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成泰 《蜜蜂杂志》2005,25(11):14-14
在本刊2005年第7期上,杨多福先生就蜜蜂哺育力问题提出了倡议,在文中他提到前苏联《蜂群生物学》中的哺育力数据1.12和3.85是错的,他所测得的数据4.47限于个人条件也是错的,蜜蜂哺育力的真正极限是多少,他吁请大家早日测出正确数据。为此本人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参考。《蜂群生物学》作者塔兰诺夫[1]在“越冬蜂的更新”一节中所做的哺育力实验是为了证实蜂群质量成分的变化,于是用了27群蜂来做实验,实验中得到哺育力的数据是1.12和3.85,此数据应是不同时期27群蜂的平均哺育力而并非哺育力的极限。尽管如此但也足以证明他要说明的问题,并非塔兰…  相似文献   

2.
倡议     
《数控养蜂法》自1990年在《蜜蜂杂志》发表以来,经过15年的反复实践,加上15届“数控养蜂法培训班”学员们及全国各地实行数控养蜂的蜂友们的建议与努力,《数控养蜂法》在形式与结构上已经完善了,绝大多数的应用者都做到了高产稳产。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不完美的,《数控养蜂法》中许多计算公式的依据,是前苏联《蜂群生物学》中的哺育力数据1.12和3.85,这些数据已被我在《蜜蜂杂志》1991年第3期上发表的《蜜蜂的哺育极限不是3.85》一文证伪了。但是,我所测得的数据4.47,限于个人条件也是错误的。蜜蜂哺育力的真正极限是多少?这是养蜂者能否做到…  相似文献   

3.
王加喜 《蜜蜂杂志》2005,25(10):17-17
许多蜂友试图利用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蜜蜂的哺育力极限来繁育大量的健壮采集蜂,以获得最高产量的蜂产品.<蜂群生物学>中的哺育力分别是1.12和3.85[1],<数控养蜂法>中的哺育力是4.47[2].如果还有人再测的话,蜜蜂哺育力必然会出现若干个不同的数据,因为蜜蜂的哺育力不是一个固定的数据,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据,它随着气候、蜜源、群势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与其研究哺育力的数据还不如研究蜜蜂哺育力的变化规律更有生产意义.下面我谈几条不成熟的哺育力变化规律和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4.
看了《蜜蜂的哺育极限不是3.85》(载本刊1991年第3期—编者注)后,觉得有些地方需要商榷。该文说“可以算出,每只蜂一生可以培育出4.47只下一代工蜂(32184÷18000÷12×30)。”可见,该文作者把该9脾蜂之工蜂的平均寿命计为30天。该工蜂的平均寿命是否是30天?  相似文献   

5.
《蜂群生物学》在“越冬蜂更新”一节中写道“作者在 5月 2 4日统计了 2 7群蜂的蛹。由于蜜蜂在 5月 1 6日才排泄飞翔 ,所以统计的蛹是由越冬蜂哺育的 ,在 1 2天内 ,平均每公斤蜂 ( 1万只 )哺育了 450 0个蛹 ,即每日哺育 3 75个蛹 ,每只蜂一生 ( 3 0天 )哺育了 1 .1 2个幼虫”。这个结论是塔兰诺夫 ( 1 946)在尼科尔斯克蜂场统计的。在 50多年养蜂实践中 ,我一直认为 1 .1 2(越冬蜂 )和 3 .85(更新蜂 )就是蜜蜂不同时期的哺育极限。自从应用分区管理法 ,我认为 1 .1 2和 3 .85并不是蜜蜂哺育幼虫的极限 ,我敢说《蜂群生物学》以这个虫数来确…  相似文献   

6.
秦汉荣同志的文章,对拙文《蜜蜂的哺育极限不是3.85》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汉荣同志提出夏季“工蜂的平均寿命是否是30天?”拙文是对《蜂群生物学》中哺育力计算方法提出异议的,遵循逻辑同一律,我在计算时仍沿用《蜂群生物学》的工蜂平均寿命(即30天)。至于究竟是否30  相似文献   

7.
杨多福 《蜜蜂杂志》2009,29(6):19-20
<蜜蜂杂志>2007年第12期<再谈蜜蜂哺育极限与工蜂寿命>(以下简称"<谈>文")中说:9脾蜂群以后最大群势理论上应有34.65脾蜂,而实际10脾蜂群以后最大群势只有18脾蜂,其原因就是工蜂哺育负担过重寿命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8.
张发  高寿增 《蜜蜂杂志》2007,27(8):29-29
本文只讨论虫蜂哺育比例产生间虫的原因,不讨论缺粉、长期低温、阴雨等情况下产生的间虫.《数控养蜂法》第三版132页上说:哺育蜂少幼虫多时,哺育蜂力图将幼虫全部喂活,将饲料分散喂给全部幼虫.虽然小虫都能得到饲料,但都营养不良.随着虫龄的增大,哺育蜂竭尽全力也不能满足全部幼虫对食物的最低需求.由于蜂王浆哺喂不足,一些幼虫在3~4日龄死亡,由于乳糜哺喂不足,一些幼虫在6日龄死亡,造成间虫.  相似文献   

9.
本文只讨论虫蜂哺育比例产生间虫的原因,不讨论缺粉、长期低温、阴雨等情况下产生的间虫.《数控养蜂法》第三版132页上说:哺育蜂少幼虫多时,哺育蜂力图将幼虫全部喂活,将饲料分散喂给全部幼虫.虽然小虫都能得到饲料,但都营养不良.随着虫龄的增大,哺育蜂竭尽全力也不能满足全部幼虫对食物的最低需求.由于蜂王浆哺喂不足,一些幼虫在3~4日龄死亡,由于乳糜哺喂不足,一些幼虫在6日龄死亡,造成间虫.  相似文献   

10.
1995年12月,多福友送我《数控养蜂法》修改本,叫我提意见,我提了很多建议;2006年8月又送我《数控养蜂法》终稿本(注:即第三版),又叫我提意见.书中对"间虫律"作了增删.本文不对"间虫律"对错进行深入分析,只对定义的含义作分析."间虫律"增加了"或饲料缺乏时",变成:哺育蜂少幼虫多或饲料缺乏时,哺育蜂不能满足全部幼虫对食物的最低需求,一部分幼虫饿死,蛹脾上出现一些空巢房,空巢房分布均匀,像种植蔬菜与谷子时人工间苗一样,这种损失简称"间虫"(见《数控养蜂法》第三版2~3页).  相似文献   

11.
极限概念是《高等数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而极限的运算在学习《高等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高等数学》中许多重要的概念如函数的连续性、导数的定义、定积分的概念、无穷级数的敛散性及广义积分等都是用极限来定义的,因此掌握好极限的计算方法是学习高等数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通过具体实例介绍极限计算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家禽》杂志的改名是读者、作者、编者、各级领导以及在本刊刊登广告的厂商共同关怀、支持、哺育的成果,也是本刊创刊以来在改革的探索中不断前进的成果。改名后的《中国家禽》杂志,仍坚持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更好  相似文献   

13.
很多养蜂人对强群蜂王产卵力下降不理解,总以为是强群蜂王产卵就应该越多越快,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蜂群培育的子脾数量取决于蜂群内的哺育蜂数量和蜂王产卵力,在强群里,哺育蜂是足够的,那么蜂王产卵力生理局限性就是强群发展停滞的原因。蜂王产卵力达到生理极限以前一直提高,达到最高限度时,蜂王产卵力开始下降。强群蜂王产卵力不可能永远保持初期的高速,否则可能造成产卵不足,强群子脾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14.
育王群又称养王群或处女王哺育群.那么哺育群的群势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呢?我选择无病而且繁殖速度较快的强群,一般应达到16框蜂以上的群势.如果单王群未能达到16框蜂,可合并蜂群组成16框哺育群.  相似文献   

15.
2000年9月2日,天津动物园一对白颊长臂猿首次繁殖成功,2001年8月29日,第二胎繁殖成功,幼猿出生后均被母兽抛弃,经人工哺育.2只幼猿均已成活,并且发育正常.经过连续2年人工哺育,成功地摸索出一种幼长臂猿人工哺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同吾 《草原》2012,(9):94-96
正大约十年前,由高延青、扎拉嘎胡策划,那顺德力格尔主编的《静谧的秋夜》,即《新时期蒙古族文学丛书·诗歌卷》,布赫副委员长为之撰写了序言,他首先称道:"蒙古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他们不仅长于骑射,而且善于吟咏歌诗。在苍茫辽阔的草原上,史诗和民间文艺哺育着游牧民族善良的心灵。蒙古族十分推崇翰墨华章,把诗  相似文献   

17.
再论蜜蜂的哺育力(“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之35)黑龙江省虎林县新政乡新林村(158415)杨多福“数控养蜂法”与传统养蜂法是两种本质不同的养蜂法,在《数控养蜂法》与传统养蜂法的著作之间,有本唯一的过渡型的养蜂著作,这就是前苏联塔兰诺夫的《蜂群生物学》...  相似文献   

18.
在动物园中,对幼兽的人工哺育问题研究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目前在国内人工哺育幼兽成活的经验不多,报导甚少。本文对人工哺育幼龄野牦牛(Bos grunniens)的方法做一初步总结,供各动物园在工作中参考。一、哺育方法试验幼野牦牛,出生于1978年9月,生后第十天,其母兽因患“产后风”而死亡。因此只好对这只幼兽进行人工哺育。 1.饲料:全脂乳粉  相似文献   

19.
育王群,是专门用来培育蜂王的蜂群,又称哺育群.育王群应该是蜜、浆产量突出,其他各种性状优良的蜂群.开始培育蜂王时,群内应该有12框以上的蜂量,并积累了众多的青年哺育蜂.还应该有一定数量的雄蜂存在.  相似文献   

20.
凡看过电影《湘西剿匪记》的人,对湖南湘西那充满神奇险峻的地理风貌一定记忆犹新.那里的山,悬崖峭壁,高耸入云;那里的水,弯曲湍急,奔腾不息.张福生——这位大山哺育的骄子,雄峻清秀的苗岭山寨赋予他坚韧、刚毅、勇往直前的秉性和一副山梁一样的脊梁.出身普通农家的张福生,在“宁守社会主义的穷,不致资本主义的富”的年代里,被割了10多年“尾巴”,吃尽了“富”的苦头.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