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又名松褐天牛,是我国松林目前最重要的害虫,也是传播毁灭性病害病原线虫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的媒介昆虫,是松材线虫病新疫点的最重要成因之一,因此大力防治松墨天牛是保护我国松林的关键[1,2].  相似文献   

2.
松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传播的化学生态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在中国主要借助媒介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进行传播。通过识别寄主树木和媒介天牛释放的化学物质信号,松材线虫的4龄扩散型幼虫(JⅣ)进出松墨天牛体内,侵染健康寄主。本文综述了媒介昆虫天牛携带松材线虫进行传播的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在松材线虫传播的过程中,脂肪酸类物质、挥发性萜烯类物质、碳氢化合物和CO2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除此之外,松材线虫体内的化学信号物质也决定其是否能够脱离媒介昆虫,从而成功地侵入新的健康寄主。  相似文献   

3.
干热处理杀灭松木段内松墨天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保有  郑毓  鲍立友 《植物检疫》2000,14(5):314-314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传播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主要媒介.杀灭松墨天牛是防止松材线虫病传播蔓延的一种重要途径.近几年,林区的松墨天牛发生较为普遍,虫口密度也不断上升.当前我地以松木为原料产品较多,因而带有松墨天牛的松原木及其制品,半成品区间调运也十分频繁.  相似文献   

4.
为预防黔西南州松材线虫病的入侵及蔓延,本研究利用历年来州内松材线虫疫点疫区监测资料及数据,对松材线虫病的传入扩散途径,爆发区的气象特征、松林组分及林龄结构等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交通便利,与外界交汇频繁的区域易发生病害;(2)第一季度的高温干旱,即日照时数少、降水量较少、气温高会增大松材线虫病发生的机率;(3)松林纯林比混交林受虫害侵害更重,20 a左右的松树易受虫害侵害,而长势较好的幼龄林受虫害危害较轻。此外,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也会对松材线虫的蔓延产生重要影响。针对其发生特点,可以从强化检疫、加强病虫害预警、改良林地组分结构、防治松褐天牛等方面开展松材线虫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控制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es Hope)的种群数量是控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Buhrer)Nickle]蔓延的重要途径,而松墨天牛成虫期是其防治的最佳时期。天牛成虫主要通过补充营养传递松材线虫,掌握松墨天牛成虫的生活习性对于控制松墨天牛—松材线虫至关重要。笔者系统阐述了松墨天牛成虫的生活习性、传递松材线虫的过程及其传病机制,并由此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6.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rner et Buhrer)Nickle]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以松墨天牛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一种松树毁灭性流行性病害,被称作松林"SARS"、"癌症",属国际国内林业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通过对福建省泰宁县松材线虫病发生基本情况、发生特点及治理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及疫情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以期为泰宁县松材线虫病的除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松材线虫及其传媒昆虫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我国近年来在松材线虫及其传媒昆虫松墨天牛的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植物性杀线活性物质,以及松墨天牛的引诱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树栖真菌对扩散型松材线虫生活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涉及多个生物因子的复杂病害系统,其病原松材线虫的生活史受媒介昆虫、寄主、树栖真菌和伴生细菌等多种因素影响。利用感染松材线虫病的马尾松林内的两种优势内栖真菌的3个菌株,松球壳孢(Sphaeropsis sapinea)E11、MHS7.3和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M32,接种于松褐天牛模拟蛹室,研究松褐天牛蛹期和羽化过程松材线虫种群动态,以及松褐天牛携带扩散型松材线虫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天牛发育处于蛹期时,松材线虫主要以扩散型三龄幼虫(J)附着于天牛体表;发育至羽化期时,松材线虫主要以扩散型四龄幼虫(J)位于天牛体内。不同优势内栖真菌接种处理下,松褐天牛携带的扩散型幼虫数量的大小顺序为:小孢拟盘多毛孢M32>松球壳孢E11>松球壳孢MHS7.3,这与模拟蛹室中松材线虫种群的大小顺序是一致的,表明松褐天牛携带的线虫数目与蛹室中线虫种群的大小关系密切。在松褐天牛携带的J、J和扩散型幼虫(J+J)占线虫种群比例方面,松球壳孢E11和MHS7.3均大于小孢拟盘多毛孢M32,显示不适宜繁殖的真菌能促进群体内更多个体转化为扩散型虫态。J在蛹期的第二天即从天牛体内分离得到,但数量极少,随着J在羽化前达到最大值,J也开始大量出现,预示着较大J种群数量可能是J大量发生的基础条件之一。研究结果表明在松材线虫的扩散过程中,松林优势树栖真菌对媒介天牛携带的松材线虫数量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南京地区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安榆林 《植物检疫》1992,6(2):137-139
松褐天牛又名松天牛、松墨天牛Monochmus alternatus Hope 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携带者和传播者。众所周知,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1905年该病从美国经九洲长崎港传入日本后,在日本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国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此病以来,已有30  相似文献   

10.
A-3型松褐天牛引诱剂诱虫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2004年,在广州地区应用A-3型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引诱剂诱捕鞘翅目昆虫,结果表明:A-3型松褐天牛引诱剂具有较广的诱虫谱,可以诱捕到鞘翅目中10个科48种昆虫;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是松褐天牛、赤梗天牛Arhopalus unicolor Ganhan、马尾松角胫象Shirahoshizo patruelis Voss、松瘤象Hyposipalus gigas Fabricius和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innaeus等小蠹虫;进一步分离所诱捕的松褐天牛及其他松树主要蛀干害虫携带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的情况,发现松褐天牛与赤梗天牛均携带松材线虫,其中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最重要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1.
彭龙慧  王柏林 《江西植保》2012,(1):74-77,84
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称PRA)原理为依据,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对江西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风险评估,认为松材线虫在江西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地理分布管理标准.江西具备松材线虫生存及蔓延扩散的寄主植物、传播媒介和环境条件.松材线虫随松类植物及产品的调运从境外传入江西后具有蔓延扩散并暴发成灾的潜在风险,对江西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及风景名胜区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提出了降低松材线虫病风险的管理措施,供江西有关林业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2.
Journal of Plant Diseases and Protection - Pine wood nematode (PWN),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causes pine wilt disease (PWD) in Pinus species given suitable climatic conditions. A model was run...  相似文献   

13.
将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幼虫接于替代寄主黄粉甲Tenebrio molitor、吉丁虫Buprestidaesp和大麦虫Zophobas morio,结果表明,黄粉甲幼虫、蛹和成虫均能繁育出花绒寄甲成虫,平均羽化率能达到20%以上,是较好的替代寄主。用黄粉甲繁育的花绒寄甲成虫存活情况良好,且能正常产卵;用吉丁虫幼虫繁育的花绒寄甲幼虫自相残杀的现象很严重,平均羽化率仅为7.8%;用大麦虫幼虫无法繁育出花绒寄甲成虫。  相似文献   

14.
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引起的松材线虫病是松属植物的重要病害之一,其繁殖和传播速度快,防治困难。RNAi技术是目前研究植物寄生线虫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农杆菌介导灰葡萄孢菌表达松材线虫ncr基因的dsRNA(PDH-RH-NCR),并连续多代喂饲松材线虫使ncr基因表达稳定下调后分析其表型。结果表明,在转有PDH-RH-NCR的灰葡萄孢菌上连续培养10代的松材线虫,ncr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13倍。ncr基因表达下调后,线虫发育缓慢,繁殖力也显著降低;处理4 d后发育成成虫的百分率为61.75%,显著低于PDH-RH-s GFP(89.75%)和空载体(88.75%)处理;而9 d的繁殖量则较PDH-RH-s GFP和空载体处理分别少2 314和2 347条。松材线虫ncr基因表达下调后,4龄幼虫平均寿命(20.9 d)和体内脂肪量(1.340 nmol)则显著高于PDH-RH-s GFP(15.5 d,0.336 nmol)和空载体(15.2 d,0.323 nmol)处理。通过喂饲法RNAi发现松材线虫ncr基因可能与松材线虫的发育速度、繁殖量、寿命、脂肪积累等表型相关。  相似文献   

15.
松褐天牛的天敌及其对寄主的控制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和作者的研究结果,总结和记述了传播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的天敌种类及其控害情况。共有9 7种天敌,其中天敌昆虫4 7种,病原微生物1 7种,捕食性鸟类3 3种。同时对主要天敌种类病原微生物、肿腿蜂、斑头陡盾茧蜂、花绒寄甲、天牛斑叩甲和捕食性鸟类对松褐天牛的控制能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天敌昆虫寄生松褐天牛以此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效果,本研究采用松褐天牛疫木就地隔离,同时加上人工助放管氏肿腿蜂的方法,开展了控制松材线虫病的试验。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低龄幼虫的致死率最高达68.50%,对中老龄幼虫的致死率为44.58%。3月和4月释放,松褐天牛死亡率分别为57.11%和65.64%,而5月份释放幼虫死亡率只有14.57%。将疫木劈为4开的情况下时,天牛死亡率最高,达71.33%。单边放蜂,松褐天牛的死亡率最高达67.18%。铁丝网、渔网和聚丙烯布隔离疫木对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其中铁丝网隔离后,健康松树死亡率下降到2.5%,渔网和聚丙烯布隔离后,松树死亡率为12%,均显著低于对照的80%。表明隔离松疫木加上施放管氏肿腿蜂能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流行危害。  相似文献   

17.
C. MAGNUSSON 《EPPO Bulletin》1986,16(3):465-471
Serious concern about the pinewood nematode,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and the pine wilt disease arose in 1984 when the nematode was discovered in wood chips imported for the Finnish pulp industry. It has been questioned whether this nematode could establish itself and actually damage pine trees under Nordic conditions. It seems likely that B. xylophilus could reproduce in Nordic forest lands. It is also likely that potential vector insects are present and could be functional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epidemic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Although temperatures in Nordic areas hardly seem conducive to pine wilt disease, other factors may contribute to disease expression. Research is needed on interactions of stress factors, particularly temperature and soil moisture, in the expression of pine wilt diseas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interactions would aid in evaluating the risk connected with an accidental introduction of the nematode into Nordic countries and provide a sound basis for trade regulations. At present, there are reasons to be most restrictive concerning any possible means of introduction of B. xylophilus.  相似文献   

18.
松材线虫是我国林业重大外来有害生物,松褐天牛是传播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本研究通过在松材线虫病疫区布设诱木引诱松褐天牛成虫集中产卵,翌年在下一代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出孔前清理林中诱木和枯死木,以及在诱木布设区同时释放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等措施,探讨对松材线虫病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林间设置诱木和释放天敌的样地内枯死木和衰弱木数量较对照显著下降,防治效果分别为71.27%和90.25%。防治后诱木处理区和释放天敌的样地内携带松材线虫的病木数量以及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也显著降低。释放天敌的样地和未释放天敌的样地内松褐天牛的寄生率分别为38.34%和3.92%,二者差异明显。室内人工接种天敌的测定结果表明,天敌与害虫数量比例为1:1~4:1的寄生率为12.5%~40%,不同比例的处理寄生率无显著差异。每根木段释放10头花绒寄甲成虫比释放4头成虫的处理松褐天牛的寄生率明显要高,分别为19.45%和4.11%。表明天敌在林间对松褐天牛种群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从而阻止天牛对松材线虫病的扩散传播。  相似文献   

19.
近50年东北地区的气候变化事实检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国家基准气候站和基本气象站的地面资料,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1956年以来近地表主要气候要素演化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东北近50 a来年平均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5℃,增温速率接近0.3℃/(10 a),比北半球和全国同期平均增温速率明显偏高。气温增暖主要发生在最近的20余年。1956年以来东北平均降水量呈略减少趋势,降水变化的空间特征明显而相对稳定,黑龙江的漠河、内蒙古的海拉尔、赤峰的个别地区呈略增加以外,其他大部地区呈减少趋势,尤其黑龙江东部、吉林西部以及辽宁东南部地区降水减少明显。在降水量减少的同时,降水日数也同时减少。分析还发现,近50 a来东北平均的日照时数、平均风速、蒸发量、相对湿度等气候要素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各不同的气候要素都存在着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振荡周期,对这些气候要素进行了突变检测,发现年平均气温在1988年发生了明显突变,气温突变首先是以最低气温突变开始的,说明气候变暖是以最低气温变暖开始的。降水量在1961年发生突变,降水量由多减少;降水日数在1994年发生了由多转少的突变;日照时数突变发生在1978年,之后日照时数呈变少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