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董慈祥  李福亮 《植物检疫》1999,31(6):331-333
通过采用聚集度指标的方法,对美洲斑潜蝇在茄子、豆角田空间分布起先了系统研究,测定结果呈聚集分布,为田间调查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空间分布型统计参数IwaoM—X模型中α,β及6个聚集指标分析柑橘全爪螨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型。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估算柑橘全爪螨在不同虫口密度情况下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3.
荔枝尖细蛾幼虫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奎 《广西植保》2002,15(1):1-3
通过应用5种聚集度指数和2种回归方法对荔枝尖细蛾幼虫的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所有的指标表明荔枝尖细蛾幼虫在田间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在空间格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并通过不同抽样方式的精度比较,表明Z字型法抽样方法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茶网蝽Stephanitis chinensis Drake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抽样技术,应用6种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及Iwao的回归模型分析了茶网蝽成虫、若虫的空间分布型,利用聚集均数分析其聚集原因,使用空间格局参数确定了其理论抽样数和若虫序贯抽样模型。结果表明,成虫、若虫空间分布型均呈密度依赖性负二项聚集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成虫聚集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起,若虫密度低于2.624 9头/叶时聚集是由环境因素引起,若虫密度高于2.624 9头/叶时由环境因素与昆虫自身聚集习性共同引起。对若虫进行序贯抽样,当防治阈值为4头/叶、分布临界值为1.96时,防治上、下限方程分别为:■和■,百叶若虫量达到471头以上时需要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草间小黑蛛在棉花蕾一铃期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空间格局的聚集度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棉花蕾、花、铃期草间小黑蛛空间格局的基本成分均是单个个体,个体间相互排斥;种群均呈聚集格局,聚集度随种群密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聚集系由环境因素(如猎物的聚集行为等)所致。根据空间格局的分析结果,计算出其序贯抽样模型为:最适抽样数模型为:种群平果,计算出其序贯抽样模型为:最适抽样数模型为:种群平均密度零频率估计模型为:  相似文献   

6.
运用2种回归方法和8个聚集度指标对四川凉山烟田烟粉虱盛发期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种群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不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其聚集原因是由环境因素所导致;通过种群密度与聚集度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用平均拥挤度(m*/m)、负二项分布指标(K)及久野指数(CA)分析烟粉虱空间分布型更具说服力;并利用空间格局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7.
应用8种聚集度指标分析了淮北棉田棉蚜不同时期的空间格局,用模糊聚类分析法测定了棉蚜空间格局动态,并对其田间抽样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棉蚜在水平和垂直空间的分布均是聚集型的。棉蚜的Kuno序贯抽样模型:三叶期T(n)=5n±11.7277,四至七叶苗蚜期T(n)=10n±17.3530,伏蚜期T(n)=100n±87.7512,n为序贯抽样数。nnn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聚集度指数法、Iwao回归法和Taylor幂法则测定了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不同流行时期的空间分布型,分析了病害聚集的原因。结果表明,花生褐斑病在始发期和盛发期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在衰退期转为均匀分布;花生网斑病在整个生长季内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Iwao回归分析显示,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间相互吸引的个体群。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花生褐斑病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随着单株病斑密度的提高趋于均匀分布,而花生网斑病的空间分布型不受单株病斑密度和取样时间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的聚集原因是由病原菌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利用Iwao回归分析法,分别建立了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最适理论抽样模型和序贯抽样模型,确定了不同精度下的最适抽样数及序贯抽样。  相似文献   

9.
美洲斑潜蝇的田间识别及发生特点鲁栋(安徽铜陵市植保站244000)1美洲斑潜蝇的田间识别正确识别美洲斑潜蝇是开展调查与防治的基础。由于美洲斑潜蝇虫体小,与其它潜叶蝇之为害状及寄主范围相近,因此,在田间识别美洲斑潜蝇比较困难。笔者在调查时将我市常发性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9 块田调查,经聚集度指标测定和 Taylor 、 Iwao 法检验,油菜菌核病 茎病株在空间 呈聚集型,属具有公共 K 值的负二项分布。病株空间结构以独立个体形式存在,个体间是聚 集的,聚集程度随病情的加重而增大。利用空间格局参数κ、α、β值,分析了病株聚集的原因,确定了 理论抽样数。比较几种抽样方法,以平行线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美洲斑潜蝇产卵习性观察王宏平(偃师市植保植检站471900)美洲斑潜蝇是近年传入我国的一种检疫性害虫。偃师市1995年发现大量为害,1996年经鉴定确认为美洲斑潜蝇。经过全市普查,17个乡镇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笔者对该虫的产卵习性做了大量观察。美洲斑潜...  相似文献   

12.
自 20世纪 90年代初,在我国海南省首次发现美洲斑潜蝇以来,短短的几年中,美洲斑潜蝇已在全国迅速扩展为害,目前发生为害面积达 266.67万 hm~2。而且还在云南、四川等地发现了南美斑潜蝇,其防治更难于美洲斑潜蝇。   使用药剂防治是目前控制斑潜蝇为害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年来,各地筛选出多种能用于防治斑潜蝇的药剂,如毒死蜱、阿维菌素等。由于大量及重复使用,在山东、浙江、湖北等省均反映阿维菌素对斑潜蝇的防效已在下降。   最近,浙江永嘉禾益农药厂开发了防治斑潜蝇新药— 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潜克,下称 )。潜克是一种 …  相似文献   

13.
荔枝龟背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日畴  徐洁莲 《昆虫天敌》1994,16(4):175-182
对荔龟背天牛幼虫于荔枝园中的空间分状况调查和分析,表明该虫的空间分布为负二项分布;空间图式是聚集型;分布的基本成分为疏松的个体群。聚集行为受环境因素(主要是荔枝品种)的影响,此外,利用分布型参数确定了龟背天牛的理论抽样数并建立了序贯抽样检定表。  相似文献   

14.
植物叶片表面特征对美洲斑潜蝇的抗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美洲斑潜蝇生物学特征和植物叶片表面特征初步观察,研究,发现植物叶片表面特征不同,对美洲斑潜蝇抗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应用好年冬防治美洲斑潜蝇美洲斑潜蝇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瓜果、豆类、叶菜类蔬菜及花卉等40多种作物。该虫繁殖力强,传播快,严重威胁蔬菜生产。为控制危害,寻找有效的防治药剂,1996年我们在定州市郊蔬菜田做了防治美洲斑潜蝇药效试验。供试...  相似文献   

16.
蔡笃程  李炜  肖冬梅 《植物保护》2011,37(2):159-161
为了在一定精度保证的前提下,简便、快捷地估计番茄叶片上美洲斑潜蝇田间发生情况,本文基于番茄叶片上美洲斑潜蝇幼虫种群发生的田间调查数据,用种群密度m和零频率p0分别拟合Gerrard Chiang模型、线性函数、二次函数、双曲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对数函数7种不同模型。结果表明,以Gerrard Chiang模型m=1.322 5×(-ln p0)1.075 9为最优(理论抽样数187.3叶),用其可根据零频率有效地估计番茄叶片上美洲斑潜蝇幼虫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17.
防治美洲斑潜蝇新药剂7051”杀虫素周瑾霍玉华任英李双保(河北省邯郸市植物检疫站056001)为了寻找安全、经济、有效的防治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的药剂,于1995~1996年进行了防治美洲斑潜蝇药效试验。供试药剂为1%“7051...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对黑条矮缩病监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水平,对浙西北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侵染循环及空间分布格局与抽样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明确了杂交水稻黑条矮病病丛的空间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或趋随机分布为主,其次为均匀分布.在丛发病率较高或较低时,为聚集分布型.根据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病丛在田间以聚集分布居多的特点,抽样调查以选择单行或双行直线平行跳跃法等较宜.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1.96)2/D2(1.08541/m-0.1786).  相似文献   

19.
美洲斑潜蝇在贵州的发生分布及危害夏忠敏(贵州省植保植检站550001)1995年贵州省首次发现检疫性害虫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后,1996年我省在重点蔬菜县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寄主范围广、危害严...  相似文献   

20.
探讨稻飞虱迁入初期成虫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为该害虫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选取11块稻田逐丛调查资料,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lyor幂法则,研究了广东西南部稻飞虱迁入初期成虫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稻飞虱迁入初期成虫在田间分布呈聚集分布为主,其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m*-m回归分析表明,稻飞虱成虫个体间相互排斥,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稻飞虱成虫个体的空间格局随着种群密度的提高越趋聚集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n=(1.96/D)2(0.965 1/x-+0.619 7)和Tn=0.965 1/(D02-0.619 7/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