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为土壤侵蚀的类型和特征分析,将该地域的人为侵蚀类型划分为4个类型区:闲置的开发区、工程建设区、采矿和土石场、坡耕地,并对不同尺度下的人为土壤侵蚀监测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目前人为土壤侵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土壤侵蚀环境及侵蚀类型空间特征的分析,划分了我国水土保持类型区,依据土壤侵蚀强度、危害性及水保效益等进行了水土保持评价并编制了《1:1500万中国水土保持图》,在些基础上对我国水土保持的宏观规划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豫西黄河流域土壤侵蚀环境特征与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西黄河流域是黄河泥沙的产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下游泥沙、洪水问题更加严峻。通过对研究区土壤侵蚀的地质环境及形态类型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研究区控制土壤侵蚀的主要地质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地质环境特征,主要考虑地形地貌类型和地层岩性等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将研究区土壤侵蚀环境类型划分为基岩山地丘陵侵蚀、黄土塬梁峁丘陵侵蚀、河谷侵蚀3种类型,这对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以及区内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内外对坡长与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坡长对径流量、土壤流失量和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3个方面。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加强其他土壤类型区中坡长和土壤侵蚀关系、坡长对产流产沙过程影响和坡面侵蚀输沙的沿程分布规律、汇水坡长与坡面侵蚀产沙关系、大尺度水土流失规律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沟道侵蚀是土壤侵蚀的重要组成部分,浅沟侵蚀在沟道侵蚀系统中具有特殊意义,其潜在危害极大,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研究报道逐渐增多。根据我国四大土壤类型区浅沟侵蚀研究发展情况,对各类型区优势及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以期加深对浅沟侵蚀规律的认识,为科学有效的防止浅沟侵蚀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土壤侵蚀分类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系根据国家标准,结合辽宁实际情况进行的。辽宁的土壤侵蚀主要有水蚀。风蚀、重力侵蚀和人为侵蚀4类。其中又以水蚀(占侵蚀面积的95.6%)、风蚀(4.2%)所占比例最大(共占99.8%),故只对这两类侵蚀进行分级。对侵蚀量级采用6位编码命名。第一位为土壤侵蚀量级代码,第二位为危险程度代码,第三位为岩性代码,第四位为坡度代码,第五位为土地利用类型代码,第六位为植被盖度代码。为确保侵蚀量级划分得合理、科学、准确,依据辽宁省实测资料,建立了土壤侵蚀强度与各种侵蚀因素关系方程。土壤侵蚀方程和科学分类分级体系的建立,为正确采取不同措施,有效防治土壤侵蚀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特征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受地质背景的强烈制约,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与其他类型区显著不同,叠加了化学溶蚀、重力侵蚀和流水侵蚀的耦合作用,呈现地面流失和地下漏失的混合侵蚀机制。从土壤地表侵蚀产沙、土壤地下漏失、土壤侵蚀强度与分级标准、土壤侵蚀过程模拟等几个方面简要综述了该区土壤侵蚀特征,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今后应该加强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途径与土壤流失/漏失定位监测技术研究,进一步发展水土二元流失模拟模型,为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水土保持功能定量评估提供科技支撑,服务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后续规划制订。  相似文献   

8.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强烈水土流失导致的黑土厚度下降及土壤质量退化,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系统分析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成果,对阻控黑土退化、维持土地生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黑土区土壤侵蚀环境与侵蚀环境效应、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和未来研究展望。多营力复合、缓坡长坡是黑土区独特的侵蚀环境,黑土厚度下降与坡耕地土壤质量退化是该区最典型的侵蚀环境效应。细沟间、细沟、浅沟、切沟及冻融侵蚀发育的动力机制与主控因素差异明显,输沙耗能驱动的泥沙输移对土壤分离的反馈效应是侵蚀强度沿坡长呈强弱交替的根本原因,浅沟和切沟主要发育在坡耕地,侵蚀强度受耕作方式等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冻融侵蚀强度显著小于水力侵蚀,但可通过降低土壤抗蚀性能和促进坡面径流及壤中流发育影响水力侵蚀。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在小流域尺度上沿坡面呈明显的垂直分带特征,在区域尺度上呈南北与东西递变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黑土区水力侵蚀加强、冻融侵蚀减弱。未来亟需加强黑土厚度及土地生产力对侵蚀响应机理、复合侵蚀动力过程与耦合机制、典型侵蚀类型时空变化与主控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土壤侵蚀分异特征与分区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在地质构造活动、地貌、流水、风力及冻融作用、人类活动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地带分异,进而也带来了侵蚀强度和侵蚀类型.的分异。目前,东北地区土壤侵蚀以西南隅最为强烈,东南隅次之,北端冻土区最微弱。根据东北地区土壤侵蚀的分异特点,将该区分为9个土壤侵蚀类型区,并针对不同侵蚀类型区侵蚀特点,结合对东北地区72条小流域治理模式调查结果,总结提出了各区水土保持治理模式的一般框架。  相似文献   

10.
开发建设项目土壤侵蚀模数预测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并评价目前开发建设项目土壤侵蚀模数预测的几种方法。在侵蚀倍率法基础上,通过对土壤侵蚀因子分析,认为开发建设项目区扰动前后土壤侵蚀模数比值与地表相对裸露度、土体相对稳定性和土体相对密实度的乘积相关,根据少量监测或实测数据可初步确定不同侵蚀类型区的待定系数,推算出各防治区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从而提出了因子分析法的初步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县级行政单位土壤侵蚀的严重性,提出了“土壤侵蚀严重性指数”及计算方法,并在计算我国各县级行政单位土壤严重指数数值的基础上,讨论了土壤侵蚀严重指数的分级。土壤侵蚀严重指数不仅全面反映了县域的土壤侵蚀面积,而且区别反映了各级土壤侵蚀强度。土壤侵蚀严重县的分布及其侵蚀面积占全国土壤侵蚀总面积的比重,表明了土壤侵蚀严重指数不仅可以用来比较县与县之间土壤侵蚀严重程度的差异,而且可以评价土壤侵蚀在分布上的集中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和调查,研究了油房坡母质侵蚀劣地试验场植被状况改变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以及土壤侵蚀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地面林草植被稀少或耕垦后,土壤性状变得极差,抗冲性能弱,侵蚀强烈.一旦植被增加,土壤侵蚀即减弱.土壤剖面发育和侵蚀的强弱取决于植被的覆盖状况,降雨、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对母质土壤侵蚀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被因素.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土壤侵蚀是世界性的环境问题,通过对近年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详细论述了这类地区土壤水力侵蚀的类型与机理、土壤侵蚀的营力机制、主要影响因素及流域产沙的预报与防治。指出,实现土壤形成与流失、输运与沉积、“利”与“害”、侵蚀和保持的动态平衡,是土壤水力侵蚀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花岗岩母质土壤区在洞庭湖流域广泛分布,由于内在机理及洞庭湖流域特殊的气候条件和人地关系状况,使这一类土壤区成为洞庭湖流域最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之一,产生严重的环境、社会、经济后果.花岗岩分布区地形陡峭,风化速度快,风化层深厚,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在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水土流失的时序特征与风化层各层的特性紧密相关.为了科学治理,首次尝试对湿润区花岗岩水土流失区进行区域界定并作了类噜型区划分.在防治方面提出树立全新的农林发展观,以流域经济区为单位进行用地结构调整,同时提高治理水土流失的科学性,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榆林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土壤侵蚀严重制约着榆林地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理论基础,选取自然因素(包括降雨、地形和土壤因子)和人为参数(包括生物措施、农业措施和社会经济措施因子)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在完成单因子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对榆林市土壤侵蚀敏感性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以中敏感为主,低敏感和高敏感次之,不敏感仅有零星分布。空间上土壤侵蚀敏感性程度呈南部黄土沟壑区向北部风沙草滩区递减趋势,高敏感区主要集中在靖边、定边两县南端,东部黄河沿岸以及南六县的部分地区。修正后的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结果与前人研究的土壤侵蚀分布规律趋于一致,充分说明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急需转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植被恢复,针对不同敏感区实施分区管理,有效控制研究区能源开发建设对土壤侵蚀潜在发生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安塞县纸坊沟流域土壤侵蚀类型遥感制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彩色红外航片,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编制了安塞县纸坊沟流域1∶1万的土壤侵蚀类型图。该图详细反映了流城内土壤侵蚀类型的定位关系。土壤侵蚀类型的面积清单,可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评价与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制图结果表明,该流域经过综合治理,土壤水蚀强度已由治理前的极强度侵蚀类型下降为中度侵蚀类型。  相似文献   

17.
土壤侵蚀退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土壤退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在引起土壤退化的诸因素中,土壤侵蚀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因素。在前人土壤侵蚀退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单回顾了其发展现状,重点综述了土壤侵蚀退化机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土壤侵蚀退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着综合监管要完善机制、强化手段、严格追责的基本目标,提出一套基于侵蚀因子显性变化的区域水蚀动态监管方法,为制定精准的监督执法、检查、督导和违法违规查处的政策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和精细的数据支持。[方法]在全面分析当前水土流失监管主要工作进展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高分遥感影像、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和生产建设项目前期设计资料等高空间精度、高现势性的数据,以土壤侵蚀地块为单元,精细识别侵蚀因子发生显性变化的对象,科学计算水土流失强度和面积的变化,查清引起变化的原因。[结果]侵蚀因子显性变化是指区域内某种或几种土壤侵蚀因子在局部发生变化,并呈现出显著的可被识别、可被监视的明确特征;显性变化集中体现在地块的地表坡度、土地利用类型、水土保持措施、植被覆盖度等变化。[结论]基于侵蚀因子显性变化的水土流失动态监管的技术和方法,尤其适用于年际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及其后续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9.
旅游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土流失是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引发和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类活动更加剧了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日趋严重.首先分析了各种旅游活动及相关服务设施对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探讨了旅游活动强度及其对水土流失影响程度的相互关系,建立了旅游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模型,并据此提出了旅游风景区水土流失防治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与RS的杨凌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养安  张鑫  江仕嵘 《水土保持学报》2018,32(6):130-133,235
土壤侵蚀是破坏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的重要因素,为深入了解黄土高原杨凌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其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时空变异性,基于GIS和RS技术,运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评估杨凌区侵蚀强度以及杨凌区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性。结果表明:杨凌区土壤侵蚀主要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从2010—2014年间,土壤各级侵蚀强度所占比例基本稳定。分析土壤侵蚀与坡度和高程之间的关系表明,杨凌区15°的缓坡地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随着坡度的增加轻微度侵蚀减少,强烈、极强烈和剧烈侵蚀所占比例有所增加。各土壤侵蚀强度面积随着高程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其峰值多分布在500~550m高程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