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甲鱼为变温动物,对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当水温降到20℃以下时,活动减少,行动迟缓;15℃以下时,停止摄食;12℃以下时,即潜入塘底泥沙,进入冬眠,直到翌年4月,水温升高到15℃时,才慢慢开始活动,摄取食物。如何做好甲鱼的安全越冬? 1.选好越冬池应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池底有10~20厘米厚泥沙的塘作为越冬地。 2.加喂精料进入秋季,  相似文献   

2.
于2004年对大连地区北极礁膜M onostroma arcticum的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室内进行了合子采苗、孢子体培养和孢子采苗及幼苗培养等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水温为3℃时,北极礁膜的叶片长度达到16 cm;水温为5℃时,配子放散量达到2.4×108个/g;孢子体在水温低于19℃时生长较快,水温超过22℃时生长几乎停止。孢子体在度过夏季高温期后,当水温降至20℃以下时,开始形成孢子囊;当水温降至15℃时,孢子放散量达到6.1×105个/cm2;孢子附着到苗绳上后经过50 d的室内培养,培育出长度为1 cm的北极礁膜幼苗。  相似文献   

3.
当水温降至8℃以下时,鱼类基本停止摄食,此时并塘越冬最恰当,具体环节应做到五不宜.  相似文献   

4.
适宜的水温是甲鱼养殖的关键。甲鱼在水温25℃以上即可摄食生长,在水温10—15℃以下就会进入冬眠。从利于甲鱼生长发育的角度出发,养殖水温应当保持在30℃左右。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浙江,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是其显著特点,甲鱼养殖的温室全年加温时间长达9—10个月,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能源,会带来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的后果。开发和利用高效、无污染、可再生的太阳能资源不仅是工厂化甲鱼养殖生产节能减排的一条重要途径,也能更有效地实现生态循环农业。  相似文献   

5.
1 根据季节、天气选择捕捉机遇甲鱼为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适于甲鱼摄食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3℃,最适温度范围25~30℃,这种温度下,甲鱼摄食旺盛;20℃以下摄食下降;15℃停止摄食;10~12℃时进入冬眠,伏于水底泥中不食不动;当超过33℃时,甲鱼的摄食能力也减弱.一般的规律是:立夏以后,甲鱼开始咬钩;小满至立秋最活跃;寒露以后就钓不到甲鱼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温度和盐度骤变对黑鲷仔鱼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温由18℃降至14、12℃时,黑鲷仔鱼在24 h的存活率接近50%;当水温由18℃骤升至22℃以上时,仔鱼存活率急剧下降;当水温由18℃骤升至26℃时,仔鱼在24 h内全部死亡,可见温度骤升较温度骤降对黑鲷仔鱼存活率影响更大。当盐度由28骤升到33时,24 h的黑鲷仔鱼存活率明显降低,但仍高于80%;其他盐度骤变处理下黑鲷仔鱼均有较高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温度骤变对黑鲷仔鱼存活率的影响较盐度骤变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青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商品价值颇高,属珍贵水产品,近年来受沿海养殖户青睐,养殖面积迅速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青蟹对水温适应范围在15~30℃,当水温降至14~12℃时,只在晚间作短暂活动,并开始挖洞穴居;水温10℃左右时,行动缓慢,反应迟钝;水温7℃时,则停止摄食与活动,进入冬眠;水温低至3.5℃或连续几天低于6℃时,青蟹则会死亡.因此,进入冬季后,不仅市场上难以觅到青蟹,且自然越冬成活率也较低。为此,  相似文献   

8.
<正> 1 根据季节、天气选择捕捉机遇 甲鱼为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适于甲鱼摄食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3℃,最适温度范围25~30℃,这种温度下,甲鱼摄食旺盛;20℃以下摄食下降;15℃停止摄食:10~12℃时进入冬眠,伏于水底泥中不食不动;当超过33℃时,甲鱼的摄食能力也减弱。一般的规律是:立夏以后,甲鱼开始咬钩;小满至立秋最活跃:寒露以后就钓不到甲鱼了。所谓“春天发水走上滩,夏日炎炎潜柳湾,秋天来了入石洞,冬季寒冷钻深潭”总结的就是  相似文献   

9.
<正>1温度调控甲鱼的最适生长水温在28~32℃,水温的日变化最好控制在1~2℃内,剧烈的水温变化会使稚鳖难以进行适应性生理调节,身体代谢过程易发生紊乱,也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温棚内温度的调节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1.养殖池带水越冬法黄鳝属变温冷血鱼类,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生长温度15~30℃),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为了黄鳝安全越冬,养殖池水位应从10~15厘米提高到30~50厘米,确保结冰天气池底水温保持在0℃以上。2.干池越冬法冬季来临时,水温在10℃以下时排干池水,保持池底泥土湿润,在泥土表面覆盖一层稻草等秸秆,厚度10~20厘米。  相似文献   

11.
选购亲鳖最佳时间鳖有休眠特点,每年秋末当水温降至15℃就停止摄食,10℃以下则潜入泥沙中冬眠;翌年春天水温升到15℃以上后苏醒,从潜伏的泥沙中出来活动,20℃开始摄食、交配,进入生长繁殖阶段。根据鳖的上述习性,最宜在水温由15℃上升到20℃这段时间内...  相似文献   

12.
未进入温室越冬的甲鱼,在冬眠期间,有时会发生死亡.其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甲鱼开始冬眠时,水温太低,遭受冻害;二是池底有机质太多,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三是入冬前饵料投喂太少,甲鱼体内营养积蓄和热量过度缺乏;四是甲鱼受伤后进入冬眠.现就预防甲鱼冬眠死亡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人工养殖条件下白甲鱼幼鱼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人工养殖条件下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幼鱼的生长特性,在水温20~32℃时,对白甲鱼幼鱼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甲鱼幼鱼日均生长0.0544 cm,平均瞬时增长率1.006%,日均增重0.054 g,平均瞬时增重率2.709%;白甲鱼幼鱼的全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TL=0.0525t+2.3129,R2=0.9932;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Wgc=0.3101e0.0272t,R2=0.9932;全长与体长呈线性关系:TL=1.2964SL-0.169,R2=0.9996;体重与全长呈幂函数关系:WWTL=0.0147TL2.7983,R2=0.9851,指数b值为2.7983,表明人工养殖条件下白甲鱼幼鱼属于等比生长类型,体重与全长生长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14.
<正> 罗非鱼不耐低温,秋末冬初,当水温降至15℃时,需及时干池起捕上市。利用罗非鱼池速养青虾,控制在9月上中旬下塘,青虾在越冬前有2个月左右的生长期,只需蜕皮3次就能长成大虾,每667平方米产成虾30~50千克,且赶在元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地区发生福寿螺灾害的根本原因。[方法]采用自繁自养的方法研究了福寿螺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繁殖与生长。[结果]福寿螺在水温40℃时开始死亡,高于42℃时12 d内全部死亡;当水温低于6℃时,开始出现大量死亡,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3 d内全部死亡。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福寿螺的繁殖能力极强,年繁殖时间为245 d,1年可繁殖3~4代。幼螺2~3个月即可达到性成熟。福寿螺生长速度呈现阶段性变化,孵出后30~60 d的幼螺生长速度最快。[结论]西双版纳地区福寿螺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繁殖期长,繁殖代数较多,性成熟时间稍早。  相似文献   

16.
甲鱼正常活动所需水温在16℃以上,但养殖甲鱼专业户在冬末和早春(农历正月到二月)的晴天,常常可看到有甲鱼在水中活动,有的还会爬上岸.这些爬上岸的甲鱼都患有病,应果断处置.否则,它们早晚都会病死,或由于行动迟缓而易被狗、猫、黄鼠狼、猛禽叼走,或被贼盗走.它们有的从外表看没任何问题,但其肝、肺、肠等内脏已不同程度腐烂,可能是在夏、秋两季吃了过多含大量病菌的死鱼、腐肉、蛆和霉变饲料所致,一般无药救治.但是,有些还可以食用,只要宰杀时的特征基本与正常甲鱼一致,就可上市销售,或自己食用.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1998,(9)
1.季节、天气选择甲鱼为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适于甲鱼摄食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3℃,最适温度25~30℃,20℃以下摄食下降,15℃停止摄食,10~12℃时进入冬眠。一般规律是:立夏后,甲鱼开始咬钩,小满至立秋最活跃。所谓“春天发水走上滩,夏日炎炎潜柳湾,秋天来了入石洞,冬季寒冷钻深潭。”总结的就是甲鱼随着季节的变动、水温的变化而在不同场所的活动规律。2.根据“梅花爪”印寻甲  相似文献   

18.
石蛙的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石蛙的生存环境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体温调节和保温能力,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石蛙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月~6月、8月~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体内脂肪来维持生命活  相似文献   

19.
长丝鲈     
长丝鲈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东南亚特产淡水鱼类。鱼体宽,腹鳍有2条较硬的长丝延伸至尾鳍,既可观赏又可食用,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走俏。属热带鱼,适宜生长水温22℃~32℃,最适生长水温24℃~30℃,水温在20℃以下时食欲减弱、生长缓慢,当水温降至16℃时停止摄食,水温在12℃以下会冻伤甚至死亡。我国近年少量引进,养殖情况表明,该鱼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食性广、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是一种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优良鱼类,适于气候条件与之相适或有地热水资源地区养殖。  相似文献   

20.
长丝鲈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东南亚特产淡水鱼类.鱼体宽,腹鳍有2条较硬的长丝延伸至尾鳍,既可观赏又可食用,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走俏.属热带鱼,适宜生长水温22 ℃~32C,最适生长水温24℃~30 ℃,水温在20 ℃以下时食欲减弱、生长缓慢,当水温降至16 ℃时停止摄食,水温在12 ℃以下会冻伤甚至死亡.我国近年少量引进,养殖情况表明,该鱼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食性广、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是一种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优良鱼类,适于气候条件与之相适或有地热水资源地区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