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花鱼骨隶属鲤科、鱼句亚科、鱼骨属 ,其含肉率高 ,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 ,深受消费者欢迎 ,该鱼自然状态生活在江、河、湖、库等水域 ,杂食性 ,生长速度快。近年来 ,由于生态环境破坏 ,酷渔滥捕现象严重 ,致使花鱼骨天然资源日趋衰竭 ,为尽快开发、利用、增殖该优良种质资源 ,我们从 1 998年开始驯养、提纯和生物学研究 ,2 0 0 1~ 2 0 0 2年花鱼骨人工繁育苗种相继成功 ,2 0 0 3年在塘、库养殖试验、示范、推广 ,现将池塘主养花鱼骨试验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1 .1 养殖方式主养花鱼骨占 80 % ,搭配 2 0 %花白鲢。1 .2 试验池塘广丰县下溪镇…  相似文献   

2.
花鱼骨 (Hemibarsmaculatesbleeker)隶属于鲤科 ,鱼句亚科 ,鱼骨属 ,俗称“芝麻鱼”“冷丁”。花鱼骨属杂食性、底层鱼类 ,起捕比较困难 ,而水库网箱养殖花鱼骨 ,不但解决起捕难问题 ,也适时供应市场 ,丰富人们的食膳 ,为养殖户创造了较高的效益。为了扩大花鱼骨生产 ,在水库中推广网箱养殖花鱼骨鱼技术 ,2 0 0 4年我站在广丰县军潭水库进行网箱养殖花鱼骨鱼的试验示范。该技术示范 ,共设置网箱 1 0 0个 ,每个网箱规格为 3m× 5m× 1 .6m ,分二排且分别呈“一”字排列。本示范鱼种放养于 4月初开始 ,鱼种平均尾重 40— 50g ,每箱放养量为45…  相似文献   

3.
花(鱼骨)养殖技术之三水库网箱养殖花(鱼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科研院校对花(鱼骨)的人工繁育和养殖进行研究,该鱼生长快、抗病力强、生长期长,但是单产低,不易用网具起捕(须干塘),无法控制上市时间和数量,因而不利于开展池塘规模化养殖.为探索水库网箱养殖花(鱼骨)产业化生产与效益情况,促进水库网箱养殖结构的优化调整,2004年~2005年,我们在安庆地区长春水库利用网箱进行花(鱼骨)商品鱼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花(鱼骨),俗称吉花鱼、铁钉鱼、芝麻鱼,属鲤科,鮈亚科,鲋属.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常见的鱼类.江苏省金湖县有河蟹网围养殖面积10万亩,因放养品种单一,种质低劣,导致河蟹品位差,增产不增收.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花(鱼骨)养殖业,2003年金湖县渔政站在面积80亩的河蟹网围养殖塘里进行了花(鱼骨)与河蟹混养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现将花(鱼骨)与河蟹混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隶属于鲤科、(鱼骨)亚科,俗称季鱼、季郎鱼、鸡骨郎.太湖盛产此鱼,年产量约占全湖鱼产量的2%.近年来,江浙沪一带湖泊中的花(鱼骨)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市场价格比较高.目前,国内网箱养花(鱼骨)成鱼尚在起步阶段,研究花(鱼骨)网箱养殖技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花,俗称吉花鱼、铁钉鱼、芝麻鱼,属鲤科,(鱼句)亚科,鲋属。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常见的鱼类。江苏省金湖县有河蟹网围养殖面积10万亩,因放养品种单一,种质低劣,导致河蟹品位差,增产不增收。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花(鱼骨)养殖业,2003年金湖县渔政站在面积80亩的河蟹网围养殖塘里进行了花(鱼骨)与河蟹混养试验,  相似文献   

7.
花蚶(Hemibarbus maculates Bleeker)隶属于鲤科(Cyprinidae)、鱼句亚科(Gobioninae),俗称"季鱼"、"鸡骨朗"、"季朗鱼",是我国淡水水域常见的一种中小型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倍受养殖者青睐,养殖的前景看好.2007年,常州市武进名优水产引繁推广中心进行了花<鱼骨>与翘嘴红鲐和花白鲢混养,花<鱼骨>与瓦氏黄颡鱼和花白鲢混养的两种养殖模式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方法与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花(鱼骨)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养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隶属于鲤科、(鱼句)亚科,太湖盛产此鱼,俗称“季鱼”、“季郎鱼”、“鸡骨郎”,年产量约占全湖渔获量的2%,是我国主要淡水水域常见的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本文对花(鱼骨)的生物学特性作一简单介绍,初步探讨花(鱼骨)养殖技术。对于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提高水域生产力,开展花(鱼骨)人工养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花鱼骨(HemibarbusmaculatusBleeker)隶属于鲤科、鮈亚科,太湖盛产此鱼,俗称“季鱼”、“季郎鱼”、“鸡骨郎”,年产量约占全湖渔获量的2%,是我国主要淡水水域常见的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湖泊花鱼骨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目前在江浙沪市场价格比较高,是淡水鱼中极少数价格达到20元/500g以上的品种;将是今后几年最热门的养殖品种之一。目前国内网箱养殖太湖花鱼骨成鱼在起步阶段,因此开展网箱养殖技术的研究,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开发利用、保护天然野生花鱼骨资源都十分有益。花鱼骨这个品种适宜大水域网箱养殖,尤其水库…  相似文献   

10.
<正> 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属鲤科、(鱼句)亚科、(鱼骨)属,是一种分布较广且又为群众所喜爱的野生经济鱼类。生活于水的中下层,觅食螺、蚬、幼蚌、淡水壳菜、水生昆虫幼虫、水蚯蚓等。这种鱼在某些天然水体中可形成较稳定的自然优势种群。然而在许多水体中(水库、湖泊、池塘)却没有这种鱼或者数量不大(水库、湖泊)。在这些水体中,适宜于花(鱼骨)生长的饵  相似文献   

11.
花(鱼骨)(H.machlatucs Bleeker)隶属鲤形目、鲤科、(鱼骨)属,俗称季鱼、季郎鱼、鸡骨郎,为长江流域江河湖库野生中小型名贵鱼类,其营养丰富,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养殖前景十分广阔.为推广这一优质养殖品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江苏省涟水县水产工作站从2002年开始引进花(鱼骨)苗种进行池塘养殖,连续3年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us)俗称“麻叉”,是一种典型的底栖性鱼类。食物为昆虫、虾、螺蛳和甲壳浮游动物。生活在江河、湖泊的花鲳最大个体可达40厘米,在池塘中一般为23——30厘米大小。花(鱼骨)鱼鳞粗,生长较快,内脏比重小,群众欢迎,有饲养价值。多品种混合放养是夺取塘鱼高产的重要手段,驯化当地野生品种又是引种驯化培育新的鱼类养殖品种的主要内容。湘湖渔场自1975年开始进行花(鱼骨)鱼的人工繁殖和饲养试验,以期达到增加新的放养品种和提高产量的目的。现将我们所做的一些初步工作报告如后:  相似文献   

13.
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es Bleeder)属鲤形目、鲤科、(鱼骨)属,为长江流域江河湖库中一种重要的中小型经济鱼类。我们于2006年进行了花(鱼骨)鱼种培育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  相似文献   

14.
花鱼骨 (HemibarbusmaculatesBleeker ) ,俗称吉花鱼、季骨郎等 ,属鲤科、鱼句亚科、鱼骨属 ,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江湖中常见的鱼类 ,在天然湖泊中一般 2龄鱼可长到 2 5 0g ,个别的可长到 5 0 0 g。花鱼骨肉质鲜嫩 ,外形美观 ,是一种深受市场欢迎的经济鱼类。一个时期以来 ,由于天然水域捕捞过度以及水域环境污染等因素 ,花鱼骨的天然资源锐减。近几年市场售价每 5 0 0 g达 1 5~ 2 0元。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花鱼骨资源 ,使其成为名优鱼类养殖新对象 ,我场于今年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试验获得了成功 ,并培育出…  相似文献   

15.
翘嘴红鲌是栖息于水体中上层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大规格鱼种供应是目前商品鱼养殖的瓶颈.花(鱼骨)是生活在水域底层的杂食性鱼类,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较高.为了充分利用养殖水体,提高池塘的产出率,我们于2005年进行了在翘嘴红鲌鱼种培育池中套养花(鱼骨)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花(鱼骨)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花(鱼骨)人工繁殖基础上进行了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试验.花(鱼骨)为小型鱼,抵御不良环境能力差,苗种培育过程中应提供良好的水质条件和充足的营养丰富的饵料.鱼苗的适宜放养密度为 400~450尾/m2.成鱼养殖要强化喂养和轮捕轮放,合理的起捕规格为250 g.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上品谈水鱼”的钱塘江花“鱼骨”,日前在浙江海洋学院萧山湘湖鱼种基地首次人工繁殖成功。 钱塘江花“鱼骨”是野生土著鱼类,因身上有花斑点,被人们称为“扬花鱼”或“麻花鱼”,是钱塘江中高档经济鱼类。为了开发该鱼和进行资源的保护,浙江海洋学院从2002年立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发掘花(鱼骨)的池塘养殖潜力,提高花(鱼骨)池塘养殖效益,近年来,江苏省涟水县水产工作站成功进行了池塘主养花(鱼骨)(下称模式一)、池塘主养花(鱼骨)混养蟹虾(下称模式二)和池塘主养蟹虾混养花(鱼骨)(下称模式三)等3种养殖模式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花(鱼骨)鱼俗名"冷丁"或"铁钉鱼",属中、下层鱼类,该鱼体表黑斑整齐有规律,具有体型优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及蛋白质含量高,观赏食用两相宜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但由于该鱼体质娇嫩、性情急躁、耐低氧能力差等因素,给人工养殖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20.
在花(鱼骨)的水库驯养繁殖获得成功的情况下,为进一步提高花的繁殖率,获得批量花(鱼骨) 鱼苗,我们于2001年4月分4批次进行人工繁殖试验,每次试验平均受精率均为90%以上,孵化率达85%,4次试验共产卵24.4万粒,孵化鱼苗18.6万尾,当年取得了人工繁殖试验成功.以下是今年人工繁殖试验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