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偶感(散文)     
我爱养蜂,我更爱蜜蜂的品格。现在虽年届花甲,但仍乐此不疲。每日总得要到蜂场走走看看,蜂儿们的勤奋劲不仅使我心花怒放,由衷敬而爱之,而且还得到许多启示:人的一生也该如此。可也使我伤感,经常看到一些地上爬行的老蜂,原来身上黄茸茸的绒毛早已在采集的花丛中擦光了,变得又黑又亮。个儿似乎也变小了。它们辛苦一生,现在再也不能振翅高飞了……每次,我总心疼地把它们捡拾起来放进巢门,想让它们爬进去安度晚年。可是总没有用,它们到了巢门口又返回往外爬,直落到地上,爬啊爬,一直爬到它们认为合适的地方,然后慢慢地、慢慢地死去。由此常引发…  相似文献   

2.
故乡(散文)     
许凤琴 《草原》2013,(11):112-112
最近回了一趟乌海,站在故乡的黄河岸边,过去的往事又飘回脑海。我生长在黄河岸边,印象很深的是,滔滔河水浩淼无际,河水湍急,漩涡众多,四周的山一年四季无颜色,最可怕的是风,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狂沙暴。尽管如此,可这里毕竟是我的故乡。那时我经常去河边玩河泥,沙泥一踩,松软松软很好玩。有一天,我和父亲去黄河边钓鱼,发现黄河中心有个小岛,我们便坐着小舢舨荡过去。哇!原来这个小岛叫胡杨岛,因为岛上有许多高大挺拔的珍贵野生树种胡杨树。岛上不仅有许多树,还长满了野草和野花,还有许多中医  相似文献   

3.
归巢(散文)     
孙俊波 《草原》2020,(3):121-127
一离乡之后越来越想不起为什么要回去,回去的意义变得越来越模糊。归乡仿佛成为一种使命,每到寒假来临的时候,不得不完成的一种使命。在这种模糊不清#景下,我踏上了返乡的归程。从一开始便是这样,迫于某种形式不得不回去。就像事先编排好的程序一样,运行到这一步了,必须要走下去了。  相似文献   

4.
程川 《草原》2020,(2):130-133
2019年,刚入初伏,李叔便跨着那台“嗵嗵嗵”喷射黑烟的坐骑风风火火赶来,三轮马力十足,沿着泥洼地摇摇晃晃,像是一面鼓捣耳膜的军鼓,鼓点从结了盐的脸颊上震落,砸在脚背,再慢悠悠地滑进脚底,黏糊糊的,像没有风的晌午,一溜,齐刷刷挂在桦树林里的蚱蝉身上,排成一行嘶鸣的盛夏。  相似文献   

5.
正我喜欢一首歌《往日时光》,是代青塔娜演唱的,每每听到那甜美而略带忧伤的旋律,便想起了我的母校——内蒙古大学。五月,丁香花开的日子。那时内大有很多的丁香树,枝繁叶茂。丁香花很小,白色的,紫色的,蓝色的,树冠上一簇一簇的,在春风中绽放,在路灯下摇曳,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香味,令人晕晕乎乎的,以至于后来我每次闻到丁香味儿,都不禁回想起内大的丁香花。内大白色主楼前广场上四射的喷泉、  相似文献   

6.
正都知道岁月不会停下脚步,可就是忍不住回头,看着那已经定格的黑白照片,想念着曾经有过的匆匆那年,点点那事,一杯茶,一壶酒,一个人。小时候,每到腊月,家里都会来一位重要的亲人和我们一起过年,这就是我爸爸的姥爷,我的太姥爷。他是很慈祥的一个老头,永远是一副笑模样,红光满面,头顶用剃刀刮得亮亮的,活脱一尊笑面佛。太姥爷住在比较偏远的乡下,我每年会见他两次,除了我们在一起过年,还有  相似文献   

7.
正我一直为我的生日困扰。在身份证、户口本上,我出生于1949年1月6日。母亲说,我出生时,正值战乱,是过后才上的户口。母亲说,我应该出生在腊月二十六,上户口时,因为生日太小,就顺口改为正月初六,阴差阳错,就成了身份证上的1月6日。母亲曾经说,在我出生时,黑山县正  相似文献   

8.
冯俊田 《草原》2013,(12):106-106
在泰戏山余脉,山峰形成对峙状态,中间有一条狭长的深沟,沟中有河水流淌,长年哗哗啦啦,不紧不慢。沟的深处,有一块平台,不管春夏秋冬,每每清晨,薄雾缭绕,青烟缕缕,如同置身人间仙境。台中居冯氏族人,至此已有千载,因风调雨顺,人丁兴旺,香火连绵不绝,故先人起名曰:吐兰台。吐兰台村虽不大,但民风淳朴,村中  相似文献   

9.
德海 《草原》2009,(9):85-86
翻阅《塞外文丛》,欣赏王燃先生的文章成了我一个时期茶余饭后的消遣。那篇《悠然见南山》,把清晨的南山,入夜的南山,雨中、雾中的南山,积雪的南山写的千姿百态、万种风情,宛如妙龄少女,楚楚动人,让你情也悠悠,梦也悠悠。  相似文献   

10.
护林老人当朝霞染红了大山的脊梁,你那孤独的小木屋便升起了一缕缕淡蓝的炊烟。大森林醒了,开始吮吸这人间烟火的气息了。晨风中,漫山遍野的绿叶仿佛都在喊:早安,早安。它们伸展腰肢,拂动衣裙,露出儿女问候父亲时的笑脸。多少年,多少年了.你枕着林涛入眠,睡梦里也拥抱着青山。你是孤独的,但从不曾感到孤独.你有那么多绿色的儿女啊。将灿烂的年华注入大树的年轮,给自己留下满脸的皱纹;用青青的颜色换得莽林的苍翠,给自己留下满头的白发。从你的叹息中,我想象森林的病容,从你舒展的脓眉间,我想象森林浩瀚的笑颜。你对儿女爱…  相似文献   

11.
正入疆记我是家里第三个到新疆的人,但我与之前的两个是如此不同。父亲在我出生后,跟着村里的年轻人去了新疆,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疆是打工者的天堂,只要有一把力气,不愁找不到活儿干,不愁挣不到钱。因此,父亲一年中一半以上的时间在新疆,在乌鲁木齐,在塔城,在石河子,在伊犁。年轻的父亲也就  相似文献   

12.
正从虎头山向东是一条绵延十里的山路,沟壑纵横不见一户人家。坟茔较多,大都长满荒草,或许是山野过于寂静之故吧,路过时总会屏住呼吸,心惊肉跳。十七岁那年我要到十里外的乡镇小学教书,报到那天正值三月,寒冷的风卷起阵阵扬沙打在脸上,火辣辣地疼。父亲寡言,我沉默地跟在后面,始终  相似文献   

13.
张玉良 《草原》2009,(9):83-85
去年11月份,我随同内蒙古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考察团赴日本进行日中文化交流考察。我们初到日本,正值深秋时节。来到日本国的当天,我们来到了日本大阪繁华的商业区。  相似文献   

14.
在每个人生命的旅途上,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恐怕得算新婚佳期了。要不,怎么会被人们称为“蜜月”呢?是啊,蜜,就意味着甘甜,就意味着幸福,意味着美好的日子。我听人说,“蜜月”的说法起源于西方,是因为英国人传统的风俗规定,新人要喝一个月的蜂蜜茶,以后的生活才过得甜甜蜜蜜。也许正是因为“蜜月”一词有这样特有的含义吧,从我懂事开始,一看见这个词,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羞涩之感。人们说,姑娘的心是难以捉摸的,可我对这个词的敏感,却不知为什么被阿祥哥“逮”住了;“喂,我说小凤,你的脸上什么时候飞来了一朵红云,是想喝蜂蜜茶了吧?”“该死的阿祥哥”,我真想骂他几句,可又觉得听他开玩  相似文献   

15.
照日格图 《草原》2013,(1):24-29
一锡尼河西苏木很小,如果站在苏木东北角的伊敏河大桥上观望,就能看到苏木最北边那家冒着炊烟的土坯房和苏木最南边挨着铁路那家屋顶的红瓦。苏木奶站却很热闹。但它也不会从早热闹到晚,最热闹的还属早晨和傍晚。早晨和傍晚,这里是苏木的中心。  相似文献   

16.
正一带着父亲奔波千里回到山东的时候,茶花已经谢幕,满街满巷的石榴花、紫薇花姹紫嫣红,开到荼靡。到家的时候,天已将晚,汽车在平展冗长的林荫路上一路奔跑,我们就隔着车窗,隔着平静的房顶,透过松林和远处的坟丛,看见海水似白鸽荡漾,在远处悸动而闪亮。这一次回山东,我们特意开了车,并且规划了路线,从济南、青岛、威海一路走来,将足迹印刻在山东的每一寸肌肤上,  相似文献   

17.
正"老刘润宗家用棒子(玉米)粒子喂小鸡哎。"这消息不知是谁最早传出来的,但马上插上翅膀,传遍了全营子。小孩子不信,跑到家里去看,可不是嘛,人家正一手将簸箕夹在腋下,一手从簸箕里抓起棒子粒子,朝地上扬着,嘴里还"咕咕咕"地叫着,召唤小鸡们前来啄食呢。见小孩子来,老刘润宗家并不理会,该干啥还干啥,不  相似文献   

18.
正我相信世界上的任何遇见都来自于缘分。人和植物亦是。那是谷雨时节,还差几天才谷雨。地处北方的赤峰大地才懒汉突然醒来似的打个哈欠,忙了起来;因为昨天还冷风飕飕,今天就暖洋洋了。一切都显得那么急促,有点让人猝不及防。农  相似文献   

19.
奶奶去世三年了。而在异乡,我却免不了常常回望那些蜜蜂飞舞的空心岁月,呼唤那些远去的蜂群。很多年前,奶奶在马桑坪曾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过:她的童年是在不断地迁徙中度过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上游地带都留过她艰难跋涉的足迹与流浪的歌谣。在不断漂泊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正1一扇窗户,可以把时空隔成两个世界,窗里温暖如春,窗外春夏秋冬。可别小看一扇窗户,夏天打开它,窗外清风入室,稀释了室内的憋闷、燥热。冬天关上它,阻隔了外面肆虐的寒冷。它是建筑上的美学亮点,生活方面的必备条件。一幢房屋,窗户的设计除了要考虑生活方面的适用之外,更要看重它在整幢房屋中所起到的点睛作用。一扇小小的窗户,会给人带来无限想象的空间。透过一扇窗户,夜晚可观宇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