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湖南省112户农村居民的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有超半数以上的农村居民不愿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在农村地区还未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农村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纯收入、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对养儿防老的态度、政府宣传商业养老保险的影响程度等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基础,商业养老保险是支撑,均助力解决农村养老难题。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通过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地区差异和受教育程度对18~59周岁农民参保2类养老保险、仅参保1类、2类都不参保等3种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参保2类保险的比例最低,仅2.65%,而仅参保1项的比例最高,达到58.97%,参加商业养老保险比例仅为3.49%。受教育程度和地区差异均对农民参保产生显著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民参与积极性越高,东部地区农民参与2类保险的概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分区域制定参保引导政策、创新符合农民需求的商业养老保险可能是提高参保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时间:2009年试点,2020年前实现全覆盖。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在户籍地自愿参保。缴费方式: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领取条件: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相似文献   

4.
利用江苏、安徽、福建三省三县的农户调查数据,以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行为的因素,比较了不同地区不同补贴政策对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行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策因素、年龄、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对农民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具有显著影响。在发放高龄养老补贴的地区,年龄越大的人群,参保率越高,直接补贴比强制性补贴效果好;在未实施高龄养老保险地区,政府的宣传力度对农民参保行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215-218
参保率是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综合运用描述统计、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社区、个体特征、家庭、政策知晓和评价层面分析居民是否参保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调查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率不高且未来参保意愿不强,是否参保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户籍、自我评价家庭经济状况、认为是否有必要加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是否知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据此提出应着力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力度、针对贫困群体建立养老救助制度并实现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无缝衔接以提高城乡居民参保率。  相似文献   

6.
以对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紫蓬镇和上派镇农村居民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社会保险参与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购买社会保险种类、参与途径、社会保险领取情况、效果满意度及服务便利程度均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保险价格这一变量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沈农友 《农家致富》2007,(23):48-48
可选择灵活参保 实施办法提出,江苏省户籍灵活就业人员首次参保,由本人选择在灵活就业地或户籍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参保登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省内流动,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及以上或返回户籍所在地的,流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及时为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手续。  相似文献   

8.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来,个人缴费水平始终不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也极低.在城镇化趋势下,有条件的农村居民不但选择进城居住,还参保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以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总是以农村低收入人群为参保主体,尤其是年老、残疾、贫困及贫困边缘人口要占相当比例,整体缴费能力较弱.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多年运行效果来看...  相似文献   

9.
农村居民新农保参保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参保率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能否增进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关键。基于激励机制设计和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利用江苏、四川、陕西、河北和吉林5省的农户调研数据,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农民参保行为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农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的有效办法。结果表明:近年来农民新农保参保率从74.6%下降到了72.1%,且存在一定区域差异,而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和不参加任何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比例则有所上升。农民新农保参保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满足新农保参保条件的农民参保率远低于年满59岁即将不再满足新农保参保条件农民的参保率。农民年龄与参保行为呈倒U型曲线关系;家庭抚养比和参保行为间有负相关关系;新农保"长缴多得"政策对参保行为有正向激励作用。因此,政府可以在参保时间和激励强度方面根据激励相容的原则出台更多有效的激励政策鼓励农民早参保,同时结合精准扶贫战略和其他涉农政策补充与完善针对弱势群体的补贴救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非农就业情况以及不同基本社会保险选择是否会对农户宅基地流转的意愿产生影响,基于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2017年数据,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非农就业、基本社会保险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项对宅基地流转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农民从事非农就业会显著促进农民进行宅基地流转,而且非农就业时间增加、非农就业程度提高会加剧这种流转意愿。农民参加不同的基本社会保险会对宅基地的流转产生不同的影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民会在新农合或新农保的“枷锁效应”下被锁定在农业经营生产中,从而抑制宅基地流转,参加城镇养老保险或城镇医疗保险的农民倾向于进行宅基地流转,结果正向显著。非农就业与基本医疗保险的交互项说明非农就业时间的增加或非农就业程度的提高会缓解新农合或新农保对农民的“枷锁效应”。最后提出保障农户非农就业福利、注重农户劳动力转移质量以及关注农户与非农就业的相合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202-204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剧了农村老龄化问题。同时随着传统的家庭养老以及土地保障制度功能的弱化,农村居民基本养老出现严重危机,给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阻碍。通过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作为切入点,选取江西省Y区作为个案,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影响农村居民参保因素,旨在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地区的顺利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229-230
为了解目前参保居民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认可和评价现状,选用满意度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289位参保居民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满意率为62.3%;自我评价家庭经济状况和认为是否有必要加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城乡参保居民是否满意的影响因素;待遇问题是参保城乡居民最担心的问题。因此,应加大宣传、通过立法实现制度长期稳定的实施、扩充基金来源、增强基金投资运营以保证未来待遇,提高参保居民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江西省的农民工群体抽样调查,发现年龄因素和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而婚姻状况、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情况以及自身的健康状况对参保意愿的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12,(23):53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读者赵某来电:江苏省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农保。请问:参加新农保交费标准如何?答:《江苏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明确,新农保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个人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  相似文献   

15.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进城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逐年增加,总量规模巨大,严重考量着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明确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农民工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认识不够,参加社会保险率低、依法参保的权利易受侵犯等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我国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加强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维护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制度是政府着手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农民作为参保的需求者,对其是否满意直接影响着新政策的持久发展。以孝南区的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发现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农民参保、报销的满意度,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222-226
通过对陕西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缺口预测,分析缺口变动趋势,评估了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水平。研究表明,农村年轻人在不断减少,新农保的参保缴费人数也在下降,新农保从2024年开始收不抵支,而且帐户收支缺口逐渐加大。根据对我省未来的财政预算,政府有能力增加对新农保的财政支持,弥补新农保资金供需缺口,提高陕西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缩小城乡保障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9年11月12日于上海发布的《2009年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中关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调查,针对广大农村居民对新农保的认知度、参保意愿、评价程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55%的农村居民对新农保制度有所了解,并表现出积极的参保意愿(76.8%)。在已参保的农村居民中,有74.3%认为为了参加新农保所需缴纳的费用给生活带来的压力较小,可以承受。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耒阳市新市镇周星村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Logistic模型,对农民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影响农民参加新农保的最主要因素是参保者的年均收入、性别及其对新农保制度的了解程度,而农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家庭子女数量、家中承包的土地数量等变量与农民参保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前者对后者不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9):216-217
基于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农民工群体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现状的调查,认为农民工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不充分、经济承受能力差、参保责任意识不足,以及养老保险政策设计缺陷、政府和企业执行不力,是影响农民工"断保"、"弃保"的主要因素。提升农民工群体可支配收入、加强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工作、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社会养老保险责任,是推进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进而促进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