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选用了8个再生能力较强的甬优籼粳杂交稻品种作再生稻种植,以再生籼型杂交稻为对照,比较籼粳杂交稻品种作再生稻种植的生长特性及产量。籼粳杂交稻头季稻总叶片数平均15.4叶(14.5~16.5叶),较对照品种多0.9叶;生育期天数平均147.1 d(143~150 d),较对照品种长11.1 d;再生季水稻生育期天数平均85.4 d(81~88 d),较对照品种长1.4 d。籼粳杂交稻品种头季稻及再生季水稻齐穗天数分别占生育期天数的78.1%和51.9%。齐穗和成熟天数头季稻与再生季水稻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 0和0.848 2。甬优籼粳杂交稻品种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2.5%和28.5%,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实现增产。综合分析生育期和产量表现,甬优4901、甬优2640和甬优1662均可在杭州地区作为再生稻种植。 相似文献
2.
3.
通过近年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再生稻已经成为浙江常山种粮大户增产增收的好模式。为筛选不同生育期类型适合在常山及周边地区栽培的再生稻优良品种,2019—2021年常山农技人员引进了20多个再生稻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其中甬优4901表现出生育期短、米质优、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不仅适宜在常山及周边作再生稻栽培,而且在浙江省宁波、绍兴以及湖南、江西等地也表现良好。为探索甬优4901作再生稻栽培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2021年农技人员对甬优4901头季稻插秧密度、头季稻收割留桩高度、再生季施肥等关键技术点进行试验研究,并开展百亩高产示范。本文将甬优4901再生稻在浙江常山试验示范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甬优4901作再生稻栽培的技术体系,为适宜地区示范推广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国70%左右的人口主食为稻米,市场需求量极大.因此,水稻生产在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我国人口众多但土地资源稀缺,水稻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保障粮食安全需重视水稻产量提升.本文以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为例,分别论述其种植表现、生长特性以及关键性高... 相似文献
6.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水稻再生能力强,再生季产量高、米质优。利用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6个甬优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开展适合龙游本地种植的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540可以作为迟熟类型再生稻品种,甬优4901可以作为早熟再生稻品种,2种类型只要栽培管理得当均能获得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7.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甬优1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农业科学》2010,(1):171-171
甬优12(原名05G364)为半矮生株型。在2008年百亩示范方中,方内攻关田每667m^2产量达836.69kg,创浙江省晚稻单产吉尼斯记录。2007—2008年参加浙江省单季杂交晚粳区试,平均667m^2产量565.4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16.2%。 相似文献
8.
9.
10.
以甬优12等10个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品种为材料,开展产量、性状等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浦江不同种植模式种植的籼粳杂交稻品种。结果表明,甬优12号产量最高,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16.08%;甬优1512产量较低,比对照减产15.35%。10个品种平均产量10.32 t/hm~2,产量在8.65~11.86 t/hm~2。甬优12号、甬优15号、甬优7850、甬优1540、甬优538共5个品种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其中甬优12号、甬优15号、甬优7850产量达极显著差异。甬优17号、甬优1140、甬优8050、甬优1512共4个品种的产量低于对照甬优9号,其中甬优1512与对照相比减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超级稻甬优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8年引进超级稻品种甬优6号在南宁市进行适应性试验。小区及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甬优6号在南宁市试种表现早熟、大穗、高产、优质、抗倒、抗病等;全生育期115-120d,比对照博优253早熟5d,比对照中浙优1号早熟10d,试验平均单产8731.5kg/hm^2,比对照博优253增产10.2%,增产点比例85%,具有超高产潜力,适宜在南宁市作晚稻栽培种植。甬优6号获得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是嫩秧抛栽、促根壮蘖、高肥控水等。 相似文献
12.
杂交早稻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2个杂交早稻新组合F1代的7个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穗长、实粒数、总粒数、株高4个性状与产量的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千粒重、结实粒2个性状与产量达显著水平;有效穗数与其他性状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氯虫苯甲酰胺200SC防治稻纵卷叶螟及对水稻的增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氯虫苯甲酰胺200SC大田防治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氯虫苯甲酰胺200SC对水稻的保叶效果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调查施药前后水稻卷叶株数、分蘖数、水稻叶色、千粒质量等生理指标。【结果】氯虫苯甲酰胺200SC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并能够促进水稻有效分蘖、减少无效分蘖、增加每穗粒数、提高水稻产量,但对水稻叶色、长势及结实率的影响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相比,氯虫苯甲酰胺200SC和阿维菌素18EC(阳性对照)分别可使水稻分蘖数提高24.14%和11.24%,有效分蘖数提高2.01%和3.35%,无效分蘖数减少38.06%和40.30%,每穗粒数增加10.23%和4.40%,增产12.72%和7.89%,千粒质量增加2.68%和1.86%。【结论】氯虫苯甲酰胺200SC处理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并对水稻具有增产作用,且优于对照药剂阿维菌素18EC。 相似文献
14.
水稻弯孢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安徽省水稻叶片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从潜山稻田采集病样,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水稻弯孢叶斑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测定了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最适于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温度为30℃,最适于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5~30℃,致死温度为53℃10 min,最适于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产孢的pH为6~8,光照对其无影响,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铵态氮。 相似文献
15.
水稻产量形成与叶片含氮量及叶色的关系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以 6个中晚熟水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时期叶片含氮量与分蘖发生、穗粒形成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分蘖发生率随出生时叶片含氮量提高而提高 ,分蘖发生与终止的临界叶片含氮量随分蘖出生期推迟而逐步提高 ;穗颖花数主要受倒 2叶期、倒 1叶期叶片氮状况影响 ,结实率与抽穗期叶片氮状况有关 ,穗颖花数和结实率最高时叶片含氮量粳稻为 2 7~ 2 8g·kg-1,籼稻为 2 5g·kg-1左右。试验发现 ,N -n叶龄期、倒 2叶期和抽穗期主茎顶 4叶叶色接近或略深于顶 3叶为不同品种高产的共同特征 ,并提出了高产水稻适宜的叶片含氮量指标 相似文献
16.
甬优9号在三明市试种表现高产稳产、产量潜力大。该文总结了甬优9号在三明市的种植表现,并提出高优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生长及重金属迁移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通过水泥池小区试验,研究了淹水(CF)和干湿交替(IF)两种水分管理模式对常规稻(C)与杂交稻(H)生长及重金属Pb、Cr、Cd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IF)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的生物量及产量,增强了Pb、Cr、Cd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能力,并显著促进水稻根系对Cd的富集,提高米粒中Cr的含量。研究结果还表明,水分管理对Cr在水稻体内的迁移特性的影响明显不同于Pb和Cd。Pb、Cd在水稻体内含量呈现根茎叶米粒,而Cr则为米粒/茎叶根,且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常规稻(C)米粒富集Cr的影响较杂交稻(H)大。可见,干湿交替模式虽能促进水稻生长和增产,同时却显著提高了Cd和Cr的生物有效性。因此,在采取相应水分管理模式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时应充分考虑水稻对不同重金属类型的响应差异,才能更有效地控制当前农田环境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1c-5对土壤中非靶标生物安全性的影响,以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1c-5的非转基因亲本品种吉粳88为对照,选择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作为指示生物,在室内条件下,用水稻1c-5的叶片喂饲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考察其对白符跳存活率和体长的影响,以及对赤子爱胜蚓存活率、繁殖率和体重变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吉粳88相比,水稻1c-5对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无显著影响。由此可初步判定,短期内转Cry1c基因水稻1c-5对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无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中籼稻品种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安徽省主栽水稻品种对水稻病害的抗病性差异,评价安徽省中籼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性,为水稻病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施用增效和抗病品种合理布局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中籼稻13个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3个品种中,对条纹叶枯病均表现为高抗;对稻瘟病表现抗病的品种4个,中抗的品种7个,感病的品种 2个;对纹枯病表现中抗的品种8个,感病的品种 5个,没有抗病及以上抗性的品种;对稻曲病表现高抗的品种2个,表现抗病的品种10个,表现中抗的品种1个。对白叶枯病表现抗病的品种2个,感病的品种 11个。种植抗病品种是有效控制病害的措施之一,对植物的抗病性进行鉴定在病害流行监测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