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的条件及要求,提出了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茶园树冠控制技术,阐述了不同类型茶园的机械化采摘树冠保持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为我国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技术的推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行业中存在的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难题,分别从名优绿茶机采适期、名优绿茶机采设备选型、机采操作技术,以及其他机采辅助技术等方面,全面论述了名优绿茶的机械化采摘技术,以期为名优绿茶机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名优绿茶采摘推行机械化是今后的必然趋势,而茶园的肥培条件是能否推行名优茶机械化采摘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本文阐述了名优绿茶机采茶园对土壤及肥力的要求,提出了名优绿茶机采茶园的施肥策略及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长期以来,我国名优绿茶均依赖人工手采,随着近年我国城乡经济迅速发展,采茶用工日趋短缺,"采茶难"问题日益明显,已成为阻碍名优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自2005年开始,在浙江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浙江省农业厅组织全省近20个茶叶主产县和数百名科技人员,在汲取大宗茶机采经验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配套技术课题的攻关、集成和示范推广,取得了丰硕成果。本刊邀  相似文献   

5.
基于机械化采茶应遵循的农机农艺融合原则与机械化作业的基本要求,详细阐述了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茶园的地形选择与规划、园地规划与设计、茶树品种选择与规划等配套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以一芽一二叶原料为主生产优质绿茶的茶园,从茶园的地形条件要求、茶树品种选择与种植、茶园管理,以及采摘技术等方面阐述了江南茶区机采优质绿茶茶园建设与管理的关键技术,为江南茶区机采名优绿茶茶园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  相似文献   

8.
《茶叶科学》2012,(3):235
<正>1.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6、2009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  相似文献   

9.
《茶叶科学》2015,(5):442-442
<正>一、科技成果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  相似文献   

10.
<正>一、科技成果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  相似文献   

11.
《茶叶科学》2011,(2):135
<正>1.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6、2009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  相似文献   

12.
《茶叶科学》2016,(5):451-451
正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5.高香冷溶速溶茶加工技术(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切割式采茶机采摘鲜叶质量与机械组成显著不同于传统手采鲜叶,其质量控制标准和适制名优绿茶品类无法直接套用传统技术。本文重点分析切割式采茶机采摘鲜叶的品质特点,提出了基于这种鲜叶特点的4个等级分类,在分析不同类型名优绿茶对鲜叶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割式机采鲜叶主要适制的名优绿茶品类,对机采鲜叶的名优茶生产与加工具有较为重要的科学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叶》2011年第5期《浅谈名优绿茶加工的标准化问题》(张正竹、夏涛、方世辉、宛晓春),笔者阅后深感启发,名优绿茶加工的标准化,不仅仅是一项加工工艺的标准化,更重要的是提高名优绿茶的品质,关系名优绿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及产业稳定大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5.高香冷溶速溶茶加工技术(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鲜茶汁饮料关键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  相似文献   

16.
《茶叶科学》2015,(4):315-315
<正>1.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9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5.高香冷溶速溶茶加工技术(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鲜茶汁饮料关键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  相似文献   

17.
朱继军 《中国茶叶》2010,32(4):14-15
我国是世界绿茶的主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绿茶是我国的优势产品。近三十年来,我国大力恢复了大量的传统历史名茶,也创新发展了一批新的名优绿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了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襄樊市地处鄂北,属我国秦巴高香优质绿茶生产区,也是湖北省名优绿茶生产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但是,随着名优绿茶的的深入推广,生产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8.
《茶叶科学》2011,(6):551
<正>1.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6、2009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5.高香冷溶速溶茶加工技术(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2004年);6.鲜茶汁饮料关键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  相似文献   

19.
良茗 《中国茶叶》2012,(4):16-16
正本刊讯4月1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中国茶叶学会、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浙江省茶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等联合组织召开的"名优茶机械化采摘及分级技术现场交流会"在浙江省绍兴市御茶村举行。来自全国15个产茶省的科研、茶企等单位的代表50余人参加会议。现场演示的机械设备由"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加工技术及设备研制"课题组经多年精心研制而成。名优茶双人采茶机和单人采茶机,由浙江川崎茶叶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名  相似文献   

20.
名优绿茶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茶产业复兴和名茶创制开发浪潮出现的新名词,含义非常明确,区别于炒青、珠茶等大宗绿茶产品,名优绿茶是采用高档原料加工出的优质绿茶,且具有个性化名称和品质特征,并在特定地域有较高的知名度。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名优绿茶产品,已经以占总产量38.98%的份额创造了总产值74.6%的效益。名优绿茶已经成为我国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名优绿茶是我国茶类的主体,为我国独有,主要供应内销市场。近年来,我国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研制了一大批适合我国行业需求的茶叶加工机械,获得各类茶叶加工机械专利130多项,初步形成了茶叶加工机械的系列化。此外,绿茶加工清洁化和连续化受到行业高度重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加工技术体系和配套设备,开发出了炒青绿茶和黄山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