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的背     
母亲那份沉甸甸的爱是一条忧伤的河,从我的生命之初流淌,蜿蜒奔涌,灌溉幸福,抚平悲伤。父爱却不同。我曾想赞扬父爱的伟大,却总也无法描摹出一个具体的影像,于是,我只好赞扬父亲的背,因为,父亲的背早已深植于我的心间。  相似文献   

2.
“马搭子”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加入了共产党、参加工农红军的父亲去世了。他回到生他养他的黄土地,与天与地溶为一体。他去世后给我留下的遗产就是一件从日本鬼子手中缴获的“马搭子”。父亲曾经给我讲过,这个“马  相似文献   

3.
乡村的理想 曾在一个朋友的一篇博客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了,从此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每天晚上男孩都要陪母亲出门给牲口添草,乡村寂静黝黑的夜让他感到恐惧,因为家里穷,连一条看门狗都养不起。当老师布置了作文《我的理想》时,男孩毫不犹豫地写下了:我想要变成一条狗,为母亲守家护院,永远陪伴在母亲的身边!老师没有给这篇作文打高分,但我相信这是世界上最让人心疼的理想。  相似文献   

4.
父爱如山     
我的父亲离开我们快一年了。他慈祥可亲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面前。特别是在父亲节即将到来之际,更勾起了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心中,都勾勒过父亲的形象。有人把父亲比作慈父,春风化雨;有人把父亲比作严师,宽严有度;有人把父亲比作益友,无话不谈。  相似文献   

5.
举家深居苗山。我是一位女“教书匠”,丈夫是一家国营林场的营林工,兼做几家报社的通讯员。门户称不上“书香门弟”,但全家大小却爱读书看报。出现了书报充盈四壁,深夜人静泛舟书海的情景。书报似一垛“挡风墙”乃致“牌风”、“麻风”难度“玉门关”;书报如同烟酒糖果,致使我一家人“上了腐”。常有夫读、我读、患女也读的“动人镜头”。丈夫除了完成场里生产组安排的任务外,不是读书就是写文。曾有人讥笑问他:“读书当得饭菜么?”他却并不介意的答道:“书比饭菜还抱饥!”夫不言假,你看1他在寒冷的冬夜,窗外北风呼啸,他从书…  相似文献   

6.
我出生在吉林临江,那是祖国东北的一个边陲小城。它有长白林海的簇拥,更有鸭绿江水的缠绕。父亲的工作正是守卫这片青山和绿水,他是一名森林公安。不过,小时候他最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倒不是父亲那身帅气的公安制服,而是父亲的勤劳和简朴。与平时生活中一样,父亲在学习上对我很严格。他不看名次,只看分数,所以每每赶回家报喜的我,总要在父亲那里碰一鼻子灰。父亲读书不多,但若不是时代环境所限,以父亲的智慧,今天绝对能考入名校。我小学时参加了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白天由老师辅导,晚上就是父亲辅导。父亲的方法虽然不像教科书中那样严…  相似文献   

7.
又到冬天了,满大街都是卖冰糖葫芦的,路边的小店里也放着冯晓泉的那首熟悉的《冰糖葫芦》,这样的歌声,总能让我想起父亲,想起父亲的冰糖葫芦. 我们家有七个孩子,母亲去世得早,父亲又当爹又当妈,为了养活我们,给我们挣学费,父亲做起了糖葫芦,然后走村串巷去卖.  相似文献   

8.
灵性     
感动别人是享受自己,享受自己心灵中最好的一部分。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爱的最大境界是爱天下。我们今天为之努力的,都是为了明天的回忆。在现实中告别的,都在回忆中相聚。障碍我们认识一件事物的,往往不是相反而是相似的东西。人生最强劲的力量都是你的对手给的;对手多强,你有多强。老人在夕阳把他的报发照成金发的黄昏里,忽然悟到,全部人生,不过为了创造几件刻骨铭心的往事而已。商人说:“我喜欢作梦,因为他不必付钱。”官员说:“我喜欢作梦,因为它不必负责。”诗人说:“我喜欢作梦,因为它比我更高于想象。”你不去选择…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选择     
父亲的选择赵志华父亲退休后,不听我的劝阻,义务为林场护林。1981年,他的右眼被盗伐者打伤了。在医院里,我又一次问他:要树?还是要我?我真没有想到,在树与我之间,栽了一辈子树,爱了一辈子树的父亲竞意外地选择了我,这使我很感动。父亲并非只是一个“树痴”...  相似文献   

10.
唐朝的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最杰出的伟大诗人。他一生中不但勤于作诗,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而且素爱竹木,为我们树立了爱植树的楷模。他在《寄题江外草堂》一诗中自述道:“我生性放诞,雅欲幽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杜甫一生在政治上不得意,生活贫困,长期携带妻小,漂泊于各地。他在偃师县的陆浑,长安的杜曲,成都的浣花溪畔居住时都栽植过很多的树木和竹子。“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远游长儿子,几地别林庐。”(《将别巫峡,赠南卿兄湘西果园四十  相似文献   

11.
今夜,独坐窗前,听着外边淅淅沥沥的雨声,我又想起了他—— 当年,我们认识时,他说:“我姓田,但我没有钱,我只爱田间的绿——”我只觉得他挺幽默。我爱读书,他隔三差五地给我送一两本书,结  相似文献   

12.
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在《孤独的树》中,对树的孤独与冷寂有着传神的描述,他写到:田野中两株形影相吊、彼此远离的树,它们“会心地摇动着树枝,相互默默地打着手势,当一只小鸟像一种心念从这棵飞到那棵树的时候,它们就高兴得战栗了起来。”正是树的孤独与冷寂,孕育了它宁静的神秘感。台湾作家呼啸的散文《榕树》,就有这种感触:“我屋前有棵大榕树。从小就爱它。那株大榕树,它像一个长者,默默地启示着我们。问它现在多大年纪,它总是摇摇头,笑笑脸,默默地不答。继而,它又默默地说:“孩子,这是我的秘密,你们不要问我这些吧…  相似文献   

13.
甲我最近在研究特种老鼠。乙那你是研究什么特种鼠?甲我研究的这种老鼠可非同寻常,能开汽车。乙哪有这样的事实?甲最近,在我们市里就出了这么个事。个体汽车运输户易求福年逾8旬的父亲去世了。乙老人去世了,这是常事,按照城市殡葬改革的规定办理丧事,遗体实行火化就行了。甲唉!这易求福可不遵守这个规定,硬要搞土葬。乙这可不行呀!搞土葬不仅要受处罚,而且要将尸体措出来再火葬。甲这易求福就是想逃避处罚,便当起夜老鼠来。乙当夜老鼠!甲他在晚上偷偷地将父亲的尸体往城外运。乙怎么啦!甲他慌慌张张,匆匆忙忙,开着快车与对…  相似文献   

14.
《森林与人类》2003,23(4):1-1
13岁的爱米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一次交通事故夺去了妈妈的生命。爱米跟着久未谋面的父亲来到了农场生活。父亲酷爱飞行和发明,家里到处都是稀奇古怪的物件,让爱米感到很不适应。在一片被开发商推倒的树丛中,爱米意外地发现了一窝大雁蛋。爱米做了一个孵化箱,将它们孵化出壳。出于本能,小雁把出壳后第一眼看到的爱米认做是自己的妈妈,始终寸步不离的跟着她。在这些小雁子身上,爱米重新找到了快乐。为了让这些野雁重返自然,父亲卖掉了心爱的月球登陆舱,为爱米做了一架像大雁一样的飞机,教会了爱米飞翔。经过一段时间对大雁的艰苦训…  相似文献   

15.
小懒 《中国林业产业》2013,(4):80-80,F0003
他,是《51号兵站》里的“小老大”梁宏;他,是《青春期撞上更年期》里受夹板儿气的邓家齐;他,是《新水浒传》里贪恋美色的西门庆;他,是《宫锁珠帘》里钟情重义的十七王爷;他,是《北京青年》里任性不羁的老四何北;他,是生活中的环保达人——杜淳。他以身作则倡导市民少开车,他更呼吁剧组不要进入景区拍摄,争创“绿色影视”为环保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16.
远在1996年,我读到人民日报资深记者罗昌爱发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报道《田阳农民又认出身边谁是党员》,就为他卓越的新闻敏感和高超的报道艺术深深折服。后因研习需要,我买一本《人民日报好新闻集锦》,发现这篇报道也收入其中。在《人民日报》浩如烟海的新闻精品中,这篇报道获得了经典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桃花沟情缘     
深深体会了那份无奈与惊俱,原来在我们的生存空间里还有这样恶劣的环境……几天的访问中,我认识了菊,一位18岁的农村姑娘。到她家时,她的弟妹成群地躲在阁楼上,因为没有可以穿着出来见人的最起码整齐的衣裳。而菊像是很大方的样子出来接待了我们。她说家里兄妹7人,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地就靠她带着弟妹们照料,弟妹渴望读书,渴望生活得好一点……从她的话语中我听出了生活的重负,对以后生活的无奈与企望。这个比我仅小两岁的姑娘,为什么要比我多承受那么多的不幸呢?从菊家出来时,我真的没什么给她,便从背包里取出爹妈临…  相似文献   

18.
山祭     
这永不消融的皑皑白雪,是他纯洁而不死的忠魂吗?这伟岸挺拔的劲松,是他伟大而孤傲的精灵吗?哦,这激越奔放婉转动听的松涛.在为他呜奏一曲高亢雄浑、真挚豪迈的赞歌。我们来到大山,虔诚地祭奉一个虽死却犹生的亡灵。他是一个老军垦,尽管风华正茂,普普通通,却不同凡响;他平平凡几,却是这方人崇拜的偶像。那年山洪爆发正是他奋不顾身地跳进洪流中抢救国家财产,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军魂之歌》。他那样的爱山,春夭,他在岩石上种植红月亮;夏天,他在岩石上耕耘蓝星星;秋天,他在岩石上收获绿太阳;冬天,他在岩石上站成黄新…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世上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其实打渔比这三种行当都要苦。为了能在这二十来天多打一些开江鱼,父亲凌晨两三点钟就把我喊起来,我们摇着木渔船到嫩江上打渔,江面上春寒料峭,我们风里来浪里去,一整天都吃住在狭小的船舱里。父亲的皮肤黑里透红,脸上的皱纹很深,一双大手粗糙得像树皮,他是打渔的好手,在家乡远近闻名。  相似文献   

20.
父爱如杉     
<正>夜里,梦见父亲了,他慈祥地对着我笑,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丛生,让人心痛、怜惜,又温暖无比。眼泪不经意便浸湿了夜色。窗外,那片杉树林在夜风中沙沙有声……母亲生我时难产去世,父亲当年只有23岁。常常可以从邻居们口中听到我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