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卫福拌种大麦的试验表明 ,卫福不仅能够有效防止黑穗病、散黑穗病、条纹病等多种种传病害 ,而且能够有效促进麦苗根茎叶的生长 ,具有明显的生长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40%卫福种衣剂对大麦散黑穗病防效稳定在90%以上,对条纹病防效达94%以上,在大麦散黑穗病、条纹病并发地区使用,防病增产效果达5%~6%;UF-10种衣剂、2%立克秀拌种剂对散黑穗病的防效达94%以上,但对条纹病的防效较差,适合条纹病轻发地区用于散黑穗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40%卫福种衣剂对大麦散黑穗病防效稳定在90%以上,对条纹病防效达94%以上,在大麦散黑穗病、条纹病并发地区使用,防病增产效果达5%~6%;UF-10种衣剂、2%立克秀拌种剂对散黑穗病的防效达94%以上,但对条纹病的防效较差,适合条纹病轻发地区用于散黑穗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甘蔗黑穗病是甘蔗种植过程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影响甘蔗的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质量。为对黑穗病爆发比较严重的蔗区提供一种合理的种植模式,分别在2012年农历立春前及立夏前种植带黑穗病菌的甘蔗种茎,以种植未感染黑穗病菌的健康甘蔗种茎作为对照,观察这2期甘蔗生长过程的黑穗病发病情况,以及对甘蔗有效茎、株高、茎径和锤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种植携带黑穗病菌的蔗种黑穗病发病差异显著;携带黑穗病菌的蔗种宜冬春早种,利用冬春季节阴冷潮湿的天气,延迟黑穗病菌的萌发,减少对有效茎的侵害,进而减少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卫福种衣剂保苗效果观察林祥军,李汝平,张树森新疆农七师123团生产科奎屯8332081993~1995年,对美国有利来路公司生产卫福种衣剂(主要成份:拌种灵、萎莠灵、微量元素及粘着剂填充物)进行了棉花种子包衣保苗试验。处理用卫福种衣剂400g均匀拌和...  相似文献   

6.
卫福处理棉种保苗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福处理棉种保苗增产效果程建志湖北省种子管理站武汉4300701995年农业部种子项目办安排卫福200FF处理棉种试验,鉴定保苗增产效果,以求加速棉种质量标准化和商品化的进程。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试验处理试验设5种处理,即卫福300ml、350m...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云南野生甘蔗血缘后代45个材料的黑穗病抗性鉴定,一是了解云南“YN”系列新血缘亲本抗黑穗病性状遗传效应;二是验证“异质复合分离理论”假说指导抗病育种的科学性。结果显示:(1)有27个材料为1级高抗,3个材料为2级抗病,共30个,占67%;而对照种ROC10和桂糖11号分别为6级、7级感病。表明在传统感病种质基础上导入云南野生种质血缘,能够获得野生血缘高抗黑穗病遗传基础,从中选育的“YN”系列优良亲本能够产生高抗黑穗病杂种优势。(2)在27个1级高抗材料中,有11个属于自交系后代,表明“异质复合分离理论”假说的“自交超亲分离”技术,能够有效地选育出高抗黑穗病的超亲遗传变异亲本,其后代抗病性杂种优势突出。  相似文献   

8.
在尼日利亚,由高粱散黑穗病菌(Sphace-lotheca cruenta)引起的散黑穗病是一种重要的高粱穗部病害。该病是由种子表面带菌,通过化学药剂处理种子很容易防治。然而,尚没有防治此病的有效药剂,结果在有些年份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为此,在 Samaru 和扎里亚,于1989年生长季(6~9月),测定了2种化学药剂对高粱散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稻种衣剂及浸种剂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卫福200FF、卫福200WP、稻奥真等种衣剂及快丰收、扑霉灵、使百克等浸种药剂在水稻种子消毒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对比,通过对各处理秧苗素质、病害发生情况及经济性状的调查,得出卫福200FF、卫福200WP、使百克、快丰收等药剂在2007年的试验中表现较好,其中卫福200WP产量最高达到505 kg/667 m2。  相似文献   

10.
由鞭黑粉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引起的黑穗病是甘蔗(Saccharum spp.)生产上最重要的真菌病害。硅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有益矿质元素,能够提高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抗性。目前,关于外源硅对甘蔗黑穗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硅酸钠(sodium silicate, Na2SiO3)和硅酸钾(potassium silicate, K2SiO3)处理甘蔗黑穗病菌,观察黑穗病菌的孢子萌发、菌落直径和菌丝生长情况,评价不同硅剂和pH对甘蔗黑穗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0.5~20.0 mmol/L Na2SiO3和K2SiO3均完全抑制甘蔗黑穗病菌的孢子萌发,但1.0 mmol/L Na2SiO3促进甘蔗黑穗病菌菌落和菌丝的生长,10.0、20.0 mmol/L Na2SiO3和K2SiO3则显著抑制菌落和菌丝的生长,表明Na2SiO3和K2SiO3均会影响甘蔗黑穗病菌的生长,高浓度Na2SiO3和K2SiO3的抑菌效果明显。在不同pH条件下,低pH(5.87~10.86)处理下的甘蔗黑穗病菌孢子有萌发,但其萌发率随着pH的增大逐渐降低,高pH(≥10.96)完全抑制孢子萌发,此外,pH为9.40和11.57对菌落直径的抑制效果明显。调整pH为6.0的低浓度Na2SiO3(0~5.0 mmol/L)和K2SiO3(0~3.5 mmol/L)对孢子萌发影响小,但pH为6.0的高浓度Na2SiO3(7.0~20.0 mmol/L)和K2SiO3(5.0~20.0 mmol/L)显著抑制孢子萌发,表明相同pH水平下的K2SiO3比Na2SiO3及其对应pH处理对甘蔗黑穗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为外源硅在甘蔗抗黑穗病的药效试验和防治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叶尧良 《中国棉花》2000,27(4):38-39
利用包衣技术是减少农民自留种、提高棉种统一供种率的有效手段 ,也是棉花种子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县于 1 995年首次引进卫福包衣剂 ,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 ,已总结出与该项技术相配套的“浇足苗床底水 ,坚持干子播种、提倡双膜育苗”的育苗技术措施 ,使卫福包衣技术在我县普遍推广。选用本棉区的两个主栽品种——中棉所 1 2和泗棉 3号为材料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 ,同一品种的同一批种子采用两种不同的包衣处理 :(1 )卫福包衣种子 ;(2 )常规方法脱绒种子 (对照 )。选设三个代表试点进行试验。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 ,处理之间的栽培管理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高感玉米丝黑穗病品种为试验材料,人工接种丝孢堆黑粉菌,验证在设定药种质量比包衣下,采用0.1%~1.1%不同浓度梯度戊唑醇种衣剂进行不同播期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分析玉米播种至8叶期的土壤温湿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是丝黑穗病菌侵染的关键因子。不同播期处理,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率差异较大,播期早,出齐苗时间长,玉米丝黑穗发病重;播期晚,出齐苗时间短,丝黑穗病发生相对轻。0.1%~1.1%浓度戊唑醇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为53.07%~90.87%,0.9%戊唑醇包衣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利用玉米丝黑穗病菌基因组特异引物PCR技术,检测了该菌对玉米植株的侵染状况,并对不同玉米品种在苗期对丝黑穗病菌的抗性进行了初步判断。研究结果表明,感病品种K12分别在接种后第3 d的茎中,6 d的茎,9 d的根、茎、叶,12 d茎,抗病品种20060分别在接种后第3 d的茎、6 d的茎、9 d的茎和叶、12 d的茎和15 d叶都能扩增出PCR特异片段,经过EM种衣剂包衣的玉米幼苗的根茎叶材料扩增出来的特异DNA条带明显少于未经包衣的玉米幼苗。EM包衣处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玉米种子的抗病能力,减少了玉米丝黑穗病菌对幼苗的侵染机会,有效地防治了玉米丝黑穗病。  相似文献   

14.
甘蔗黑穗病是由黑粉菌(Ustilago scitaminea Syd.)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严重危害甘蔗生产。为了能够准确鉴定海南黑穗病菌和选育出抗黑穗病的甘蔗品种,对采自海南省8个市(县)24个蔗区的24份甘蔗黑穗鞭进行病原菌分离,根据菌落形态学特征,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确定所分离到的病原菌即是甘蔗黑穗病菌(Ustilago scitaminea Syd.)。结果将为甘蔗黑穗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甘蔗黑穗病是真菌Ustilago scitaminea syd.引起的一种系统性病害,可使甘蔗产量锐减,为了减少损失,就要尽早检测出感染病害的种植材料或田间植株,可是甘蔗黑穗病的症状,通常只有在种植三至四个月以后才能出现,所以需要及时检测出感染甘蔗黑穗病的种植材料和植株,我们进行了一次试验,尝试用间接包被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AC-ELISA)来早期检测甘蔗黑穗病,用多克隆的方法生产抗甘蔗黑穗病的双核菌丝体抗原的抗血清,并作为技术标准,并用这种方法,检查接种甘蔗黑穗病病原菌后的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中的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6.
以69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利用70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从42对已定位与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3大病害抗性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中筛选适于病害鉴定的有效SSR标记。结果表明,69份自交系划分为PA、PB、Lancaster、塘四平头和旅大红骨5个类群,采用UPGMA聚类方法和群体结构聚类划分结果基本一致;从42对相关标记中筛选出大斑病鉴定有效标记3个(umc1316、umc2212、umc1327)、丝黑穗病鉴定有效标记1个(SSR148152)和茎腐病鉴定有效标记1个(SSR58),基于上述5个有效标记能够明显地区分三大病害综合表现抗和感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由甘蔗鞭黑粉菌引起的甘蔗黑穗病是我国甘蔗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病害,给甘蔗产业造成严重的产量和经济损失。化学防治是作物病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开展甘蔗黑穗病高效、低毒、低残留防治药剂的筛选,进行田间防治试验,对甘蔗黑穗病的有效防治和提高甘蔗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为筛选适合大田防治甘蔗黑穗病的推荐化学药剂,通过测定11种杀菌剂对甘蔗鞭黑粉菌的抑菌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解析有效杀菌剂的抑菌机理,通过新植蔗和宿根蔗的甘蔗黑穗病大田防治试验,评价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和对产量、株高、茎径、公顷有效茎数、锤度、单茎重等甘蔗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获得4种杀菌剂对甘蔗鞭黑粉菌单倍体生长、有性配合、冬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分别是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和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扫描电镜显示,这4种杀菌剂均对甘蔗鞭黑粉菌冬孢子和单倍体孢子细胞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使甘蔗鞭黑粉菌失活。在大田新植蔗的甘蔗黑穗病防治试验中,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和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81%、82.84%、81.76%、70.92%,各药剂防治区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0.84%、17.13%、15.92%、13.35%。在宿根蔗的甘蔗黑穗病防治试验中,以上杀菌剂防治效果分别为89.35%、82.21%、81.51%、70.18%,其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30.15%、24.05%、20.33%、16.58%。新植蔗和宿根蔗药剂防治区的甘蔗其他农艺性状均优于对照区。这4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和增产作用,可作为大田防治甘蔗黑穗病的推荐杀菌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小种鉴定与品种抗病性、小种的区域性变动,互作群体的选择作用等方面对甘蔗品种与黑穗病菌的相互作用作了辩证分析,强调指出今后甘蔗黑穗病遗传育种研究应有群体观点,生态观点和进货观点,这对于甘蔗抗黑穗病育种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麦坚黑穗病是我市影响大麦产量种传病害。近年来,由于广大农户放松了石灰水浸种工作,致使坚黑穗病发生危害逐年加重。为了寻求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1989、1990年,我们进行了抗菌剂402  相似文献   

20.
甘蔗黑穗病菌基础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蔗黑穗病病原菌的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最适生长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与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28℃最为适宜。中性或偏酸性条件下有利于菌落生长。光照对菌落生长影响不大。在碳氮源方面,蔗糖、乳糖、淀粉、L-鼠李糖、甘油等5种碳源,以及硝酸钠、L-天冬氨酸、乙酸铵等3种氮源均有利于甘蔗黑穗病菌菌落生长,碳源以甘油为最好,氮源则以L-天冬氨酸与乙酸铵为最好。该病原菌冬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5℃,1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