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残次林地主要是指已经计入历史的天然林和人工种植的林地,由于人类破坏、干旱缺水、自然退化等各种因素造成该林地的树木生长情况出现差异,导致地块整体林草覆盖率底,产生大、小玻璃天窗、疏林或枯树相结合的无林或少林地。定边县残次林地数量众多,面积较大,实施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可以有效保障建设用地指标和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为探究残次林地土地整治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选取地理位置、气候、水文等条件具有代表性的定边县堆子梁镇小滩子等4村土地开发项目为工程示范项目点,实践证明,经过土地整治及相关配套措施,项目区变成高标准生态农业基地,改变了原有的生态格局,为陕北地区残次林地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浅谈残次林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残次林面积突增,严重影响农民耕地质量与乡村环境,实施残次林土地综合整治,改善农村耕种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定边县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对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为后期相关地区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撑,着力提升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解决我国未利用后备资源开发难度较大、土地种植集中连片程度的不断降低,现有的开发模式已难以满足建设用地指标的巨大需求等困境,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指示将残次林地作为后备资源来获取新增耕地指标,进而有效缓解耕地面积保证难度大的问题,为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在陕北风沙草滩区靖边县马连坑村开展残次林地后备资源开发,本文通过工程的立项背景、项目区概况、限制性因素分析和实施工程实例介绍风沙草滩区靖边县马连坑村残次林地土地整治技术措施,为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项目的实施将创造新增耕地73.1597hm2,通过综合整治,将耕地等别提升1-2个等别,同时,创造了548.70 t/hm2的粮食产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残次林地作为新增耕地来源,突破了传统土地整治项目立项范围,极大缓解了近年来耕地占补平衡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对我国坚守1.2亿hm~2耕地红线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定边县砖井镇候场村曹伙场土地开发项目的梳理,可以更加清晰地认知残次林地土地开发的流程以及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今后全国大范围开展残次林地土地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是保障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方式,但由于近年后备资源数量的不断减少以及具备可实施条件的后备资源实施难度不断加大,给占补平衡工作带来巨大压力,耕地资源的补充路径也遇到巨大阻碍。残次林地项目是自然资源部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提出的新的补充耕地来源,为缓解人地矛盾和保障1. 2亿hm2耕地红线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对典型的台塬丘陵沟壑区宝鸡市陈仓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流程和实施标准进行说明,并针对目前残次林地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必要的建议,以期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进一步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现有的耕地后备资源已难以满足建设用地需求,为此自然资源部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以开发残次林地后备资源来获取新增耕地指标,进而保障建设用地指标和粮食安全。基于此,在陕北风沙草滩区定边县波洛池村开展残次林地后备资源开发,本文通过工程的选址和实施工程实例介绍风沙草滩区定边县波洛池村残次林地土地整治技术措施,为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项目的实施将创造新增耕地152. 99hm~2,通过综合整治,将耕地等别提升1~2个等别,同时,创造了794. 5t/hm~2的粮食产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与保障,《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首次将残次林地资源作为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的后备资源。本文通过宝鸡市陈仓区ZJS村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利用土地整治、完善灌溉与排水设施、新建田间道路以及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使项目区农业耕地面积增加,年均纯利润增加214. 5万元,农业生产环境大大改善,耕地等别显著提高1~2个等别。项目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强化了主导产业优势,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8.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美丽中国的核心要素,其美丽不仅仅局限于生态和环境的美丽,还包括农村地域范围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文化融合、经济向好等方面的美丽.残次林地土地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重要抓手与措施,日益受到当地政府普遍关注.残次林地土地整治主要通过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完善电力水力等配套设施,增设防护林等对田水路林村进...  相似文献   

9.
以江西省芦溪县为例,在明确农用地整治潜力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等因素,选取待整理区面积、新增耕地系数、耕地质量提高潜力、耕地坡度结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人均耕地面积6个评价因素,将芦溪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划分为3个等级,为芦溪县土地整治规划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将保护耕地作为土地管理的首要任务,全面强化规划统筹、用途管制、用地节约和执法监管,加快建立共同责任、经济激励和社会监督机制,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耕地实有面积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  相似文献   

11.
毛乌素沙地综合整治现状分析及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欧 《农学学报》2018,8(5):55-59
快速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造成我国耕地锐减,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开发补充耕地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途径。毛乌素沙地面积广,开发潜力大,是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结合多年来土地整治的技术经验,首先总结了沙地治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毛乌素沙地综合整治现状分析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次对毛乌素沙地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的紧迫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毛乌素沙地综合整治新思路。该研究以期为我国毛乌素沙地综合整治提供方法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定边县金伊湾村残次林地进行综合整治和配套设施优化,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171.8147 hm~2,耕地等别提升1个等别,同时创造了1030.89 t的粮食产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垦》2020,(4):25-25
江苏农垦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文件精神,在创新国有农场土地管理制度、经营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开创了"农垦自主投资整治土地,新增指标交易收入归农垦所有"的土地整治模式。一、做好农场土地整治规划为进一步做好垦区耕地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土地整治项目,2015年,江苏农垦委托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对17个农场土地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土地面积123204.8446公顷,确认耕地后备资源面积9805.26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96%,基本查清了垦区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和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4.
1 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将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扣减下一年度相应的计划指标.国土资源部要加强对各地实际建设用地和土地征收情况的核查.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治已成为缓解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方式,但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土地资源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截止目前,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成果,包含其他草地、盐碱地以及滩涂地在内的未利用地后备资源已濒临枯竭,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对此,积极寻求新的占补平衡模式和路径,将是当前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以陕西省宝鸡市为研究区域,结合渭北台塬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目前实施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当地政策背景、后备资源类型、项目开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来揭示项目实施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期为当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提供更多思路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将保护耕地作为土地管理的首要任务,全面强化规划统筹、用途管制、用地节约和执法监管,加快建立共同责任、经济激励和社会监督机制,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耕地实有面积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双辽市强化耕地保护措施,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实现了基本农田面积、耕地保有量不减少的目标。5年来,双辽市共实施10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累计新增耕地2288.76公顷。以制度确保耕地有增不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以保护基本农田为重点的耕地保护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地块和农户。加大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力度,认真执行"占一补一"制度,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及新增耕地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土地整治是提高土地质量、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耕地资源动态平衡的关键。本文以黑龙江省2000-2013年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为基础数据,以县域为基本单元,采用耕地整治率、地理集中度、基尼系数及变异系数,对其土地整治项目及新增耕地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3年,黑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数量和规模均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项目类型逐渐单一化;2)2000-2013年黑龙江省耕地整治率为9.06%,耕地整治率和整治项目数量分布均呈现两大平原地区高于大小兴安岭和张广才老爷岭地区的态势;3)2000-2013年黑龙江省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在时间上呈波动增加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先分散再聚集于两大平原区域的变化特征,新增耕地率总体呈下降趋势;4)建议黑龙江省土地整治工作应继续以土地整理类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合理确定土地整治项目类型和目标,大力推动各地区土地整治工作协同发展,切实提升耕地整治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突出耕地质量评价对土地整治项目选址的影响,采用农用地分等方法,以延津县的几个项目片区为例,对整治工程实施前后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项目选址合理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工程,能够有效地提高耕地质量水平、增加粮食产能。建议在确定土地整治项目选址前先行开展耕地质量的预评价工作,并根据评价结果指导项目的实施;同时,建议将土地集中且面积较大、原始生产条件较好但开发利用水平较低的中低等别耕地作为整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02月20日,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地将保护耕地作为土地管理的首要任务,全面强化规划统筹、用途管制、用地节约和执法监管,加快建立共同责任、经济激励和社会监督机制,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耕地实有面积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通知》指出,加大土地规划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