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安庄小流域地处沁县县城北端牛寺乡东部的涅河流域中上游,总面积5.6 km~2,水土流失面积4.28 km~2,占76.43%。地貌类型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 800 t/km~2,水土流失严重。自2010年列为重点治理小流域以来,经过6年持续治理,治理度达到92.8%,植被覆盖率达到66.7%,水土流失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综合效益快速增长,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样板。介绍了治理思路、治理成效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无定河流域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交接地带,水土流失面积23137km^2.占总面积的76.5%,土壤侵蚀模数11132t/km^2.a,多年平均输沙量14667万t,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无定河流域地形、地貌、地面物质组成和水土流失特点.将全流域划分为河源涧地区、风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等三个类型区,并根据分区特征.科学地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方略及分区措施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 汾河水库上游总面积5268km~2,水土流失面积3688km~2,占流域总面积的70%,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1918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6.4%,年均土壤侵蚀量2075.3万t,占水库上游年均土壤侵蚀总量的87.7%,是汾河水库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因此,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兴建淤地坝,拦截并利用泥沙,是解危于水库、兴利于当地的主要途径。治理汾河的前五年,以工程起步,把淤地坝作为重点建设项目,现已建淤地坝62座,控制小流域面积322km~2,总库容3969万m~3,其中淤积库2592万m~3,可淤坝地480hm~2。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一、试验场概况 临县水保试验场位于县城东北部的城庄沟中部,地貌类型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一付区。总面积7.69km~2,水土流失面积7.08km~2,占92.1%。有大小山头15座,0.5km以上的沟道28条,沟壑密度4.23km/km~2,沟道平均比降为4.8%。场内5~15度荒坡面积占27.1%,15~35度的荒坡面积占42.8%,其余荒坡均大于35度。场内有弃耕撩荒地3000亩,实施重点治理前实际耕种坡地1000亩。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光山秃岭,支离破碎,1980年前,除小面积内栽有零星树木外,基本上没有治理。据调查推算,年径流模数为5.68万m~3/km~2,年土壤侵蚀模数高达1.67万t/km~2,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5.
保德县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县份之一.全县总土地面积998 km2,水土流失面积995 km2,占99.7%.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8 000-15 000 t/kin2,每年输入黄河泥沙450万t.至2011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602.5 km2,治理度达60.37%.介绍了水土保持的主要做法与经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袁家村铁矿采选工程项目区地处岚县梁家庄乡,属太钢所属的新建工程。采矿场、尾矿库地处土石山区,选矿场、排土场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年采选能力2 200万t。工程总占地3 129.53 hm2,其中永久占地3 066.85 hm2。工程建设期挖方量10 184万m3,填方量2 771万m3,弃方7 413万m3。据设点监测,土石山区原地貌的年土壤侵蚀模数为2 100 t/km2左右,扰动地貌的年土壤侵蚀模数为3 314.4 t/km2;黄土丘陵沟壑区原地貌的年土壤侵蚀模数为3 500 t/km2左右,扰动地貌的年土壤侵蚀模数为8 500 t/km2左右;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土石山区的年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为1 115 t/km2,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年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为1 225 t/km2。监测成果说明了工程建设扰动加剧水土流失的严重性,采取措施后防治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兴县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区,涉及贺家会和蔡家会两个乡镇的24个行政村,1.34万口人,包括河子坪、芦山沟、西吴家沟、安月、圪棱上、寨子沟、马圈沟等7条小流域。项目区总面积239.8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00.95 km~2,占总面积的83.8%。地貌类型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五年间,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115.55 km~2,其中,新修梯田44.1 hm~2,建设沟坝地206.4 hm~2,营造乔木林2068 hm~2,经济林669.8 hm~2,灌木林3102 hm~2,封禁自然修复5194.5 hm~2,种草274 hm~2。水土流失治理度由2002年的27.3%提高到78.2%,林草总面积占到宜林宜草面积的63.4%,年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12 230 t/km~2下降到4633 t/km~2,人均纯收入由729元提高到1040元。其主要经验可概括为三个精心,即精心规划、精心实施和精心管理。  相似文献   

8.
窟野河流域位于黄河中游晋陕蒙接壤地区,总面积8706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8244km~2,占总面积的95%。截至2000年底,该流域累计完成水土保持措施面积11.71万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4.2%。应结合流域内黄土丘陵、砾质丘陵、沙质丘陵三大地貌类型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以恢复植被、减少入黄泥沙为目标,从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入手,以沟道坝系建设为切入点,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进行布局。  相似文献   

9.
<正> 北沟流域位于山西省五寨县境内,面积17.26km~2,人口密度40人/km~2,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黄河二级支流,气候干旱多风,年平均降水量478.3mm,且多暴雨,加之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和人为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7575t/km~2。 为了探索科研与生产一体化,科研为当地生产直接服务的新路子,1985年忻州地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以北沟流域为试验基地,开展对流域开发治理的方法,综合防护体系配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科研生产一体化的途径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阳高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属海河流域永定河上游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有土地面积1668km2,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高达74.7%,年均土壤侵蚀模数达5500 t/km2。严重的水土流失,直接影响了京津地区人民生活用水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新中国成立以来,阳高持续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特别是2 0世纪5 0年代末,以高进才为代表的大泉山人,艰苦创业,成为全国治理水土流失的榜样,毛泽东主席专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土保持》1993,(5):11-13,19
辽宁省柳河上游水土流失面积1034.78km~2,部分地区年土壤侵蚀模数高达10000t/km~2以上。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上游群众生活贫困,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使柳河成为地上悬河,洪水灾害频繁。该流域自1983年被列入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后,十年共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保存面积579.87km~2,累计治理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79%。经过重点治理,流域输沙量减少87%,森林覆盖率由17.4%提高到34.6%,粮食总产量提高2.5倍,人均收入增加4.57倍,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组织大面积的综合治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土保持》1993,(6):13-16,40
全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之一的三川河流域,十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29km~2,累计治理度达到57.6%,平均治理速度4.1%,其中第一期71条重点小流域治理度达73.4%,年均治理速度5.6%。通过重点治理,全流域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11hm~2,人均经济林0.055hm~2,生态环境初步改善,多种经营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以7.8%的速率递增,98.7%的贫困户脱贫,年均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较治理前减少50%以上,治理成效显著。并在实施治理中创造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领导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地处沂蒙山区的临沂地区,山丘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山高坡陡,石厚土薄,人多地少,水土流失严重,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之一。1984年以来,水土保持工作紧密结合山区经济发展,实行开发性治理,以发展经济林和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中心,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发展小流域经济。近十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0km~2,新建梯田和发展水地30.14万hm~2,经济林由2.84万hm~2发展到7.6万hm~2,林木覆盖率由13%提高到21%,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初步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4.
运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确定了甘肃内陆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各项措施的调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内陆河流域各措施累计调水30.40亿m3,各措施累计保土2.69亿t,调水保土主要来自于坡面措施减蚀效益;内陆河流域梯田、水保林、经济林、人工种草经济效益分别为1.25亿元,195.16亿元,4.35亿元,14.57亿元,合计215.32亿元。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治理程度的提高,甘肃省内陆河流域受旱灾程度有了一定的控制,全省年均受灾面积、作物减产面积均呈逐渐减小趋势,并且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2017年7月25日20时至26日8时,陕西榆林市11个县区遭遇特大暴雨侵袭,我们于当年10月对位于暴雨中心的岔巴沟流域的梯田损毁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首先通过室内Google Earth近实时影像结合GIS绘图在流域内确定梯田位置和数量,根据修建时间、利用和植被类型将这些梯田分类。在流域内空间分布均匀地选择不同类型典型梯田并进行野外实地测量,统计各类型梯田的损毁情况、损毁形式并估算各类型梯田的土壤侵蚀模数及其流域平均侵蚀模数。结果表明:岔巴沟流域梯田以≤ 4 hm2规模为主,梯田数量上占91.4%,面积上占了50.7%。暴雨造成梯田的损毁形式以田埂表层结皮脱落、田埂滑塌崩塌、田埂冲毁、田面陷穴穿洞为主,有人为干扰时会产生更加剧烈的后果。暴雨造成的梯田损毁侵蚀坑大部分为深度0~0.5 m的侵蚀。老梯田农地、老梯田乔木和老梯田草地侵蚀坑发生频率远远多于新机修梯田,保持在20~36处/100 m。新机修梯田的侵蚀测坑发生频次少,为5处/100 m,但深度可达4.8 m,后果严重。不同类型梯田损毁产生侵蚀模数差异较大,老梯田农地、老梯田草地和老梯田乔木的侵蚀模数为34 000~37 000 t/km2,新机修梯田为19 404.3 t/km2,老梯田灌木侵蚀模数最低,为5 958.4 t/km2。流域内梯田平均侵蚀模数为30 733.4 t/km2。通过本次调查,掌握不同类型梯田在极端暴雨条件下的损毁情况,为黄土高原梯田保护及修复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三川河流域自1983年列入全国八大重点治理区后,至1992年底止,10年新增治理面积1129km~2,流域累计治理程度达到57.6%。采用水文法与水保法分析该流域重点治理以来的减沙效益,前者的分析结果是,重点治理期间的年均输沙量较重点治理前减少59.03%,每毫米汛期降雨所产生的输沙量分别比1957~1972年、1957~1982年减少61.30%和52.23%;后者的分析结果是年均输沙量分别比1957~1972年、1957~1982年减少44.26%和55.18%。考虑到降雨变化对水文法分析产沙的影响,故10年重点治理期间较重点治理前多年平均输沙量年均减少约为50.0%。  相似文献   

17.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结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将对其土地利用结构、投入和产出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本文论述了小流域治理中结构调整合理性的分析方法和评判原则,并以此分析评价了五条典型小流域结构变革的效应及合理性,表明治理前后总产值总增量中劳动结构效应占—10.41%,土地结构效应占35.8%,流域内自然、经济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农林牧副各业同步协调发展,当地粮食、“三料”、人畜饮水困难得到了解决,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说明流域经济结构调整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全国八片重点治理的巨大成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经国务院批准,从1983年开始,在黄河流域、海河流域、辽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选择了八片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开展重点治理,这是我国开展最早的一项国家级水上保持重点治理项目.十几年来,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和水土保持部门的共同艰苦奋斗,全国八片重点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治理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八片治理的成功,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是十分英明上确的,也际志着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始从分散治理走上有计划、大规模治理的新阶段,这对于全面推动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陇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1.675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0%。1989年区内武都、宕昌、文县、康县、西和、礼县、成县被列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后,全区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到1992年底已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面积3252.46km~2,占治理任务的94.9%。开展重点防治以来,全区林木覆盖率提高了4%,每年减少土壤流失7098万m~3,自然灾害明显减少,农业总产值每年以4.2%的速度递增,农村人均纯收入由305元增加到383元。在重点防治中,采取大造舆论启动、落实政策调动、培养典型带动、“三苦”精神推动,坚持科学规划、规模治理、综合治理、严格检查验收,使全区水保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广丰县生物措施治理坡耕地及有关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与评价,指出生物坡改梯、果农间种以及梯地果园的土壤改良与抗旱保墒等措施,具有投入少、产出高、效益显著、群众易接受、治理速度快等特点,为生物措施在坡耕地治理中大面积应用作出了示范,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