分析其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及其碳储量,以期揭示黄土高原中部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初步估算黄土高原中部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各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密度均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但类型不同其减少程度不同。高寒草甸草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幅度最大,荒漠草原减幅最小;4种类型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排序为:高寒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对于整个土层而言,草地类型间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程度不同,典型草原变异系数最大,高寒草甸草原最小;在水平方向上,黄土高原中部有机碳密度分布很不均匀。黄土高原中部天然草地总面积2.02×107hm2,其1 m深度土壤碳储量为1.06 Pg C。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林草植被建设措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水分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林草植被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在借鉴前人进行林草植被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水分与林草植被建设的相互效应出发,提出了以土壤水分平衡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建设3项措施:1)不同地带天然植被类型的林草植被建设;2)不同植被地带的水分生态条件和立地条件的林草植被建设;3)注重林草植被布局,加强草地建设。认为要提高林草植被的成活率、保存率和最大限度发挥林草植被的生态效益,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林草植被建设必须要仿拟天然植被结构和遵循适地、适树、适草的原则进行,并探讨了今后进行林草植被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异及其与林草布局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通过大面积的土壤水分深土钻测定(5~10 m土深)和相应的植被生长调查,对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异及其与该区林草布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的土壤水分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和微域分异特征;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决定着该区植被类型及其生长状况的空间布局,表现为区域植被的地带性分布及各地带内坡面植被景观的规律性分布;人工林草措施的实施,包括宜林宜草选择、造林技术和选种等环节,必须遵循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规律来区别进行,才能获得植被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