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大同市8个观测站1981~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2013年的气候特征及影响评估。结果表明,2013年全市平均年降水偏多,气温略偏高,日照略偏少;无霜期偏短,大风沙尘天气偏少;四季气温均偏高;冬、春季降水偏少,夏、秋季偏多;2013年极端气候事件涉及7类气象记录,累计38站次突破历史极值,气象灾害较多,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霜冻等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对全市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和旅游等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2013年农业气象条件总体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对2013年农业生产丰收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朝阳市7个气象观测站2014年气象资料,分析农作物生长季的气候特征及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农作物生长季温度偏高,日照略少,热量条件较好;生长季降水总量偏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作物苗期和成熟末期水分条件好,7-8月降水持续偏少,发生了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夏旱",给作物开花授粉和灌浆造成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降低。总体来说,朝阳市2014年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了解了作物生长季的气象条件,更能科学、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从而为农业丰产丰收提供保障。在2011年短期气候预测年度分析会和年景分析会的基础上,对前期气候条件、年度气候预测和年景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综合分析认为:2011年降水正常,气温略高,生长季热量够用。总体气象条件好于常年,略差于去年,属丰年年景。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科学》2018,(4):616-619
利用朝阳地区7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和134个区域气象自动观测站1953—2017年降水、气温、日照气象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分析2017年农作物生长季气候及农业气象条件特征。结果表明,大风、高温和暴雨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气温偏高,日照略少,降水总量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夏季暴雨多发。播种期、苗期热量充足,降水偏少,春季干旱严重,播种偏晚;抽雄至灌浆期,降水充沛,农业气象条件适宜,作物生长状况良好;成熟期气温偏高,作物灌浆顺利,籽粒饱满。综合分析,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作物影响利大于弊,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危害总体较轻。  相似文献   

5.
利用铁岭市4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实时观测数据、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气象观测站数据及同期历史资料,对铁岭市玉米、水稻主栽作物生长季内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铁岭市农作物生长季光热充足,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形成有利,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利于丰产;虽然盛夏铁岭市大部地区降水量显著偏少,出现严重伏旱,但由于前期土壤饱和及"及时雨"助力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450万t,实现了铁岭市粮食生产连续11年增产。  相似文献   

6.
该文利用靖远县2016年4-9月18个乡镇逐日气温、降水资料以及靖远县气象局逐日日照资料,统计分析了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及其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生育期期间,除中后期降水略有偏少,大部分旱作区出现干旱外,全县温度略偏高,光照充足,前期雨量充沛,对玉米生长发育有利,中后期雨量偏少,对旱作区玉米生长发育不利.整体来说,在玉米生长的整个生育期内,温度偏高,雨量略偏多,日照略偏少,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多弊少.  相似文献   

7.
分析2019年辽宁农业气象条件,为气象条件的对比分析和灾害影响研究提供参考。2019年辽宁秋收作物生长季内,农业气象条件为近5年最好,主要表现为旱田作物需水关键期水分条件较充足,成熟收获期农业气象条件利于作物籽粒继续增重。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多但对农业影响轻,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局地渍涝和阶段性干旱,干旱影响为近5年最轻,病虫害影响轻。实地调查显示,主产区农业气象利于粮食作物丰收,辽西地区玉米产量潜力得以发挥,但各地大豆籽粒灌浆不充分。  相似文献   

8.
2010年度聊城市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10年度聊城市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聊城市气温与常年持平,降水偏多、日照时数偏少,大部分时段农田墒情适宜,气象条件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早春持续低温导致作物生育期普遍推迟,5月光温适宜,利于小麦灌浆成熟;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连阴雨天气不利于秋作物产量形成;秋季中后期多晴好天气,光温充足,利于秋收、秋种和小麦冬前生长。综合分析全年农业气象条件,聊城市2010年属气象条件正常的年份。  相似文献   

9.
对2012年公主岭市农业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作物生长季气温稍高,热量较为充足,冷暖变化明显,有明显低温时段出现;降水稍多,时空分布不均;日照稍多。气象条件总体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在全年气象灾害中,台风对全年粮食生产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统计分析了2017年春季普兰店区气候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并概括气象服务重点。结果表明,2017年春季(3—5月)气温明显偏高,降水明显偏少,出现阶段性干旱,日照时数接近常年略偏少。全区春季平均气温11.3℃,比常年偏高1.6℃,接近2016年平均值;春季降水量59.7 mm,比常年偏少37.7 mm,比2016年偏少71.7 mm;春季日照时数708.8 h,比常年偏少20.4 h,比2016年偏少17.0 h。春播春种期间温、光、水气象条件匹配比较好,对大田作物适时播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2014年濮阳市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得知,小麦自播种至收获,全市降水偏少,越冬期日照略偏少(雾霾天气多);抽穗至灌浆前期气温略偏低,且回升较慢,发育略迟缓。由于播期底墒充足,小麦出苗快而整齐、均匀,光、温条件基本能满足冬小麦生长需求。除孕穗抽穗期降水偏多外,其他各生育期降水偏少,濮阳市个别地块一度出现旱情,但是气温偏高。总体来看,2014年濮阳市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利大于弊。政府在指挥农业生产中针对气象条件趋利避害、气象服务到位、农民管理措施得力,促使2014年濮阳市小麦总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2017年春季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7,(8):102-104
根据天津市13个固定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分析天津市2017年春季的气温、日照、降水3个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并与历史同期气候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春季农业气象条件对玉米、冬小麦等大田作物和设施农业的影响,得出"春季气温持续偏高,日照充足,降水偏少,干旱发生发展,农业气象条件利弊参半"的结论,同时提出相应的农事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朝阳市2013年夏季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朝阳市夏季气候特点为气温偏高,日照偏少,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降水时空分布极其不均匀,部分地区伏旱较重。该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有利有弊,局部地区出现冰雹、洪涝等气象灾害。应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合理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  相似文献   

14.
利用抚顺市3个基本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2016年抚顺市作物生长季气候概况、农业气象条件以及暴雨洪涝、台风、雷电、干旱、高温、暴雪和霾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以期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将大田作物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利用现代气候统计分析法,结合保定市1988—2017年相关气象资料,证明从1988年开始该地区大田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便出现了明显升高的情况,其倾向率达到了0.35℃/10a;同时10℃以上积温也出现了显著增加的现象,倾向率为73℃·d/10a;在2006年突然出现了无霜期显著延长的情况。而通过适当增加大田作物生长季热量资源,可以使其生育期得到相应延长,对于提高生物学产量等也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证明通过分析大田作物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能够有效帮助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2016年春季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6,(8):58-60
根据天津市13个固定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分析2016年春季天津市的气温、日照、降水3个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并与历史同期气候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春季农业气象条件对玉米、冬小麦等大田作物和设施农业的影响,得出"春季气温持续偏高,日照充足,降水偏少,发生阶段性干旱,无倒春寒、干热风等农业气象灾害,农业气象条件属偏好年份"的结论,同时提出相应的农事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下的大田作物视频监测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生产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必然趋势,能够为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奠定良好基础,而在大田生产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必须做好作物生长状况的跟踪管理,为水肥管控和病虫害防治提供可靠依据,以此来保证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大田作物生产中,构建相应的视频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于作物的实时监测,保证田间管理的有效性。本文从农业物联网的内涵及构成出发,就基于物联网的大田作物视频监测系统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黑龙江省2022年气候趋势预测结果,结合土壤旱涝预测模型,对2022年农业气象年景、作物生长季天气气候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初步预测,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统筹布局全省农业生产、农民合理安排农事生产活动提供科学参考.分析认为,2022年年景属丰年(与近5年比较),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  相似文献   

19.
呼伦贝尔市2006年气候条件对农业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生长季降水量阶段性偏少,对各种农作物播种期、生殖生长期造成威胁。然而营养生长期、成熟期,气候条件符合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阶段性干旱造成的损失。光照较弱,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及部分作物品质的形成造成影响。但是,供喜凉作物生长期、喜温作物生长旺盛期所需的热量资源较充足。整体上农业产值与历史均值持平。  相似文献   

20.
作物生长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丰歉极易受到气象条件的制约。2008年滨州市大白菜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的主要特点是气温适宜,降水、日照比常年同期偏少;主要生育关键期光、热、水配合适宜,未出现高温干旱、连阴雨和大面积病害。所以。大白菜单产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