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经济交往的频繁,民间债权债务关系日趋增多。那么,什么样的债权债务关系受法律保护?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和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实践,处理民间借贷纠纷一般遵循下列原则: 相似文献
2.
3.
民间借贷是一种古老原始的借贷方式,也是现今人们常用的一种借贷方式.而今,令借贷双方尤其是出借方心烦的是,因民间借贷而产生的纠纷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因此反目成仇,大动干戈.民间借贷应怎样避免纠纷的发生呢? 相似文献
4.
5.
一、订立书面协议,并注意妥善保存。在现实生活中,民间借贷大多数都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由于这些人平日关系比较密切,出于信任或者碍于情面,民间借贷关系往往是以口头协议的形式订立,无任何书面证据。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126-127
借贷利率一直是民间借贷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根据2015年的最新司法解释的解读,分析农村民间借贷在民间借贷中的个性问题。其现实问题往往都是借贷利率不明导致的,因此通过法律规制借贷利率至关重要。根据我国国情,需要对农村民间借贷利率进行分类规制。在法律上采用生活性借贷利率和生产性借贷利率、严格管控与宽松疏导借贷利率双重分类标准规制借贷利率。进而从根本上遏制高利贷的发生,降低借贷双方当事人的法律纠纷。 相似文献
7.
8.
9.
10.
近年来,我国不少城乡居民,特别是富裕后的农民,将自己的多余钱投到民间借贷上,以期取得比银行储蓄高得多的利息回报。但由于未能依法进行借贷活动,所以,出现了不少民间借贷纠纷案。那么民间借贷的投资者,到底应如何依法进行借贷活动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首先,要坚持签订书面 相似文献
11.
一、订立书面协议,并注意妥善保存。在现实生活中,民间借贷大多数都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出于信任或者碍于情面,民间借贷关系往往是以口头协议的形式订立,无任何书面证据。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一方予以否认,对方就会因为拿不出证据而陷入“空口无凭”的境地,即使诉至法院,出借人也会因举证不足而败诉。 相似文献
12.
13.
民间借贷在我国有着很深的发展历史,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有效地缓解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民间借贷的发展特点、风险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从而使民间借贷市场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15.
今年以来,在国家紧缩的货币政策下,银行纷纷缩减信贷规模,各中小企业普遍闹"钱荒"。另一方面,在存款负利率的情况下,很多老百姓不愿将"闲钱"存入银行。因此,在高利率的吸引下,大量资金流入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在各地愈演愈烈。高收益同样孕育着高风险,在民间借贷过程中,应如何减少矛盾纠纷,规避法律风险,本期介绍的系列案例或许能帮助您擦亮双眼。 相似文献
16.
四、借款到期莫忘讨
案例:2008年6月,王先生的同学赵某因资金周转不开向王先生借款25万元,并出具借条一份,载明还款期限为2008年12月30日前。借款到期后,赵某没有按约还款,王先生也没有急着催要。2011年元月,王先生因结婚需要钱,便多次向赵某提出还款请求,但每次赵某都以种种理由推脱。无耐之下,赵某向法院提起诉讼。庭审中,赵某辩称该借款已超过诉讼时效,而王先生又无法提供证据证实其在诉讼时效内向赵某主张过权利,法院最终驳回了王先生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17.
王丽霞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1):32-36
立足于宁夏盐池某村民间高息借贷的发展现状,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对民间高息借贷强势发展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民间高息借贷具有即时性、灵活性等特点,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民贷款的排斥,农民的主观意向与农村熟人社会特征的综合作用,促成民间高息借贷强势发展。应加强立法,规范借贷行为,引导农村民间高息借贷在法律框架内运作。 相似文献
18.
19.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民进行生产性投资时面临生产上的不确定性和经济的波动性双重风险,往往需要通过借贷提高经营效率,增加抗风险能力。农户获取融资的渠道是影响农户资金可得性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农村居民生产性融资的渠道偏好,采用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对山东省137户农村家庭进行入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在生产用途的融资方式选择上偏好民间借贷,表现为民间借贷行为普遍、规范性弱、利率两极分化的特征,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正规信贷供给不足、农村乡土社会的特征和农户资金运用的特殊性。因此,政府应当通过增加正规金融的定向资金供给,规制民间借贷的无序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生产性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